(二)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生活圈子里,我们总是和一些人相对亲近一点,而和另一些人相对疏远一点。即使根本不存在利益冲突和恩怨纠葛,这种亲近和疏远也由于彼此的距离、来往的频度、了解的机缘、性情的投合等各种千奇百怪的原因而成为一种自然存在。

在学生时代,我们对此有非常简单和直接的表达,叫“和谁好”。如果这句话不往某个方向引申的话,和谁好的选择其实是一种比较单纯的友谊。可惜,经常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大约是从中学开始吧),这句话容易引起人群的某种联想,如果“好”的对象是一位异性的话。

一家杂志想找一个大讨论的题目,标准是:所有人都会遇到、所有人都感兴趣、所有人都能说上两句发点议论,见仁见智不要求结论。请了一堆见多识广或者有博士学者头衔的人作高参,结果老绕着“男女之间友情的‘度’ 在哪里”和“婚后还能不能有异性朋友”之类的话题转。

这个社会早就不讲“男女授受不亲”,可异性友谊仍然是敏感话题。即使在成人的世界里,异性朋友的话题也总能引起热热闹闹的争论,凭什么要求一些未成年的学生在这件事上概念清晰、界限分明呢?

当然有一个办法可以让老师和父母们省点儿心,像早期的学校教育那样实行男女分治。可是单性学校早被教育界认为是“不自然的”而遭淘汰。并且,

不接触、不认识、不来往也未必就是有效的办法——“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故事都发生在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小姐身上,本来以为够安全了吧,可正因为没见过,胡乱见了一个就当是好的了。

(三)

我认识一个女孩,从一个偏远的内地省份考入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看见同宿舍的北京女孩和中学同学常常玩作一处,不拘男生女生都相处很好时, 觉得怪极了。她常常天真地问北京女孩是不是跟某个男同学“好”或另一个男同学是不是在“追”你一类的问题,问得北京女孩一愣一愣的,不知从何说起。她说在她故乡的县城里,中学的男女同学之间没有事儿是不说话的, 说多了同学就议论,老师就着急。她所有的好朋友都是女孩子,所以对女孩和男孩是“好朋友”深感不解。

这个女孩在蜕去了最初的淳朴和拘谨之后,对大学同学男生和女生的交往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兴趣。大家经常从她嘴里听到一些最新信息,都是些桃色新闻,“谁谁谁和谁谁谁好上了”之类,甚至还有老师的花边故事。有一针见血的,多数是空穴来风。一些同学因此对她敬而远之,担心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她新闻联播里的主角,冤沉海底。

女孩本人的恋爱也极为不顺。她经常觉得别人在追求她,事实上她性格温柔长得也好,追求者确实也不少。但如果因为一位男同学连续三天上课坐在她旁边、或者春游爬山多拉了她两把就被划入追求者队伍的话,就难免“错杀无辜”了。她用这一类标准衡量和揣度男孩对她的态度和感情,爱过几次; 被人爱的时候也以同样的标准紧盯着男朋友和其他女孩的关系。

女孩至今未婚,她的恋爱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始,悄无声息地结束。

我一直觉得她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中学时代异性交往的“真空”状态,是那时候男生女生不说话造成的后遗症。在她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里,男女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就是爱情,“和谁好”对她来说就是“和谁恋爱”。中学的时候异性往来被称为“早恋”。后来她也许听说过异性伙伴间友情的存在,但这东西对她来讲太生疏了,适应起来很困难。

只有自然的,才是健康的。异性伙伴之间的交往,当然犯不着提倡,也没必要反对。已往的教育似乎在这件事上花了太多的心思,细致地观察、深入地研究,一定要考证出个子丑寅卯,看看是友情呢,还是“早恋”了。搞得四国三方都神经紧张,越紧张越出乱子。许多事情听其自然就挺好,就算有一些朦胧的感情,也是无疾而终的多。

太敏感了,处理得太认真了,反而可能对今后和异性的相处、包括恋爱以及婚姻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