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

(1876~1951) 现代教育家。原名寿春,字伯苓。1876 年 4 月 5 日(清光绪二年三月十一)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 1897 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4 年,张伯苓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 年,在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从此声名渐著。1917 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 年秋正式开学。1923 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1928 年创办实验小学。1937 年以前,南开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他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培养出不少人才。张伯苓提倡教育救国,办学方针注重理工科教育。他反对学生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但也曾保护过进步师生。

“七七”事变后,南开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大学部

先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成西南联大,张伯苓任校委会常委。1938 年 7 月,张伯苓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45 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46 年 6 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 年 6 月,他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1949 年拒绝去台湾,留在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苓称赞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 曾致电周恩来表示祝贺。1950 年 5 月,从重庆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欢迎。1951 年 2 月 23 日在天津病逝。

(汪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