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帝一后的合葬安息地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城北6000米的梁山上,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海拔1000多米。乾陵就在梁山的北峰之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

由于唐初时,唐太宗李世民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并将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而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完美地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

乾陵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千米。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置四门,东为青龙门,南为朱雀门,西为白虎门,北为玄武门。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共有537级台阶。走完台阶就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至“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

司马道的两旁,端立首位的是一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昭示着生命长存。

挨着华表的是一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一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是唐王朝同西域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

紧挨着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传说翁仲姓阮,是秦朝镇守临洮的大将,威震夷狄。秦始皇树翁仲像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卫陵园。司马道旁另有宾王像61尊,石狮一对。

在这些石像当中,那61尊宾王石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

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

但最为奇怪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没有脑袋的,可是乾陵原本不该用这些没有头的石像守陵的。有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在明朝被毁掉的。

据说,在明朝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的形象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有损了自己国家的国格,就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

这个外国使节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庄稼里践踏粮食,然后在第二天又和附近的人们说,石像在晚上会成精,正是它们糟蹋了庄稼。

如果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砍掉它们的脑袋,让它们不能再出来祸害庄稼。当地人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碎了。

在明朝末年,一些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说的就是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纷纷地倒在了地上。诗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和民间的传说在时间上有相近之处。

后来,人们认为很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1556年的一天,陕西的华县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千米,同样属于震中地带,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人们推断,这场地震就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司马道的尽头就是写着“唐高宗乾陵”的墓碑,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唐高宗所立的。这通墓碑的右前侧是写着“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的另一块墓碑。另外在南门外,还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无字碑在司马道的东侧,与述圣纪碑相对。无字碑是在唐朝时立的,由于没有铭刻任何文字,因此被称为“无字碑”。

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约有100吨,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

无字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高4.12米,是线刻而成,龙像是正腾飞在天,栩栩如生。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长2.14米,宽0.66米,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整个无字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美。

无字碑的碑额没有碑名,碑额阳面正中是一条螭龙,碑身的左右侧各4条,共有9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这几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这块无字碑,在人们的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至于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德大说”。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以女子称帝,“功高德大”,难以用文字表达,所以于立白碑,表示自己的伟大已远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是“愧疚说”。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第三种是“遗言说”。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临终前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不铭一字。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自从宋金以后,就开始有人题字于无字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在经历了元、明、清各个朝代后,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其中唯有1135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这是用女真文字刻写的,旁边还有汉字译文。由于女真文字后来绝迹了,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由武则天亲手篆刻、唐中宗李显亲笔书写的,为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

述圣纪碑为方形,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述圣纪碑的顶、身、座共7节,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李治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因此也叫做“七节碑”。

述圣纪碑记述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开辟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述圣纪碑碑身五节除第一块和四块无字外,其余三块的正面及东西两侧均刻有字。

述圣纪碑的正面碑文,文体为骈体文,原文46行,行约120字,共约6000字,都是楷书,每个字笔画间都“填以金屑”,闪闪发光,照耀陵园。后来因年代久远,金屑自然脱落,文字也大多剥蚀,仅第一、二、五石存留的1500多字还依稀可辨。

根据述圣纪碑的记载,唐高宗的临终遗言是,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乾陵必定是一个满藏无价瑰宝的地宫。

根据对乾陵地宫的探测,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可以推测出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3个墓室组成,有耳室。

中室里置了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棺椁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

唐高宗身穿12套大敛之衣,头枕玉匣,口含玉贝,仰卧于褥上,面朝棺盖。盖内侧镶饰黄帛,帛上绘日、月、星辰及金乌、玉兔、龙、鹤等物。

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对此,乾陵地宫内可能藏有的文物可以分为六大类:一是金属类,有金、银、铜、铁等所制的各类礼仪器、日常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工艺品等;二是陶、瓷、琉璃、玻璃等所制的器物、人物和动物俑类;三是珊瑚、玛瑙、骨、角、象牙等制成的各类器具和装饰物;四是石质品,包括石线刻、石画像、人物及动物石雕像、石棺椁、石函和容器;五是壁画和朱墨题刻;六是纸张、典籍、字画、丝绸和麻类织物,漆木器、皮革和草类编织物等。

营建乾陵时,我国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因此,乾陵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旁注]

白虎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传说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也是战神。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所以叫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玄武 玄武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神兽之一,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在古代,蛇是生殖繁衍的象征,龟代表着长寿和不死,所以玄武被古人看做是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认为拜玄武可以增寿。

华表 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之一,是我国古代宫殿、宗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一种巨大石柱,原为木制的高柱,其顶端用横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状,起某种表识作用,故称之为华表。

袍服 我国古代时期的礼服,一般是官员相聚、女子出嫁或出席重要场合时的服饰。袍服的制作十分考究,装饰也非常精美。皇族的贵妃和公主所穿的袍服,花纹更是别出心裁。袍服在秦汉时期是军服,用粗麻缝制,能起到防御箭镞穿射的作用。

升龙 我国古代有关于龙的纹饰图样之一,头在上尾在下的是升龙。状如行走的是行龙,云气环绕的是云龙,腾空而起的是飞龙,盘成圆形的是团龙,头部呈正面的是祥龙,头部呈侧面的是望龙,尾在上头在下的是降龙。

篆刻 又称玺印,是我国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因为印章多用篆文刻成,所以叫篆刻。篆刻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既要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要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还得有能雕刻出生动神韵的刀法。

璧 我国古代一种贵重的玉器,扁圆形,正中有孔,分为大璧、谷璧、蒲璧三类。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天子在重要的国家祭祀大典中会使用玉璧,贵族也会把玉璧作为信物相互赠送或当成装饰品来标示身份。

金乌 也叫三足金乌,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是一只居住在太阳之中,有三只脚的乌鸦。传说中金乌会载着太阳飞行,是停留在西王母身边的瑞鸟之一。

玉兔 我国神话传说中,居住在月宫里的白色兔子,是嫦娥的化身。传说嫦娥因私自奔月而触犯了天庭的法规,于是玉帝将嫦娥变成了玉兔,每到月圆时,玉兔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也有传说认为玉兔是嫦娥的宠物。

[阅读链接]

武则天在感业寺清修时,曾经容颜憔悴、风华渐失。有一天,她偶然得知蜂花粉可以养颜抗衰。从此,武则天不仅早、晚以蜂花粉为食,而且还用鸡蛋清调匀蜂花粉用来敷面。

时间一天天过去,武则天的气色渐渐变好,甚至比以前更加青春艳丽。容光焕发的武则天用她美丽的容貌、聪慧的头脑重回皇宫,并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认为蜂花粉功不可没,从此对蜂花粉情有独钟,于是长期食用蜂花粉,视蜂花粉为美容圣品。因此,后来的许多绝世佳人也都用蜂花粉来美容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