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陵——汉阳陵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出生于山西平遥,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

刘启共在位16年,他在执政期间平定七国之乱,勤俭治国,发展生产,是位贤明的皇帝,驾崩后,谥号孝景皇帝,葬于汉阳陵。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千米,位于陕西咸阳的咸阳原上,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

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至高无上的皇家规格。

贤明的汉景帝刘启

刘启在公元前188年出生在代地中都,也就是山西平遥。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在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

有一天,吴王刘濞的儿子进宫来与刘启下围棋,因为下棋时两人出现争执,吴王的儿子对身为皇太子的刘启出言不逊,刘启就拿棋盘砸他,结果把吴王的儿子打死了。这使刘濞大为恼火。

当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时,吴王刘濞十分愤怒,从此称病不上早朝。当时的帝王汉文帝体谅他的心情,就准许他不用朝请。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和好的意思,反而更加骄横。

公元前157年时,汉文帝驾崩,刘启即皇帝位,为汉景帝。在刘启即位后,吴王刘濞的势力也慢慢壮大起来。

这时,御史大夫晁错认为各地的诸侯王力量太过雄厚,可能会造成江山不稳定,就向刘启建议,削夺各位诸侯王的封地,把封地都收回朝廷手中。

晁错呈给景帝名为《削藩策》的计谋,力主“削藩”,文章里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

刘启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在公元前154年时,他以各种名义先后削去了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个封地。

当削地的诏书送至吴国时,早已对刘启心怀不满的吴王刘濞凭借他的实力,立即以越城为据点,联合起其他不满被削减封地的6个诸侯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了。

刘濞发兵20万,号称50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举兵西向。叛军打到河南时,被刘启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拦住了,但刘武的兵力不足,难以招架叛军的攻击。

刘启善于用人,派了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36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仅仅3个月的时间,军队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反叛的七国最终都被废除。

刘启又借机削落诸侯国领土和把诸侯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回,自此,诸侯名义上是封君,但已失去政权了。七国之乱在短短3个月之内就分出了胜负,都是因为百姓们拥护刘启、臣子们信任刘启,而且刘启本人爱惜人才良将,知人善任。

刘启作为皇帝,却不迷恋奇珍异宝,而是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他执行重农抑商的国策,还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刘启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还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同时,刘启还多次颁诏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刘启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皇帝。在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刘启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他任命文翁为蜀郡太守,首创了郡国官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刘启一面弘扬文教礼仪,一面又打击豪强。为了保证上令下达,他果断地采取两项重要措施:

一是把部分豪强迁至阳陵邑,使他们宗族亲党相互分离,削弱他们的势力。

二是任命执法严厉的宁成做中尉,严厉镇压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的人。

使那些不遵守法规的豪强和官僚们个个惶恐不已,大大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保证了国家的治安和发展。对于敢大胆进涑的程不识,景帝让他做太中大夫,负责评议朝政。

在刘启多重政策治理下的汉朝,人口翻番,国内殷富,府库充实。据说在刘启的统治后期,因为国库里的钱太多,连串钱的绳子都磨烂了。国内所有的粮仓也都是满的,放不下的粮食只能露天放置,多得甚至都霉腐了。

在对抗外敌方面,刘启也十分理智。当时,强大的外敌匈奴骑兵南下进击汉地,烧杀抢掠,严重威胁着刘启的王朝。但是对当时的汉朝来说,出兵反击彻底清除外敌的条件仍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刘启冷静地选择有战有和的策略。

他坚持和亲政策,缓和了两国的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也为后来反击匈奴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刘启并不是对外敌一味妥协,他再一次展现出了知人善任的帝王风采,多次派出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卓越的将领在反击战中进行了必要的抵御。

在公元前141年的正月,刘启患病了,病势越来越重,他就在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临终前,刘启教导太子刘彻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他对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

为太子加冠后不久,刘启病死在长安的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谥号“孝景”皇帝,史称汉景帝,陵墓是汉阳陵。

汉景帝刘启是位品德坚强、善于充分谋划又有责任心的明君。他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与其父汉文帝的统治时期有“文景之治”的美誉。

[旁注]

围棋 又称弈、碁或手谈,是起源于我国古代,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的一种智力游戏。围棋是我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早朝 上朝是我国古代宫廷政治的一个重要部分,早朝指的就是在上午时上朝。上朝时,官员会分列进入朝廷汇报问题、提出建言,而皇帝则分别回答,是古代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决策时间。

诸侯 诸侯是我国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诸侯在名义上要服从皇帝的政令,向皇帝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晁错(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颍川,今河南禹县城南晁喜铺人。为人刚直苛刻,直言敢谏,担任过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和贤文学,是景帝时期的一名智囊型人物。也是一个能有条理和系统地分析当时问题的务实的政治家。

周亚夫(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军事家,也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周亚夫领导的军队军纪严明,他为了执行军令,连汉文帝的随从也一视同仁地对待,得到了汉文帝的称赞和喜爱,认为他是个公正严明的将领。

太守 又称“郡守”,是我国古代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州郡之内的所有官吏、为皇上推荐贤能的人才、决断案件和检举贪污受贿的官吏。

官学 我国古代时期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李广 陇西成纪人,我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时期因为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作战英勇而被封中郎,景帝时期,先后担任北部边域七郡的太守。李广精通兵法,临危不乱,有“飞将军”的美称。

郅都 景帝时期的济南郡太守、中尉、雁门郡太守。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对抗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风丧胆,并且从不收受任何贿赂,是位公正廉洁的优秀官吏。

[阅读链接]

刘启是个有原则、不计旧仇,而且宽厚仁慈的人。他做事有自己的标准,该爱护的爱护,该惩罚的惩罚,做得很公正。

有一次,刘启在宫宴上喝酒后戏言说,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弟弟梁王刘武,此话一出,立即遭到了耿直的窦婴的反对。其实窦婴不知道,刘启心里明白母亲窦太后喜爱梁王,因此只是说着哄母亲开心而已。

但是刘武开始居功自傲起来,在自己的王国建造豪华的宫殿,出行时也用皇帝才用的旗子,把刘启曾经说过让他即位的话当真了。但刘启没有计较刘武的作为,在刘武病逝后,他将弟弟的5个儿子分别封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