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1932 年 3 月 1 日是淞沪抗战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天,由于日军第十一师团浏河登陆得手,使敌军在中国军队战线的左侧背实行战略展开,他们与正面的敌军相呼应,构成了对中国军队的包围态势。另一方面,日军第九师团这天的全线进攻也突破了中国军队的数处重要阵线。虽然我军拼死反击, 阵地失而复得,但已无力巩固,更无力发起反攻了。

鉴于这种危急形势而后援无望,十九路军总部遂于 3 月 1 日晚决定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西撤黄渡——方泰、嘉定——太仓一线。由于我军后撤是一个主动的战略行动,组织得相当周密,撤退行动很有秩序,因此部队损失很小。而敌军均未察觉我军全线后撤的任何征兆,当我军离开阵地后,敌军第九师团第一线的部队,见前面我军阵地久无枪声,这才开始有所怀疑,旋即派出部队进行搜索,最终才弄清我军早已撤离了战场。至 3 月 2 日晚,十九路军、第五军和其他各部都已安然撤退完毕。中国军队以青阳港一带为主阵地,安亭、太仓之线为前进阵地,他们扼要防守以防日军的追击。

当我军在 3 月 2 日均已转换阵地时,守卫吴淞要塞区的十九路军翁照垣旅主力仍坚守不退。他们决心实践与炮台共存亡的誓言,愿将自己最后一滴鲜血洒在吴淞阵地上。2 日下午,当敌军千余人在纪家桥附近偷袭,图谋抄袭吴淞时,当即遭到我军的痛击。当天上海和民众团体派出代表去吴淞,会见翁照垣旅长,要求他们率部转移后方。因为如果他们孤军坚守阵地,众寡悬殊,弹药接济便会断绝,不如及时转移阵地,保留主力部队以利再战。经过代表们的再三说服,翁照垣旅长同意转移。3 月 3 日上午,该旅主力向月浦、浏河转移,同时以一部兵力继续抗击。他们派出数百人埋伏于同济大学东面,日军不知虚实,前进中突遭我伏兵袭击,大败而去。待我军退尽,日军方得以进占吴淞炮台。用翁照垣旅长的话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就是:“这时我将士心情之痛楚是不问可知的。”

当我军后撤到新防线后,蒋光鼐、蔡廷锴、戴戟于 3 月 2 日向全国发出

《退宁待援通电》,宣布“于三月一日夜,将全军撤退到第二防线,从事抵御,本军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3 月 3 日,蒋光鼐、蔡廷锴、戴戟暨全体将领又发出《泣告国人通电》,历陈一个多月来淞沪抗战的经过和此次后撤的原因,恳请全国朝野同胞为捍卫民族生存和国家主权奋起抗争,夺取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

在西撤过程中,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对追击的敌军进行了坚决的阻击,遂使敌军歼灭我军主力的阴谋不能得逞。日军不得不承认:“终于未能俘获(中国军队),达不到全歼之目的。”而我军各部队转移到指定地点后,为增强防线作持久抗战准备,许多部队构筑了第一、第二、第三的三线阵地。这些部队虽经数十天血战损伤甚大,但士气依旧高涨,抗战激情有增无减。由此, 中国军队终于构起了坚固的第二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