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为防魏和匈奴建赵长城
战国时期,随着各个诸侯国陆续修建起了保卫自己国土的长城以后,处于四战之地的赵国也有了修筑长城的打算。
此时,赵国的南面有魏国和齐国,赵国的北面有胡人和匈奴。为了抵御这些诸侯国的进攻,公元前333年,赵国的君主赵肃候命人以赵国南部、魏国北部的漳水、滏水的堤防为基础,筑长城,以防御周围的魏国和齐国的攻击。
因所筑长城,位于赵国的南部,史称这座长城为“赵南长城”。
关于这段历史,在《史记·赵世家》中曾有两次提到,其一称:“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其二称:赵武灵王说道:“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
这里提到的“肃侯十七年”,即为公元前333年,当时,赵国因对魏、齐两国联合互尊为王一事不满,便派军攻魏,包围魏北部军事重镇黄城,久攻不下,被迫撤军。
后来,赵国为防止魏、齐两国的报复,便在漳水和滏水之间修筑一道长城。
该长城由漳水、滏水的堤防连接而成,大体位置是在漳水北岸起,从后来的河北省武安西南太行山麓,向东南延伸,沿漳水北岸至磁县西南,再折向东北行于河南磁山、河北临漳之间,沿漳水到肥乡西南处,形成一个向南凸起的弓形。
这座长城直至后来,在河北临漳、磁县一带还有遗迹可寻,全长约200千米。
公元前300年,在赵肃候命人修成赵南长城的30多年后,他的儿子赵武灵王为了防御位于赵国北面的胡人和匈奴,在内蒙古云中、雁门、代郡一带修筑了赵国的第二座长城。
因为这座长城位于赵国境内的北部,为此,后人称这座长城为“赵北长城”。
这件历史事实,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曾这样记载: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历史上,赵武灵王赵雍是一位敢于革新和极力推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君主。他不顾贵族官僚的反对,推行“胡服骑射”,引进了有利于生活和武备的胡人方式,使国力、军力大大增强,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
公元前306年,他亲自统率部队,首先攻灭了中山国,接着又出兵攻破了北方强敌林胡、楼烦,迫使他们向北迁移。
至公元前302年,赵国的疆土已经扩展至云中和九原,也就是后来的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和乌拉特前旗等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地区。
赵武灵王下令让赵国人迁入部分人到赵国占领的这些地方,让他们从事开垦,进行农种活动。为了加强北方的边防,在公元前300年开始,赵武灵王又命人修筑赵国的北长城。
关于这座长城的分布,由于古籍书中的资料很少,为此,后人推测这座长城自河北省宣化西行,经怀安进入内蒙古自治区。
经兴和、集宁南,沿大青山南麓西行,过卓资、旗下营,沿大青山南麓过呼和浩特北、包头的石拐弯矿区、兴胜乡,至包头北昆都仑河上游,沿偏北山脉进入乌拉山,西至高阙,长约1300多米。
这座长城大都是夯土建筑,赵长城自兴和县的台基庙乡向西北伸进,经察右前旗巴音塔拉乡、三成局乡、高凤英村北,继续向西北延伸,直至卓资县的东边墙村。
在位于集宁西北的高凤英村北1000米,也就是集宁中察右中旗公路12千米处,东西走向的赵长城与公路交叉呈“十”字形,这里的长城遗迹为黑沙土夯筑墙,高两三米,宽4米。
卓资县境内的长城,由哈达图乡东边墙村进入,经过油葫芦湾村北,依傍辉腾梁南麓而行。这段长城遗迹,绝大部分已被摊平,变成公路。
公路骑在长城脊上,一直向西延伸到马盖图乡官家坝村。而未被公路占用的,其遗迹则清晰可见。
在油葫芦湾村北的长城内侧,还建有一座城堡,俗名城卜子。该古城为方形,长宽各142米,城堡东墙残高1.3米。在长城附近地面还残留着许多陶制绳纹残片。此城应是守卫长城的驻军遗址。
在该古城北,有一座骑在长城上的方形墙台,高1.4米,长宽各17米。土筑,是用辉腾梁洪水淤积下来的黄黑色土交叠而成。
共夯筑13层,每层厚约0.1米。这座墙台是供守边戍卒瞭望和作战用的。
此外,在包头以西,赵长城的遗迹仍断断续续地绵延于乌拉山、狼山之间。
在乌拉山南麓,可见到断断续续时隐时现的一条带状石垣,它沿乌拉山南缘延伸42千米至乌拉特前旗宿亥乡消失。
在乌拉山附近,另外还有一座赵北长城遗址。它经包头固阳县进入巴盟乌拉特前旗的小余太乡东北,沿查斯太山向西入乌不浪口,经色尔腾山北麓再过狼山口,在狼山北麓西北伸入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西消失。在巴盟境内长达240千米。
在包头至石拐公路17千米处,也有保留最完整的一段赵长城。这座长城从宣化附近开始,迤逦而西,沿阴山山脉,一直修至河套狼山山脉的高阙塞。
这段赵长城东西长260多米,为土筑,高处达5米左右,下宽5米。后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曾经利用其部分地段作为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在后来自秦统一中国之后,除一部分作为万里长城的基础之外,大多已下令拆毁,保存的遗址不多。
但是它们对于研究早期长城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等情况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旁注]
堤防 指在江、海、湖、海沿岸或水库区、分蓄洪区周边修建的土堤或防洪墙等。它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河堤约束洪水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量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
胡人 是我国古代汉人对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通常是指我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国、契丹、女真等部落。先秦时期我国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秦汉以后又称为“胡人”。
河南磁山 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千米,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有7300年。因首先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考古学家在这片遗址上,发现了很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匈奴 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我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前215年被迁到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300年。
河套 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流经地区。因黄河流经此形成一个大弯曲,故名。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以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地区称前套,和黄河北岸的后套相对称。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
绳纹残片 绳纹古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之一。一种比较原始的纹饰,有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是在陶拍上缠上草、藤之类绳子,在坯体上拍印而成的,有纵、横,斜并有分段、错乱、交叉、平行等多种形式。我国古人喜欢把这种纹样装饰在陶器和瓦片上,印有绳纹纹样的瓦片,被称为绳纹瓦片。
墙台 在长城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突出于墙外侧的台子,称为墙台,也称作“马面”、“敌台”和“墩台”。墙台与城墙本身同高,三面均砌垛口,当敌人逼近城墙,准备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来犯之敌。墙台有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
色尔腾山 属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以东。位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东北部和乌拉特中旗东南部。山势展开,分为三支,东西平行。南支叫白云常合山,地处小余太川之南,明安川之北,长约90千米,宽约10.20千米。
[阅读链接]
历史上,在没有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修筑长城的工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因此,在《史记》中所记载的赵肃侯命人在公元前333年筑长城,以及赵武灵王命人在公元前300年筑长城,只能看做是始修长城的时间,可以把它看做是赵南长城和赵北长城的修筑开始时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