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时修成第二座万里长城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了汉朝。

第二年,为了巩固汉朝根基,刘邦下令修缮了秦昭王时所筑的秦昭王长城。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缮治河上塞。”

一年后,北方的匈奴进攻马邑,也就是山西省朔县东北地区。

因汉将韩信投降,匈奴南下雁门,围攻太原。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战,却被围困于今山西省大同东北的自登山上达7日之久。最后,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才得以突围。

此后,在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的六七十年间,汉代都对匈奴都采取和亲政策。

同时,在汉代文帝和景帝的治理期间,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变得一天比一天强大。但是,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势力也越来越强大,常侵犯汉朝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这让汉朝子民很生气。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为使汉朝边疆得到安宁,汉武帝毅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攻为守,主动出击。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马邑人聂壹,引诱匈奴单于取马邑,又命大将李广、韩安国等率兵30余万埋伏于城外,俟机出击。可惜的是,汉武帝的这一策略被匈奴识破,匈奴带着兵马逃走了。

之后,汉武帝又多次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西征。打败匈奴后,他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然后进行农业开发,紧接着在这里驻扎军队,修筑长城,以阻止匈奴的再次入侵。

据历史文献记载,汉武帝派兵修筑汉代长城事件大体可以分为5次,其中大规模修建的就有4次。

第一次是公元前130年,汉代将士在第一次北去匈奴前三年,武帝“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这是对北击匈奴所作的准备工作。

但汉代军士真正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当属公元前127年。在这一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南之战,派两路大军北征匈奴,一路由将军李息率领出代郡向东吸引匈奴主力;另一路由将军卫青率领出云中向西突袭匈奴右部。

卫青领兵出云中之后,沿着黄河向西横扫直至陇西,夺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河套地区。汉武帝又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徙民10万人居往。

又命苏建调集10万人筑朔方城和修缮旧时秦万里长城。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

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团。

而这里的“明年”,便是指公元前127年。

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了河西之战,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第二次出奇兵,消灭匈奴40000多人,又接收归降的40000多人,打垮了匈奴右部势力,夺取了又一战略要地河西走廊。

此后,汉武帝依旧移民设郡,筑塞布防,于公元前121年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并开始建造东起令居,即甘肃省永登县境内黄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达酒泉北部金塔县的“令居塞”长城。

关于这次修长城,《汉书·张骞传》记载:“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在《汉书·张骞传》也有相关的记载:“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

这段长城便是汉代河西长城的第一段,这也是汉武帝时期的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第三次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派大将军卫青率50000骑兵出定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50000骑兵出代郡。

卫青打败匈奴左贤王直攻漠北。在狼居胥山,即蒙古肯特山筑坛祭天,在姑衍即狼胥山西边之山辟场祭地,临瀚海,即俄罗斯贝加尔湖而还。

此次战争迫使匈奴大部退出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西汉王朝随之迁乌桓人到边塞地区作为防御匈奴的屏障,并开始修缮利用秦始皇始建的万里长城。

第四次是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间所筑由酒泉西至玉门关这段长城。这也是汉武帝时期的第三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令从骠侯赵破奴大破匈奴,在河西走廊增设张掖、敦煌两郡,“于是酒泉亭障至玉门矣。”

据《汉书·张骞传》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又令赵破奴同王恢“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

据此两次历史记载可以断定,此段长城的建筑年代当在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之间,这便汉代河西长城的第二段。

第五次是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1年间,修筑由玉门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的长城。这也是汉武帝时期的最后一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又在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之后,修筑了从敦煌西即玉门至盐泽也称“蒲昌海”的长城。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

在《汉书·西城传》也有相关的记载:

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这段长城便是汉代河西长城的第三段。

自此,由汉武帝在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101年,历经20年,终于修通了长达10000多千米的河西长城,并沿路筑起烽燧亭障,以保障这条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的交通大道的畅通无阻。

这座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盐泽,全长为10000多千米,其工程规模之大,远出秦代长城之上,为此,后人把这座长城命为我国最长的一座长城。

西汉河西长城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对促进这一地区转变为农业区,为西汉势力进入西域及开辟和保护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汉代,除了汉武帝命人修建的著名的河西长城,在酒泉北向至阴山,还建造了汉外长城,这样就把河套地区和河西地区置在了双层长城的防线之内。

《汉书·匈奴传》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到卢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城。”

这座汉外长城的始建时间大约在前102年,被称为“塞外列城”,又称“光禄塞”或者“光禄城”。

这座长城大致东起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北,西北行经达茂联合旗、乌拉特中旗和后旗,穿越蒙古国南境西行,向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延伸。

汉武帝以后,西汉王朝对长城防御系统工程也有新筑,主要集中于汉昭帝及汉宣帝时期。

汉昭帝时修筑的主要为东段汉长城。据《汉书·昭帝记》记载:“元凤六年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

这里的“元凤六年”,即是指公元前75年,而“玄菟城”则指后来的朝鲜北部清川江出海处的番汗附近。

汉昭帝以后,汉宣帝继续筑城屯戍,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公元前67年,汉宣帝派侍郎郑吉在渠犁筑城屯田。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又任郑吉为都护西域骑都尉,设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以管理西域乌孙、大宛、康居、桃槐、疏勒,无雷等36属国,以后西域属国发展为50个。

汉代修建的这几座长城,保存到后来,留下了很多的长城遗址,其中,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安西境内的汉长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处。

这段长城东起玉门蘑菇滩,沿甘新公路南侧,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与敦煌境内的西碱墩相连。

这些汉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

在这段长城中,玉门境内的汉代长城遗址,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

这段汉代长城,全长70多千米,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千米。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

这座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

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红柳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在这段长城附近还有一处著名的敦煌汉长城遗址。这里的长城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

因为,在我国的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

古人在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

长城沿线,每隔10米左右还筑有烽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

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约为5000米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内的烽燧约有80多座,玉门关西湖一带保存得最为完整。汉代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

筑造结构主要有3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

烽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后来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

古代的烽燧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主要起举火报警,传递消息的作用。汉代烽火信号标志有5类,可分为烽离当谷燧不远处,保存着当年备用的积薪。

积薪点燃后烟火冲天,几十千米外都看得见,紧急情况下才使用它,而且有严格的规定。有敌情10人以上者,白天点一堆积薪,举两烽;夜间点一堆积薪,点两苣火。500人以上者,白天点两堆积薪,举3烽;夜间点两堆积薪,点3苣火。

在古代用这种方法传递军情,比马跑的速度要快得多。从敦煌至长安用马传递需要15天左右,用点烽燧传递只需要3天两夜就可到达,这是古代人民了不起的创举。

除了这两段长城,在我国的河北省承德境内、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阴山以北的乌拉特草原等地,还有几处著名的汉长城遗址。

承德汉长城主要分布于丰宁、滦平、隆化、承德4县。

以相当于县、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为中心,辅以亭、障设施,与沿河川修筑的多路烽燧相连,仅少数地段筑有长城墙体,长城墙体与多路烽燧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金塔县汉代长城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北山南麓的山脉间,长城呈东西走向,东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

乌拉特草原上的汉长城遗址,近似弧形并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对垂直间距为10千米至80千米。

南边的一座长城从乌中旗新忽热苏木东北20千米处进入巴盟。

总体沿西北方向,经乌兰苏木的乌兰呼热,过川井苏木,经沃博尔呼热和阿尔呼热入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经宝音图、乌力吉苏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巴盟境内长约300千米。

北边的一座长城从乌中旗巴音苏木的巴音圆囵东37千米处入巴盟境内。

沿西北方向经敦达乌苏,转西经巴音杭盖苏木、过伊很查干入乌后旗,经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宝音图苏木,再向西南入乌力吉苏木,复转向西北,经乌力吉苏木的沙尔扎塔、呼伦陶力盖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在巴盟境内长约280千米。

我国后来的考古学者们多称北边的一条为“汉外长城”,南边的一条为“汉内长城”。这两座长城和赵秦长城在构筑方式上不同。

赵秦长城因山崖、沟壑据险而筑,几乎全部用石头筑成;而汉外长城和汉内长城多在草原通过,一般无险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经2000多年风雨寒暑,遗址高度多在一米左右,宽约4米至8米,许多地段被后人当做道路使用。

这两座长城个别地段用石头筑成或外筑石内包土,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北15千米处为筑石包土的长城。

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代的长城是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

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

沧桑巨变,经历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与人为破坏,这些长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已失却往日的风采。唯有那残迹犹存的烽台,在向人们诉说着汉塞的走向与历史。

[旁注]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公元前206年农历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文景之治 是指我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文景两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结果,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

单于 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单于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至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朔方郡 是汉代的北方边郡之一。朔方郡设置于西汉武帝时期。朔方郡辖地位于黄河河套的西北部,当时黄河流经临戎县城北,分为南北两支,南河就是现在的河道,北河是当时的主流,约为今乌加河河道。

骠骑将军 我国汉代官职。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各代沿置后,有时加“大”,称“骠骑大将军”。隋文帝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此骠骑将军为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秩正四品,与汉以来的骠骑将军相去甚远。

贰师将军 是我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丝绸之路 指起始于古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我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河西四郡 在西汉初年,西汉朝廷所管辖的农业区,经常受到长城以北和长城以西的匈奴和西羌的骚扰,至汉武帝时,为了寻求他国共同抗击匈奴,汉朝在昆邪王和休屠王原来的游牧地区,设置了河西四郡,即后来的酒泉市、武威市、敦煌市、张掖市。

侍郎 我国古代官名。汉武帝起开始设置。汉朝为郎官的一种,本为是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郎中,满一年为尚书郎,满3年为侍郎。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日渐重要。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6部,掌管国家政务。其中,每部一名的侍郎为辅佐尚书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

罗布麻 因罗布泊而得名。在我国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各省、自治区都有罗布麻分布。罗布麻在各地的名称很多,汉族人通常称其为“野麻”,藏族人称其为“扎哈”,新疆维吾尔族称“野务其干”、“陶格其干”、“哈拉其干”、“克子其干”,哈萨克族称“塔拉肯特尔”,蒙古族称“赛尔力克奥尔斯”。

女墙 也叫“女儿墙”。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拦护作用,是在城墙壁上再设的另一道墙,是“城墙壁的女儿也”。

乌中旗 是内蒙古一个行政地区名,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美丽迷人的乌拉特中旗,草原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五千年的塞外文明。

[阅读链接]

我国汉朝皇帝花大力气修筑万里长城,除了军事上的防御之外,汉长城的西部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的作用。

在2000年前,我国的丝织品便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远及5000多千米。在汉王朝管辖地区就有一万里以上。当时分作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疏勒、桃槐、贵山城、贰师城而达大月氏、安息,再往西达于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经车师前王廷、焉栖、龟兹在疏勒与南路相合。

就在这条东起武威、居延,西至疏勒以西我国境内的万里古路上,2000多年前汉代修筑的长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遗址,一直巍然耸立。从这些遗址及古墓葬之中,曾发现了自西汉以来的许多木简、丝帛文书、印章和丝织品。这些古老的文物为我国研究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