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为巩固边防屡建长城
550年,东魏权臣高欢的二儿子高洋推翻了东魏,建立了北齐,称为齐文宣帝。
这时,北齐占据着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高洋当上皇帝以后,他一方面在政治上采取措施,严禁贪污,制定齐律,建立州郡,稳定内部;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防务,首先进行军队整顿,并连年出击北方强敌柔然、突厥、契丹,取得节节胜利。
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高洋还命人先后几次大筑长城。
据古籍上记载,北齐文宣帝修筑长城的事件一共有4次。
第一次是在552年,据《北史·齐本纪》记载:“文宣帝天保三年十月乙未,次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
这里提到的“黄栌岭”便是山西省汾阳西北的黄芦岭,而“社平戍”则是指在山西省五寨县境内,这道南北共有400多米长的长城,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的长城。其意图是用来防御稽胡和对付西魏的。
北齐第二次修建长城是在555年,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五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三月,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是岁……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
这里提到的“幽州”便是后来的北京,而“夏口”便是北京居庸关的南口附近,而“恒州”则是指的山西大同。这段长达900多米的长城,基本上是沿北魏长城线进行的修葺和增筑。
北齐的第三次修建长城是在556年,《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
这里的“西河”便是山西汾阳,而“总秦戍”则是山西大同西北境内,“海”是指秦皇岛山海关的海边。
这段长达3000米的长城当是利用了552年时所筑的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和555年时所筑的夏口至恒州长城,加以连缀增补而成,其夏口至海的部分是沿燕山南麓而筑的。
北齐的第四次修建长城是在557年,《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八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
这里的“库洛拔”便是代县与朔县交界处,而“坞纥戍”则在山西省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处。这段长城的位置走向仍与北魏“畿上塞围”之南环长城相关。
当然,在北齐时期,除了文宣帝高洋修建了上面的这几段长城以外,为了防御西部的北周,北齐在563年,还修筑了南北向的长城。
据《资治通鉴》记载:“河清二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
这里的“河清二年三月”便是563年,而“轵关”便是在河南济源县西北,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当时下旨修建此段长城的是北齐武成帝。
两年后,565年,北齐后主高纬当上了皇帝,他上台后,又命人补修了大同东至于海的长城。
据《北齐书,斛律金附子羡传》记载:“天统元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这里的“库堆戍”,后人认为是后来的古北口长城。据史书记载,563年,突厥曾发动20万兵民毁坏北齐长城,第二年又多次用兵大掠幽州和恒州,为此,后人认为,北齐后主此次命人修筑的长城是为防御突厥而对以前所筑北部长城的补修和连缀。
北齐长城经过多次修建,连缀成两条主线:
一条为北面的外边,自山西省西北芦芽山、管涔山向东北延伸,经大同、阳高、天镇北境入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境,再沿燕山山脉东南方向经北京、天津、唐山境入秦皇岛、山海关区境至海。
另一条是南面的内边,其西起晋西北偏关一带东南行,至武县北转向东北,沿恒山山脉东来而入河北省,复沿太行山北上而与外边长城在北京西北处相连。
其具体走向,学术界普遍认为和后来的明长城中东部的位置大体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后来形成的明长城的一些地段是覆盖了北齐长城的,有的是两座长城亦断亦续地相连,也有分开的,但都不很长。
比如在后来的山西省偏关老营镇南曾发现一段长约25千米的北齐长城遗址。这段北齐长城,先是与明长城并行,南行至新庄子村后两者分开,明长城趋向西南,齐长城则走向偏东南,绕了个弯后,在北场村南复与明长城会合。
此段长城的残高约为3米,底宽4米,顶宽0.5米,其余北齐长城均被明长城覆盖在下面,裸露甚少。
另外,在后来的密云县东庄乡后川口村,对面山上的大阴坡,也有一段长断断续续约六七米,高0.7米多,宽2.5米的北齐长城遗址。
此段长城起于司马台关门西山脚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代金山岭长城连接,这是唯一的偏离明长城的一段北齐长城,其余东西北齐长城,早已迭压在明长城底下,其遗迹不见。
[旁注]
州郡 指州和郡,均为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域。在每个朝代都不同。县是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大约实在春秋中后期,郡的出现略晚于县。县最初设置在统治中心附近,郡设置在偏远地区,二者基本上是平级,没有隶属关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行郡县制,郡统县。汉承秦制,也实行郡县制。
居庸关 是我国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他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太行八陉 陉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太行第一陉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西11米处。
司马台 位于北京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千米,全长5.4千米,敌楼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长城随着刀锋般的山脊奔驰,时宽时窄,时起时落,城台、敌楼、障墙在很短的一段距离没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整个万里长城之中极为罕见,堪称“我国长城之最”。
[阅读链接]
始建于北齐的古北口长城是我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
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这段长城全长40多千米,现存敌台143座、烽火台14座、关口16个、水关长城3个、关城6个、瓮城3个,其中著名的有北齐长城的大花楼烽火台、古北口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姊妹楼长城、仙女楼、将军楼、水楼水关遗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