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为保卫领土建短长城

战国时期,在楚国和齐国各自建成守护国土的长城以后,有一个小国中山国也筑了长城。

中山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北狄建立的国家,原名“鲜虞“,始建于西周。

春秋晚期,鲜虞转移至唐县,改称“中山国“,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也就是后来的河北省定州。

中山国位于今河北省中部正定、石家庄的西北,它东与齐国;北与燕国;西南与晋、赵相连,四邻都是强大的诸侯国家。中山国虽然是小国,却十分顽强,曾于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至公元前380年左右又复国。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的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

赵成候六年,中山筑长城。

这里的赵成候六年,便是公元前369年。

不过,虽然中山国修建了守护自己国土的长城,但是,由于中山国实在是太小了,最后还是在公元前296年被赵惠文王所灭,改其地为赵国的中山郡。

经过350余年建国时间的中山国虽然最终被灭,不过,中山国修建的长城却保存了下来。

中山国长城的位置起于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的地区,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龙泉关、倒马关、井陉关、娘子关,固关到邢台南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长约250千米。

此长城后来在唐县、曲阳、顺平等地都有遗址可寻,大体走向是沿唐河右岸行。

中山国长城遗址大约有四五十千米,山上用毛石块垒成,山下用土和石头、石条混筑。

其中,山下长城两侧用简单打制的石块堆砌,中填碎石或地表土,墙基用较规整的石块平铺。墙基宽两三米,城墙横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有“土龙”、“龙脊”之称。

土石混筑的中山长城,高处约有3米,宽0.5米至2.5米,做法是两侧挖地基,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长城干线上有圆形和方形的烽火台,长城沿线处建有城堡。

由于此座长城历史久远,墙体坍塌现象十分严重,整座长城呈现南北走向,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的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主干城墙起自西北距唐县周家堡8000米的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海拔约700多米的名为“大簸箕掌”的山峰半山腰处,沿山脊顺势而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曲折于山脊和绝壁之上。由神北村向南,绝壁连绵,未筑城墙,以山为险。

在神北村南约6000米,长城又出现于大悲乡西大悲村西北的西山岭上,向南依地势曲折前行,至富有村西的西水磨台,为一条汇入唐河的小支流隔断,随后又在富有村东山岭上出现。

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至团结乡境内,翻越两座山峰后经大岭后村北,再经李家沟村东北的险峻山峰转而向南入齐各庄乡界内。

经柏山村西北绝壁,沿大碗岭、黄坡山、乔尔坡,直插海拔747米的顺平、唐县交界的马耳山北麓,转而入唐县界。其中,顺平界内总长约24千米。

长城又在马耳山西南麓唐县一侧半山腰出现,在峒巃乡西峒巃村西北先为东—西走向,转而成北—南走向。穿过一块平坦的山间盆地,翻过盆地中间一座名为“葫芦山”的突兀山峰。

在西峒村西、上赤城村东的山梁上蜿蜒曲折,总的走向是向西南延伸,进入白合乡上庄村北,顺山坡而下,为公路、村庄所隔断。

长城又在上庄村南偏西的山梁上出现,大致呈北—南走向,在上庄村南约235千米的山梁上呈“曲尺”状蜿蜒。又向西南延伸至大洋乡万里村北山梁上,呈东—西向延至山南庄北梁后向西南延伸,到达西大洋村东山坡上,为西大洋水库所隔断。

长城在西大洋水库南岸雹水乡凤山庄村西山坡上出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山脊前行,在凤山庄村西南约135千米处分为两支。

一支向东南,终止于凤山庄村南的悬崖之上;一支沿西南坡而下,向北沿灌城乡坡上村、南屯村东山梁延伸,到水库南岸山坡上又为水库所隔断。

由灌城以西、以北经调查未见长城遗迹,灌城应是主干城墙的终点。唐县界内长城总长约44千米。

除了残缺的城墙遗址,在中山长城的多处遗址中,还有大量的战国文物遗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研究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于中山国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最短的一段长城,为此,这段长城也被后人称为战国“短长城”。

[旁注]

北狄 是古代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进入战国,他们主要部分已经华夏化,也有一部分当胡人南下后已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

赵惠文王(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66年),战国时期赵国君主。其母便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何乃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因长子赵章犯错被废,便让赵何即位。赵惠文王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娘子关 为我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后来的唐代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马耳山 地处河北省唐县北店头乡北,距唐县县城约10千米。此山最高两峰酷似马耳耸立,故得此名。过此山往东北即是顺平县辖区,故此山又为唐县、顺平县界山。马耳山附近村镇如东同龙、中同龙、水头村林果业、食用菌业发达。

[阅读链接]

历史上,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

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有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臣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

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

该书记载,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并在后来形成了中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