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防御突厥七修长城

581年,也就是北周统治者为防北部边患匆匆征调老百姓修筑长城后不久,北周的宫廷内发生了政变,以皇后父亲名义入宫辅政的“随国公”杨坚废掉了北周9岁的小皇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隋朝,定都大兴,号称隋文帝。

9年后,隋文帝杨坚亲自领兵,灭掉了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至此,分裂了近3个世纪的中国,终于重新统一。

就在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的初期,北方的突厥汗国在沙钵略可汗统治下,势力强盛;东北又有契丹的兴起,经常寇掠边郡。隋文帝杨坚为了解除北方的后顾之忧,以便集中力量南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的事业。

在他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开始不断地修筑长城。

据《资治通鉴》记载: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四月,隋帝召汾州刺史韦冲为兼散骑常侍。时发稽胡筑长城,汾州胡千余人,在涂亡叛。

帝召冲问计,对曰:“夷狄之性,易为反复,皆由牧宰不称之所致。臣请以理绥静,可不劳兵而定。”

帝然之,命冲绥怀叛者,月余皆至,并赴长城之役。

在《隋书·高祖纪》也记载:“开皇元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这两本古籍中提到的“太建十三年”和“隋开皇元年”,其实都是581年,至于书中所记的长城却没有明确的起始位置。加上这里的“汾州”便是指山西汾阳,为此,后人认为,当时隋朝所筑的长城可能是对北齐天保三年起自黄栌岭的长城的修缮。

这段长城修成后不久,在同一年的农历十二月,隋文帝又派人对魏、齐长城的东段进行了修缮。

582年,曾与北周通婚的沙钵略,打着为北周复仇的旗号,率大军40万人向隋朝进攻,因见东部的北方长城已修缮完固,戒备森严,便取道西北部,入侵武威、金城、天水、安定、弘化、延安等地。

之后,为了加强西北边防,隋文帝又在灵州、朔方一带先后两次修筑长城。

第一次据《资治通鉴》记载:“开皇五年,隋主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历七百里,以遏胡寇。”

这里的“开皇五年”便是指585年,“朔方”则指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灵武”也称“灵州”,就是后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绥州”则指陕西省绥德。为此,这道长城西起灵武附近黄河东岸,东经白城子而达绥德。

隋文帝对西北边防修建的第二座长城,据《隋书·高祖纪》记载:“开皇六年二月,丁亥,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

根据这些史料,后人推测,这次兴筑的长城不是连贯的长城,而是凭险而守,遥相呼应的一系列城障,方位在后来的陕西省北部的神木、榆林、横山等一线。

在隋文帝时期,除了上面的几次对长城的修建,在587年,隋文帝还命人修筑过一次长城,在《隋书·高祖纪》中有记载:“开皇七年二月,发丁男十余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这次修筑长城和前一年一样,规模较大,动员人力均在10万以上,但起讫地点不详。后人推测这次修建的是对前一年长城的增修和加固。

604年,隋文帝去世,他的二儿子杨广即位,称为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决定迁都洛阳,每月投入役丁200余万人,营建洛阳都城。又征发丁男10万余人,掘修一道2000余千米的长堑,意在保卫洛阳。与此同时,他还命人两次大规模的修筑了长城。

第一次,据《隋书·炀帝纪》记载是在607年农历七月,当时,隋炀帝命了男丁百万人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并要求男丁们一年修成。

隋朝的榆林郡,便是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黄河南岸,紫河即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南的浑河。这道长城当即从今托克托起东行,至和林格尔东南浑河东岸的杀虎口止,是用于防突厥的。

第二次,据《隋书·炀帝记》记载是在608年农历七月,隋炀帝命令20余万男丁筑长城,自榆谷而东。

这里的“榆谷”指的是后来的青海省西宁的西面。长城从这里开始,向东止于何处不详。

当时在青海省一带的吐谷浑,建都于“青海湖”西岸15米处的伏俟城,控制西域鄯善、且末等地。

608年,吐谷浑伏允可汗入侵隋西平郡治湟水,隋炀帝出兵两路迎击,伏允败逃。自榆谷起所筑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吐谷浑入侵的。

综观隋代从581年至608年的短短28年间,修筑长城先后达7次之多,除第五次位置不明外,第一至六次都在北方,主要目的在防御突厥的入侵。

这五次所修筑的长城;除开皇五年西起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向东沿着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经过陕西省绥德到达黄河的长城,以及大业三年在黄河河套东北角由内蒙古托克托向东至和林格尔南的一小段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利用以前长城加以修缮而已,唯第七次起于今青海省西宁的长城,是新建用来防御吐谷浑的。

为此,可以说,隋长城是继汉长城后又一次大统一帝国的长城,其在万里长城的修筑史上具有某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历史上,因为隋朝时期修建的长城多为对前面朝代长城的补修,所以到后来没有留下什么隋长城遗址。后来,经过多方论证,内蒙古自治区考古专家认为,鄂尔多斯境内存在隋长城遗迹。

这段隋长城遗迹位于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内,长约7米,分为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呈鱼脊状凸起,宽3米至6米,残不到一米,部分遗迹表层散见有灰、黑陶片和绳纹砖瓦残块。

从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长城位于明长城大边,与明长城走向一致。

[旁注]

大兴 隋朝的都城大兴城在原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向,也就是西安城的城东、城西、城南一带。这座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市,但是在隋代的名字是叫“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因此,隋文帝选择了大兴。

沙钵略 又称“伊利可汗”。隋朝开皇初年继位以后在于都斤山设立牙帐。开皇年间曾与其他几位突厥可汗联兵,协同北齐旧吏高宝宁在隋朝边境袭扰,583年被隋朝军队击败于白道川。后来,突厥因内部之争而分为东西二部,沙钵略为东部。沙钵略可汗为突厥汗国第六代可汗,579至587年在位。

神木 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杰地灵。全县国土面积7635平方千米,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相传,麟州故城东有三株古松,唐代所植,粗两三人合抱,枝柯相连,人称神奇,便以“神木”为名。

紫河 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山西省西北长城外的浑河,蒙古语名乌兰穆伦河。上游有二水:北为内蒙古凉城的宁远水;南为山西右玉的兔毛河。二水在内蒙古杀虎口外汇合西流,经内蒙古清水河县与清水合,西流入黄河。607年,隋炀帝征发民丁百多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即此。

吐谷浑 是鲜卑慕容一支,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隋朝与之联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中期,被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吐蕃驱赶至河东,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现已与各民族融合。

[阅读链接]

隋朝在短短的37年,就先后5次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以防突厥。但这些建筑工事多见于史料记载,却很少见到地面有相关的遗存。究其原因大致有3点:

一是修葺的多,重筑的少,而且又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补的。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它仍是秦汉时期的长城。

二是建筑工期短,修造质量差,似乎未见到夯打痕迹,经人踩马踏以了事,经过流月的推移变成秃坦。有的经过1400余年的风雨侵蚀现已荡然无存。

三是为明时所筑的长城叠压覆盖,不见了当年修筑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