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期蓟东长城的修建

历史上,明代在后期修建长城的时间是在1621年至1644年建,此阶段,是明朝长城修筑的尾声。

明末时期,许多名臣良将、封疆大吏都被朝廷派往山海关督师、经略,调动重兵,加强防务。兵部尚书熊廷弼、孙承宗曾先后两次出任辽东督师经略。

1621年,孙承宗带兵在山海关城东墙之上建“新楼”,以加强东部防线。

第二年,孙承宗又在南海设立龙武营,加强海上防御力量。为了向辽东辽西转运大量的军需物资,孙承宗又派兵重新修复利用南海码头港,疏浚海口河道。

孙承宗在职4年,练兵屯田,修筑宁远等大城9座,堡49座,练兵11万。

1633年,巡抚杨嗣昌在关城南、北各处建南北翼城,增强关城南北两翼的防御能力,与城关左右相呼应。

同年,在城关南老龙头上,修筑宁海城,地势险峻,是一座踞于海防要冲的堡垒城。在关外1000米处的欢喜岭高地上,建造威远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成为山海关东城防守的前哨。

1643年,在城关西侧建筑西罗城,与东罗城前后呼应,成为关城的前防后卫。

与此同时,杨嗣昌还派兵加强了附近长城的防御措施,例如位于城关东北的九门口,也增修加固。雄伟的万里长城浑然一体,形成京东一线坚固的防御屏障,对于保卫京师,巩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一定作用。

为此,总的说来,明末时期的长城修建工程主要是对明代前期长城的重建和改线。

纵观明长城的修建历史,后人认为,修筑明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骚扰。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

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在明朝的270多年中几乎没有中断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

据《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也称二镇,是为“九边”。

明长城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旁注]

封疆大吏 是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

关隘 我国古长城上险要的关口。古代于交通要塞屯兵把守,设置关隘,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

[阅读链接]

明代长城沿线九边重镇的建立时间历来众说纷纭,而今学者考证,除甘肃镇设于洪武年间外,其余的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宁夏镇形成于永乐年间,延绥镇也称榆林形成于正统年。

原三关镇也称“山西镇”或“太原镇”,建于宣德年间,固原镇建于弘治年,昌平镇与真保镇确立于嘉靖年,山海镇及临洮镇析置于万历年间。

“九边重镇”除去从蓟镇析出的山海镇与从固原镇析出的临洮镇外,其所辖长城的长度大致如下:

辽东镇全长970余千米;蓟镇管辖的长城全长880余千米;昌平镇管辖的长城全长230千米;真保镇管辖的长城全长390千米;宣府镇管辖的长城东全长510多千米;大同镇管辖的长城东全长330多千米。

太原镇管辖的长城西全长800多千米;延绥镇管辖长城全长880多千米;宁夏镇管辖长城全长约1000千米;固原镇管辖长城全长约500千米;甘肃镇管辖长城全长约8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