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为拒蒙大建防御长城
1449年农历八月,明英宗朱祁镇率兵去攻几乎统一蒙古各部并大举攻明的瓦剌部,在居庸关外的木土堡,也就是后来的河北省怀来县东,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明英宗也被俘,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的战役。
“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不断兴兵侵犯掳掠,迫使明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作为当务之急。
特别是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达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战争,威胁明朝的京师安全后,明朝朝廷对蒙古采取了“以守为经”的方针,更加重视长城的修筑。
为此,从1450年至1620年的170年间,明代长城修建规模空前,并沿长城完善确定了“九边十三镇”的防御体系。
这场筑墙运动以1467年巡抚余子俊筑延绥镇边墙为肇始,其后,余子俊又奏筑自黄沙嘴至花马池的宁夏河东墙;巡抚李铭督修蓟镇关口长城;巡抚李承勋及韩斌、周俊又先后修筑辽东边墙;
巡抚、都御史贾俊奏筑宁夏城西南墙;总制秦筑固原内边长城;三边总制杨一清请筑固原陕西宁夏边墙;总制尚书王琼修宁夏深沟高垒;
宣大总督翟鹏督修宣大边墙;兵部右侍郎翁万达增筑宣大边墙;巡抚苏祜筑内三关边墙及辽东边墙,巡抚杨博主持大规模增筑甘肃镇边墙;
总督谭伦、总理戚继光及总督王一鹗、巡抚蹇达先后扩建蓟镇边墙;辽东总兵李成梁重修辽东边墙;三边总督李汶筑甘肃镇边墙等。
明代连年兴师动众,每筑上千千米,皆墩堡相连,层层布防,且在紧要处又多重构筑,尽将通人马处堵塞。
为此,明代在这一时期修建的长城工程要比以前加高加宽,而且大量用砖包砌,墙上有垛口女墙,绵延如链。
而且跨墙加筑墩台,又创建砖石空心敌台,万余里的边墙,高度可达八九米,最高处可达10多米,宽度顶宽可达6米,最宽处也可达10多米。
明朝在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很多一直保留了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宁夏河东墙、蓟镇关口长城、辽东边墙、固原内边长城和甘肃镇边墙等。
宁夏河东墙是古时灵州,后来的灵武所在地,它一直是中原王朝驻守西北边关的战略要地,因军事防御所需,秦、汉、隋、明4个朝代统治者都曾在灵州修筑过长城,并在这里驻军守卫,移民屯退。
灵武境内的长城,又以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和气势雄伟。它西起横城堡黄河岸边,犹如一条巨龙,饮水于黄河,穿沙海,跨丘陵、过草原,昂首东去绵延伏于辽阔的鄂尔多斯台地之上。
灵武境内的明长城自西向东横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临河镇、宁东镇,出马家滩镇进入盐池县境内,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河东墙”,又称“东大边”或“横城大边”。
灵武明长城,建成于1474年,西起横城北黄河岸边,向东南绵延,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古堡等地穿越市境,经盐池县至陕西省定边周台子乡。全长约200余千米,灵武境内长45千米。
据史料记载,灵武境内曾修过两段长城,一为隋长城、一为明长城,全部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
这段长城上设有敌台、墙台以及墩台等军事设施。每隔一二百米建有凸出墙外的墙台,这样边墙的墙根就不再有火力的死角,可进行侧翼攻击。
敌台高于城墙之上,可左右相望,前后呼应。
有些险要地段置周庐敌台,驻兵达20人之多。河东墙内侧共建有29座城池。灵武营所属烽火墩113座,每隔2500米设一墩。
夜则举火,昼则举烟示警。若见敌数人至百余,举放一烽一炮;500人两烽两炮;1000人3烽3炮;5000人以上4烽4炮;万人以上5烽5炮。
台设墩夫,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兵士日夜守哨,沿线各兵营驻有重兵,粮草、兵器、军需齐备,守望、巡逻、通讯、调兵,各个兼顾,无一偏废,一派军事戒备状态。
明代修筑完河东墙,使长城形成两条道路,一为长城顶部,可供5匹马并行,守望、巡逻的士兵常年在长城顶部道路上往来,食物、军械也在顶部运行。
二是长城内侧又建成一条交通大道,因有军队驻守、巡逻,行旅及货物有了安全保障,所以这条大道商旅往返络绎不绝。
蓟镇关口长城其最大防戍范围,东起山海关,向西经永平、迁安、遵化、蓟州、平谷、顺义、昌平等州县境内的关口,到达居庸关南的镇边城。
重要关隘有:秦皇岛的山海关,抚宁县的九门口、界岭口,卢龙县的桃林口、刘家口,迁安县的冷口,迁西的青山口、董家口、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遵化的马兰关,蓟县的黄崖关,平谷县的将军关,密云的墙子路、古北口,昌平县的黄花镇,延庆的八达岭、居庸关等。
其中,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这段长城始建于1505年,是明代进行了长达80余年的修建完成的,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经过80余年的修建,八达岭长城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八达岭长城,遵循秦时筑城依山就势。因险阻敌的原则,走最高的山脊,随山脊转折而弯曲,不求取直拉平,以减少切上填方,做到省工省料,坚固实用。
八达岭长城的墙体,是万里长城中最雄伟壮观的地段。建造者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在险峻的高山上筑成。
八达岭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以适应战斗的需要。而在北峰至青龙桥一段城墙,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两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
八达岭长城墙体两面都用抗腐蚀、抗风化、性能好、硬度较高的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一米不等,最长石条达3.1米,重一吨半多。
石条一层层垒砌起来,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
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体上面铺三四层城砖,用石灰膏或者是糯米汁粘接灌缝。这样,使得城墙三面风雨不透。
八达岭长城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显示着“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构筑思想。
墙高互1.7米至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是砌到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
垛口的砖是特制的,头部呈尖形,码在口上,内外都呈扇面,外宽内窄,观察面大,不易被敌箭射中。
挡垛上部留有0.3米大小的方洞,呈外扇面形,这叫“瞭望孔”,备以观察敌情。墙下部隔不远处就砌有宽0.3米,高0.35米的方洞,外口呈扇面形,这叫“射孔”。在敌方兵临城下或搭云梯登城时,通过射孔用石块。火球、刀矛阻击敌人。
内侧的宇墙,高约一米,主要是保护城上人马行走安全,防止在紧急时刻掉落城下。
垛墙和宇墙用的是特制大砖,长0.36米,宽0.2米,厚0.1米。墙顶一层用脊砖。脊砖两边底中间高,或内侧高外侧低,便于排除积水。
城墙顶部形成两边有墙的巷道,在两边砖墙根,特意砌有小水槽,积水沿水槽而流,至较低处的宇墙下部,经流水孔把水引到墙外的吐水嘴上,泄流城墙之外。
长城的防守是分段的,“班组”各负其责。平时,守城军士驻扎城下,遇有烽烟报警,登城上岗。
长城内侧,每隔一定距离,城墙下部就开有一个登城口,登城兵士各行其道,临阵不乱。
这种小型登城口,叫券门,“后勤”人员运送军械器具、饮水和干粮,也都从这里登城。券门是圆拱形小门,高1.8米,宽0.8米,门框用4块规格一致的石料组装。门内有石阶,通向城墙顶上。
修长城用的大砖和石料,多是就地取材,分派当地政府专门监制。古砖上写有标记,标明州府及制作者,出了问题,便于追查。
砌墙的石条有的长达两米,重1000多千克。在山岭起伏、坡度陡峭没有道路的山峰上施工,把大量的土方、条石和砖运上山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据说,垒墙所用的黄土和砖,都是用排队传递的办法,一筐一筐,一块一块传递或挑抬上去的。民间也有“用山羊背砖上山”的传说。至于搬运大石条,那就要运用斜面和滚木、杠木等办法来运输了。
可以说,长城上的每一撮土、每一块砖和石头,都浸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
修筑长城采用分段包干的办法,每段修成后,都要立碑,记载主持官员和工头的名字,及所修长度和工期。
如西拨子石拂寺山顶长城上,有一通石碑,是“分修居庸至石佛寺地方边墙碑”,碑文是:
钦差山东都司政合事轮领秋防上营官军都指挥企事寿春陆应元奉多分修居庸关路石佛寺地万边墙,东接右骑营。起长梁拾征文贰尺,内石券门一座,督率本营官军修完、送将管工官员镌名竖石,以垂永世。
从碑刻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城当时主要是利用军队的力量来修济的。同时还可看出,几千名官兵,还加上许多民丁,才包了200多米长的一段工程,可以想见当时修长城的艰巨程度。
关于蓟镇西部边界及所辖关隘,史志及有关书刊说法不尽一致,主要有西至四海冶、石塘岭、镇边城、居庸关等几种说法,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表述角度不同。如石塘岭和四海冶之说,石塘岭是蓟镇西部的重要关隘,再西行便是宣府镇的东边关口四海冶,长城到四海冶向内外分成两股,外走向的称外长城,又称“外边”。
经独石口、张家口、大同到达内蒙古自治区的清水河向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走去。内长城从四海冶向西南经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入山西省,经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到清水河与外边相接。
处在长城内外岔路口上的四海冶虽仅是个配备马营哨了的小关口,但它是宣府的东南部咽喉,又是蓟、宣两镇边防衔接的地方。从防边相接来说,蓟镇西边至四海冶是对的。
以蓟镇防区西端关口为界点来说,西至石塘岭也是有道理的。
其二,昌平镇拘增设,初设九镇,没有昌平镇,后来为加强京师防御,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
昌平镇管辖慕田峪以西向南至紫荆关这一段的内边防御,设参将分守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城。真保镇管辖紫荆关、沿河口至娘子关这一段的内边防御。
1563年,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居庸关南,2140多米,分为10路,前7路为蓟镇旧属,第八至第十路为黄花镇、居庸关、镇边城。
这样,昌平镇的防御区段俱并入蓟镇。
1568年,戚继光以左都督总理蓟辽昌保练兵事务,节制四镇兼蓟镇总兵官,又把10路分12路,这样蓟镇西部边界至镇边城展正确的。
至于戚继光自己说“左山海,右居庸”是说明蓟镇的重要,左控山海雄关,西扼居庸要塞,并非具体表述镇防边界,即使是表述镇防边界也可以,因为镇边城属于居庸关的防御体系。
明代辽东边墙西起山海关,东迄辽宁省宽甸县鸭绿江边的一段明长城的总称,全长1960米。明代辽东地图里,由九边之一的辽东镇管辖沿线防务。
辽东边墙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筑年代,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是辽河流域边墙,是三段边墙中修筑时间最早的,其形内凹,略如一“V”字形,从辽宁省北镇、黑山西北起到开原东北莲花街村止,长700余米,边墙沿线墩台林立。除西部有一小段石墙外,其余全线皆为夯土版筑城墙。
二是辽西边墙,由王翱、毕恭主持修建,从山海关外的铁场堡吾名口,即绥中西南铁厂堡吴明口起至广宁镇静堡止,长870米。其间既有夯土墙也有石墙,还有山险无墙,形势相当险要。
三是辽东东部边墙,由韩斌,周俊、李成梁先后主持修建工作。其行经路线,从开原镇北关起到丹东鸭绿扛畔宽甸江沿台,即宽甸县南境虎山,边墙结构,有劈山石墙、土墙、木柞墙。
固原内边这道长城,东起陕西省定边姬源乡的饶阳堡,经甘肃省环县甜水堡,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徐冰水、红古城,海原县西安镇、千盐池,甘肃省靖远县打拉赤、青沙舰,抵达该县黄河东岸的花儿岔。
位于明代第一边防线延绥长城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河东长城之南,为该地区的第二道防线,属固原管辖,故称“固原内边”。
固原内边因是第二道防线,修筑质量较差。后来内边城墙保存完好的,只有同心县下马关镇境内的7500米夯土墙。下马关古城依龟形而建,城池固若金汤。后因设在固原的三边总制巡视边防必下马于此休息,故得名下马关。
[旁注]
瓦剌 是西部蒙古民族。瓦剌先世为“斡亦剌惕”。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成吉思汗立国时,忽都合别乞领有4000户。与成吉思汗有世婚关系。14世纪时,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与各派系纷争。剌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巡抚 我国古代官名。我国明清时期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弩 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
垛墙 是指城墙上齿状墙体,相应的非齿状墙体称作宇墙。垛墙名字来源于垛墙上的垛口,垛口即墙面上凹下的部分,从这个口向外张望比较安全。垛墙的高度高于人的平均身高,人站在垛墙边,小半个身子正好可以从垛口探出来,这利于士兵用弓弩射击。
吐水嘴 是一米多长的石槽,伸出墙体以外,隔不多远就设一个,用它把水引出离墙一米开外,免于“滴水穿石”侵蚀冲刷墙基。长城的吐水嘴安在内侧,这是防止敌方借以登城攀援。
滚木 我国古代作战时从高处推下以打击敌人的圆木。是一种作战防御用的圆木。主要用于从城上、山上推滚下去杀伤进攻的敌人。另外我国古人搬运长城材料也常用“滚木法”,这是古代工匠运输巨石时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巨石下垫上圆木,利用圆木的滚动来运输和安装巨石。
钦差 我国古代官名。钦,意为皇帝,钦差即是皇帝差遣之意,因此钦差大臣是由皇帝专门派出办理某事的官员。因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担任该官职往往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高官,能得此职事本身也是一种荣誉。一般事毕复命后,该官职便取消。
左都督 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在魏晋之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代以后成为朝廷军事长官。
[阅读链接]
在明代中期,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并能经常修缮长城关隘,明朝把长城沿线分为9个防守区段,称之为“九边”,长城也称之为“边墙”。
九边是在明初边地都司、行都司的基础上,根据当时边防形势实行分地守御的原则形成的,它的形成以设置镇守都督、总兵官为标志,各边设置镇守的时间并不一致,大约到弘治年间九边镇守才设置完毕,因为是9个,所以称为“九边重镇”。
这九边重镇为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九镇。九边九镇之外,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务,保护明十三陵以及战备的需要,明朝朝廷廷又在嘉靖年间于北京的西北填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并于万历年间从蓟镇析置出山海镇,于固原镇析置出临洮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