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培植中药
如今,“试管婴儿”的报道不时见于报端,可“试管苗”的概念恐怕还鲜为人知。
可是,如果你有机会去一些医药院校的中药系参观,他们一定会让你看看植物细胞工程是怎么用在中药培植上的。
中医药资源,原来主要靠在大自然中采集。随着人们对医药需求的提高,中药的许多品种早已从野生变为家种园栽。即使如此,仍感到供不应求,而且面临种系退化、生长期长、产量低等种种问题。
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利用新科技手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让我们看看培育“试管苗”实验室的种种景象。
这是25℃的恒温培养室,迎面的木架上摆着一排排塞着棉塞的锥形瓶,里面长着豌豆苗样的绿色茎叶及缕缕白色胡须样的根。瓶签上分别写着:黄芪、甘草、丹参、长春花等。这是将消毒无菌的药材茎叶片断放在多种养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的“试管苗”。待发育完成后,就可移栽到外面的土壤中,最终长成需要的药材。当药材资源缺乏、种系退化或感染病毒时,可用此技术大量培植健康、性状优良的药材植株。
这是另一间黑洞洞的实验室,开灯后你可以看见锥形瓶里乳白色的培养基上长着一簇簇豆粒大的白色、红色团块。瓶签上分别标着:丹参、三尖杉、毛花洋地黄、甘草……
试管菌这些绒绒的团块是药材的愈伤组织,是由药材划伤处长出的细胞经过特殊培养处理,可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生生不息,也可分化成完整的药材植株。
在发出轻微声响的摇床上,一排排锥形瓶盛着乳白色、红色混浊液。这是长春花、丹参、绞股兰的液体培养细胞。通过定期接种传代,它们可以不断地增殖下去,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实验寻找适合不同药材生长、提高其有效成份的条件。如不亲眼所见,真难相信小小的植物细胞居然有如此大的潜力。更有趣的是,锥形瓶中那无数根蚂蚁大小的细根,竟是由一两根细根增殖起来的。这种叫“毛状根”的培养物可以原样繁衍后代,绝不走样。这就使黄芪、丹参等大批根类药材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这如同冰柜大小的设备叫“发酵罐”,它有神奇的本领。它里面可以盛16升培养液,两个星期可培养数公斤中药材。
为了改变我国中药材资源短缺和生产落后状况,科学家正将生物技术引入中药材生产,并探索工业化培育中药材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