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结构

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表明,中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和疲劳阶段。启动阶段是课堂教学初期学生的思维活动阶段。这时学生注意力不很集中,思维活动比较离散、迟缓。在思维活动的最佳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脉络清晰,有强烈的求知、求成欲望,对新知识接受快。最佳阶段过去,学生的思维活动便开始出现“疲劳”,具体表现为注意力开始分散,反应速度逐渐降低。

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这种思维活动结构要求在课堂教学方法的安排与组合上形成一定的结构与之对应。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的教法结构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呢?江西九江庐山区教研室陶永贵老师研究认为:

第一,首先应该了解和鉴别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和他们实际掌握的运算模式(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废除那种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心理能力的教学。

第二,在备课时,要备知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实际知识和技能), 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概念是具体的?哪些知识和概念是形式的?掌握将具体的知识和概念发展成为形式的知识和概念的方法。这就是说,要研究和掌握本学科各阶段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研究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智力因素。除此之外,根据长期的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往往存在着认知方面的心理障碍(如:先入之见、成见、偏见、误解等)。这些知识上的心理障碍不破除,必将大大地障碍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这些认知上的心理障碍,研究破除的方法。

第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在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中进行学习。教师倘若“冷若冰霜”,学生“禁若寒蝉”,没有情感的交流,哪来盎然的兴趣呢?

第四,引入新课时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启动阶段,应安排一些能有效地创设生动、活泼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方法。如讲物理趣闻轶事、表演实验等。达到提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尽快“启动” 思维活动的目的。

第五,新课教学阶段,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心情愉快,主动积极地和教师一道探索,获得新的知识信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这种最佳状态, 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在这一阶段主要安排以下一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方法。

  1. 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教师提出问题好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技巧;同理,学生判断问题是否准确也是一个学习的技巧问题。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经验不足,学生的思维触角达不到问题的疑点、重点、难点处, 使他们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某一实验的某一点的关键处指出问题的所在,加以评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排除思维障碍,这样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 在开始一个新课题或介绍一个新概念之前应该让学生从事主动的、手脑并用的、目标非常一般的实验探究活动,给他们充分时间,以便在追求和发展自己兴趣的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体验。教师千万不要放弃这种学生主动的探究实验,如果仅仅让学生机械地操作,便会完全失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独立、自主、自学钻研的精神和机会。

  3. 要鼓励学生多考虑问题,逐渐学会善于考虑问题。鼓励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对结论、预言、推论的正确性能够在理论上或实验上加以证明。例如:在提出一个解释或回答一个问题时,教师必须明确讲出你的理由,提出假设,做出推论,一定要认真审查证据,并把假设和推论与获得的数据仔细

地加以比较;让你的学生知道你考虑过几种可能性,并且有时不能肯定如何着手,甚至讲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问题和困难的态度和方法。又如:可以请全班同学和教师一起活动,评价教师的想法,提出别的想法和问题。有些问题可以留着不回答,可能由于没有把握,也可能由于答案完全不知道。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不“强不知以为知”。让现代的高尚的民主和探索精神充分体现在课堂之中。

  1. 让学生自由些,这样他们会更清楚并批判地对待自己的思维。开始时某些学生可能很不习惯于探究活动和自由提问,因为他们必须由自己,而不是由老师来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这正是我们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只有让学生自由些,才能使他们自愿接受这种方法,在强迫命令的情况下,任何好的方法都会失去作用,决不可能达到目的。此外,要能容纳显然是文不对题的想法或假设,不要压制初步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尝试。学生只有思路清楚,才能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得到正确的结论。不要只让成绩好的、自己喜欢的、伶牙俐齿的学生回答问题, 不让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讲话。不给表达的机会,他们永远学不会表达。要鼓励学生讲话,要注意他们的哪怕只是极微小的优点和有可能是不平常的观点,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六、新课教学结束后,需要进一步组织学生运用、巩固、深化所学的新知识,但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始出现“疲劳”,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安排一些能够调整学生思维活动、灵活运用新知识的方法,有效地变换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多动眼、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笔,让学生实际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继续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课堂教法结构与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活动结构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着。这种对应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为了取得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配合,除加强能力同步教学、技能同步教学外,心理因素的同步教学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活动要认真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走“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