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7—18 世纪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
第一节 法国
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 1642 年黎塞留死去后,年仅 5 岁的路易十四(1643—1715 年)即位,但国家大权则由首相马扎然掌握。
1648 年,法国爆发了反对专制主义的“福隆德”运动。该年 5 月, 巴黎高等法院联合各地法院通过决议,要求国王撤回派往各地的监督官,国王如要公布新税和其它财政法令时,须由法院审查登记,废除人头税和包税制,惩办贪官污吏与不法银行家,未经宣布罪状,不得任意捕人,被捕者需在 24 小时内交法庭审讯。马扎然下令逮捕高等法院中倡议福隆德运动的领袖。8 月 28 日巴黎爆发了起义。法王与廷臣逃往圣日耳曼,而后调兵围攻巴黎。1649 年 3 月起义被孔德亲王指挥的官兵镇压下去。 1650 年,又爆发了投石党运动,该运动坚持了两年,于 1652 年也被镇压。
1661 年 3 月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亲政。法国专制主义进入鼎盛时期。路易十四凡事亲躬,把国家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宣称“朕即国家”, “法出于我”,声明不再需要首相,自己单独行使王权。路易十四每周 3
—4 天召开仅由 3—5 人组成的最高委员会处理国政。路易十四还建立了内政、外交、财政、陆军与宗教委员会等机构,但这些机构只起咨询作用,决定权仍操于路易十四之手。路易十四宣布教士会议必须听命于国王,各大臣未经国王同意不得发出任何政令。1665 年又宣布,高等法院和地方高等法院不得讨论和表决国王的敕令。1664 年他派出官员到各郡整肃地方官吏,完善监督官制度以加强对各郡的控制。到路易十四亲政的后期,监督官成为代表中央政府常驻各郡的行政官员。
路易十四针对当时法律混乱的状况,颁布了一系列新法律,即《民法》(1667 年)、《水利森林法》(1669 年)、《刑法》(1670 年)、
《商法》(1673 年)、《海运法》(1687 年),以及关于殖民地奴隶的
《黑人法》(1685 年)。路易十四凭借法治的手段有效地维持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秩序。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路易十四加快了军队建设。法国军队的人数由其执政初年的 8 万增至统治末年的 38 万人。将军中大批平民出身的有才干者提升为将军,既而又封为贵族。对一些具有反叛倾向的贵族则采用削弱军权的办法,并将他们置于负责陆军的国务大臣和他任命的监督官的监视之下。军队因此完全置于国王的控制之下。路易十四为了与英国海军对抗,在布列斯特、罗什福尔等地建立 5 个海军兵工厂。1681 年, 法国已有战舰近 200 艘,海军 1.1 万人。路易十四还开办了几所炮兵学校,培养炮兵指挥人才,并在军队中建立炮兵团。
路易十四采取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坚决推行者是其财政总监让·巴蒂斯塔·柯尔伯(1619—1683 年)。柯尔伯首先整顿财政, 监督收税官吏,力求收支平衡,一年之内就使国库从亏空转为盈余。柯尔伯主张,要使法国富强,必须使对外贸易顺差,以增加国家的黄金储
备,为此必须鼓励国家工商业的发展。柯尔伯推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他鼓励在法国生产威尼斯式的镜子和花边,英国式的长袜, 荷兰式的呢绒,德国式的铜器。他招聘外国工匠,给企业主以专利和各种补助。在柯尔伯执政时期,开办了 45 家手工工场,使手工工场增加到
113 家。柯尔伯制定手工工场条例,对不合格产品给以惩罚。他取消国内关卡,改善道路,开凿运河。他创办垄断公司,包括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利凡特公司、北方公司,给这些公司以贸易垄断权,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柯尔伯竭力扩大海军,争夺海上霸权,以期建立一个法兰西世界帝国。他修造了 1000 多艘军舰和商船,并改造了马赛、罗什福尔、勒阿佛尔等港口设备。在柯尔伯执政时期,法国扩大了海外殖民地, 在印度占领本地治理,在北美占领了路易斯安纳,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沿海、塞内加尔河口一带。
这个时期也是法国频繁进行对外扩张战争的时期。由于法国工商业在路易十四时期得到飞速发展,从而为法国的对外战争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路易乘德意志和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西班牙与葡萄牙开始衰落,英荷相互交战之机,先后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与奥格斯堡同盟(荷兰、奥地利、勃兰登堡)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等。
持续的对外战争消耗了法国的大量财力和人力,臃肿的官僚机构开支浩大,贵族生活奢侈,国力不断消耗,国民的赋税负担越来越重,专制主义的法国开始迅速衰落。
路易十五时代 1715 年路易十四去世,其曾孙路易十五(1715—
1774 年)即位,年仅 5 岁,由奥尔良公爵摄政。路易十五时期法国专制主义的危机公开暴露出来。路易十四去世时留下 24 亿锂国债,其中 1/3 已经到期,1715 年国家财政纯收入只有 6900 万锂,财政支出达到 1.447 亿锂,国家财政处于极大困难之中。1716 年国家的财政赤字接近 1 亿锂。政府企图以打击投机与高利贷为名收取罚款,但只得到 1000 余万锂。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奥尔良公爵起用约翰·劳进行财政改革。约翰·劳是位苏格兰银行家。在 1716 年他创办一所私人银行,发行银行券,这种银行券在缴纳国家赋税时同现金一样有效。1718 年,约翰·劳的银行, 被宣布为国家银行,信誉大为提高。政府和贵族们都用这种银行券来清还自己的债务。约翰·劳还发行西印度公司股票,该公司享有对美洲进行贸易、殖民和种植销售烟草的权利。这在法国引起投机的狂潮,由此成为暴发户者大有人在。约翰·劳从此官运亨通,1720 年升任为财政大臣。但是,这一改革由于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结果使法国的财政陷入了更大的混乱。1720 年底,约翰·劳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达 30 亿锂,而银行的储备仅有 7 亿锂。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兑换金银的狂潮,约翰·劳出逃它国,银行倒闭。许多持有银行券的贵族、富商纷纷破产。尽管政府利用银行券偿还了大部债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又恢复了旧的财政制度,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1723 年,路易十五亲政,但国家财政未见好转。路易十五荒淫无度, 每年的宫廷开支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贵族集团效法宫廷生活奢侈。首相弗勒里曾一度改革财政,但终究无力挽救危机。下层群众生活贫困,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
路易十五继承了路易十四的扩张政策,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先后参
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并退出所占领的比利时、荷兰等地。在七年战争(1756—1763 年)中,法国遭到惨败,失去了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路易斯安娜、塞内加尔的商站。它在印度也丢掉了大片殖民地,仅留下了 5 个商站。七年战争使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而法国的强国地位受到严重损害。长期的对外战争大量消耗了法国的国力,使法国陷入了专制主义的危机。
18 世纪法国社会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 18 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农业国家。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国王为首的贵族以及僧侣手中。占全国人口 95%以上的农民基本上是佃农,耕种地主的土地。虽然从 18 世纪初开始,法国东北部地区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 但总的说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像英国那样深入农村。
18 世纪初,法国的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里昂、奥尔良、阿尔萨斯—洛林等,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其中雇佣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雇佣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场也不为罕见。到 18 世纪中叶,一些工业部门如采矿、冶炼等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机器。在贸易方面,卢昂、爱克斯、亚眠、波尔多等许多城市都是当时的对外贸易中心。法国对外主要出口酒类和各种奢侈品。进口货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于工商业发达,法国集中了欧洲一半以上的货币。
但是,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重重阻碍。在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从 16 世纪开始实行的包税制和国债制度是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通过包收国家各种捐税、向国家放债,法国的金融资本家获得了巨额收入,成为法国社会最为富有的阶层。但是,自路易十六即位后,为了缓和其财政危机,用各种手段从金融资本家手中获取金钱,使路易十一以来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合作关系遭到破坏,迫使金融资本家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也走上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道路。在工业部门中,由于封建行会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业作坊无法过渡到手工工场。因为受到封建制度保护的行会制度,对于工匠和学徒的数目、生产规模以及技术等都有严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时代制订的一系列工业法规,到 18 世纪不仅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使法国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举步维艰,加之封建割据残余的存在,使各省之间的法律、度量衡、币制等都有不同,从而导致各地商业联系的困难。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处于赤贫状态,购买力水平极为低下,使国内市场日益缩小。18 世纪以来,法国在对外战争中迭遭败绩,不仅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而且丢失了许多海外市场。仅七年战争中,法国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国占领。以法国王室为首的各级贵族,视法国工商业为敛财的重要来源,征收极重的工商业税,使工场主和商人所获利润大部分流入他们的手中,从而大大地限制了资本的积累。这一切,使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之间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国,仍保持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以及手工工场的雇工等构成了第三等级。
天主教会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竭力向人民宣传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们守天知命,不做丝毫反抗。对于一切反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异端”,则实行残酷的迫害。天主教会反对科学,扼杀知识,拼命地推行蒙昧主义。因此,要发展资本主义,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须铲除天主教会。天主教会也是法国最大的封建主。教会土地占全国土地的 1/10,僧侣也和其他的封建贵族一样,剥削雇农,榨取封建地租。高级教士大多出身贵族,主要集中在城市里,过着与贵族一样奢华的生活。但第一等级中的低级僧侣则大都出身于贫苦之家,他们收入菲薄,生活拮据,对高级僧侣抱有敌视态度,同情第三等级。
作为第二等级的贵族,分为两个阶层,一为“佩剑贵族”,一为“穿袍贵族”。所谓佩剑贵族主要指的是世袭的封建贵族。他们中的大贵族大多远离自己的领地,住在凡尔赛,靠领取年金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由于特权,他们垄断了军队、政府和教会中的要职。“佩剑贵族”中的中小贵族,则长年居住在乡间,尽管不能享受大贵族那样的奢侈生活, 但由于直接剥削农民,成为农村中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贵族”不是世袭贵族,他们的贵族头衔主要是靠钱买来的。因此,大多出身于资产阶级。“穿袍贵族”主要任各级法院中的法官, 并可父子相传。他们通过包揽诉讼榨取民财,同样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剑贵族”歧视他们,也不允许他们出入宫廷。因此,他们也对“佩剑贵族”心怀不满。
第三等级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资产阶级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资产阶级主要是包税商、军火商人、专卖商、银行家等。这些人与封建专制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他们还花钱购买爵位,成为“穿袍贵族”。因此,他们不愿意推翻专制政府。但是,由于政治上他们没有任何权力, 财产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实保证,经济活动经常受到贵族或国王的干扰,因此他们反对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过在不触及他们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国王权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中产阶级主要是手工工场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们深受封建专制政府的欺压和勒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愿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他们极力要求消灭封建制度,建立保护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些人构成了资产阶级中的共和派。
小资产阶级主要是城市居民。这些人主要是小商贩和小作坊主等。这些人既反对大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压迫,又痛恨封建专制制度对他们的无穷盘剥。但他们也反对无产者,害怕革命会使无产者摆脱旧日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危害他们的利益。
第三等级中人数最多的是农民。他们遭受着残酷的封建剥削,不仅要向地主缴纳地租,而且还要向地主交纳各种苛捐杂税。此外,他们还必须向国王交纳所得税(收入 1/20 的土地税)、人头税、土地税;向教会交纳什一税。经过层层盘剥之后,农民所剩无几,很难维持温饱。18 世纪后期,法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封建反动”时期。国王又恢复了农民修筑道路和建造营房的徭役。地主则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时还强占农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广大农民更加贫穷困苦。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夜,法国 2300 万农民中,竞有 150 万人沦为乞丐。因此,在第三等级中,农民
阶级最痛恨封建专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尽管第三等级内部各阶层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但在反对封建制度这一问题上,则是一致的。因此, 第三等级与国王为首的僧侣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决。
启蒙运动 18 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适应资产阶级和广大下层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而开展起来的。这是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为使人们从封建专制的禁锢和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而发动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激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以及教会的腐朽和反动性,指责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占有了社会的全部财富,而别人却呻吟在极端的贫困之中。他们反对宗教迷信,指出上帝是不存在的,《圣经》是编造出来的,显圣奇迹则是教士随意编造出来的谎言。他们宣扬个性解放,要求人所应有的全部自由。同时,启蒙思想家论证了摧毁封建制度的必要性,主张社会改革,并勾画出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
启蒙运动是在 17 世纪唯理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理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尽管他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但他所提出的用人的理性,代替神的启示,用人的分析论证来代替对神的盲目崇拜的思想,对于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和文化垄断,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思想家提出以理性原则代替权威和传统的原则,提出对过去的一切,包括旧的传统宗教和国家政体都要用理智加以研究和批判。这种理智和批判的精神,就是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此外,启蒙运动的发生,还受到 18 世纪在欧洲发展起来的自然权力说、社会契约说以及分权理论的影响。启蒙运动在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也使法国革命不同于英国革命,完全抛掉了宗教的外衣,采取了公开的政治斗争的形式。
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创始者是伏尔泰(1694—1778 年)和孟德斯鸠
(1689—1775 年)。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大资产阶级的要求,属于资产阶级的温和派,成为大革命时期大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指导思想。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他的著作浩丰,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多方面。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哲学辞典》、《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伏尔泰无情地批判了作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提出了“消灭丑行”的口号,公开反对教会所造成的宗教迷信、宗教迫害和人们的愚昧无知, 以及社会上的种种弊病,指出这一切弊病的根源就在于天主教会的欺骗。他痛斥天主教会是“九头鸟”,罗马教皇是“骗子”。天主教教士是“文明的恶棍”。他在政治上主张仿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将天赋人权交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取消特权,限制王权。但是, 由于他站在大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思想上又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他一方面批判天主教会,但又认为社会不平等是不可改变的现象,一方面主张将“天赋人权”归还人民,但又认为人民是“群氓”,没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需要“聪明人”的监护。伏尔泰的社会政治观点的两重性, 反映出大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中的暧昧和妥协的态度。
孟德斯鸠出身贵族,曾担任过地方高等法院的法官。他的主要著作有《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等。孟德斯
鸠与伏尔泰一样,在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专制方面极为坚决。在其著作中,无情地批判和嘲讽了天主教会和教会的残忍和无能。同时,他也强烈反对特权阶层的专制和残暴。但是,他并不主张废除王权,认为法国应该效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他的全部政治主张都体现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在这部著作中,孟德斯鸠认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便可限制王权,因此,没有必要进行一场革命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一思想,后来被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所利用,并体现在《人权宣言》和 1791 年的宪法中。
在启蒙运动中,代表中产阶级的思想家是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中的经济学家魁奈。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有狄德罗(1713—1784 年)、霍尔巴赫(1723—1789 年)、爱尔维修(1715—1771 年)等人。由狄德罗主编的《科学、艺术与工艺百科全书》反映了他们的全部政治思想观点,因此他们被人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是 16 世纪法国革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唯物论和无神论的代表。但是,他们的唯物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他们认为自然世界是物质的,没有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他们通过出版百科全书,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以揭露宗教封建迷信的荒谬,抨击天主教会和教士的愚昧和残暴,并指出宗教是用来抬高国王身价压迫人民的。在论述社会现象时,他们运用机械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封建制度是不合人性的,而资本主义制度才是人类合理的政治制度。从这一观点出发,他们提出应该将王权限制到最小的限度,换言之,也就是实行君主立宪,但不必要采取革命的手段。魁奈(1694— 1774 年)是经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经济表》等。他是第一个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问题的经济学家。他极力推崇资产阶级的经济自由的思想,并创造性地论述了再生产的理论。
启蒙运动中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是卢梭(1712—1778 年)。卢梭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的家中,早年由于家境贫寒,过着到处流浪的生活,深刻体验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和心情。因此,他的思想较为激进和革命。其代表作主要有《爱弥尔》、《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忏悔录》等。卢梭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及一切罪恶和不幸的根源。因此,在其著作中,他激烈地抨击了社会上存在的贫富不均的现象。但是卢梭又不主张铲除私有制,而希望通过保留小私有制达到经济上人人平等的目的。在政治思想上,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的理论。他认为,为了维护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应按社会契约的原则建立国家。他针对路易十六提出的“朕即国家”的谬论,提出国王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仆人,对不称职的仆人,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撤换他。“主权在民”的理论是卢梭政治思想中的基本原则。卢梭与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不同,他极力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卢梭的思想对于后来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启蒙运动中,还出现了一批反映下层人民群众革命要求的思想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梅里叶( 1664—1729 年)、玛布里(1700—1785 年)和摩莱里(生卒年不详)等人。这批思想家的思想中都带有明显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色彩。梅叶里在其代表作《遗书》中,痛
斥了私有制,指出私有制和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是万恶之源,并将教士、投机商人、官吏统统称为“富足的懒虫”,称封建地主是“魔鬼”。他主张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做有益社会的事,社会财富应由大众共同享受。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摩莱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出应该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他并不主张通过革命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是认为只要消灭社会上的偏见和谬误,就可以实现他的主张。玛布里的观点与梅里叶的观点大致相同。他认为只有消除社会不平等才能消除暴政和罪恶。在其著作《论法制或法的原则》和《论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中,玛布里描绘了他的理想共和国的图景:在这个共和国里“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一切人皆为兄弟,禁止占有财产是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法律”。但是,他又不切实际地提出,这一理想的国家,不能建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只能建立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这种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正是当时社会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现实绝望心情的一个侧面反映。
由于启蒙运动,18 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在更高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启蒙思想家们将封建专制制度的神圣外衣—天主教和天主教会,以及在这一神圣外衣掩盖之下,封建统治阶级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统统放在理性主义的天平上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和评断,从而暴露出它的虚伪和欺骗性。启蒙运动的哲学前提是社会应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上。启蒙思想家们提出既然根本不存在神授的特权,那么人就是生而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幸福、生存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是任何人不可剥夺的。这种以人的自然权利来对抗和否定封建特权的思想,是启蒙主义运动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启蒙运动在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方面,也起了重大的作用。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同时,也是自然科学的狂热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启蒙主义思想家对于第三等级的胜利满怀信心,为未来的新的社会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从而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动员人民投身于革命,推动法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和阶级派别的要求,但就整个法国革命的过程来说,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找到启蒙思想家影响的痕迹。同时,法国的启蒙运动, 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节 德国
普鲁士的兴起 18 世纪的普鲁士王国是以勃兰登堡邦国为基础发
展起来的。勃兰登堡国的兴起始于 12 世纪中叶。当时萨克森公爵向东进行扩张,占领了勃兰登堡地区。13 世纪中叶勃兰登堡脱离萨克森,发展成为勃兰登堡邦国,勃兰登堡伯爵也成为帝国七大选帝侯之一。1415 年统治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侯爵利用婚姻关系、继承协定和其他手段扩大其版图,于 1614 年取得克累弗、马克、拉芬斯堡。1618 年,波兰王国所属的采邑普鲁士公国(原条顿骑士团领地)划归勃兰登堡。这样,霍亨斯陶芬侯爵又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帝国的选侯之一,同时又是波兰的臣属普鲁士大公。1648 年勃兰登堡又取得东波美拉尼亚以及曾为教会
领地的卡敏、敏登、哈尔贝斯塔德。后又占有马格德堡主教区。1655 年勃兰登堡的威廉侯爵乘波兰同瑞典发生战争之机,宣布取消波兰对普鲁士的领主权,正式把它并入勃兰登堡国。
在勃兰登堡国扩张发展过程中,条顿骑士团的财政力量开始崩溃, 土生土长的普鲁士、立陶宛、波美拉尼亚和波兰的贵族与自由民逐渐拥有土地所有权。在东普鲁士,由乡村绅士逐步形成社会集团“容克”。容克开始形成时其成员仅仅是小农场主,处于条顿骑士团统治之下,只能勤勉地进行生产经营,组织庄园农场,并征募被征服地区农民进行强制性的农业生产。16 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后,对谷物的需求使谷物的价格上涨,促使易北河以东容克农场的迅速发展,容克的经济、政治力量得到大大加强。许多容克建造了牢固的城堡,并建立了私人武装。甚至敢与邦国分廷抗礼。同时,其政治影响也在不断扩大,逐渐拥有地方行政领导权。三十年战争摧毁了农业生产,大量农民逃亡或被驱逐,他们的土地遂为容克占有,从未归还农民。19 世纪初,德意志东部到处可见容克的庄园。
1653 年勃兰登堡最后一届议会召开。议会批准选帝侯在此后 7 年内
每年向农民和城镇居民征收 75000 塔勒赋税,使选帝侯得以保持一支常备军,此外他还拥有自由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为了获得容克集团的支持,大公腓特烈颁布 1653 年条令,给予容克在其领地内向农民征发劳役和地租的权力并享有财产、司法、治安等权力。这样,容克改变原先的封臣地位,取得了地方政治权力。一个新兴的土地所有者集团容克在旧贵族骑士的衰落之际崛起。
勃兰登堡在 17 世纪加强了官僚军事组织的建设。 1604 年在勃兰登堡已正式建立枢密院。1665 年至 1670 年建立了负责军务的政府部门,即军事总署。选帝侯往各个城市派出税务委员,在农村建立税务署。各省建立了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专员公署。勃兰登堡的军队也有较快的发展。 1640 年,选帝侯腓特烈即位时,勃兰登堡军队仅 4000 人,到他在
位后期,经过训练的常备军已增至 3 万人。
普鲁士专制主义的形成 17 世纪末,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查理六世在与法国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中,雇佣了勃兰登堡国选帝侯腓特烈的军队对法国作战,随后赐予他以国王的称号。1701 年 1 月 18 日,勃兰登堡国改称普鲁士国王,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1688— 1701 年)改称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1701—1713 年)。这时的普鲁士不过是一个位于德意志东北的落后国家,其人口在选帝侯腓特烈在位末年只有 100 万,1713 年腓特烈一世去世时,普鲁士王国人口不超过 160 万。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1713—1740 年)和腓特烈二世(1740—1786 年)皆实行专制主义。他们加强国家行政机构建设,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发展工商业,力求使普鲁士变成为欧洲强国。
18 世纪,普鲁士不断增强军队,发动战争扩张其版图,成为一个军事国家。腓特烈一世时期,普鲁士根据《乌特勒支和约》,获得西属吉尔兰德的部分领土,腓特烈一世加紧扩军,军费开支超过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士兵服役期限长达 25 年,军官皆为容克出身,常备军增至 8.5
万人,居欧洲第四位。腓特烈二世时普鲁士的军队扩展到 20 多万人,按
人口比例居欧洲第一位。1740 年普鲁士夺取奥地利的工业区西里西亚。1772 年普鲁士伙同俄、奥瓜分波兰,夺取西普鲁士。腓特烈三世时期又
在 1793 和 1795 年两次参加瓜分波兰。18 世纪末,普鲁士领土增加到 30.5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 860 万。
到 18 世纪后半期,普鲁士已是德意志境内最强大、最有活力的国家。这是和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1786 年)所实行的“开明君主制度”分不开的。当时,普鲁士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含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容克庄园经济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在德意志境内走在前列。普鲁士统治者追求的目标是富国强兵,加强自己的权势。但是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封建剥削方式,而是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视为国家富强的一种表现,这不失为一种颇有见地的眼光。正因为如此,腓特烈二世标榜开明君主制度,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建立友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的发展,而且继承父辈的传统政策,对军事工业尤为重视,采取免税甚至给予津贴的措施。为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统一币制、创办银行、建立邮政,并且修公路、开运河,以利商业。腓特烈二世还大力提倡发展文化艺术,重视教育,并建立了普鲁士科学院。在农业上提倡开垦荒地, 将奥得河沼泽地辟为耕地,1763 年国王发布指令,取消王室领地波美拉尼亚的农奴依附关系。1768 年颁布命令,在西里西亚废除农奴制。1773 年在东、西普鲁士取消农奴制。但是在这些废除农奴制的地区,贵族对农民的剥削仍旧十分残酷,地主还强占农村公有地。农民的反抗在 18 世纪末不断发生。
为了加强专制主义统治,在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对国家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1723 年腓特烈一世将国务委员会改造成为初具内阁形式的“最高财政、军事和领土委员会”,简称“总委员会”。由它负责管理国内政策、财政和军事。总委员会以下设立若干部,每个部设一名大臣和若干协助其工作的顾问官。分工负责管理司法、造币、征税等国家事务。后又建立负责国家日常事务的机构“战争和国内事务枢密院”。1713 年又建立了财政总委员会,取代以前的财政机构,实行统一管理。18 世纪普鲁士国家机构的建设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机构重叠庞大的弊病。与西欧国家的专制主义相比,普鲁士的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二点: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农奴制和优先发展军事力量;二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残余。这一特征对 19 世纪的普鲁士以至统一后的德国政治,影响至深,使德国最终发展成为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第三节 奥地利
近代初期的奥地利 奥地利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中领土面积最大的邦国,在德意志诸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 1438 年起,哈布斯堡家族取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哈布斯堡家族因此既统治着奥地利, 又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16 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除了原有的奥地利外,还领有德意志帝国境内的捷克和匈牙利、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意大利的伦巴底、那不勒斯和撒丁以及现在南斯拉夫的部分地区。因此,奥地利是个多民族
的国家,有作为统治民族的日耳曼人、波兰和乌克兰地区的东方斯拉夫人、波希米亚地区的西方斯拉夫人、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地区的南方斯拉夫人、意大利人、匈牙利的马扎尔人等。
哈布斯堡皇朝在境内推行大日耳曼政策,使民族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个古老帝国。奥地利皇帝同时兼任波希米亚国王,所任命的官吏大都是日耳曼人,还强行规定德语为国语,天主教为国教,教育全由教会掌管, 大量捷克文书籍被焚毁。波希米亚是帝国境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统治者在这里极力维护行会制度和农奴制度。在匈牙利,哈布斯堡皇朝派总督进行统治,也推行日耳曼化政策,而且强制推行农奴制横征暴敛, 进行掠夺。
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和民族压迫激起奥地利境内农民和非日耳曼民族的反抗。17 世纪后半期,捷克经常爆发农民起义。1680 年北部农民起义持续时间很长。1677 年至 1685 年,匈牙利爆发了乔科里领导的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起义,1703 年又爆发了拉科西领导的民族大起义,起义持续了 13 年之久,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农民也参加了这次起义。1740 年奥地利君主查理六世(1711—1740 年)发布《国本诏书》,宣布其长女玛丽亚·特蕾西亚为王位继承人。这一诏书先后得到欧洲各国的承认, 但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联合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撒丁等国拒绝承认其女玛丽亚的合法继承权,发动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取得了英国的支持,与普鲁士等国打得难解难分。最后,奥地利提出议和,于 1748 年签订《亚琛和约》。和约承认玛丽亚·特蕾萨的继承权,但规定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给普鲁士,将一部分意大利土地割给西班牙和撒丁王国。战后,奥地利处于困难之中,特蕾西亚宣布将实行“开明专制”,进行改革,以振兴国家,巩固本家族的统治。
玛丽亚·特蕾西亚与约瑟夫二世改革 玛丽亚·特蕾西亚( 1740
—1780 年)的改革奠定了奥地利新型国家的基础。为了对付法国和普鲁
士,特蕾西亚首先进行军事改革。虽然奥地利从 1649 年起已组建常备军,但因其数量不大,大部分兵力是战时国王与各领主协同征集的,这种军队的组织方式不能确保奥地利在战争中获胜。为了维持一支较大的常备军, 1748 年特蕾西亚下令以“军税”代替各领地提供军队的惯例, 即由每个领地每年应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国王用这些资金来装备和训练军队。由政府大量征召新兵,经过军事训练之后遣散复员,一旦需要时重新应召入伍。军队最初为 10 万余人,到 80 年代初增至 27 万余人。由于实行了赎免军役和代服军役的办法,贫民和小手工业者成为军队的主要成分。同时,效法普鲁士,实行近代的军事训练方法。不以出身而以军功做为擢升军官的标准。还创办了军事学院,即“玛丽亚·特蕾西亚陆军大学”。此后军官都必须经过正式训练才能任职。
国内矛盾的困扰和对外受侮促使玛丽亚·特蕾西亚实行起开明君主制,进行了进步的改革。 1749 年建立了管理内政和财政的执政机构,
60 年代初又成立 6 人组成的国务院,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于 1751 年下令不准地主再任意驱赶农民、兼并土地,以保证纳税人的数量。1762 年,下令统一货币,并发行纸币。1771—1775 年,先后下令将农民服劳役的时间限为每周 3 天,每天不得超过 10 小时;国家减轻农民服马车运输的劳役数量;限制领主的司法特权;取消皇室领地上的农奴制。
为了改变技术落后的状况,特蕾西亚下令广召人材。1749 年颁布命令,允许外国人自由迁居奥地利,给予免税和宗教自由,并制定了有利于外籍工厂主发展的市政法规。国家设立奖学金,奖励新发明和新企业的开办。同时,国家以官费派遣技师到国外深造,禁止熟练工人外流。玛丽亚·特蕾西亚主持制定了新的刑法典和民法典。大力发展教育
事业,由政府拨给学校巨额补助金,以使大学和部分中学脱离教会,并开设了一批培养专门人材的技术院校和女子师范学校。这些改革是在1753 年起任首相的考尼茨公爵的帮助下进行的。
1780 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约瑟夫二世(1780
—1790 年)他继续进行了改革,并有新的发展。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重新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分为 15 个郡。更多的改革是在经济领域。他鼓励工商业,建立一批国家手工工场,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尤其重要的是, 他在 1781 年下诏取消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帝国其他属地的农奴制度, 给农民以人身自由、婚姻自由和从事手工业的自由。
约瑟夫二世为使教会绝对服从于国家,下令封闭天主教寺院,没收其财产。在军队中,约瑟夫二世下令清除军官中那些出身名门的无能之辈,或让他们担任不重要的职位,并禁止出售军职。军官学校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招考,即吸收商人、工厂主、甚至手工业者的子弟,以建立军官骨干队伍。这些措施提高了奥地利军队的战斗力。
约瑟夫二世的改革使奥地利的国力有所增强。但是这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缺乏阶级基础。贵族反对他的改革,那些希望凭借奥地利君主国对各民族的奴役谋取利益的富商、银行家们也反对改革。这些人与贵族形成了强大的反对派集团。只有工厂主、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教师、青年官吏支持他的改革。1790 年约瑟夫二世去世后,改革成果几乎全部被反动贵族取消。此后,奥地利成为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角色,变成了欧洲封建势力的顽固堡垒之一。
第四节 俄国
彼得一世的改革 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俄国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野蛮、落后和保守的国家。它不仅工业、农业和商业远远落后于英、荷等国,军事力量也十分薄弱,没有正规的陆军,更没有海军,军队的装备供应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全国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各种技术人员奇缺。
1689 年,彼得一世亲政(1682—1725 年)。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被后世尊称为“彼得大帝”。为了加强俄国的国力,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并成为现代俄国政策的奠基者。1695—1696 年俄国曾两度南下进攻亚速,以夺取黑海出海口,但遭到惨重失败。彼得一世痛感俄国的落后,决心进行改革、学习西方。1697 年,彼得化名米哈依洛夫,参加了俄国的高级使团,遍访西欧的主要国家,学习参观。西欧之行结束后, 彼得便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为了扫除改革的障碍,消除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大贵族集团的影响。彼得首先进行了政治改革。1698 年回国后,立即对那些企
图政变的宫廷贵族实行严厉打击,并解散了在历次宫廷政变中充当工具的近卫军。1699 年设立了由亲信组成的办公厅,1711 年又建立了枢密院, 作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全面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取代已经名存实亡的贵族杜马。同时,在 1701 年和 1719 年,彼得还进行了两次地方行政改革。通过一系列政权机构改革,彼得逐渐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在政治改革的同时,彼得还进行了宗教改革,将教会变成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使教权完全控制在国家手中,结束了俄国东正教会与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局面。
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首先,彼得取消了雇佣兵制和贵族军队,从 1699 年开始实行征兵制,主要征集对象是农民,共征兵 53 次,俄国因此有了一支 20 万陆军、2.8 万海军的常备军。为培养有才干的陆海军军官,彼得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并选派有才干的贵族子弟出国学习,并打破贵族一入伍就是军官的旧习,规定贵族服役必须从士兵当起。以军功和才能作为选拔军官的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各级指挥官的素质。海军建设是彼得整个军事改革的重点, 1698 年彼得建成亚速舰队,北方战争开始后又加紧创建波罗的海舰队,到彼得去世前,俄国已拥有各种舰只几百艘。
经济上他鼓励工商业发展,不仅国家办手工工场,也鼓励私人兴办。他将大批皇室农奴拨到工场,还允许企业主大量购买农奴,直至整村购买。彼得很重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1697 年他化装出国考察,曾聘回几百名外国技术人员,还派人出国学习。彼得在位期间共建立手工工场 240 多家。为保护本国经济,对外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同时,为增加财政收入,对内实行重税政策,推行“按丁纳税”的人头税,严格要求“国无游民”。为此进行了人口调查,为各类农奴规定了纳税额。同时也规定了盐、酒、烟的高额间接税。
在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方面,彼得注重学习西方。建立了各类学校、科学院、博物馆,同时办报纸,引进公历历法,简化俄文字母,采用活字印刷,翻译出版了一批外国书籍。
彼得一世的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①,为俄国的对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俄国因此获得了北方战争对瑞典的胜利,成为欧洲的强国。但这一改革并没有削弱农奴制,反而使地主和商人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
叶卡特琳娜二世的统治 从 1725 年到 1762 年的 37 年间,俄国政
局不稳,曾发生 5 次宫廷政变,更换了 7 个沙皇。到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政局才稳定下来。叶卡特琳娜二世是日耳曼人,嫁彼得三世为妻。1762 年她在近卫军军官奥尔洛夫兄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并处死了丈夫,成为沙皇( 1762— 1796 年)。
为实现政治上的稳定和加强中央集权,叶卡特琳娜二世以加强农奴制来稳定贵族情绪,对身边的贵族官员大量赏赐农奴。经她赏赐出去的国家农奴就有 80 万人,仅对宠臣波将金公爵就赏赐 10 万人。一个普通
的宫廷卫队士兵都可拥有 29—45 名农奴。农奴制已扩展到新扩张的领土
之上,买卖农奴现象相当普遍,一名即将成年的女农奴售价只有 10 卢布。
① 马克思:《论蒲鲁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147 页。
18 世纪下半期,“开明专制”风行欧洲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也以此为标榜,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等人通信,企图在俄国和欧洲公众中树立其贤明君主的形象。
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下令取消工业专利权,宣布工商业自由,而且允许贵族经营工商业。对外继续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凡本国能够制造的商品不准进口,本国不能生产的急需商品则可免税进口。在各种政策的促进下,俄国工商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18 世纪 60 年代,手工工场已由彼得时的不足 300 家增到 700 家,90
年代更发展到 1000 家以上。其中多数属轻工业,以彼得堡和莫斯科为中心。其余也多集中在欧俄地区。重工业则集中在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区。在生产大为发展的同时,俄国的商业与外贸皆有大幅度增长。叶卡特琳娜二世即位的 1762 年,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2092 万卢布,到 1784
年则增长到 6080 万卢布。
叶卡特琳娜二世强化农奴制的政策激起了农民的反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 1773—1775 年)。起义波及莫斯科以东的广大地区,乌拉尔山、顿河与伏尔加河一带。这次起义虽然遭到镇压,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
由于叶卡特琳娜在位时,国际环境对俄国极为有利。周边的国家除中国外其余如波兰、瑞典、伊朗、土耳其等都已衰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叶卡特琳娜二世对外发动了 6 次侵略战争,曾扬言如果我能活二百岁,整个欧洲就会在俄国统治之下。叶卡特琳娜扩张的主要目的是吞并波兰和夺取黑海出海口。波兰地处波罗的海南岸,连接东欧和中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当时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欧洲大国。波兰是俄国向西扩张的首要目标,所以历代沙皇都对它垂涎三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于 1763 年 10 月病故。次年,叶卡特琳娜二世派大军入侵波兰,将其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王位,为俄国独吞波兰开辟道路。1768—1774 年第一次俄土战争中俄国的胜利,使普奥两国迅速接近。为了阻止俄国对波兰的吞并,普奥以援助土耳其相威胁,迫使俄国同意三家共同瓜分波兰。 1772 年,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定在彼得堡签订,普鲁
士得到但泽、佐伦除外的西普鲁士全省,面积 3.6 万平方公里,从此把
所有领土连成一片;奥地利分得加里西亚,面积 8.3 万平方公里;俄国
则占领了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以东 9.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当法国大革命期间,波兰出现爱国主义者的改革,并爆发民族起义, 俄国和普鲁士两次派出大军开进波兰,血腥镇压了爱国者的反抗和起义军,并于 1793 年和 1795 年又两次瓜分波兰(奥地利未能参加第二次瓜
分),俄国吞并了 37 万平方公里,普奥各自占领 10.6 万和 4.7 万平方公里。至此,波兰从欧洲的政治地图上暂时消失了。
为了打开由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俄国与土耳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1768 年第一次俄土战争爆发,战争持续了 7 年,俄国获胜, 迫使土耳其签订了《库楚克—凯纳吉条约》,俄国夺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草原地区,占领了亚速夫以及克里米亚的刻赤和叶尼卡尔。俄国的商船获得了在黑海自由航行和通过博斯普鲁斯与达达尼尔海峡的权利。土耳其被迫同意克里米亚汗国独立,1783 年该汗国被俄国兼并。1787 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土耳其又一次被打败,于 1792 年签订
了《雅西和约》,除再次确认 1774 年签订的条约外,俄国又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了南布格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大片土地,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黑海北岸的地位。叶卡特琳娜二世夺得黑海的出海口,为俄国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1788 年因叶卡特琳娜企图夺取芬兰,爆发了俄瑞战争。战争在陆上和海上同时进行。陆战俄国获胜,海战瑞典占上风。因此时俄国正进行第二次俄土战争,为了集中力量同土耳其作战,俄国被迫同意议和,恢复战前状态。
在 80 年代,叶卡特琳娜还宣布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属于俄国版图,从而使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俄国在 18 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发展,表明当时的俄国还处在上升时期,叶卡特琳娜二世也不失为俄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晚年仍念念不忘对外侵略扩张,妄图建立一个包括 6 个都城(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维也纳、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 的俄罗斯帝国,而且还妄想入侵波斯、印度和中国。1796 年她中风突然去世,称霸世界的计划遂成为泡影。
第五节 17 至 18 世纪欧洲的局部战争
英荷战争 荷兰是 17 世纪的海上强国,独立前就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尼德兰地区,尤以其航海业、渔业和商业最为著名。16 世纪末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使荷兰脱离西班牙而独立。其后荷兰的工商业、航运业以及海上殖民活动进一步发展。依靠血腥的殖民掠夺,荷兰迅速强盛起来,并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船只遍航世界、运销各国商品的“海上马车夫”。
荷兰实力的增强,使英国与它的矛盾迅速尖锐起来。17 世纪中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英国的 10 倍,商船的总吨位占了世界的 3/4,相当于英、法、西、葡 4 国的总和。雄厚的海上力量,使荷兰垄断了世界商业大权。1602 年,荷兰成立荷属东印度公司,以残暴、欺骗、贿赂和背信弃义等手段强占殖民地。在东方,荷兰控制了包括爪哇、苏门答腊、摩鹿加群岛、锡兰岛等在内的广大地区,并将魔爪伸向印度、日本,一度霸占了我国领土台湾。荷兰的殖民势力也伸向了美洲,于 1613 年,在北美洲的哈得逊河口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在南美洲占领了安第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1652 年,在非洲占领了控制欧亚海上交通的要地——好望角,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张取得了中继站。
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不仅同葡萄牙的殖民势力抗争,而且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也是一个直接的障碍。在印度,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受荷兰的排挤,活动范围很小。在印度尼西亚,两国贸易公司常常在海上发生冲突,后来荷兰把英国人的势力赶出。在波罗地海、地中海和西非沿海,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商人。甚至在英国本土沿海,英荷也经常发生冲突,因为荷兰人在英国周围海域捕鱼,破坏了英国捕鱼业。到了 17 世纪中叶,英国与荷兰在海上的冲突,只能诉诸于武力,用战争解决问题。
1650 年,英国国会通过一项针对荷兰的重要法令,规定非经英国政
府许可,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国殖民地通商。1651 年,又颁布了著名的《航海条例》,对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荷兰是一个沉重打击。荷兰和英国关于废存《航海条例》的冲突,导致了 1652 年至 1654 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战争中双方展开几次规模很大的海战。每次海战往往有二百多艘战船,3 万名水兵和 6 千到 8 千门大炮参战,战争结果荷兰人战败。根据
1654 年 4 月在威斯敏斯特签订的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航海条例》。
166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新的《航海条例》,同时双方由于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迭起,又引起了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年)和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 年),均以荷兰失败而告终。
英荷战争是近代初期两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第一次战争, 也是争夺航海和殖民地霸权的商业性战争。由于战败,荷兰的经济受到破坏,航运业和渔业遭受严重打击,丧失了其欧洲大国的国际地位。从此再无力同英国相抗衡。英国则通过战争击败了阻止它向外扩张的强大对手,经济实力和海上力量大大增强,从此以欧洲强国和海上霸主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为其进一步向法国欧洲霸权的挑战奠定了基础。
俄瑞北方战争 对外实行领土扩张是俄国的传统政策。彼得之前实行的是一种“地域性蚕食体制”。到 17 世纪末,这已经不能满足它的要求了。它需要水域,需要将注意力转到海上。长期以来,俄国缺乏出海口。1584 年在白海建成了阿尔罕格尔斯克港,因冬季封冻,每年通航时间较短,距离西方也过远。俄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同西方有更多交流, 解决出海口问题成为急务。当时,北欧强国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东部沿岸也是它的领土,俄国边界与海岸尚有很大距离。南方黑海沿岸则在土耳其手中。1695—1698 年,彼得曾两次出兵攻打土耳其均遭失败,后又寻求同盟者共同对土作战,也未成功。这时发现,北方的丹麦、波兰同瑞典的矛盾很深,于是彼得将力量转到北方,于 1699 年同丹麦、波兰
结成反瑞典的“北方同盟”。 1700 年瑞典先发制人,出兵攻打丹麦,迅速取得胜利。随后便进军波兰。俄国急忙派兵参战。这一战打了21 年(1700
—1721 年),史称北方战争或俄瑞战争。
开始时俄军以 3 万人围攻纳尔瓦的 8000 名瑞典军队,但历时 3 个月久攻不克。瑞典援军赶来后,只用几个小时就几乎使俄军全军覆灭。由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轻视俄国,转而去攻波兰,使彼得获得了一年喘息时间,重整军备,修筑工事并大力进行改革。彼得的所有改革基本上都是在战争期间进行的,反过来又支持了战争。再建的俄军于一年后开往前线,取得一些胜利,于 1703 年攻占宁斯干茨堡。该城经征发农奴劳役
大规模修建后,于 1712 年被定为首都,即为彼得堡。俄军还占领了涅瓦河口的科特林岛,建立起海军基地,即后来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接着, 攻下了纳尔瓦、大都,占领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大部地区。1706 年瑞典征服波兰后,移军攻打俄国。1708 年打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但瑞典军没有进军莫斯科,而是南下乌克兰,结果在 1708 年 9 月底被俄军抄了后路,援军被歼,瑞典军攻势遂停止。
1709 年的波尔塔瓦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俄军大获全胜,使俄、波、丹同盟再次恢复,并使普鲁士参战。虽然瑞典有法国、土耳其的直接参战和英国的支持,但彼得利用外交手段,拆散了土耳其、法国、瑞
典联盟,军事上,俄国也步步进逼。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瑞典终于被迫在 1721 年签订了《尼斯塔德和约》。根据和约,俄国获得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目标终于实现。沙俄从此成为东欧大国,向着争夺欧洲霸主的道路迈进。
英法的争霸战争 1688 年政变后,英国改变了斯图亚特复辟王朝亲
法政策,利用一切机会打击法国的霸权,结果使英法关系恶化。从 17 世
纪末到整个 18 世纪,英法矛盾成为欧洲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两国之间为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激烈斗争,主要战争有 4 次。
第一次战争是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688—1697 年)。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野心勃勃,不断扩张领土,对其他欧洲国家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而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共同反对的主要对象。1686 年,荷兰联合奥地利和布兰登堡组成反法的奥格斯堡联盟。西班牙、萨伏依、瑞典,巴伐利亚、萨克森等随后也加入联盟。1688 年,路易十四以其弟媳是已去世但无子嗣继位的帕拉丁选侯查理之妹为由,要求占领该选侯国的大部分土地,遂导致同奥格斯堡联盟之间的战争。英国积极支持联盟对法作战。法国虽在陆战取得胜利,但海战败于英国,被迫签订《里斯维克条约》, 退回了以前从西班牙手中夺去的许多土地,其殖民势力遭到初步打击。英国则巩固了战时侵入地中海的位置,取得了对法国海军的永久优势。
第二次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 年)。1700 年,西班牙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二世死后无嗣。他在位期间,查理二世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奥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根据亲属关系,有权继承王位的法国波旁王朝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间发生了争夺西班牙王位的战争。英国害怕西班牙在欧洲的属地,特别是广大殖民地被法国夺去,参加了反对法国的一方。这次战争表面是争夺王位,实际上是英法两国争夺海上和殖民地的霸权。
根据查理二世的遗嘱,西班牙王位要由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蒲继承。1701 年初,菲力蒲来到西班牙,被宣布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1701
—1746 年)。路易十四即颁布特殊敕令,承认腓力五世有继承法国王位之权,并派军队占领了西班牙的尼德兰国境要塞,两国之间的贸易税宣布废除。事实上,西班牙的统治权已落到了路易十四手里。英国、奥国与荷兰不愿法国过于强大,故先后对法国宣战,战争在意大利、西班牙、西德意志和尼德兰四个战场展开,英法之间主要是海战。开战之初,英国海军消灭了西班牙军舰 17 艘和法国军舰 24 艘。 1704 年,英国海军炮击并占领直布罗陀要塞。在陆地上,法军最初取得了胜利,但不久便连吃败仗。最后,在不利于法国的情况下,于 1713 年签订了《乌特勒支条约》。和约承认路易十四之孙菲力蒲为西班牙国王,但规定法、西两国不得合并;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大片属地:那不勒斯王国、撒丁、一部分托斯坎纳、米兰公国和西班牙的尼德兰割让给奥地利;英国获得了法国在北美的哈得孙湾、纽芬兰、新斯科舍等殖民地,占有了直布罗陀,获得了向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供应黑奴的垄断权。
第三次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9 年)。1740 年,奥皇查理六世死后无男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据 1713 年《国本诏书》承
袭帝位。普鲁士、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撒丁等拒绝承认其帝位继承权,发动了这场战争。英、荷、俄等则支持奥地利。这场战争实际上是法普联盟与英奥联盟的争霸战。法国参战是为了瓜分奥的领土,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则是为了打击强敌法国,争夺法国的殖民地和称霸世界。法国在战争中耗费了大量金钱和人力,但海上实力仍被英国摧毁。1748 年签订《阿亨条约》,玛利亚·特蕾西亚虽保住了帝位,但须将西里西亚割给普鲁士,将一部分意大利土地割给西班牙和撒丁王国。普鲁士占领了西里西亚后成为欧洲强国。法国海上势力进一步削弱。
第四次是七年战争(1756—1763 年)。这是英法争夺北美、印度和殖民霸权的一次决定性战争。战争以英国、普鲁士、汉诺威为一方,以法国、奥地利、俄国、西班牙、瑞典为另一方,在欧洲、美洲、印度和海上同时进行。英国的战略重点是打击法国,全力摧毁法国的海上力量和夺取法国的殖民地。战争一开始,法国就处境不利。在欧洲战场上, 普军拖住了法国大量兵力,并取得对奥军的胜利;在海上,法国海军屡屡败北,最后被英海军彻底击溃于英吉利海峡;在北美和印度战场上, 法国也惨遭失败。1762 年,俄国退出了战争,法国无力再战。1763 年, 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和《胡尔贝茨堡和约》七年战争遂告结束。法国丧失了在北美的大片殖民地,在印度的势力则几乎完全被排除。
七年战争,使英法间的长期争霸告一段落。英国从此成为海上霸主, 并取得了欧洲的霸权。
参考书:
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二章。王荣堂、姜德昌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第六章。
刘祚昌、光仁洪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第五章。胡洽坤主编:《简明世界近代史》第二章。
管敬绪等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二章。
复习题:
1.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2.18 世纪法国等级制度的概况。
-
普鲁士国家及容克阶层形成的过程。
-
普鲁士专制主义的特点。
-
彼得一世改革及其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
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期俄国的对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