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激烈地展开了。帝国主义所以推行霸权主义,是由它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的垄断利润,总是力图垄断地控制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为此它们必然要竭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也通过向外扩张的途径来和缓国内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对世界的分割,继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世界领土的分割。垄断资本家依仗国家的力量,通过武力侵略而分别占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帝国主义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实质上就是争夺奴役世界的垄断权。
19 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列强基本上瓜分完毕。到 1900 年,非洲领土的 90.4%、亚洲领土的 56.6%、美洲领土的 27.2%以及澳洲全部领土都沦为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此外,还有许多形式上保持独立, 实际上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已经形成,世界被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两大部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矛盾。
帝国主义是按照“资本”和“实力”瓜分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使帝国主义国家间“资本”和“实力”的对比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德、美等国迅速兴起,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从各国工业增长速度来看,1870 年至 1913 年,美国增长 8.1 倍,德国增长 4.6
倍,而法国只增长 1.9 倍,英国增长 1.3 倍。从各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来看,1870—1913 年美国从 23%上升到 38%,德国从 13% 上升到 16%,而英国则从 32%下降到 14%,法国从 10%下降到 6%。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国工业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在欧洲也首屈一指。
帝国主义各国之间新的力量对比,同历史上形成的对殖民地占有的状况已极不适应。1914 年,英国占有 3350 平方公里土地及 3.93 亿多人
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法国占有 1060 万平方公里土地及 5550
万人口。俄国占有 1740 万平方公里土地及 3320 万人口。而德国仅占有
290 万平方公里土地及 1230 万人口。到 1914 年德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 只等于英国的 1/10、法国的 1/3。
这种与各国实力极不相称的对殖民地瓜分不均的状况,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不能容忍的,它们强烈地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然而世界已
被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想多得土地,只能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手中去夺取,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则力图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世界霸权地位,于是,帝国主义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迅速尖锐起来。正如列宁所说:“把最后一块土地都分割完了;再要瓜分,再要扩大领土,就只有牺牲别人,为了一个国家而牺牲另一个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使用武力,因此,世界掠夺者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①美西战争(1898 年)、英布战争(1899—1902 年)、日俄战争(1904—1905 年)就是早期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局部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 帝国主义国家各有自己的争霸计划,互不相让。德国企图建立一个包括奥匈帝国、巴尔干半岛、西亚、波罗的海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比利时及法国一部分在内的“大德意志” 或“中欧帝国”,它还要夺取英、法、比、葡的海外殖民地。美国首先要在西半球确立自己的霸权,而后再侵略中国和东亚。日本的侵略目标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英国力图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并想从土耳其手中夺取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法国借收复阿尔萨斯、洛林为名,积极准备“复仇”战争,想侵占德国的鲁尔区,并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沙皇俄国不仅要夺取加里西亚,在巴尔干建立自己的统治,而且要占领君士坦丁堡,进一步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还要夺取伊朗,彻底瓜分中国。奥匈帝国则要征服塞尔维亚,巩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东部和西部的统治地位。
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德国成为英、法、俄的劲敌。德国首相比洛叫嚣:“在别的民族争取统治那些拥有发展前途的国家之竞争里, 一开始就不该把德意志关在门外。当初有过一个时候,德意志把领土让给这个邻邦,把海洋让给那个邻邦,而自己留置于纯粹空谈的天空里, 但那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德国也要求在太阳下的地位。”德国首先成为占有全球土地四分之一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极大威胁。进入 90 年代以后,英德矛盾更为紧张。
中东地区是英德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中东是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是通往地中海、印度洋的战略要地,自然成为德国垂涎欲得之地, 极力插足其间,扩大自己的势力。自 1878 年柏林会议以后,德国加紧向土耳其渗透,德国商品大量向奥斯曼帝国倾销,德国军官训练和改编土耳其的军队。1903 年德国和土耳其正式订立条约,取得建造巴格达铁路的特权。这条铁路西北起自博斯普鲁斯海峡,中经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东南至波斯湾的巴士拉。它将把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达、波斯湾直接联系起来,是德国东进的重要工具。它将严重威胁英国在西亚、北非和印度的殖民利益,也威胁着沙俄的殖民利益。德国殖民主义者宣称:巴格达铁路将替我们开辟到伊朗和阿富汗的道路,而成为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因此,遭到英、俄、法的反对。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使铁路工程时建时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也未能完工。
拉丁美洲也是英、德争夺的一个地区。1904 年德国在这里的投资为48 亿马克,是德国当时对外投资总额的 1/4 强。德国在拉丁美洲 20 个国
① 列宁:《在工业博物馆群众大会上的演说》,《列宁全集》第 28 卷,第 62 页。
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中仅次于英、美,居第三位。德国成为英国在拉丁美洲竞争的主要敌手之一。
在海上,德国也向英国挑战,要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德皇威廉二世叫嚣“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 控制在我们手中。”
在中国及太平洋地区,德国于 1897 年侵占中国的胶州湾,1899 年取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1900 年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镇压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勒索了巨额赔款。
总之,德国处处以进攻的姿态出现,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在 19 世纪 70—80 年代后,德法矛盾曾为欧洲国际关系中最尖锐
的矛盾;进入 90 年代以后,英德矛盾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第二节 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 在准备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帝国主义根据各自的利害关系寻求同盟,经过曲折的分合,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逐渐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即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普法战争的结局,引起欧洲政治局势的重大变化,形成了几个大国争霸的错综复杂的局面。法国统治阶级不甘心失败,力图夺回它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军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相结合,使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争霸的野心勃勃,准备发动一场新的对法战争,以巩固其在欧洲的霸权。为达到此目的,德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与两个邻国——沙俄和奥匈帝国结盟。
沙俄看到正在兴起的德国对它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德国存有戒心。但当时沙俄主要是在中亚与英国争夺,为了加强在同英国对抗中的地位,需要暂时改善同德国的关系。
奥匈帝国在争夺对巴尔干的控制权上虽然与俄国矛盾较深,但德国以支持奥匈帝国掠夺东南欧为条件,诱逼它与德国一起同沙俄结盟,奥匈只好追随德国维持在巴尔干的现状。
德、奥、俄都是君主专制国家,国内封建势力浓厚,工农运动,民族运动高涨;在争霸世界中,又暂时有共同利害,彼此接近。1873 年 6 月,俄皇亚历山大二世与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在维也纳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协定。协定规定:一旦发生战争危险或革命骚动,缔约国应协商共同行动。同年 10 月,德皇威廉一世也加入了此项协定,至此“三皇协定” 即“三皇同盟”形成。它与“神圣同盟”同样反动,被称为新的“神圣同盟”。三皇同盟是极不稳固的,在镇压欧洲革命上是一致的,而在各自争霸的利益上又是互不相让的。
1875 年,德国企图利用“三皇协定”对法国发动“预防性战争”。俄国却表示,一旦德国进攻法国,俄国将支持法国。英国也表示反对德国势力的扩大。在英俄的牵制下,德国的野心未能得逞。“三皇协定” 瓦解的兆头已经出现。1875 年至 1878 年,欧洲列强在企图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斗争中,加速了“三皇协定”的瓦解,使欧洲大陆国家重新组合。1875 年夏秋,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巴尔干地区爆发了民族起义,沙俄以援助斯拉夫人为名,向巴尔干扩张,1877 年 4 月公开对土耳其宣战,1878
年 1 月进逼君士坦丁堡,这就触犯了英、德、奥匈的利益。英国和奥匈帝国立即向俄国提出警告,英国舰队开进马尔马拉海,停在君士坦丁堡附近,迫使俄国停止进攻。1878 年 3 月,俄土两国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圣斯蒂凡诺签订和约。根据和约,俄国得到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土耳其的喀斯、巴统、阿达罕等地。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得到加强,而英、德、奥匈帝国的势力遭到排挤。在英、德、奥匈强烈要求下,1878 年 6 月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修改俄土和约。7 月签订柏林条约以代替俄土和约。柏林条约规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占领和管理;俄国占有比萨拉比亚以及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重要地带。英国同土耳其直接签订了条约,取得了地中海东部的重要战略基地塞浦路斯岛。这场帝国主义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斗争被称为“东方危机”。这场斗争使俄国与德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关系恶化。1878 年“三皇协定”到期后未再续订。1881 年虽曾一度恢复,但终因德俄矛盾的扩大而崩溃。
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却进一步接近。双方于 1879 年 10 月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规定如同盟双方之一遭受俄国进攻,另一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对方;如同盟中一方遭到俄国以外国家进攻,另一方至少应取中立态度;如一方遭到有俄国支持的国家进攻,另一方应全力助战。
意大利在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后,也倒向德奥一边。1882 年 5 月, 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参加目的在于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应全力援助意大利;如德国遭到法国袭击,意大利将援助德国; 奥、俄战争时,意大利应保持中立;缔约国中的一国与两个以上国家发生战争时,其它两国应给盟国以军事援助。
三国协约的形成 三国同盟形成之后,处境孤立的法国急需寻找一个强大的同盟者,德俄关系的破裂为法俄的接近造成了机会。1887 年法国开始向俄国提出了结盟的呼吁,俄国也急需法国的经济援助,积极向法国靠拢。1888 年,法国向处于窘境的俄国提供了一笔为数 5 亿法郎的贷款。1889 年又续订了两笔共达 19 亿法郎的借款合同。随后几年,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向俄国输入,使资金匮乏的俄国加深了对法国的依赖。1888 年俄国正式向法国定购了 50 万支步枪。这一切都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1891 年法国舰队访问波罗的海的海港喀琅施塔得要塞,在迎接舰队时,乐队高奏一向在俄国禁唱的《马赛曲》,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破天荒地在乐曲声中脱帽致敬。这显然是一次对法亲善和对德示威的表示。接着两国订立了《咨商协定》。1892 年两国又缔结了名为《法俄军事条约草案》的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 俄国应使用它的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如果三国同盟或组成三国同盟的国家之一动员了它的军队,法国和俄国一经接到这件事情的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协议,应立即同时动员他们的全部军队,并将这些军队调到尽可能靠近边界的地方”。“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 130 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为 70 万至 80 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使德国不得不在东线和西线同时作战。” 该协定于 1893 年生效,俄法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19 世纪 90 年代以前,英国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法国和俄国,它同德国
的关系比较平稳。但在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德国奉行“世界政策”, 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梦想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于是英德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尖锐。
在贸易方面,英德双方激烈争夺商品市场。1880—1890 年间,德国出口额由 30.09 亿马克增至 34 亿马克,即大约增加 10%,而在以后十年间,出口额又增至 46 亿马克,即增加 36%。与此同时,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 年它只占 9.7%,到 1913 年上升为 12.6%,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英德贸易竞争遍及全球,不仅存在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广大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在殖民掠夺方面,德国也是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尤其是德国修筑了巴格达铁路,对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造成直接威胁。德国在瓜分非洲中沿赤道两旁向外扩张,从西南非向东非推进斜断非洲。德国支持布尔人抗英以打击英国在南非的霸权。1896 年,南非公司经理詹森袭击布尔人共和国失败后,威廉二世特地发电向布尔人表示祝贺。所有这些都加深了英德两国的矛盾。
英德海军竞争也非常激烈,1898 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海军法案,决定大力扩充海军。德皇威廉二世明确宣称要夺取海上霸权。
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放弃了长期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1902 年英国与日本结盟以对付俄国,确保自己在东亚的利益。接着英国又放弃了传统的仇法政策,调整与法国的关系。1904 年 4 月与法国签订协定,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妥协,法国承认埃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意法国占领摩洛哥。英俄在中亚及中国西藏地区的矛盾也得到调整。1907 年 8 月底,英国又同俄国签订协约,双方在伊朗、阿富汗和中国西藏的争夺上达成妥协。协约规定:(一)将伊朗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缓冲区”;(二) 俄国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三)双方尊重西藏领土完整,不干涉西藏内政,只通过中国政府与西藏发生关系。这样,英俄的矛盾得到了缓解。
由于 1893 年法俄同盟和 1904 年英法协约的订立,所以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与德、奥、意同盟对立的英、法、俄协约国集团的形成。在这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积极备战的情况下,国际上不断发生危机和局部战争。
19 世纪末欧洲列强的扩军与海牙会议 19 世纪晚期,欧洲掀起一股扩军狂潮。列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大规模的扩军提供了物质前提。1913 年英法俄集团生铁产量为 2020 万吨,钢产量为 1860 万吨;德奥集团亦
分别为 1902 万吨和 1630 万吨。列强在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了
军火工业。20 世纪初德国有大军火工厂 30 家,法国 23 家,英国 19 家, 沙俄 20 余家。19 世纪末科学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欧洲各国军事技术的革新。陆军的枪炮走向自动化,出现了重机枪、远射程大炮、坦克和装甲车。海军的军舰有了根本的革新,排水量达 2.7 万吨以上的巨型装甲舰
——无畏舰已制造出来。潜水艇和鱼雷的制造成功,把海面的战斗引向海底。而飞艇和飞机的发明,又把陆上的战斗伸展到空中,军事技术革命的结果使未来的战争出现了新型的武器,增添了新的兵种,开辟了新的战场,而这就更加扩大了军备竞赛的内容与规模。
军备竞赛首先表现在军费增长上面。从 1872—1912 年,德国经费增加了 335%,英国增加了 180%,奥匈帝国增加了 155%,法国增加了 133%。
扩充陆军的竞争主要在德奥法俄之间进行。德国在普法战争前陆军只有 31 万人,1874 年为 40 万人,1914 年已达 75 万人。奥匈的陆军力量较弱,1911 年增加预备役兵员 40%,1912 年又颁布新的征兵法,扩大征兵额,使陆军人数扩充到 20 万人。法国从普法战争后一直在秣马厉兵,
1871 年陆军为 43 万,1900 年常备军为 62 万,受过军训的已达 100 万人,
1913 年,通过延长士兵服役年限,使常备军达到 72 万,1914 年又扩至
76 万多人。俄国陆军的装备和素质较差,但人数却居欧洲之首,1871 年
为 76 万人,1904 年扩至 109 万,到 1918 年又猛增到 144 万人。大战爆发后,各国通过总动员,使兵员几倍甚至十几倍地扩充,德奥法俄的陆军人数均达到几百万人。
海军的竞争主要在英、德两国之间进行。德国为了从英国手中夺取海上霸权,1898 年和 1900 年,国会两次通过加强海军法案,有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的势头。这使英国十分恐慌,它坚持“海军两强标准”的原则。1905 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 18000 吨级的巨型装甲舰——无畏舰。当英国第一艘无畏舰刚建成,德国也开始着手建造同类战舰。1908 年, 英国有 8 艘无畏舰,德国有 7 艘。旧式装甲舰的对比是:英国 51 艘,德国 24 艘,1909 年,英国决定,德国投建一艘军舰,英国要建造两艘,至1914 年,英国共有大小军舰 688 艘,德国为 391 艘。德国虽未赶上英国, 但已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个海军强国。
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加紧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却又要用“和平” 的伎俩来掩盖其战争准备。1896 年 8 月 24 日和 1899 年 1 月 11 日,沙皇政府连续两次向各国发出通知,倡导举行和平会议。沙皇的建议,欧洲列强都知道是一个骗局,但谁也不愿拒绝。正如德皇威廉二世所说:“和平倡议”隐藏着一个把戏,谁要是拒绝了邀请,谁就是拒绝和平。因此,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会议。
1899 年 5 月 18 日至 7 月 29 日,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举
行,参加的有 27 个国家。这次会议尽管就裁军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但直到会议结束,也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汽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第一次海牙和会,在空洞虚伪的喧嚣声中结束。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
1907 年 6 月 15 日至 10 月 18 日,又举行了第二次海牙会议,有 5
大洲的 44 个国家参加。这次会议名为裁军的和平会议,但在会议上,却把限制军备的问题丢到一边,而专门讨论制定陆、海战争的种种法规, 通过的陆战和海战的法规达 10 项之多,这是帝国主义战争即将来临的征兆。所谓和平会议,实际上是一次列强准备战争的会议。
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后,国际气氛愈来愈紧张。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开完不久,俄国沙皇就和英王爱德华在勒佛尔(今爱沙尼亚的塔林)举行会谈,决定扩充俄国的海陆军以对付德国。而德国也在筹划对付协约国的战略。事实证明海牙和会完全是一场骗局。
第三节 战争危机与局部战争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之后,双方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争夺,20 世纪初的所有重大国际事件,无一不是对峙的两大集团矛盾尖锐冲突的产物。
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是联结大西洋和印度洋最近的航道,而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又是控制这条航道的咽喉, 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因此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这里猛烈展开,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角,扼地中海至大西洋的通道,地理位置至为重要。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列强瓜分非洲斗争中,法国就企图占领摩洛哥,西班牙也有此想法,矛盾发生了。1880 年,西班牙倡议在马德里召开摩洛哥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14 个国家。会上英国和德国支持西班牙,孤立法国。法国被迫让步。1880 年签订的马德里公约规定一切外国在摩洛哥都有平等的贸易权,不给予任何一国以独占权。可是法国的野心不死。1900 年法国同意大利达成政治交易,法国赞同意大利占领的黎波里,意大利支持法国占领摩洛哥。1904 年英法协定中也达成了同样的政治交易,法国承认英国占领埃及,英国支持法国占领摩洛哥。于是法国公然违反马德里公约,于 1905 年 2 月向摩洛哥苏丹提议改革, 使摩洛哥成为法国的附属国。法国的改革方案是:由法国派使团到摩洛哥,协助改革内政,训练摩洛哥军队,建立摩洛哥国家银行,修筑铁路, 开采矿藏。接受这个方案将使摩洛哥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也企图在摩洛哥的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建立海军基地,反对法国独占摩洛哥。1905 年 3 月,德皇访问摩洛哥,假意提出要维护摩洛哥的主权和独立,要使所有国家在摩洛哥都有贸易自由和平等权利。接着德国提出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问题,并对法国进行军事威胁,声称如果法国拒绝德国的建议,就有发生战争的危险。于是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德皇从摩洛哥回国后,向《马德里公约》的主要签字国英、法、西、俄等国发出照会,指责法国违反公约,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1906 年 1 月在西班牙的阿尔吉西拉斯英、美、德、俄、法、意等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德国本以为法国独占摩洛哥的企图必定遭到与会多数国家的反对。却不料在会上法国取得了英、美、俄、西、意等国的支持,而德国陷于孤立,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不敢树敌过多,只得作出让步。4 月 7 日与会国签订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 但其财政由国际监督,大部分警察组织和“治安”工作由法国管理。从而使法国在维持治安的借口下控制了摩洛哥。
波斯尼亚危机 巴尔干地区是俄、奥两国长期角逐之地。根据 1878 年《柏林条约》,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由奥国占领,而名义上仍是土耳其的属地,但奥匈却想完全吞并两地作为进一步南进的基地。1908 年土耳其爆发革命,10 月 7 日奥匈乘机公开宣布并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俄、奥背着塞尔维亚人达成密约,沙俄同意奥匈吞并波斯尼亚,奥匈则同意沙俄舰队可以自由通过达达尼尔海峡。10 月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俄国自由通过达达尼
尔海峡的权利却因英、法的反对而落空。奥匈帝国吞并波黑二省遭到塞尔维亚人民的反对,沙俄又转而支持塞尔维亚人反对奥匈。这实际上是沙俄利用塞尔维亚人的反抗情绪与奥匈对抗。奥匈拒不让步。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受命向奥匈承诺:一旦俄奥发生冲突,德国将全力履行同盟条约。3 月奥匈进行动员,准备进攻塞尔维亚。21 日,德国向沙俄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沙俄承认奥匈兼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二省。当时俄国的 1905—1907 年革命刚刚过去,元气未复,无法同有德国支持的奥匈对抗。3 月 22 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电告德皇:俄国接受德国的要求。3 月 31 日,塞尔维亚政府在沙俄的压力下被迫发表屈辱声明,承认奥匈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停止国内一切反奥宣传和活动。至此,一场战争风波平息。
波斯尼亚危机使俄国与德奥之间的关系恶化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为了同德奥对抗,俄国进一步向英、法靠拢,并加速重整军备。奥匈的扩张行动改变了巴尔干半岛的均势,也使对这个地区怀有野心的意大利不能忍受,于是意大利开始疏远奥匈而向俄国接近。1909 年 10 月 24 日, 俄意缔结《拉科尼基协定》,规定两国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的现状,意大利支持俄国在黑海海峡问题上的立场,俄国则支持意大利夺取的黎波里。从此意大利开始向三国协约集团靠拢。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 年 4 月,摩洛哥爆发了人民起义。法国借口维持“秩序”和保护侨民,派遣军队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不能容忍法国独吞摩洛哥,7 月德国炮舰“豹号”驶进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 对法国进行威胁,这就是所谓“豹子的跳跃”,它使德法战争一触即发。英国不愿德国在大西洋得到海军基地,决定支持法国,德国没有作好战争准备,暂时让步,11 月缔结德法协定,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但摩洛哥必须实行门户开放;法国则同意把法占刚果的部分领土转让给德国作为补偿,转让领土的总面积约 27.5 万平方公里,德国感到满足,就停止对抗,这次战争危机就这样渡过去了。
意土战争 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乘欧洲英法德等国争吵不休,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旨在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即今利比亚)的意土战争。
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南岸,与西西里岛遥相呼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意大利对这个地区一直垂涎三尺。它通过 1900 年的《法意协
定》和 1909 年的《意俄协定》,使它在的黎波里扩张的计划获得德、法、
俄三国的认可。1911 年 9 月 28 日,意大利无中生有地捏造事实,声称意大利在的黎波里的企业受到土耳其当局的敌视,意大利侨民受到威胁, 因此意大利政府由于被迫关心保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意大利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实行军事占领。还要求土耳其政府对于意大利军队的入侵不许采取任何形式的抵抗。土耳其政府断然拒绝。10 月 5 日意大利出兵强占的黎波里城,意土战争爆发。意大利军队很快就击败了当地为数不多的土耳其警备部队。但是它遇到了的黎波里的阿拉伯人民的坚决抵抗,土耳其政府也不接受意大利所提出的苛刻的和谈条件,战事被旷日持久地拖下来了。直到巴尔干战争爆发,土耳其才被迫让步。1912 年 10 月 18 日,意土两国在瑞士洛桑签订和约,土耳其承认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归属意大利。
两次巴尔干战争 意土战争刚刚结束,又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早在 19 世纪巴尔干半岛就形成了很多国家,如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今南斯拉夫的两个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等。但是土耳其还控制着巴尔干的大片土地。在这里居住的希腊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等,要求摆脱土耳其的统治与已独立的祖国合并。意土战争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土耳其力量的联合,1912 年 3 月至 8 月,塞尔维亚、希
腊、保加利亚、门的内哥罗四国组成反土的巴尔干同盟。同年 10 月,四国先后对土宣战。这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是列强企图从中渔利, 德国与奥匈帝国一起支持土耳其,力图阻挠巴尔干的民族解放运动;沙俄则力图利用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反土斗争打击土耳其,削弱德、奥势力, 扩大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沙俄的行动得到英、法的支持,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土耳其军队很快被巴尔干同盟击溃。11 月土耳其被迫求和,阿尔巴尼亚宣布为独立国家,形势有利于巴尔于同盟。但在议定和约时,由于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的争夺,几乎引起欧洲大国间的战争。1912 年 12 月, 在伦敦同时召开两个会议,一个是交战国签订和约的会议,另一个是英、法、德、俄、奥、意六国大使会议。大使会上,协约国支持巴尔干同盟, 同盟国支持土耳其,双方互不相让,使谈判一度中断。1913 年 2 月,巴尔干同盟再度发起进攻,3 月攻下亚德里雅那堡,土耳其再次求和。5 月土耳其与巴尔干四国同盟订立《伦敦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将欧洲部分的领土除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和海峡沿岸的一小块地区外,全部割让给巴尔干四国同盟。关于阿尔巴尼亚问题,交德、奥、法、英、意、俄六国决定,实际上仍为奥、意争夺的场所。
在分配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战果时,巴尔干同盟内部因领土分配不均而发生矛盾。保加利亚获得领土最多,得到色雷斯和马其顿的绝大部分。塞尔维亚和希腊为同保加利亚争夺马其顿,在 1913 年 6 月,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随即加入,门的内哥罗也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土耳其想从保加利亚手中夺回一部分领土,也参加了反保联盟。6 月 29 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在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土耳其之间展开了,战争进行了一个月,保加利亚战败求和。这是一次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8 月双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把多布罗加的一部分地区划归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得到马其顿的大部分,希腊获得马其顿南部、克里特岛和色雷斯西部; 土耳其重新取得亚德里雅那堡。
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局势更加复杂。战争促使了波斯尼亚人和黑塞格维那人的民族独立运动,他们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奥匈帝国不仅反对波、黑的独立运动, 还想吞并塞尔维亚,为此便竭力拉拢保加利亚。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矛盾尖锐起来。保加利亚不甘心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的失败,积极准备复仇战争,极力想靠拢德奥集团。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沙俄则支持塞尔维亚,把它当作在巴尔干同德奥相对抗的力量。在巴尔干,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及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于是,奥、塞冲突必然会引起奥、俄冲突, 进而导致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巴尔干成为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
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
参考书: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二十章。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第六章,第五节。管敬绪等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一章。
胡洽坤主编:《简明世界近代史》第十七章。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上),第三编。
复习题:
- 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经过。
2.20 世纪初有哪些国际危机和冲突?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