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美独立战争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第一节 独立战争的背景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概况 在欧洲殖民者进入北美之前,美洲居住着约 100 多万生活在氏族制度下的印第安人。自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相继侵入北美大陆,对美洲的印地安人进行了极为野蛮的掠夺和杀戮。

1607 年,英国王室的特许公司“伦敦公司”派出的远征队在北美东海岸登陆,设立了英国的第一个殖民点詹姆斯城。此后在该城基础上, 发展成为弗吉尼亚殖民地。1620 年,102 名英国的清教徒,为了逃脱本国的宗教迫害,乘“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北部的马萨诸塞,建立了新普利茅斯殖民地。 1664 年英荷第二次战争后,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

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纽约。到 1733 年,英国在北美洲的大西洋沿

岸陆续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它们是北部的马萨诸塞、罗德岛、新罕布什尔、康涅狄格;中部的宾夕法尼亚、纽约、新泽西、特拉华;南部的弗吉尼亚、马里兰、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佐治亚。由于这 13 个殖民地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的,因此带有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特点。根据各个殖民地的政治特点,主要分为皇家殖民地、业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 3 种类型。皇家殖民地由英王任命总督统治,业主殖民地则由业主指派总督统治,但要受英国法律的节制。自治殖民地由居民自己选出总督统治,但必须依照英国国王颁布的特许状中的条款进行统治。

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主要有白人、黑人和土著的印第安人。白人主要是英国移民,此外还有少数的欧洲大陆移民。黑人主要是奴隶贩子从非洲贩来的奴隶。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黑人奴隶约有 50 万人,至于

土著的印第安人,从 17 世纪初,即白人殖民者第一天踏上美洲的土地开始,便遭受到野蛮的屠杀。虽然他们曾经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和斗争,但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印第安人是无法与由火枪火炮武装的白人侵略者相匹敌的。加之,印第安人各部落之间又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逐渐被各个击破,不得已逃入西部。

北美殖民地的经济成分复杂,既有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以及半封建的经济,又有奴隶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新英格兰、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康涅狄格和罗德岛。在这些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得极快。其中造船业、冶炼、铁器制作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此外,面粉加工、玻璃制造、锯木等行业也有相当规模。到 18 世纪中期之后,北美殖民地的工业生产

在宗主国的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以造船业为例, 1774 年英国商船的总吨位中的三分之一是由北部殖民地制造的。

北部殖民地还以罪恶的“三角贸易”闻名。所谓三角贸易,是指北美的商人将西印度群岛的蜜糖运至北部殖民地加工成甜酒,然后将甜酒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将黑奴运至北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贩卖,可获几倍的高额利润。这些利润大多转化为生产资本,从而为北部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条件。此外,北部与其它殖民地和欧洲的商业贸易也十分繁荣。

封建和半封建经济因素集中在中部的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等州。这种经济形式主要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在殖民地开拓之初,英王曾将大片的土地赠给一些移居到殖民地的贵族,形成了大地主。大地主通常将其地产分成许多小块出租,收取地租。但是,这种封建的或半封建的经济在殖民地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北美殖民地的主要人口是自由小农。该地区农业经济发达,小麦出口量较大,故有“面包殖民地”之称。

北美的奴隶制是具有特殊性的种植园经济,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在经营方式上,几近古代的奴隶制。在每个种植园中都役使着大量的黑奴,这些黑奴对于奴隶主来说,仅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奴隶主对他们拥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北美的种植园奴隶制是作为资本主义的伴生物而出现的。种植园的产品大部分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它与欧洲市场有着极密切的联系,所生产的烟草、蓝靛等主要销往欧洲。因此,这种奴隶制度实际上是种植园主为攫取最大值的利润,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采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对古代奴隶制的简单重复。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之外,北美还存在着白人契约奴制度。契约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愿契约奴, 另一种是强制契约奴。前者大部分是那些因到北美没有旅资而借贷,到目的地之后,以无偿劳动偿还旅资的贫困白人。此外,还有一部分是无力偿还债务,被法庭判给债主的契约奴,期限一般在 5—7 年。后者主要

是那些因犯罪被判在北美服苦役的罪犯,期限一般在 7—10 年。契约奴在契约期满后可获自由,并可领取一小块土地,成为自由农民,但必须向地主交纳代役租。在 17 世纪中叶之前,契约奴制度在北美极为流行, 此后,黑人奴隶制逐渐取代了契约奴制。

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在 18 世纪中叶之后,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商业交流日益频繁,统一的民族市场逐渐形成。尽管北美移民来自欧洲的许多国家,但大多数移民是英国人,英语成为共同语言。在日益频繁的商业交往中,文化事业也发达起来。从 17 世纪 30 年代起, 北美殖民地先后兴建了哈佛、耶鲁、普林斯敦、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这些大学的毕业生遍及北美各地。此外,各个殖民地还逐渐兴办了图书馆、报馆等。公路、航运也日渐畅通,邮政事业也发展起来,使各地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日益密切。共同的地域、语言和文化,逐渐使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到 18 世纪中叶,美利坚民族形成了。

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尖锐化 北美殖民地各州除了总督和英工设置的管辖机构外,还设立了由殖民地居民选出的州议会,但实际上各州的政治经济大权则完全操在前者手中。

北美殖民地建立之后,英国仅将它看成是一个原料供应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因此,对于殖民地独立经济的发展,始终采取控制政策,从17 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以制裁走私为名,派军舰在北美沿海巡弋,使北美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大受影响。此外还颁布了一系列控制北美殖民地生产和对外贸易的法令。如 1660 年英国颁布《列举商品法》,1663 年颁布

《主要商品法》,1699 年颁布《羊毛法令》,1733 年颁布《糖税法令》,

1750 年颁布《制铁条例》等。以上法令,或是禁止殖民地对外出口某些商品以及殖民地各州间某些商品的贸易,或禁止生产英国国内可以生产的利润较大的商品,或是禁止殖民地对外贸易时使用它国货船,而必须用英船运载。这些法令不仅极大的束缚了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了殖民地的对外贸易。英国当局这种作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保持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的状态,以利于本土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本国工业的发展。英国当局的作法,引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利用议会不断向英国殖民当局抗议,而下层人民则用武装起义和暴动的形式来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剥削和压迫。1676 年,弗吉尼亚的农民在纳撒尼尔·培根的率领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起义。1688 年,波士顿爆发起义;1689 年新英格兰发生暴动;1712 年,纽约爆发起义;1768 年,宾夕法尼亚又爆发起义。这些起义和暴动沉重打击了宗主国在殖民地的统治,而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更使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763 年,英法之间的“七年战争”结束。从战争中摆脱出来的英国, 为了弥补由于战争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搜刮。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的商品市场,因此,英国当局对殖民地经济在“七年战争”期间的发展,深感不安,于是,又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控制措施。

1763 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北美殖民地的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广大地区为英王室的私有财产,禁止任何人移居开垦,否则以“非法占地”论罪。这一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英国殖民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永久控制权,保证英国皮毛商人在该地从印第安人手中收购皮毛的专利。这一法令颁布后,在北美人民中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北美下层人民普遍希望能够到西部去开垦土地,土地投机商则渴望到西部去从事土地投机,南部种植园主也希望去西部发展种植园经济。然而,这一法令使这些人的希望统统破灭,此后,殖民地各阶层反英情绪益发强烈。

1765 年,英国政府颁发了《印花税法》。该法令规定,凡殖民地的商业合同、广告,以及一切文字证明文件甚至包括报纸等,都必须贴印花,方能使用和发行,英国政府的这一行径,几乎侵害了殖民地所有人民的利益。因此,《印花税法》一颁布,工人、农民、商人、种植园主纷纷行动起来,走上街头,抗议英国这一无理的征税法令,并组成了群众性组织“自由之子社”和“自由之女社”,领导人民反对《印花税法》。在反对《印花税法》斗争期间,波士顿、纽约等地的人民闯入税务机关, 焚烧了大批的印花税票,后又提出“宁穿土布,不失自由”的口号,抵制英国的丝绸的倾销,使英国商人蒙受了几十万英镑的损失。同年 10 月,

纽约等 9 个殖民地联合举行了反印花税的代表大会。在会上,代表们通过了“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及其不满原因的宣言”,指出,只有殖民地的议会才有权征税,而殖民地在英国国会并没有议员,因此英国国会无权在殖民地征税。同时要求英王允许殖民地的代表参加英国国会,否则殖民地将以抵制英货的行动来反对《印花税法》。在殖民地的强烈反对下, 英国不得不废除了《印花税法》。

1767 年,英国又颁布了《汤森德税法》,规定输往殖民地的颜料、玻璃、纸张等商品必须征税。这一税法使北美人民刚刚平息下去的反英

情绪又高涨起来。波士顿人民首先宣布成立自己的政府,宣布不接受《汤森德税法》。弗吉尼亚人民则成立了抵制英货委员会。为了推行《汤森德税法》,英国政府派来了军队。 1768 年,英国军队在波士顿与抵制英货的人民发生了冲突,遂使北美人民抵制英货的运动更加高涨。1770 年 3 月 5 日,英军再度与波士顿人民发生冲突,当场开枪打死了群众数人,这就是“波士顿血案”。血案之后,殖民地各地人民纷纷举行示威, 抗议英军的暴行。波士顿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葬礼,迫使英军退出了波士顿。英国国会也不得不撤销了《汤森德税法》。

波士顿血案使殖民地人民进一步认清了英国政府的凶恶面目。1772 年,马萨诸塞州的反英志士在塞缪尔·亚当斯的领导下,首先成立了反英组织“通讯委员会”,不久弗吉尼亚等 5 个州也成立了相同的组织。“通讯委员会”的宗旨是将这些州的反英力量联合起来,沟通各地的反英斗争情况,统一指挥行动,筹备军火,准备武装反抗英国的统治。

1773 年,英国政府为了帮助东印度公司卖掉库存的茶叶。授予该公司在北美直接销售茶叶的专利,这一做法将使殖民地的茶商损失极大。同年 11 月,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货船抵达波士顿港口,波士顿人民举行示威,要求该货船驶离港口。当货船拒绝示威群众的要求后,愤怒的人们于 12 月 16 日将该货船上的茶叶全部倾入海中,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波士顿倾茶事件之后,英国政府遂颁布法令,封闭波士顿港口,禁止该港口对外贸易,取消马萨诸塞州的自治权,任命北美英军总司令盖治将军为该州总督。同时派兵前往波士顿镇压。此外,英国重申 1765 年的《驻兵条例》,英军可自由在殖民地任何地区、任何房屋驻扎,并宣布英国官吏犯罪只能送到英国去判罪。此外,还颁布了《魁北克法令》, 宣布俄亥俄河以北,宾夕法尼亚以西的广大地区并入英王直辖殖民地魁北克,禁止北美人民向西占地等。这些法令被北美人民称为“不可容忍法令”,进一步激起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的斗争浪潮。

第二节 独立战争的进程

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4 年 5 月 27 日,弗吉尼亚议会呼吁各殖民地联合起来,共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计,得到了各殖民地的响应。1774 年 9 月 5 日,各殖民地(佐治亚除外)的代表会议在费城召开,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多数是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提出不与宗主国彻底决裂,但必须以英国接受不经殖民地同意不得征税的要求为前提。少数极端保守的代表则极力主张殖民地应永远隶属英国。大陆会议期间,殖民地人民到处举行示威,并在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进行抵制英货的运动。在广大殖民地人民群众的推动与压力下, 大陆会议通过了《权利宣言》。《权利宣言》提出,反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取消英国在殖民地的各项税收法令,取消对殖民地工商业的限制, 实行殖民地内部自治。此外,会议还通过了给英王的请愿书。但是英王乔治三世拒绝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请愿书,并宣布将用武力来解决北美殖民地的问题。

1775 年 4 月 18 日夜,英军得知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藏有殖民地民兵

的大量武器,遂派兵前去搜查。次日,当英军进行到列克星敦附近时, 遭到民兵的伏击,英军狼狈逃走。列克星敦的战斗,标志着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独立战争的开始。史称“列克星敦的枪声”。“列克星敦的枪声”掀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列克星敦的枪声”鼓舞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信心,武装斗争在殖民地各处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届大陆会议于 1775 年 5 月 10 日召开。在会议上,大部分代表仍主张与英国和解。只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大陆会议最后才勉强同意承担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的任务,任命乔治·华盛顿(1732—1799 年)为总司令,领导民兵武装抗击英军。

乔治·华盛顿(1732—1799 年),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曾参加过七年战争。因战功晋升为上校。后当选为弗吉尼亚议会的议员。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卓绝的勇气,领导北美殖民地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终于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他去世后,被美国人民称为“合众国之父”。

第二届大陆会议虽然领导了人民的武装斗争,但是大多数代表仍然主张一旦英王让步,就立即放下武器实行“和解”。然而,殖民地人民则用英勇的战斗,使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迅速向前发展。1775 年 6 月 17 日,英军发动了对波士顿附近的班克山民兵据点的进攻。据守在班克山的 3000 名民兵英勇战斗,击退了英军数次进攻,后来因弹尽援绝,才撤离阵地。此后,华盛顿率领民兵包围了波士顿,驻扎在波士顿的英军被迫撤退。随着战场上的胜利,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期间由汤姆士·潘恩(1737—1809 年)所写的小册子《常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潘恩出身贫苦家庭,1774 年来到北美。1776 年 1 月,他所写的《常识》出版。在这本小册子中,潘恩强烈抨击了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批判了那种依赖英国的殖民地思想,陈述了英国统治对殖民地人民所带来的种种害处。他指出,现在已经不是辩论的时期了,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最后的争端。他满怀激情地向人们呼吁,“站起来吧,接受自由”。潘恩的小册子一发行,便被抢购一空,人们都被潘恩的思想和热情所感动,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居民都读过这本书。《常识》在唤起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促使殖民地人民将独立作为自己战斗的唯一目标的宣传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独立宣言》 随着殖民地人民反英武装斗争的飞速发展,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脱离宗主国独立的时机日渐成熟。1776 年 4 月,北卡罗来纳的代表在大陆会议上提出独立的要求。随后,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州的代表也起来响应,宣布独立。6 月 7 日,弗吉尼亚的代表理查德·亨利·李向大陆会议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应马上宣布独立。7 月 2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这个议案,并指定托玛斯·杰弗逊等 5 人负责起草《独立宣言》。

1776 年 7 月 4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弗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一个政府“企图把人民压抑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宣言历数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所犯下的种种罪状,宣布北美十三州殖民

地从此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从属关系,废止与英国的一切政治联系。在宣言的草案上,杰弗逊谴责了奴隶制度,认为北美的奴隶制度侵犯了黑人的“最神圣的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但是由于南方奴隶主代表的强烈反对,才被迫删除。

《独立宣言》是一个洋溢着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伟大的历史文件, 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和号角。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了主权在民和人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这一宣言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的蓝本。马克思对这一文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因此 7 月 4 日成为美国的国庆日。同时,宣言也极大地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使独立战争成为每一个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共同事业。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北美独立战争是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业和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以及广大的殖民地。当时的美国,人口不足 300

万,军事力量仅有 2 万多名装备一般的民兵和仓促建立的数万大陆军。然而,由于这场战争关系到每个殖民地人的命运,殖民地的每一个人都自觉加入了这场战争。因此,就整个参战人数来讲,北美殖民地又占有绝对的优势。加之本土作战,拥有地利之便,从而越战越强。英国殖民军队尽管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但军心涣散,士兵厌战。虽然拥有 9 万之众的军队,但由于战线较长,经常疲于奔命。在大陆军和民兵的游击战和歼灭战战术结合的攻击面前,束手无策。因此,英军的失败,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北美独立战争自 1775 年 4 月的列克星敦的枪声开始到 1781 年 10 月

战争结束,历经 6 年多的时间。在战争开始的最初两年,北美殖民地军队处于守势。而英军则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将南北中各个殖民地分割开来,逐个消灭各州的民兵武装和大陆军。英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新英格兰。1776 年 8 月,英军从海陆两面进攻纽约,目的是占领纽约后, 沿哈得逊河北上,切断新英格兰与其它的殖民地的联系。在英军的进攻下,纽约失守,华盛顿向新泽西撤退。次年 9 月,大陆军的另一个重要据点费城又被英军占领,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此时,英军的另一支部队从加拿大沿哈德逊河南下,企图完成对大陆军的包围,由于不断遭受民兵和大陆军的骚扰和进攻,于 1777 年 9 月只好退守纽约州的萨拉托加。新英格兰地区的民兵和大陆军以优势的兵力很快将这支英军包围起来。同年 10 月 17 日,这支英军的司令柏高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部投降。这就是著名的萨拉托加大捷。萨拉托加大捷粉碎了英军的战略计划。此后,美军由战略上的守势逐渐转为攻势。因此,这次战役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人民的正义事业受到国际上的进步人士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在与英军作战中,约有 7000 多名欧洲进步人士以志愿军的身份参战,其中有法国的拉法叶特、波兰的科斯秋什科等。与此同时, 大陆会议也展开了与欧洲各国的外交活动。1776 年 3 月,大陆会议委派富兰克林出使法国,利用英法之间矛盾,促使法国对英作战。萨拉托加战役后,富兰克林加紧活动,使法国于 1778 年 2 月承认北美独立并与美

国缔约,并于同年 6 月对英宣战。1779 年及 1780 年西班牙和荷兰也先后参加对英战争。此外,俄国和普鲁士也组成了针对英国的武装中立同盟。不久,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也组成了“武装中立联盟”。法、西、荷三国的海军不断进攻英国的船舰,使英国失去了海上优势。

此后,北美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北美大陆军由最初的几万人增加到 15 万人,而在北美大陆的英军只有 11 万人。英军在北美大陆的北部和中部已经完全处于守势,只是在南方由于王党部队的支持,英军尚能组织进攻。1778 年 12 月,英军占领南部殖民地佐治亚,次年 5 月又攻占了南卡罗来纳州的重镇查理斯顿,又于 1780 年 8 月在坎姆登附近击败大陆军。尽管大陆军的正规部队在南部不断受挫,但南部的民兵游击队却十分活跃,不断给英军以重创。1780 年 10 月,南部民兵游击队在王山战役中又歼灭英军的一支部队。

1781 年 5 月,在南部的英军主力在康华里将军的指挥下,进入了弗

吉尼亚,并大肆蹂躏弗吉尼亚的沿海地区。同年 8 月,华盛顿率领大陆军主力北上,在拉法叶特指挥的法国志愿军团的援助下,将康华里率领的英军团团围在约克镇。9 月,法国海军在约克镇附近的海面击败英国的支援舰队,切断了龟缩在约克镇的英军与外部的联系。1781 年 10 月 19

日,弹尽粮绝的 7 千英军,在康华里的带领下,被迫向大陆军投降。由于这支英军是在北美英军的主力,它的覆灭,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

1783 年 9 月,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将从法国人手中夺来的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也划归美国,使美国的领土由 90 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 230 万平方公里。并确认美国的疆界为北起加拿大,东至大西洋,南达佛罗里达,西迄密西西比河。

第三节 独立战争后的人民斗争

谢司起义 北美独立战争胜利以后,在独立战争中曾付出重大牺牲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但没有因此摆脱贫困的境地,反而遭到更为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窃取了独立战争胜利果实的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们,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本阶级的政策。

为了转嫁战争负担,美国各州政府强迫广大劳动人民交纳比从前还要沉重的赋税。仅以马塞诸塞州为例,各种税收的总和,竟达农民总收入的 2/3 以上。大陆会议曾于 1777 年做出决定,给参加独立战争的士兵们分配土地,并发给土地证券。战后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和货币贬值, 回到家乡的士兵无法生活,只好将土地券出卖给土地投机商和大资产阶级。1784 至 1787 年间,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了 3 个法令,规定西部土地的

所有权归邦联政府,并由政府负责出售。出售的最小单位为 640 英亩,

每英亩售价 1 美元,合计 640 美元,一月之内付清。这对于当时的广大下层劳动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件望尘莫及的事情,从而完全剥夺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购买土地的机会。此外,美国各州还颁布了债务法令,凡在归定期限内无法偿还债务者,将受法律制裁。严酷的生活现实,终于使下层劳动人民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独立战争后不久,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等州都爆发了人民起义和暴动,规模最大的是 1786 年由丹尼尔·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

丹尼尔·谢司(1747—1825 年)出身于贫苦家庭,独立战争期间, 因战功晋升为上尉。战争结束后,谢司回到家乡,也沦落到身无分文的境地。1786 年夏,谢司在康科德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者主要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工人。谢司提出“重新分配土地和取消债务”的口号,受到四方的贫苦人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 1500 人。起义者到处攻打

法院,烧毁债务诉讼档案。谢司起义震动了邦联政府的统治。1787 年 1 月,政府要求和起义军谈判,起义者对政府开始放松警惕,以为谈判便可以解决问题。政府则趁此机会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歼灭起义军。当政府援军开到后,政府马上停止了谈判,并将起义军包围。谢司率领部分起义者突出重围,来到西部。谢司本想重振队伍,但终因缺乏人力物力, 只好作罢,起义失败了。

谢司起义极大地震动了美国的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加强国家机器,防止人民的起义和暴动。为此,他们强烈要求放弃 1781 年邦联政府颁布的《邦联条例》。根据这一条例,美国只是一个

由 13 个独立州组成的松散的邦联,每个独立的州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为邦联不设国家元首,邦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州派代表组成的邦联议会,各州只有一票的表决权。一切重大事务,均需经 13 州中的

9 州同意,方能解决。议会的常设委员会是由每州一名代表组成的各州委员会。同时,邦联议会既没有征税权,也没有对外贸易权,因此无法颁布全国统一的关税,致使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北美大陆,严重威胁着美国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尽管“条例”规定国会有发行货币、债券、宣战和组织武装部队的权力,但这一切权力由于没有足够的财政基础支持,实际上形同虚设。而各州由于拥有自己的军事、财政、外交权力,使邦联政府根本无法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独立战争中邦联政府发行的大量公债,也由于以上原因,无法偿还。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旦爆发全国性的起义,邦联政府根本无力镇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各州开始酝酿制订一部能够体现统一国家的宪法,以建立真正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1787 年宪法 1787 年 5 月 25 日,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宪

会议,经过长达 4 个月的讨论,于 9 月 17 日通过了美国联邦宪法。

1787 年宪法总的原则是三权分立。根据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联邦制国家。总统掌握行政权,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 4 年。总统既是美国政府的最高行政首脑, 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他有权力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国家条约,但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颁布的行政命令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在紧急时期有采取宪法外措施的权力。总统如犯有叛国、贿赂等罪行时,应受到弹劾和免职。国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任期均为两年。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但国会通过的法律,只有在总统批准才能生效。国会拥有征税、征兵、货币发行、宣战、批准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以及批准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审判弹劾案等权力。国会决议如经总统否决,经国会众、参二院再以 2/3 多数票通过,也可直接生效。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高等法院有权根据宪法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如

它认为某项法律违宪时,可以宣布无效。

1787 年宪法完全体现了大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的意愿。在这部宪法中只字没提人民的民主权利,只字没提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在各州制订的法律中,都不同程度的对下层劳动人民以及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选举权进行了限制,遭到广大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民主人士的强烈反对。因此,1789 年,国会对宪法提出 10 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公民的言论、出版、宗教信仰、集会、请愿的权利以及人身、财产、住所、文件的不可侵犯权等。这一修正案于 1790 年通过,于次年开始生效。

1788 年宪法生效,美国选出了国会,选举华盛顿为美国的第一届总统。

美国 1787 年宪法的颁布,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一宪法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统一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就历史发展趋势来说,这部宪法是一部进步的历史文献。作为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以及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之下的君主超越法律的现象,也防止了新政府走向专制独裁的道路,对于 200 多年来美国政局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欧洲各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设和宪法的制定,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北美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在美洲建立起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次战争,不仅是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的胜利,不仅使北美人民从宗主国的殖民枷锁下挣脱出来,而且消灭了北美大陆上的封建残余,如长子继承制和嗣续限定法、代役租、贵族称号以及白人契约奴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北美独立战争给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榜样。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也开展起来。同时,也给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以极大的推动。

但是,北美独立战争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美国下层劳动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选举权,真正享有选举权的只有资产阶级。这次革命没能消灭美国南部的黑人奴隶制,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美国南部与北部沿着截然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因此,这就决定了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参考书: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三章。乔明顺主编:《世界近代史》第二章。

王荣堂、姜德昌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第五章。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册,第五章。

刘祚祥、光仁洪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第四章。[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代世界史》第八章。

复习题:

  1.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 评价《独立宣言》。

  3. 《1789 年宪法》的原则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