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二国际

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成立

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各国工人运

动暂时进入低潮。但由于工人生活恶化,不久又高涨起来。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工人阶级所受的更残酷剥削,使他们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激烈。到 80 年代,爆发了许多次规模巨大的罢工,国际工人运动又出现高潮。在罢工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相互支援,经常联系,增强了各国工人国际团结的愿望。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为了加强团结、争取斗争的胜利, 便体会到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必要。德国社会民主党于 1869 年成立以后,欧美国家先后成立社会主义政党的有:荷兰(1870 年)、丹麦(1871 年)、捷克(1872 年)、美国(1876 年)、法国(1879 年)、意大利(1882 年)、比利时(1885 年)、挪威(887 年)、奥地利(1888 年)、瑞典和瑞士(1889 年)。在俄国(1883 年)和英国(1884 年)也成立了社会主义组织。这些社会主义政党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从而具备了组织国际的条件。

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许多国家的先进工人迫切寻求解放自己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宣言》和其它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被译成欧洲文字。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下,各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不少优秀领导人和骨干力量。如德国的威廉·李卜克内西、奥·倍倍尔、法国的保·拉法格、英国的艾威林夫妇等,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团结和教育工人群众方面作了许多工作。

正当国际工人运动迅速发展,需要革命导师领导的时候,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因长期工作过度劳累,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在伦敦与世长辞。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他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重大损失。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葬礼上演说时,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对人类、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称“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①

恩格斯为建立新国际而斗争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夜以继日地从事理论著述,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二、三卷。他还具体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进行工作,为新国际的建立创造条件。

第一国际解散后,虽然各国工人不断要求加强国际团结,但恩格斯认为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即便成立国际也无济于事。80 年代后期, 恩格斯鉴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的影响日益加深,而且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已经建立起来,具备了成立国际的条件。于是,开始考虑新国际的成立问题。

与此同时,机会主义者也企图通过建立新国际,篡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1888 年,法国可能派纠合英国的社会民主同盟、英国工联和

① 恩格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576 页。

美国的劳动骑士团等组织,在伦敦召开预备会议,准备于 1889 年 7 月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成立新的国际组织,借以把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纳入机会主义的轨道。

针对机会主义者的阴谋,恩格斯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者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权,号召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积极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国际组织。在恩格斯的指示下,各国社会主义党根据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倡议于 1889 年 2 月在海牙举行预备会议,决定于当年 7 月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恩格斯为了保证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揭露可能派机会主义的本质的同时,还对威廉·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盖德、拉法格等做了充分的教育,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建立新国际的筹备工作。申明不同可能派联合的重要意义。恩格斯的努力对第二国际起了重要作用。

巴黎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的建立 1889 年 7 月 14 日,马克思主义者在巴黎召集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参加大会的有来自22 个国家的 393 名代表。改良派也在同一天举行代表大会。在他们的 550

个代表中,可能派就占 477 人,实际上成了法国可能派自己的会议。在马克思主义者召开的代表大会上,巴黎公社战士瓦扬(1840—1915

年)和威廉·李卜克内西主持了开幕式。李卜克内西当选为大会执行主席。恩格斯因为忙于《资本论》第 3 卷的整理工作,未能出席。这次大会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废除常备军以及“五一节”罢工示威游行等问题。由于代表中有无政府主义者和其他机会主义分子,在讨论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便和机会主义分子展开了斗争。

关于国际工人立法,倍倍尔提出的决议草案为;要求实行 8 小时工

作制,禁止使用 14 岁以下的童工,少年工人每天工作 6 小时,加强女工和少年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人参加工厂检查机构,取消实物工资等。倍倍尔明确指出:这些要求并不是工人运动的最终目的,只是现阶段提高工人觉悟的一些手段,有助于使工人在斗争中受到锻炼教育。无政府主义者对于这个提案表示反对。他们主张实现工人的个人自由,否认争取劳工立法的必要性,错误地认为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是无益的。大多数代表不同意无政府主义者的观点,通过了倍倍尔的提案。

讨论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问题时,无政府主义者坚决反对工人参加选举和议会斗争,不赞成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经过激烈辩论,大会通过了与无政府主义者愿望相反的决议,明确规定工人阶级必须组织社会主义政党,进行政治斗争,争取普选权。但决议片面地夸大了议会斗争的作用,显示出改良主义的倾向。大会还通过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议:为纪念美国工人 1886 年 5 月 1 日总罢工的英勇斗争,把 5 月 1 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共同的节日,各国工人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示威游行, 争取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和巴黎大会的其它各项决议。

巴黎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它最初从定期召开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的代表大会为存在形式。大会的决议鼓舞了工人阶级的斗志。各国工人以极大的热情支持五一节的决议。1890 年的五一节, 许多国家无产阶级都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游行示威,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巨大威力。

第二节 第二国际的活动

第二国际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巴黎大会后,第二国际在布鲁塞尔、苏黎世和伦敦所举行的三次代表大会,都以反对无政府主义为主要活动。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大批破产的小资产阶级,被抛入无产阶级队伍。无政府主义者利用这个阶层扩大他们在工人中的影响。无政府主义者扬言采取“直接行动”,如罢工、怠工和抵制, 就能消灭资本主义,因而否认政治斗争的作用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竭力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所以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引导工人运动走上正确的道路,必须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坚决的斗争。

1891 年 8 月 16—22 日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出

席的有 14 个国家的 380 名代表。恩格斯没有出席大会,但密切注视着这次大会的进行。当时欧洲形成两大敌对军国主义集团,战争危机不断增长。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军国主义和战争的问题。

以荷兰斐迪南、多梅拉、纽文胡斯(1846—1919 年)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错误地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有的战争都是资本家为自己的利益挑起的,不可能有进步的、正义的战争,社会主义者应号召人民举行总罢工来反对所有的战争。李卜克内西提出了一个决议草案:指出军国主义和各国之间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保卫世界和平必须反对资本主义,并且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加强团结,把反对军国主义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他强调说:战争一旦爆发,举行反战总罢工只是一句空话。大会表决时,绝大多数代表投票赞成李卜克内西提出的议案,无政府主义者遭到失败。

关于实现国际社会主义政党的统一策略问题,是大会另一中心议题。无政府主义者企图把“直接行动”作为国际的统一策略。倍倍尔对此进行了坚决回击。他指出:国际工人运动还没有发展到用统一策略去指导各社会主义政党行动的地步,国际社会民主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将推翻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同争取民主权利和满足人民经济要求的斗争结合起来。多数代表支持倍倍尔的意见,无政府主义者再次遭到失败。 1893 年 8 月,第二国际在苏黎世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有 18 个国家

的 411 名代表出席。其中仍有以荷兰纽文胡斯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策略和对于战争的立场问题。

关于政治策略问题,大会通过的决议再一次肯定了工人进行组织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并建议各国工人必须夺取政权,社会民主党必须保持独立性,不可与资产阶级政党结成联盟。在战争问题上,以纽文胡斯为首的荷兰代表团再次提出:如果战争爆发,交战国的工人应立即举行总罢工,拒绝服兵役。德、法等国代表坚决反对。最后通过了德国代表团的提案,除重申布鲁塞尔代表大会的决议外,还要求各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投军事预算的反对票,并要求裁减军备。

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72 岁高龄的恩格斯出席了苏黎世代表大会,亲自主持了闭幕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1896 年 7 月,第二国际在伦敦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到会的有 20

个国家的 535 名代表。这次大会重申了以前几次大会决议的精神,讨论

了殖民地和土地问题。19 世纪 90 年代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活动日益激烈。社会主义者理应对殖民地问题表明态度。大会通过决议,主张一切民族有完全的自决权,号召殖民地的工人和宗主国的工人团结起来,共同为战胜资本主义而奋斗。关于土地问题,大会通过的决议只是一般地指出:只有土地和矿产归社会主义社会所有,才能使农民摆脱灾难,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的土地纲领。这反映了第二国际对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还缺乏认识。

这个期间,第二国际内部已开始滋长右倾机会主义,有些领导人错误地认为议会斗争是政治斗争的唯一形式。于是,恩格斯这时在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1891 年初,他为了批判改良主义幻想,阐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不顾德国党领导的阻挠, 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他还为《法兰西内战》写了再版导言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1891 年纲领草案批判》,科学地论证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小农势必破产,农民必须和无产阶级结成联盟的必要性。这篇光辉著作提高了德、法广大党员的觉悟。1895 年,恩格斯最后写了《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这篇重要文章论述了无产阶级在积极作好武装起义准备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合法斗争以聚集力量的策略。

正当恩格斯对机会主义者进行斗争的时候,他于 1895 年 8 月 5 日在伦敦逝世。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他的逝世也是国际工人运动的巨大损失。此后,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便嚣张起来。

第二国际的革命派反修正主义的斗争 90 年代末期,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逆流。除德国的伯恩斯坦等人外,在法国有“入阁派”, 在俄国有“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和“经济派”,在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英国等国也都有一批修正主义分子。他们猖狂攻击马克思主义,充当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和别动队。修正主义的泛滥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有些中等资产阶级和大量小生产者破产,因而被卷入无产阶级队伍,致使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世界观在工人中广泛传播起来;再者工人贵族阶层在各国普遍出现,他们宣传工联主义,涣散工人的斗志,形成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此外,资产阶级政府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和各国工人党在议会选举中的不断胜利,助长了和平过渡的幻想,也为修正主义的流传提供了条件。

1900 年 9 月,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到会的有欧美

21 个国家的 721 名代表。在这次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交锋。两派围绕着米勒兰事件展开了斗争。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分子宣称,米勒兰的参加资产阶级政府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步。饶勒斯认为米勒兰入阁可以争取实行一些改良措施, 逐步改变资产阶级政权的性质,从而能够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卢森堡为代表的革命派严厉谴责米勒兰的叛变行为,指出社会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政府只能使无产阶级政党腐化。

在两派斗争激烈的时刻,考茨基提出了一个调和的决议草案,认为个别社会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政府只是一种临时的手段,是应由各国党自己解决的一个策略问题,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最后这个提案经过轻微

改动便通过了。由于它为修正主义分子的入阁起了开脱作用,因而被称为“橡皮决议案”。

大会还讨论了其它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大会通过了谴责殖民主义,号召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侵占殖民地的决议,通过了各国社会主义者必须在议会中反对军事预算的决议,又决定成立“国际社会主义执行局”,设在布鲁塞尔,作为第二国际的常设执行机构。

到 20 世纪初,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明显地形成了三派:即以卢森堡等人为代表的左派,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右派;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派。中派实际上是以革命词句掩盖的修正主义者。

1904 年 8 月,第二国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出

席的有世界五大洲 24 个国家的 483 名代表。俄国布尔什维克第一次派遣代表参加。列宁虽未参加大会但积极地参与了编写和校对给大会的报告。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仍是米勒兰入阁事件。由于左派的坚决斗争, 通过了社会主义者不得企求参加资产阶级政府的决议。但大会对修正主义者的斗争仍然是不彻底的,决议回避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

此外,大会在讨论关于工人政党统一问题时,通过决议,要求各国为了集中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力量,建立统一的社会民主党, 但没有明确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在这次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在反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表示出机会主义滋长的倾向。

列宁和第二国际的左派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 1907 年 8 月,第二

国际在斯图加特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的有 886 名来自 25 个国家的代表,列宁率领布尔什维克代表团第一次出席了第二国际代表大会。由于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已经形成,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因而无产阶级如何对待战争,就成为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

大会批判了法国代表艾尔威的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用国际性的罢工和起义来对待一切战争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列宁指出:“他不懂得,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不能拒绝参加革命战争。

倍倍尔的草案正确指出:军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战争只有在资本主义被消灭后才会消失,但是它把战争分为“防御的”和“进攻的”两种类型,从而抹杀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关于反对战争的行动,这个草案只承认议会斗争的和平方法。列宁和卢森堡把倍倍尔的草案修改为:遇有战争的威胁,应该用一切最恰当的方法阻止战争的发生。如果战争爆发,应利用战争引起的政治经济危机,加速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这个决议草案,获得大会一致通过。这是国际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重要文献。

关于殖民地问题,机会主义者在会上有的说殖民政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起传播文明的作用,有的认为文明民族对非文明民族的监护是必要的。有的甚至胡说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带来了高度文明。列宁领导左派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大会终于通过了谴责殖民政策的决议案。左

① 列宁:《斯图加特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 13 卷,第 63 页。

派获得了胜利。

1910 年 8 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了第二国际第八次代表大会。

23 个国家的 886 名代表参加。列宁也出席了大会。由于战争危机的加剧, 大会又讨论了战争和反对军国主义问题。所通过的决议包含了斯图加特大会关于军国主义问题的基本观点。但只建议各国党加强议会斗争,没有具体提出在议会以外发动群众进行反战斗争。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社有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大会还着重讨论了合作社问题。经过热烈争论,最后通过决议,指出:合作社运动是阶级斗争的有力工具。但工人阶级只靠这个运动,不能获得解放,所以工人阶级必须通过阶级斗争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社会党人应该用社会主义精神去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巴塞尔非常代表大会 哥本哈根代表大会以后,国际形势更趋紧张。世界大战颇有一触即发之势。于是第二国际在 1912 年 11 月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非常代表大会。欧洲各国杜会党均派代表参加,出席的共有 555 人,专门讨论了反对战争威胁问题,一致通过了题名为《国际局势和反对战争的统一行动》的宣言。宣言重申了斯图加特大会和哥本哈根大会有关战争决议的基本原则,严厉谴责了德、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活动,号召各国人民采用一切手段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巴塞尔宣言反映了各国工人激昂的反战情绪,具有动员工人群众起来反对战争的重要意义。

巴塞尔代表大会后,第二国际各国党的机会主义领导者完全背叛了宣言的革命精神,他们奉行资产阶级沙文主义,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帮助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扩军备战,从事战争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公开站在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立场上,为帝国主义战争效劳。所以第二国际随之而破产。只有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采取了正确的立场,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国内危机,进行了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参考书:

马克思、恩格斯:《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摘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第 367—375 页。

列 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1

—9 页。

列 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同上书,第 437—440 页。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第十八章。

刘祚昌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第 19 章。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第 298—328 页。复习题:

  1. 试述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2. 试述第二国际建立的经过。

  3. 第二国际反对无政府主义斗争的意义是什么?

  4. 试论修正主义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