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石非蝙蝠成石

早在 1400 多年前,晋代的郭璞在注释《尔雅》时曾经提到蝙蝠,还谈到齐(山东)人曾以“蝙蝠石”制砚,称为蟙蝙蝠石非蝙蝠成石 - 图1砚。因而“蝙蝠石”之名由此传开来了。从字义看,蝙蝠石大概是蝙蝠变成的化石吧。其实,它不是蝙蝠变成的。

清朝的诗人王士祯(1634~1711 年)在他的《池北偶谈》中有一段记载, 说的是 1637 年春,风和日丽,百花吐艳的时节,张华东到泰山去游览,住在大汶口,沿着河边走来,看到水中发出闪烁的光芒,引起惊异,仔细一看, 原来是一块一尺左右大小的石块。在背面有一个小蝙蝠,一个蚕的腹部。把石头翻过来一看,啊!几乎有近百个蝙蝠!有的作飞翔的样子,有的作伏卧的姿态,似乎还看得清肌肉和翅膀,简直是活龙活现的。那些如蚕的,环节也看得挺清楚呢!这块石头上生着一个小凹坑,正好可存放水,其下方,正好磨墨,制成写字的砚台倒是十分别致,因而就命名为“多蝠砚”,还写了几句铭文,以留纪念。

这段故事,正好把郭璞所提的蝙蝠石作了更清楚的注解。

但从生物角度看,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的翼手类,到新生代后期才开始出现。就目前所能见到的蝙蝠化石,都是它的骨胳部分,而且石化程度不高, 真正如石头一样坚硬的蝙蝠整体化石尚未见过。那末这里的“蝙蝠石”又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化石呢?

直到 1914 年,我国的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率领当时北京大学地质系学生到泰山查勘地质,经过大汶口,看到当地老乡在开采被他们称之为“蝙蝠石”的石料,他就带回十几块标本。次年,章先生又嘱咐当时农商部的地质班学生到大汶口采获若干标本带回一起研究,才揭开了郭璞的“蟙蝙蝠石非蝙蝠成石 - 图2砚” 或张华东的“多蝠砚”之谜。所谓“蝙蝠石”,原来是属于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化石。这个三叶虫的具体名字,按古生物学的正规命名叫“潘氏镰尾虫”, 它是 5 亿年前寒武纪晚期的“标准化石”。说得确切些,所谓蝙蝠石是它的尾部化石——两侧有两根粗壮的大刺,分别向后伸展,形如蝙蝠的翅膀。而尾部中间,是三叶虫的尾轴部分,分节,化石模糊不清时,就像是蝙蝠的躯体所在处。为了纪念山东一带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对这个化石的最早认识,我们仍叫它蝙蝠石,或蝙蝠虫,而不叫镰尾虫了。

由此,我们了解到我国古代人认识三叶虫化石的时间至少是在 1637 年,

甚至 1400 多年前。而国外最早认识三叶虫的是鲁德,他在 1698 年将一个三叶虫叫做三瘤虫。

距今 5 亿年前的节肢动物怎样会形成化石呢?这是因为它的身体表面披着一层甲壳,特别是背甲更为坚固,有利于保存为化石。又因为这类动物是脱壳生长的,就如现代的螃蟹、虾一样,在它们的一生中要换几次甲壳,所以留下较多的甲壳也就很自然的了,无怪张华东捡到的那块蝙蝠石竟达百个之多。

至于张华东在提到蝙蝠石的同时,还谈到“蚕”,果真是蚕的化石吗? 不是的,蚕没有骨胳或其化硬体构造,极难成为化石。实际上,与蝙蝠石同在一起的所谓蚕化石,就是三叶虫(其中也包括蝙蝠石)身体中间的轴部的

甲壳化石,由于它是分节的,所以颇如蚕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