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的好教材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

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一部生物演化史就十分令人信服地说明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处于“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之中。比如鱼类兴起以后,无颌类就趋向衰亡;两栖类则从鱼类的演变基础上产生。就拿人类的历史来说,他的出现,既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树栖的灵长类下地直立行走变成古猿,然后通过劳动进化而来。所有这些,都表明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不过有时候有些门类变得显著,有时有些门类变得不大显著而已。生物为什么会发生运动、变化的呢?这是由于“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

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毛泽东:《矛盾论》)

就拿鱼类进化到两栖类来说吧!生活于晚泥盆世淡水里的总鳍鱼类,例如真掌鳍鱼,它的身体绝大部分特征适宜于水中生活,但是它的呼吸器官和四肢构造却具有陆上生活的可能性。以呼吸器官来说,它的口盖上有一对内鼻孔,而一般鱼类无此内鼻孔,只有一个用于进水,一个用于出水的两个外鼻孔,口腔和鼻腔是不相通的。而总鳍鱼类的口腔和鼻腔是相通的,这就是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必具的构造,空气由外鼻孔经过嗅囊,通过内鼻孔进入口腔,再由气管进入肺部。可见总鳍鱼类已有肺,在水中可用鳃来呼吸,当头部伸出水面时,则可用肺呼吸了。而它的四肢构造(腹鳍和胸鳍的骨胳) 具备陆生脊椎动物的雏型——比如前肢肩带之下有一块大骨头,可与肱骨相当,下面有两块骨头接着它,相当于尺骨和桡骨。这种骨胳的排列形式,呈半放射状,更便于支撑身体和行动。但在肢骨的末端生着许多宜于游泳的鳍条。在总鳍鱼类身上,我们看到了既具水生的基本构造,又具陆上生活的一些特点,两者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具有推动它从水到陆发展的内在因素。再加当时世界气候普遍干旱,许多地区长期或经常处于干燥环境之中,河流与湖泊出现干涸,很多鱼类时刻遭受死亡的威胁。唯独这类总鳍鱼可以发挥它的陆生有利条件——用肺呼吸和用四肢爬行。“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总鳍鱼就此被迫登陆。脊椎动物中的总鳍鱼首次登陆成功以后,动物界的演化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生物的这种进化——从这一门类转为另一个门类,是否是突然发生,或者是很快地成功的呢?不!它需要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需要有一段逐渐变化的过程,然后到达飞跃阶段,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从化石的记录里,也可以看到这个演化的普遍规律。

比如拿马来说吧!从始新世的始马到第四纪的真马(即现代马),经历了 5000 万余年。在这段时间里,地层中发现的各类马化石达数百种之多,将它们按出现先后的次序排列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现在,不妨谈一下它的几个主要阶段的发展情况。

始马,生活于始新世早期,最先是从古老的奇蹄类中分支演化出来的, 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小,背脊弯曲上拱,四肢细长,前脚四趾着地,后脚三趾着地,还保留第一趾和第五趾,稍能奔跑,臼齿的咀嚼面上由许多瘤状突起的花纹组成,还有明显的犬齿存在。生活于气候温湿的森林中,以鲜嫩的草或树叶作为食料。

到了渐新世中期,出现了中马,身体也有增大,与狼的大小相似,前后肢均为三趾着地,但中趾已有增大,臼齿小,齿冠低,咀嚼面上的花纹开始

由瘤状变成脊状,但分工仍不明显。也生活在温暖润湿的森林中,以嫩草和树叶为食料。

到中新世,由于很多地方的地壳上升隆起,气候变得干燥、凉爽,原先温湿条件下的森林越来越少,干燥的草原却越来越多。因而鲜嫩的草和树叶也显得贫乏,大片的土地上出现了粗而硬、少汁而多纤维的野草,可口的食料发生危机,迫使马在进化过程中要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能够吃食“粗粮”,于是在这个生活条件改变的同时,它的牙齿也进一步变化,咀嚼面上的脊形更趋明显,齿冠也随着增高,经得起用劲研磨;同时,广漠的草原上不像森林地区到处有阻拦,行动也更为方便,四肢向适宜于奔跑的特点发展就成为必要的了。当时,出现了原马,它的前脚中趾又增强了,并靠它着地, 奔跑时就更加灵活着力,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到了距今约 1000 多万年前的上新世,马的身体再向高大发展,大概和现在拉车的毛驴差不多大小,各部分的构造也接近现代马了。牙齿的齿冠又增高,咀嚼面上的脊形花纹更趋于复杂的褶皱,使之更能适应吃食草原上的“粗粮”。脚上的中趾显露,两旁的侧趾虽尚存在,但已退化,所以变成单蹄着地,奔驰更为迅速了。我国常见的三趾马,就属于这一类,上新马则是它们的典型代表。

最后,上新世末或第四纪初期,出现了真马,凡现生的马、驴、斑马等均属此类,这种体躯高大,头骨壮硕,背脊平直,中趾宽阔,更适于草原上飞奔的马就成为马类演化的高峰。

始马、中马、原马、上新马、真马可以说是马类的量变和质变的全过程中的各阶段的代表。无脊椎动物化石,也有这方面的例子,最有名的例证就是发现于巴尔干半岛斯拉翁尼第三纪地层中的田螺化石,从较低层位的壳面平滑的形态,通过中间层位一系列的过渡类型,发展为较高层位的、壳面装饰出现脊棱的新类型。在每一阶段中,既包括了前期的痕迹,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不过,这些新特征是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也是进化过程中的标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新与旧在演化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旧因素是相对的静止状态,新因素则是显著的变动状态;旧因素是数量的变化,新因素则是质量的变化。正如毛主席指出:“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 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矛盾论》)

其他生物,如鱼到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以及从猿到人等等都无不体现出这种进化上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