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找水的好助手
那是 30 多年以前的事了。有几位地质工作者在安徽省淮河南岸进行地质调查。原先,他们被那里丰富多样的三叶虫化石吸引住了,几天以来,从这些化石的特点和类别上认识到这里的寒武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组,因而比较顺利地绘制了地质图。
一天,他们走完了山地,来到平原上,感到有些疲劳,打算找一处适合的地方休息一下,其中的一位顺手在他坐着的那块石灰岩露头上猛击了一锤,习惯地取出放大镜,观察到手的新鲜碎片,慢慢地顺着视域找寻着。
“啊!”他惊奇地喊叫起来。原先,他以为这里所有的岩层都属于早期古生代,没有什么再研究的必要了。而眼前在他手上的标本,却突然出现了
一个石炭纪的“标准化石”,怎么不惊骇这个偶然的发现呢!
而这个发现并不在于化石本身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只是在这大片的冲积平原底下将有可能埋藏着丰富的、诸如相邻的苏、鲁、豫地区内常见的二迭纪煤层,并为今后在这里寻找煤炭资源提供了更有把握的线索。这个意外的收获怎不使人喜出望外呢!
于是他们把这块视若珍宝的小石片翻来复去地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终于确认这是一个石炭纪的◻类化石。接着,他们又在这片不大的石灰岩露头上敲打起来,终于又找到了更多的、无疑的◻类化石。这时,疲劳被驱散了, 休息也忘记了,大家立即投入到一场新的紧张的战斗。有的人拿出罗盘测量地层的空间分布规律,有的取出笔记本记录现场的地质特征,有的进行素描绘图。总之,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找出煤田的各种各样的地质现象。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在他们的脑子里产生一个比较肯定的结论——向北伸展的大片平原底下,非常有可能掩埋着巨大的煤田,应该建议有关部门进行钻探。
后来,果然在平原底下钻到了煤层,经过进一步勘探,认为这里的煤炭具有开采价值。特别是解放以后,在淮河两岸展开了大规模的勘探,摸清了地下煤层的分布规律、范围和储量,并新建了许多矿井。这个地区成为闻名全国的大煤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类似的情况,如最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地质工作者深入藏北无人区腹地,在昆仑山脉东部、西部和可可西里山麓, 先后找到了二迭纪时期的◻陆生的单网羊齿和蕉叶羊齿植物群,从而证实了这里的晚期古生代地层与广大华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至四川等省的同期地层同属一个类型,均是含煤沉积。因此,今后在藏北地区找寻煤炭资源将是很有希望的。
人们所熟悉的石油,其埋藏的地方也都和一定的地方有关,例如大庆油田,形成于白垩纪;胜利、大港油田,形成于第三纪早期;其它油田,也都有自己的成油时期。发现这些油田,都离不开对化石的研究。比如在胜利油田,开始找寻石油时,发现那里的生油层属于第三纪早期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介形类、轮藻、小型螺类等多门类化石。后来在相邻地区,按此线索, 从许多钻孔的岩心取样中获得同期同类的上述各种化石,证明那里也有类似的含油层,提出了找寻新油田的希望。终于发现了大港油田。许多迹象表明, 我国东部地区还有可能继续发现其它油田,特别是辽阔的平原和沿海大陆架之下,都可能埋藏着未来的大庆、大港、胜利油田。
在南方各省,一般认为震旦纪晚期富含迭层石的白云岩地层以及若干古生代的由生物碎屑或生物礁构成的石灰岩地层都是最有希望找到石油或天然气的地方。因此,先要将这些地层中的化石认识清楚,确定这些产油层是否存在,进一步查明这些地层的展布规律和储油构造,提供勘探油田的依据。即使储油地层,虽然主要是决定于该地层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但确定地下有无此类层位,也需从分析其中所含的化石着手。所以,不管了解生油层,或者了解储油层的分布规律,确实都离不开对这些地层中的化石研究。大庆油田在找油时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严格地分析和对比大量的地层资料,其中除化石外,还需了解岩相和地球物理性质的特点等,把地质情况搞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