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其他根据地反攻

1944年姗姗降临了,陕甘宁边区的抗战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此时,国际反法西斯局势已经逐渐明朗。日本在一系列海战中战败,位于欧洲的轴心国也陆续于北非战役以及伏尔加格勒战役中节节败退,意大利最终投降。这时,盟军决定登陆法国以开辟第二战场,苏联也开始转往攻击德国与其同盟国家的土地。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从1944年春季开始,对日军发动了局部反攻。因为此时的日本侵略军已经对陕甘宁边区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所以在开展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攻行动中,陕甘宁边区的主要表现就是支援其他根据地。

以贺龙为首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集体,除指导晋绥军区进一步开展“把敌人挤出去”的斗争,还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先后组织了多支部队,北上、南下,深入其他敌后根据地,实施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

1944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找到正在延安附近进行大生产运动的第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向他交代一项特殊任务:“最近党中央准备派900名干部到南方去,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因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想从你的第三五九旅抽一名团长带上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南下。今天找你来,就是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王震说:“这没有问题,不过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以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兵力是否少了些请主席再考虑一下!”

回到旅部后,王震旅长立即找来几位团长商议,大家都感到这次护送要通过日、伪、顽军占领区责任重大。于是,王震再次去延安,主动向毛泽东请缨。毛泽东思忖着说:“你去嘛,党中央研究一下再说!”

事隔一天,毛泽东又找到王震。他先仔细询问了部队的情况,然后对王震详谈了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听了毛泽东的一番分析,王震激动地表示:“有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坚决地完成任务!”

就这样,在10月初由第三五九旅的部分兵力,加上中央派往南方的干部大队,总计5000人组成了“南下支队”。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何维忠调任支队供给部部长,左齐任供给部政委。

11月10日,王震率部告别延安,开始了南征。南下支队从1944年11月出发,至1945年10月北返中原解放区共历时11个月,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转战陕、晋、豫、鄂、湘、赣、粤7省,和日伪顽作战100多次。他们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开辟湘粤赣边抗日根据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

1945年5月,德国已经投降,欧洲战场上的反法西斯战争基本结束,这时,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攻势。

5月中旬,党中央从八路军留守兵团抽调炮兵旅和第三五九旅的一个团,从延安出发,经晋绥、太岳南下,最后开赴东北。至6月中旬,党中央又将留守边区的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团、第七一九团和第三五八旅教导员,约4000多人,组成南下第二支队。

6月10日,南下第二支队4000余健儿,迈着坚定的步伐,由延安出发,东渡黄河,翻越吕梁山,直插晋东南。

7月5日,当支队前卫第一大队进至山西文水县敖坡附近时,与日军一部遭遇。为保障支队主力安全顺利地前进,第一大队令二连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开火,狙击敌人。这样,南下第二支队顺利通过同蒲路敌封锁线后,迅速沿交口、张店兼程向南迁进。直至攻克新安县城后,根据中央军委关于部队停止南征的命令,南下第二支队才做短暂休整补,随后,部队挺进东北,成为后来解放东北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下第二支队南征中,历时3个多月,纵横转战陕西、山西、河南3省,历尽千辛万苦,翻越吕梁山脉,冲破敌同蒲路封锁线,粉碎了日军多次阻拦,3次强渡黄河,攻占新安、孟县等城,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就这样,在抗日战争进行到反攻阶段时,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武装,既保卫了党中央、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又积极支援其他敌后根据地实施反攻,有力地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早日到来!

因此,陕甘宁边区和延安被后人誉为“抗日的灯塔”和“革命的圣地”,它们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彪炳史册,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