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卫生事业
陕甘宁边区创建之初,当地卫生水平很低,疾病和死亡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一些地区婴儿死亡率达60%,巫神到处招摇撞骗。为此,以林伯渠为首的边区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大力促进边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加强对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导,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0年3月,令时任边区医院院长的欧阳竞负责筹备,同年12月5日任命欧阳竞为边区卫生处长。
1941年1月,边区卫生处在延安市南门外小沟正式成立,其任务是承办有关全边区卫生医药事业,执行政府关于全边区医药事业的一切政策法令。6月7日,改组扩大卫生处,李治为处长,欧阳竞改任副处长。至10月,卫生处迁至白家坪。卫生处成立后,于1941年2月先后建立起材料科,陈步青担任科长;保健科,朱剑鸣任科长;医政科,李宁任科长;组建了“五科一室”。
至1945年2月8日,边区政府第九十六次政务会议决定,正式成立边区卫生署,王治邦任署长,李治任副署长。边区卫生处成立后,边区各县设立卫生科员,各乡设卫生委员会。从此,卫生工作得以有组织地开展。
为了推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边区卫生处印发了《军民卫生手册》、《传染病防疫问题》、《防疫须知》及防疫传单多种,举行卫生晚会、专题座谈会,使民众对卫生工作有一般认识。同时,卫生处还开展卫生宣传周活动,举办卫生展览会,广泛进行卫生宣传。
除了加强卫生宣传之外,卫生处还有一个工作,就是组织医务人员,面向基层为群众服务。
早在边区卫生处初成立时,就明确规定“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经常配合卫生防疫组织医疗队下病区调查,深入农村巡回医疗。
1941年5月,边区内瘟疫流行,边区卫生处特组织医疗防疫队到甘泉、富县、志丹等疫情较重的各县,历时两月余,共为民众及公务员、学生注射防疫针,种痘,共治病上千人,控制了疾病的流行,并帮助当地政府建立了防疫委员会。
后来,边区生署在总结过去下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优待群众病人办法:因病重抬来医院的群众病人,医院一定要设法收容;来到各门诊部的病人一定要及时诊断;不能前往门诊就医的群众病人,医生要出诊去看。这是卫生署对待群众病人的一种特殊照顾,真正解决了群众的疾苦。
除了卫生领导机关——卫生处外,为了做好边区的卫生工作,党中央和边区政府还成立了边区医院。
早在党中央刚到陕北,为了解决边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党中央决定筹建边区医院,解决边区军民的防病治病,并委派傅连璋负责筹建。
为了加快建院工作的进展,傅连璋以卫生所为基础,一面工作,一面在宝塔山开辟新址建院。1937年7月,边区医院就宣告成立。不久,边区政府就任命傅连璋任边区医院院长,黄祖炎、夏耘任副院长,王群任政治委员,薛峰任政治指导员,谢星亭任药材科长兼药房主任。1938年底,陕甘宁边区政府委任欧阳竞为医院院长。
除了有边区医院之外,陕甘宁边区还有延安保健药社。延安保健药社经药为主,以医为助,医药结合,既是一个医疗卫生组织,又是一个经营药材的商业机构。
在边区党和政府倡导下,民政厅1938年曾委托延安市委组织部长李常春(中医)筹办保健药社。1939年7月,保健药社在安塞县成立。开办后的保健药社,治愈了干部休养所许多病员,赢得了周围机关及群众的信誉。1939年12月即扩大了组织。1940年7月,药社迁至延安市,更名“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总社”,地址设延安南关。药社工作紧张,从早到晚都为工作时间,无放假,而且价格低廉。对于穷人,有时还实行免费送药。
在八年抗战期间,延安保健药社以经销药材赢得利润为经济基础,推动医疗事业,特别是中医药的发展,解决边区药物缺乏的困难,为抗战和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培养医疗干部,也是陕甘宁边区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在1940年11月,筹办中的边区卫生处就在边区医院附设卫生人员训练班,培养大批医务工作干部,分赴各县开展边区卫生工作。
1941年5月26日,边区开办了边区医药学校,由许德兼校长,魏明中兼教务主任。1942年9月25日举行了开学典礼,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赠书“济世救人之学”的题词。
学生入校后先分预科进行一年基础教育,开设有国文、数学、自然、史地及卫生课等。预科学习之后,分别编为医生班、司药班、护士班进行专业学习。学校第一期培养医生40名,护士30名,司药13名,共计83名医务人才,分配边区各医院。1944年学校继办第二期,70名医生于1945年10月毕业,组成11个医疗队分赴各县为群众服务。
除此之外,在林伯渠主席的带领下,边区政府还率领边区军民,改造巫神,改变群众不卫生的习惯,发动群众广建猪圈、厕所,改进饮水,消灭虱子,实行新法接生等,从而使边区人民的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