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少年时代

从莫斯科乘火车往南走二百公里,就到了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车站,再改乘汽车往东走不远,可以看到山坡下面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林中有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一座贵族庄园就建筑在这美丽的草地上。这座庄园叫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意思是“明媚的林中草地”。庄园内有曲折幽静的林荫道,清澈见底的池塘,茂盛的灌木丛和高大的住宅。庄园外面不远处是农舍、田野、山谷和小树林。

1828 年 8 月 28 日(公元 9 月 9 日),世界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就诞生在这座风景如画的贵族庄园里,并在这里长期生活过。他曾在这里劳动、游泳、滑雪,和农民谈心,开办农民子弟学校,写过世界第一流的作品。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为了纪念托尔斯泰,就把这座庄园作为名胜古迹保存下来,供世界各地来的人旅游瞻仰。

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是在世袭的贵族家庭长大的。他的先辈彼得·安德列耶维奇·托尔斯泰是彼得大帝时代的著名活动家,做过俄国驻土耳其首任大使。由于他功勋卓著,彼得大帝授予他世袭伯爵爵位。

托尔斯泰的祖父伊里亚·安德烈耶维奇伯爵,年轻时曾在海军供职,晚年曾任喀山省省长。他是一个典型的慷慨好客的俄罗斯贵族,用托尔斯泰的话说,“他不仅心肠善良,而且挥霍无度”。他喜欢豪华的酒宴和舞会,也喜欢打牌,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他债台高筑,不得不把所有的领地全部典当出去。

托尔斯泰的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是个好幻想的青年,双亲的独生子。他违背亲人的意愿,十七岁时就投笔从戎,参加过 1812 年的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退役以后,在莫斯科孤儿收容所供职。在托尔斯泰的记忆里,父亲是个愉快、温柔、善良而又常常流露出忧郁神情的人,他很大方,有着上流社会老爷的那种贵族气质。

托尔斯泰的母亲出身于沃尔康斯基公爵家族。外祖父尼古拉·谢尔盖耶维奇·沃尔康斯基做过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侍从武官,是女皇宠信的人之一,担任过驻柏林的特派大使。后与保罗一世意见不合,被解除了军职。一年后又官复原职,做过阿尔汉格尔斯克省省长,获得元帅、总司令的官阶。但不久又与刚愎自用的保罗一世发生了冲突,沃康斯基不愿卑躬屈膝,四十六岁便退职回到他的领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隐居。

托尔斯泰的母亲是沃尔康斯基公爵的独生女,她的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父亲的领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度过的。她跟失宠被黜的父亲离群索居,在父亲的培养下涉猎数学、地理、园艺学等各种科目,通晓法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会写诗歌,这在上等贵族中是十分罕见的。

1822 年,玛丽亚嫁给了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成了贤妻良母。婚后住在父亲美丽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生了五个孩子。大儿子尼古拉在高加索当军官时染上酗酒的恶习,但为人善良仁慈,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了穷人。二儿子谢尔盖,性格温柔,但有点自私。三儿子德米特里,生活放荡,后患肺病死去。列夫·托尔斯泰是第四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妹妹叫玛莎,虔诚地信奉宗教,后来入奥普亭隐修道院作了修女。

托尔斯泰一家在亚斯纳雅·波良纳生活得十分和睦,父亲成了富饶的庄

园主后,热衷于经营家业,管理庄园中的各种事务。母亲博览群书,兴趣十分广泛。每逢夜幕降临,刚刚燃起蜡烛,家中就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讨论作品的争论声和钢琴的弹奏声。

母亲喜欢带孩子们到浓荫如盖的林荫道上散步,这里有遒劲挺拔的橡树,有枝叶披拂的菩提,有深沉肃穆的松杉,还有袅娜多姿的白桦。有时他们还走到更远的沃隆卡河畔老磨坊附近,休息时,孩子们常常在一棵大树底下坐下来,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沾盐的黑面包,一边听妈妈讲着娓娓动听的故事。

托尔斯泰不记得自己的母亲,因为在他不到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可是通过非常了解母亲的人们讲述与回忆,知道母亲非常喜爱他,对他关怀备至。母亲那美好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他的眼前,他的心灵对母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向往,以至托尔斯泰晚年回忆母亲的时候,年已八十岁的他依然泪水盈眶。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谈起自己的母亲是不能不落泪的。”

当时大多数贵族家庭的孩子都有乳母,这些善良、纯朴的乳母对孩子们照料备至,孩子们对她们也依偎不离。托尔斯泰的乳母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妇阿夫多季娅,托尔斯泰始终保持着对她的热爱,长大成人以后,还到农村去探望过她。乳母去世后,托尔斯泰还去凭吊过她的坟墓,并且永远怀念她。

母亲的去世,是托尔斯泰家一件非常悲痛的事情,孩子们失去了精明贤惠的慈母,他们都很小,长子尼古拉才六岁,幼女玛莎才几个月。兄妹五个便由年迈的祖母和虔信宗教的阿·伊·奥斯坚一萨肯姑妈监护,但是操劳和教育孩子们的担子,主要是塔季扬娜·亚历山大罗芙娜承担。她是祖母娘家的远亲,从小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托尔斯泰叫她“姑母”。

塔季扬娜·亚历山大罗芙娜姑母性格善良坚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塔季扬娜·亚历山大罗芙娜对他一生的影响,仅次于他的父亲和母亲而居第三位。托尔斯泰还在一处写道:“我目击身受,知道她以能爱人而感到幸福,于是我也懂得了爱的幸福。”托尔斯泰孩提时的游戏是与庄园的生活及习俗分不开的。夏天,他们去

钓鱼、学骑马。有一次,托尔斯泰一只手拿着一块黑面包,另一只手拿着一些蚯蚓向池塘跑去,匆忙中误把蚯蚓当面包咬了一口,从而尝到了泥土的滋味。冬天,他们同农民的孩子坐着雪橇和溜冰箱从山上往下滑,响亮的笑声和喊叫声在通往山下的乡村街道上飘荡。

托尔斯泰活泼伶俐,是个勇敢的孩子,他努力锻炼自己的毅力。有时, 他会做出一些使周围的人们预料不到的举动来。有一次,他竟然想在空中飞起来。这件事发生在莫斯科,一家人正坐下来吃午饭,可是九岁的托尔斯泰却没有来。家庭教师去找他,发现他躺在屋旁的地上,失去了知觉,原来, 当大家去用午餐的时候,他一个人爬进顶楼敞开的窗户,纵身一跳,摔在院子里。他觉得如果“蹲着,用手抱着双膝尽可能把它抱紧”,他是能够飞起来的。

正如当时所有贵族家庭子弟一样,年幼的托尔斯泰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家庭中接受培养和教育的。德语教师费德尔·伊凡诺维奇·廖谢尔被请到托尔斯泰家做家庭教师。他掌握的知识并不多,但却是个正直的好心肠的人, 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他不仅教孩子们德语,而且教算术、历史、地理。同时还担任保育员,和孩子们散步,安排他们睡觉,和他们一起就餐,培养他们

具备贵族社会所必需的气质和风度。

托尔斯泰家有个丰富的图书室,里面有许多藏书,除自然科学、哲学书籍外,还有杰尔查文、卡拉姆辛、茹柯夫斯基、普希金的许多作品。托尔斯泰常常阅读这些书籍,特别喜欢《一千 0 一夜》中的故事和普希金的诗。托尔斯泰的艺术感特别发展,他那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普希金诗歌的优美情调, 揣摩出诗歌的细微含义。有一次,他背诵普希金的《致大海》,自然流畅, 感情真挚,父亲听了非常惊喜。后来托尔斯泰回忆道:“那时我明白他在我这次背诵中发现了什么优点,我感到特别快乐。”

托尔斯泰家有写记事簿和日记的传统,母亲写过《个人备忘日记》,对大哥尼古拉的举止和言行作过记录;父亲有一本录诗簿,上面抄录了他喜爱的诗人的作品。托尔斯泰七岁时就写起记事来,在记事簿里,他描写了各种鸟类——老鹰、鸢、猫头鹰、鹦鹉。

托尔斯泰九岁时,开始写题为《外祖父的故事》的新笔记,这是对身经百战的老团长的各种奇遇的生动叙述。另一本笔记本叫做《格言》,他在里面画了些说明格言的速写。

1837 年,托尔斯泰九岁了,父亲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决定把他们送往莫斯科。托尔斯泰怏怏不乐地离开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离别了他所亲近的人。可是很快,先是旅途,后来是大城市产生的新的印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在他眼前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后来,托尔斯泰和他的哥哥们常常乘坐轻便马车往返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与莫斯科之间。疾驰而来的三套马车、缓缓移动的车队、徒步的旅行者、铃声、赶车人悠扬的俄罗斯歌声,农村的烟味和焦油味,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这一切都给这位未来的作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托尔斯泰听大人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围攻克里姆林宫,关于拿破仑和莫斯科大火的故事。耸立在莫斯科河畔的金色圆顶的克里姆林宫雄伟壮观,使托尔斯泰惊叹不已,使他回忆起俄罗斯光荣的过去,回忆起俄罗斯人民为争取自由的斗争历史。

在少年时代,托尔斯泰仍然保持着所有的天赋和童年的爱好。他对身边所有亲近的人仍然是那么温柔,仍然那么多情善感,仍然那么勤学好问,朝气蓬勃,富于敏锐的观察力。所以这些特质都在发展着,深化着,并且具有新的内容。

1837 年 6 月 21 日,托尔斯泰一家在莫斯科居住还不到半年,家庭又遭受了巨大的不幸。父亲去图拉城办事,猝然去世在那里。幼小的托尔斯泰知道父亲外出,却不相信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久久地盼望着父亲的归来。他在莫斯科街头徘徊着,在不相识的人们中间寻找着父亲熟悉的身影,心情异常沉重。

父亲死后不久,祖母解除了可爱的费德尔·伊凡诺维奇的教师职务,聘来了法国人圣——托马。新来的教师不象费德尔·伊凡诺维奇那样心地宽厚, 他不是用爱抚而是用恐吓的办法管教孩子。因此,托尔斯泰厌恶他。

一年后,祖母也去世了。托尔斯泰的大姑妈阿·伊·奥斯坚—萨肯承担了对孩子们的监护。可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仍然是远房的姑母塔季扬娜·亚历山大罗芙娜。

在漫长的冬夜,托尔斯泰喜欢听姑母和善良温柔的侍女杜涅奇卡的谈话。托尔斯泰后来写道:“我的好思想和心灵的良好活动,是受益于这些夜

晚谈话的。”

父亲和祖母去世后,托尔斯泰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庄园的收入远远不够维持在莫斯科的开支。为了节省费用,决定让年龄大的尼古拉、谢尔盖同大姑妈和教师圣——托马留在莫斯科继续学习,其余年龄小的就由姑母塔季扬娜·亚历山大罗芙娜带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很称托尔斯泰的心意,因为不再跟讨厌的圣——托马念书了。后来,托尔斯泰和圣——托马的关系恢复了正常,并且建立了友好的通信联系。圣——托马是最早发现托尔斯泰具备敏锐的艺术感的人之一,而且劝他从事诗歌创作。

十一岁的孩子,未来的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耽于幻想,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时而想从烟雾弥漫的房子里救出妇女和儿童,或者阻拦住脱缰的奔马,救出马蹄下垂死的骑手;时而他又幻想自己是个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驰骋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

从莫斯科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后,托尔斯泰对生活的看法有了变化。他同过去一样喜欢到村子里去,到农民的院落、木屋里去,同昔日的伙伴玩耍。可是现在他开始觉察到过去未曾留意的事物。他看到了衣衫褴褛的农民, 倒塌了的农舍,饥饿的牲口。他把农奴贫困的生活与自家的贵族生活作了比较,开始思考生活不公平的问题。

1840 年,图拉省发生了旱灾,许多牲口饿死了,不少农民因饥饿而丧生。托尔斯泰家卖掉了部分田产,用这笔钱给农民买了粮食。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富有同情心的托尔斯泰的注意。大姑妈阿·伊·奥斯坚—萨肯看到人间的种种苦难,感到人生没有意义,就抛弃了贵族家庭到修道院隐居去了。另一位姑妈彼·笋·尤什科娃。伊里尼奇娜成了托尔斯泰兄弟的监护人。她是喀山省省长的夫人,住在喀山,因此就把孩子们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莫斯科一起带到喀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