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与土壤

土壤是树木生长和发育的场所,也为树木生活提供必需的水分、养分、温度和空气。在同一气候区内,土壤条件的差异又往往是形成多种森林类型的直接原因。

土壤对树木的生态作用,首先是母岩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 影响树木的生长和不同的森林组成。

土层厚度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通常土层浅薄处,土壤贫瘠干燥,而土层深厚处,土壤较肥沃湿润,同时,土层厚度也决定着树木根系分布的空间范围。同种树木在不同的土层厚度上,其生长量差别很大。在丘陵山地土层瘠薄的山顶、山坡、山脊一般只有马尾松分布;而在土层深厚的山脚和山洼,则生长杉木、毛竹和多树种的混交阔叶林。

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保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所以也影响着树木的生长和分布。砂土蓄水性能差,保肥性能差,只能生长马尾松等耐干旱贫瘠的树种;粘土通气不良,易积水,宜生长的树木较少;土壤既通气透水, 又能蓄水保肥,是林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土壤,适宜多种用材树种和经济林木生长。

不同的土壤结构,会表现出不同的肥力状况和土壤特性,其中团粒结构多的土壤的耕性、保水保肥性能及气热状况均好,是树木生长最好的土壤结构形态。

土壤的酸碱反应,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树木的生长情况。不同的树种对土壤的酸碱度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范围和要求。杉木偏酸性,柏木偏碱性。

土壤为树木生长提供和协调其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即土壤肥力,对树木的生长影响十分重大。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多少,土壤中的空气是否状况良好,以及土壤温度、养分等情况,都直接给林木的生长带来影响。在土壤中,还有数量庞大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微生物。它们

繁殖快、活动性强,对改良土壤和促进树木的生长期起着较大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地面的枯枝落叶,并将其转化成树木生长的营养物质。豆类植物与土壤中的固氮菌、根瘤菌结成共生体,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供树木生长用。有些树木的根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有的能固氮, 有的能分泌酶,增加树木营养的有效性;有的可以产生抗生素,保护幼根免于寄生物入侵;当然,也有些微生物能引起养分损失或分泌有毒物质,给树木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