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场的饲用植物

草地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的个体所形成的巨大群体。它为各种家畜提供了所需的优质饲草。引种牧草可以为荒芜的土地重新生长出繁茂的草群植被,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草地具有再生产的特性,草地植被绝大部分是由草类组成。一次形成草地以后,短者数年,长者几十年不需补播种子。其生产过程是:利用(或刈割),生长,再利用,再生长,周而复始,以根颈(或分蘖节)作为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种子次之。这一点和农业有显著的不同。草地的植物组成复杂。草地除了以高产的种子繁殖进行的单作以外,天然草地多由数种牧草相嵌而生。栽培草地,也是根据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家畜的营养需要来选择混播的牧草品种和播种比例,因此,草地的植物组成是复杂的。草地具有与畜牧业发生直接关系的特性,譬如过分提高牧业产量,则将阻碍草地的再生。轻者减产,重者把草地造成退化、沙化,达到荒废的程度。相反,过分考虑牧草的再生,减少草地的载畜量,则引起牧业生产下降。因此必须保持双方的平衡。草地生态系统庞大和复杂,草地具有提供人类高级动物性蛋白(肉、奶、蛋)的特性,因草地以其第一性生产者——绿色饲用植物饲养着第一性消费者食草动物——家畜及畜产品来提供人类的营养食品。

天然草地类型有:湿润高禾草草原、盘帕斯草原、干草原、稀树干草原、“凡勒得”草原、灌木荒漠和山区草地等七种。我国的天然草地根据植物区系的特点,植被组成的区域性以及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可划分为六个草地,即东北草地、内蒙古草地、陕甘宁草地、新疆草地、青藏草地和南方草地。其中南方草地资源丰富,水热条件好,潜力很大,有待今后大力开发; 并应妥善处理好农、林、牧三者互补互促的辩证关系,使其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饲用植物是指各种牧畜所采食的草本植物(牧草)和木本植物(如半灌木、灌木、小乔木)的统称。而优良饲用植物则需具备下例特点。

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盐碱、耐酸、分布广。

易繁殖,竞争能力强:有性(利用种子)和无性(枝条、地下茎)繁殖都容易,侵占地面、地下和空间的能力大。

产量高:植株高大,叶量多,分蘖或分枝多,再生性强。

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数量越高越好,纤维素越少越好。衡量营养价值的高与低,好与差,主要以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多少来作依据。

寿命长: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也是混播的主要依据,通常分为:短命——生活年限 3~4 年,中命——生活年限 5~6 年,长命——生活年限 10 年以上。

适口性好:即牲畜对牧草喜食程度好。耐牧、耐刈割、再生性强。

植物在草场上的丰富度(也叫参与度)大。

我国天然草地的饲用植物极其丰富多样,其中优良的饲用植物,简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