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

1937 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当时太平洋战争尚未打响,美英等国不愿得罪日本,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中立,中国只得单枪匹马地抵抗着日本法西斯的武装侵略。

但是,世界各国有不少正义人士纷纷来到中国,自愿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战。美国陆军航空兵退役上尉克莱尔.李.陈纳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 1937 年 5 月起,热心帮助中国空军发展的陈纳德就担任了中国政府的航空顾问,为抵御日本的侵略积极出谋划策。

1940 年秋,陈纳德受蒋介石的委托返回美国,为中国寻求人员和物质援助,但却遭到美国军方的冷遇。

陈纳德并不灰心,他四处活动,终于打动了罗斯福总统。富有远见卓识的罗斯福总统察觉到日本对美国的潜在威胁,意识到援助中国抗战的重要。1941 年 4 月,他签署了一项秘密命令,允许美军航空队的退役人员以志愿人员的名义赴华参战。

罗斯福的这一命令为陈纳德在美国的活动开了绿灯。陈纳德很快在美国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中招募了两百多名飞行员和地勤保障人员。他还说服美国政府将原本计划卖给英国的一百架 P-40“战鹰”式战斗机转售给中国,供这批志愿人员使用。

1941 年 7 月,陈纳德率领这批招募来的人员来到缅甸,正式组建起美国志愿航空队。

与此同时,罗斯福总统还批准向中国陆续提供 269 架美制 P-40、P-43 战斗机和 66 架轰炸机,并接受中国空军人员前来美国受训。这些措施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中国空军无疑是雪中送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正式对日本宣战,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全面投入到对日作战中去。

1941 年 12 月 20 日,初出茅庐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在昆明上空一举击落四架日本轰炸机,取得了来华作战的首场胜利。志愿航空队从此名声大震,赢得“飞虎队”的美誉。

此后,志愿航空队与中国空军密切配合,频频出击,屡奏凯歌:

1942 年 1 月,中美飞行员联合空袭日军在越南的机场,给敌人造成一定的损失;

1942 年 3 月 24 日,志愿航空队 10 架 P-40 战斗机突袭泰国清迈的日军

机场,将停在机场上的 40 架日军战机炸成一堆废铁;

1942 年 5 月 8 日,志愿航空队出动 8 架 P-40 战斗机,袭击了日军沿怒

江峡谷推进的一支纵队,打死打伤日军 200 多人,击毁 50 辆卡车,迫使日军后撤,从而粉碎了敌人渡过怒江、攻击昆明的企图。

截止 1942 年 5 月底,志愿航空队共与日军空战 26 次,对地突击 23 次,

拦截 10 次,击落日机 193 架,炸毁日机 75 架、卡车 112 辆、仓库 15 座;航

空队自己则损失飞机 68 架,阵亡和殉职 20 人,重伤 9 人,失踪 4 人。“飞虎队”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2 年夏季,美国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华援助规模,正式在中国开辟对日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根据这一最新政策,志愿航空队被改编为美国陆军第 10 航空队第 23 战

斗机大队,又称中国航空特遣队,不再隶属于中国军队,而成为美军的正规部队。这支部队仍由久经沙场的陈纳德指挥,他本人也由一名退役上尉一跃而为美国陆军现役准将。

第 23 大队保持了“飞虎队”能征善战的传统。1942 年 10 月 24 日,他们出动 12 架 B-25 轰炸机和 10 架 P-40 战斗机,从中国的桂林出发,前去攻击日军占领下的香港。

这次行动十分成功,不仅轰炸了日军在香港的码头和船舶,还在香港和广州之间击落日机 20 架,而自己仅损失一架战斗机和一架轰炸机。

第 23 大队在成立后的头 8 个月中,共击落日机 149 架,自己仅损失 16

架战斗机和 1 架轰炸机,真可谓战功显赫。

1943 年 3 月,这支部队又被扩编为美国陆军第 14 航空队,陈纳德升任

少将司令。第 14 航空队下属第 23 战斗机大队和第 11 中型轰炸机中队,一个

月后又增加了第 308 轰炸机大队。

自此,第 14 航空队在中印缅战区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基地网,作战范围覆盖了中国的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等地以及印度和缅甸。

在中国八年抗战和太平洋战争中,陈纳德将军和他率领的“飞虎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英名至今仍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