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奋起进行全民抗战,以保卫自己世代生存的家园。

当时,中国的空军还很弱小,无法与日本空军相抗衡。这时,北方的邻国苏联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1937 年 8 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贷款,并且派出军事专家前来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

1937 年 10 月,第一批苏联志愿航空人员由苏联中亚的阿拉木图(现为哈萨克斯坦首都)出发,经兰州抵达武汉。他们组成一支战斗机大队和一支轰炸机大队,各拥有 23 架依-16 式战斗机和 21 架 CB 式轰炸机。

同年 12 月 1 日,这两个大队先后抵达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此时,日本军队正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攻打南京,日军飞机天天对南京进行狂轰滥炸, 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苏联航空志愿队到达南京的当天下午,便升空作战,打响了援华的第一仗。志愿队大显神威,一举出落三架日机,赢得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在战斗中,飞行员安德烈不幸阵亡,成为第一位血洒中国蓝天的苏联航空志愿人员。

第二天,航空志愿队出动九架轰炸机,对停泊在上海的日本军舰进行了袭击。这些日军舰只自从侵略中国以来,还从未遭到过中国空军的袭击,麻痹大意得连防空炮火都没有准备。

航空志愿队飞到日本人头上,给予狂妄的侵略者以迎头痛击,炸沉大型巡洋舰一艘、运输船两艘,炸伤各种军舰六艘。

在南京保卫战期间,中苏两国飞行员共击落日机 20 架,使得不可一世的日本空军尝到了苦头。

南京陷落后,苏联航空志愿队随同中国空军一起西撤到武汉、南昌一线, 继续与日军进行激战。

1938 年,武汉保卫战打响。在 2 月 18 日的第一次武汉空战中,中国飞

行员英勇迎敌,击落 12 架日机。

4 月 29 日,第二次武汉空战爆发,日本第二联合舰队派出 27 架战斗机

和 18 架攻击机前来空袭。航空志愿队出动 45 架战斗机,和中国空军的 15 架战斗机一起升空迎敌。

经过 30 分钟的战斗,中苏两国飞行员共击落日本 11 架战斗机、10 架攻

击机,击毙日本飞行员 50 人,活捉 2 人,自己方面损失 12 架飞机。

在此后的历次战斗中,苏联飞行员都和中国战友一道,英勇出击,奋勇杀敌,有多名苏联勇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武汉保卫战期间,苏联航空志愿队还主动出击,长途奔袭日本在台湾的空军基地。 2 月 23 日,28 架 CB 式轰炸机从武汉出发,直飞台湾松山机场, 一举炸毁敌机 40 架、营房 10 栋、机库 3 座,以及足够用 3 年的油料,给敌人予以沉重打击。

这次轰炸造成日军松山机场一个多月不能使用,日本当局罢免了驻台湾的行政长官,并将松山基地指挥官交付军事法庭审判。

这次空袭行动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力地鼓舞了正在同日本侵

略者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

空袭行动的第二天,宋庆龄以中国航空委员会的名义举行庆祝宴会,招待参加空袭的苏联勇士,宋子文和中国许多高级将领出席了招待会。宋庆龄在祝酒辞中,对苏联航空志愿人员大加赞扬:

“你们以这次成功的袭击表明,俄国人不光是在道义上,而且在行动上支援我们,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武汉、广州相继失守后,航空志愿队又后撤到成都、重庆、兰州一带, 为保卫中国西南、西北大后方而继续战斗。

但这时的国民党政府,已逐渐倒向了以美英为首的西方集团怀抱,蒋介石当局对来华参战的苏联志愿人员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歧视性和限制性措施, 使他们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中苏关系逐渐变冷。

另一方面,当德国法西斯占领了大半个欧洲之后,已经把侵略矛头对准了苏联。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政府赶在希特勒入侵苏联之前,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联援华志愿人员就不能再参加对日作战。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

卫自己的祖国,苏联航空志愿队开始陆续返回国内。到同年 10 月,苏联政府宣布中止对华军事援助,航空志愿人员基本撤尽,飞机和其它装备则留给了正处于相持阶段的中国战友。

纵观苏联航空志愿队的援华过程,从 1937 年下半年到 1941 年上半年,

正是中国抗日作战最艰苦的时候,先后有 2000 多名苏联飞行员来华参战,其

中有 200 多人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人民在南京、武汉、南昌和兰州等地修建了许多座苏联援华烈士墓、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以永久地纪念这些异国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