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拜泰山,尊崇泰山为“仙山佛国”。帝王称为国泰民安的神山,在泰山上下刻石题字,建庙塑神,将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文人雅士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他们从更高精神文化的层次,把泰山视为“国家柱石”、“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座蕴藏美质、激发灵感、触动爱国情思的名山。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人的梦想。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他曾到泰山游览,即时诗文,留下了他在那一特殊时期的心路历程,成为泰山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

那还是在742年,李白来到泰山,作了较长时间的浏览逗留,写下了一批关于泰山的作品,如《游泰山六首》、《拟恨赋》、《梁甫吟》等。

李白关于泰山的诗篇,既是雄奇俊逸的游仙诗,又寓含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反映李白思想的重要资料。李白一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是他孜孜不倦的实践与追求。

李白的泰山之游,正是他具备了一定声望与条件后,尚在待机实现他理想抱负的特殊时期进行的。此游目的,是为了满足他的精神需求,追溯历代帝王先贤的遗踪,以开阔眼界,实现功名计划,期冀与神仙异士际会,并得到高士名师的指点。

这一目的强烈吸引着李白,使他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他从“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到“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再到“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一气住了4个多月。这种长时间的独往独来地畅游,是李白游历生涯中罕见的。

李白在泰山的浏览和创作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容,他经春历夏的泰山寻仙,留下令人缅怀的足迹遗踪。在泰山,李白曾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他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

《游泰山》把诗人的理想抱负与求仙访道完美地结合起来,是继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香草美人形象之后,开创了以神仙道化寓含政治理想的崭新的新手法,显示出“诗仙”非凡的手笔。这是李白《游泰山》诗六首中的第一首诗: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李白创作的诗,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奇丽意想和旷达境界,那种与天地往来的自由放逸精神,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

《拟恨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察照人生,直抒胸臆,令人耳目一新。隐居徂徕;《竹溪六逸》的诗传播深远,慷慨激昂的《梁甫吟》传唱后人。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悠远的思考与回味。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了。

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这首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杜甫的《望岳》写道:

岱宗夫如何?齐鲁情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这首《望岳》写于736年,诗人在诗中写道: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杜甫曾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

相映成辉的苏轼、苏辙,留下很多泰山诗词歌赋。兄弟俩是北宋政坛、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双星。苏轼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巨匠、文坛盟主。他一生政治上屡经沉浮,充满坎坷和悲剧,在文学上却是公认的天才和全才,于诗、文、词、赋都有极高的成就。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苏氏兄弟的泰山诗文,颇多唱和之作,洋溢着不同的格调与才情,成为相映成趣的瑰丽篇章。

传说,那还是苏轼的童年时代,就与泰山结缘。他8岁那年在天庆观读书,有人从京城带来北宋学者石介所作的《庆历圣德诗》给老师看。

苏轼好奇地问先生是些什么人?

先生说小孩子何必问这些!

苏轼认真地说:“这是天上的人吗?那我就不用知道;如果也是地上的人,为什么不可以问呢?”

后来,“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这件事反映了苏轼的过人见识,同时也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泰山石介的深刻印象。

苏轼仅存的泰山诗是与苏辙的合作。苏辙于1073至1077年,在济南任齐州掌书记,兄弟俩人感情甚笃。

1074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奏请朝廷,愿调到山东与弟靠近,于是他被调到密州任知府,即后来的诸城,并于年底到任。济南与密州仍相距千里,但两地间往来音讯甚为频繁。

苏辙在齐州曾寄给苏轼许多诗文,其中有《次韵韩宗缭弼太祝送游泰山》诗,苏轼即作《和子由四首》相赠,其中一篇为《韩太祝送游泰山》。苏轼还有一首赠酬诗《送杨杰并叙》,这首诗的前两联专写泰山日出景象,十分传神。

1078年,苏轼在徐州任知府,郓城人顿起到徐州考取徐沂举人,苏轼赠诗以“登泰山小天下”为喻,鼓励他继续进取学业。

苏轼还有一些涉及泰山的诗句。他在赴陕西凤翔府任判官途中路过京兆,即后来的陕西西安,与京兆尹刘敞痛饮数日。刘敞在京兆搜集了数十件石器,以此考察三代制度。苏轼观赏这些石器,大有沧桑之感: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唯余故苑石,飘散在人间。

君持刘李未,不能保河关。

况此百棵石,鸿毛于泰山。

1091年,苏轼出任颍州知府,他到任后,像在杭州疏浚西湖那样疏浚颍州西湖。竣工之后,他赋诗把两处西湖作以比较,他写道:

泰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颖谁雌雄。

另外,苏轼还有5篇关于泰山的杂文。苏轼与泰山的关系起自苏辙。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颖滨遗老,谥号文定。19岁与苏轼同中进士。

苏辙一生著述丰富,有《栾城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另外有学术专著《诗集传》、《春秋集解》、《古史》、《老子解》等。

苏辙于熙宁六年冬到济南任齐州掌书记,熙宁十年春返京。熙宁八年春有闲暇南下泰山。他此行出济南城进入南山,游长清四禅寺,至灵岩,到泰山,历时10天。行前有友人、太常寺太祝韩弼等作诗相送,苏辙也写诗唱和,写下了《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泰山》。

然后,苏辙一路南下,写下了《初入南山》、《四禅寺》、《灵岩寺》、《岳下》等四首游泰山的诗。其中,他的《岳下》诗写道:

东来欲何求?聊欲观海岱。

海西尚千里,将行勇还退。

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

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

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

山林无不容,疲恭坐自碍。

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阛阓。

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苏辙在岱庙和泰安城观览了名胜古迹及熙穰的登山盛况,本想勉力登上山顶放眼远眺,但经过一路跋涉,已感疲劳,又怕走坏双脚回不了济南,所以徘徊3天,始终没能上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在密州的苏轼得知此事,也甚为惋惜,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著名诗句:

恨君不到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苏辙离开齐州以后,再也没有到过泰山。1090年,苏辙在朝中任龙图阁直学士和御史中丞。

这年大旱,高太后、宋哲宗下诏减膳,并派员至泰山祈雨,苏辙奉命撰有三篇祈雨谢雨文,分别是《五岳四渎祈雨祝文》、《谢雨祝文》、《岳渎谢雨祝文》。

苏轼诗中美学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写景抒怀诗。他一生喜欢登临山水,探奇访胜。他的泰山诗描写了“云山烂漫”的雄伟瑰丽的奇景,着力渲染泰山日出“万里红波半天赤”的超拔精神与旷达气象。

追摄勾画出了刹那间“金轮”、“秋橘”、“跳丸”等变幻多姿的景观物象,以妙笔生花,给予穷尽相比摹写,同时又自然注入了“思濯锦”、“觅菟裘”的深挚情感。

苏轼把客观描摹的写景,变成了由主观感情熔铸的造景,达到了情景交融和物我辉映。虽是唱和的次韵诗作,却浑厚真醇,气满神足,超出了原韵。

苏轼的泰山杂文是其散文中独具风韵的妙品。其中《书徂徕煤墨》可见他兴趣的广博与见识的细致;《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与《请确长老疏》简练传神,体现出浓厚的佛学修养,文法上骈散交织。

在《与无择老师书》的谈吐中流露出精深书法造诣,他自称“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但其书法成就在宋代诸家中最称有名。《评比默诗》是对古文运动中矫枉过正现象的针砭,也只有苏轼能在当时达到这种卓识。

从苏轼的泰山杂文可以看出他的治学心得,充盈着妙理意趣,信笔挥洒,不假雕饰,从性灵中流出,旷观达识,至理深情,文格高远。

苏辙作品中的泰山诗自然朴实,清新淡雅。其中《游泰山四首》客观准确生动地记叙了沿途及泰安城的所见所闻。《岳下》中的诗句:

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

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

反映了春天朝山进香的繁盛景象,而后边的四句诗:

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

腥膻及鱼鳖,琐细或蒲菜。

说明泰安城在宋代就不从事农业生产,其店铺之繁华、饮食之精巧,竟使曾居京城、宦游数地的苏辙“纵观愕未已”,这足可以弥补泰山历史风俗资料的不足。

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泰山诗文,可称是双峰并峙,相映生辉。

巍巍泰山是古老的,在旧石器时期,泰山周围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在新石器时期,泰山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历代名人雅士咏泰山的诗数万之多,不胜枚举,是泰山文化的精华。

泰山被誉为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数以千计的石碑,使壮丽的泰山笼罩在历史、艺术、诗文的浓浓气氛里。泰山石刻文化艺术在我国发育得最为完善,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泰山中轴线上遗存各种石刻1800余处,著名的有稀世珍宝《秦刻石》、大字鼻祖《经石峪金刚金》、千古之谜《无字碑》、金碧辉煌的唐摩崖石刻《纪泰山铭》等。

石刻文化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结合最为直观的形式,它升华了物质,使本来毫无生气的石头有了灵气。它又物化了精神,把人们对自然产生的美感表达出来并告知世人。

泰山石刻源远流长,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后遗存碑刻500余通、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居我国名山之首,是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自古帝王将相、佛道儒家、文人雅士,为了追求永恒,在泰山上借石抒怀,泼石言志,乐石济公,刻石传经,形成了泰山石书奇观。石头和文字与书法刻工相结合,成为我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

泰山石刻中,碑刻800多通,摩崖石刻1000多处,这一山的石书,有粗犷急就的凿石,也有精雕细刻的龟碑,有岩石小节,也有万丈摩崖,有平民题迹,也有帝王御笔,真草隶篆,代不绝书,把一座朴素自然的泰山,装点成为了我国石刻书法艺术的天然博物馆,简直蔚为壮观。

可以说,泰山石刻涵括了我国整个的书法史,展示了我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珍藏了像秦朝的《李斯碑》、汉代的《张迁碑》、《衡方碑》、晋代的《孙夫人碑》,以及北齐的经石峪《金刚经》大字和唐朝的《纪泰山铭》等一大批名碑。

泰山石刻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

泰山浩瀚的石刻,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小碣;既有龟跌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也有龙飞凤舞;既有大家之手,又有石匠之书。

泰山沿途众多的摩崖石刻,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或赞泰山拔地通天之雄,或颂幽奥旖旎之秀,使自然之美融合在石刻艺术之中,石刻艺术又与自然之景浑然一体,成为连接人与自然山水的纽带,充实丰富了泰山的文化内涵。

秦刻石李斯碑驰名中外,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仅存10字,堪称稀世珍宝。

经石峪北齐刻经位于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是明隆庆年间兵部左侍郎万恭书刻。

经石峪金刚经刻是我国遗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经文刻于面积2064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上,自东而西刻着《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共2700多字,字径50厘米。经刻历千余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和捶拓无度,已残损磨灭过半,仅存经文41行、1000多字。

经刻字书法纵逸遒劲,以隶为主,富于变化,兼有篆、行、楷、草的意态,结体宏阔自然,用笔苍劲古拙,神采潇洒安闲,丰润雄浑。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赞为“榜书第一”。站在高崖俯视大字,如尊尊罗汉,肃穆端庄,稳坐如山,与整个泰岱的神韵相融合。它的书艺之高,结体之大,规模之巨,自古罕见,堪称“天下第一”,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和“榜书之宗”。

当人们在泰山极顶获得了小天下的满足之后,在下山途中再到经石峪湿湿双脚,在那山洪咆哮的山谷里,可以感觉到一颗古老心脏的强劲搏动。

经石峪金刚经大字,刻在2000多平方米的自然石坪上,历经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残存1000多字,堪称我国书法史上的千古奇观。

经石峪大字,近看像尊尊佛像,远望如云鹤游天,再衬以山林峭壁,流水鸟鸣,它在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氛围里,融会了人生的短暂和山川的永恒。

大观峰唐摩崖位于玉皇顶前、平顶峰下和盘路东侧,其最有名处,是其削崖为碑,其上布满了历代题刻。最著名的是725年,登泰山封禅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碑高13.3米,宽5.7米,全文1008个字,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评价:

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

西侧山峰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名为“云峰”。峰上有清康熙帝题的“云峰”二字,下有清乾隆帝诗刻的《夜宿岱顶作》。

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唐初将领刘仁愿、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元代吏部尚书徐世隆、明代刑部尚书朱衡、清代思想家阮元及著名诗人施闰章等历代名流题刻历历在目。“置身霄汉”、“青碧丹崖”、“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等大字与《纪泰山铭》互为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双束碑采用了武则天创造的11个字,有些字分析一下造字时的心理非常有趣。过去的“天”字是一个“大”字加上“一”横,“大”字是叉开双腿的男人,“一”横是苍天,就是“男人头上顶着天”的意思。

这个“天”字武则天认为有大男子主义之嫌,武则天造的“天”字,把一横下面的叉腿男人改成了穿裙子的女人,是女人在顶着天,这个字改得很费心机,很有个性。

过去的“地”,含有对女性不够尊重的意思,武则天可能觉得这个字有些无聊,于是改成了“山水土”的“地”字,大地不就是由“山水土”组成的吗,这个字既有诗情画意,又很直观。

那个叉着腿的“人”字,武则天可能觉得没有教养,于是她用“一”和“生”合起来,代替“人”字。她认为,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她强调的不是人的形状,而是人并不容易的一生经历,这个字造得非常深沉,非常理解人。

泰山石“第一山”碑刻位于“孔子登临处”的石坊前,碑高3米,宽1.1米,楷书体,系明嘉靖年间巡按山东的监察御史李复初题书。碑阴面有“入云有路”4个大字。

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立于1013年。碑高8.2米,宽2.15米,厚0.6米,螭首龟趺。碑阳文2319字,字径0.05米,行书。额篆“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碑阴面刻有明代山东巡抚张允济和巡按王立贤题的“五岳独宗”4个大字。立于岱庙正阳门内西边的碑台上,形制雄伟,与岱庙《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并称岱庙两大丰碑。

高山流水亭记摩崖碑刻于1572年,铭文刻在经石峪西侧崖壁上。崖壁高5米,宽8.7米,稍加磨砻。铭文共刻450字,字径0.12米,正书,刻辞雅丽,意境契合,书法浑厚古朴,与经字相映成趣,为明刻中的佳作。

谷山寺敕牒碑立于1209年,碑通高2.48米,宽0.94米,碑阳刻牒文两层,计179字。碑阴题额处浮雕力士像一尊,高0.35米。这个碑原立玉泉寺山门外东侧,后来移置岱庙碑廊。泰山原有金元时期敕牒碑7处,仅此碑幸存,实为珍宝。

在登山起点的岱庙,存有清代乾隆年间泰安知县何人麟草书的《望岳》诗碑。在这里遥望泰山,正好是“岱宗夫如何,齐鲁情未了”的朦胧感觉。

登山开始的地方,在万仙楼西边又有清代光绪年间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承篆书的《望岳》石刻。在这里,可以品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意境。

山腰以上的对松山东崖,是清代嘉庆年间山东巡抚、两江总督铁保的真书《望岳》。此情此景,充分体现了杜甫《望岳》诗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形象。

封禅祭祀碑是泰山石刻中一道独特风景线,遗存下来的有:秦《泰山刻石》,汉无字碑,唐《双束碑》、《垂拱残碑》、《纪泰山铭》,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青帝广生帝君赞碑》、《宋封祀坛颂碑》、《祥符碑》,明《去帝号碑》、《祝文碑》,清《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等。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站在此地,看到白云袅袅,流水滔滔,他灵机一动,命令臣下把他的《咏朝阳洞诗》刻在玉峰崖上,这通泰山最大的摩崖碑,远远望去,恰如天然图画上的一枚大印章。

在泰山,那些刚劲有力的摹刻大字,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辛的伟大精神。在山崖上面写字不容易,因为无法登上去,所以不知用什么办法达到的,足见先人的超人智慧。

岱庙名碑都是无价之宝,如《张迁碑》和《曹全碑》都为汉末名碑。《孙夫人碑》立于西晋,在272年,它与“历城郛休碑”、“河南太公望碑”同为晋代三大丰碑。

衡方碑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168年9月立,为著名汉碑之一。圆通经刻于1099年立,镶嵌于灵岩寺御书阁前壁。

颂岱诗文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为颂文题句。比较著名的诗有:杜甫的《望岳》;北宋苏轼的《黄茅岗》,苏辙的《题灵岩寺》;清朝乾隆皇帝有多处颂岱诗刻。

颂文有清朝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有清朝末年法政科举人袁家普题的《高瞻远瞩》等,都是名人佳作,堪与山川竞美。

泰山有众多颂岱题句,如:孔子登临处的“登高必自”;万仙楼北边有清代济南名士刘廷桂1565年隶书的“洞天福地”及正书字谜“虫二”等;有清代名流杨降霖1881年题的“步玉清”;经石峪有清代知县陈纪勋1857年题的“梵呗清音”;中天门有清光绪年间陕西督学吴大徽题的大篆“虎”字等,都堪称文化艺术珍品。

泰山景点题景石刻有:王母池的“王母泉”、“虬仙洞”、“朝阳泉”;五贤祠的“卧像石”;普照寺的“云门”、“石堂”等;红门北有“小泰山”;云步桥有“秦松”;岱顶有“鲁班洞”、“瞻鲁台”等;岱西有“黑龙潭”等,都堪称奇观。

泰山楹联主要分布在景区内的十几处石坊、石亭上,如岱庙坊、玉皇阁坊、天阶坊、红门宫坊等。亭联有普照寺的筛月亭、五贤祠的洗心亭等。

以上各种石刻,都能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绝妙境界,能够让人们把几块和松、石、云、泉,四大泰山景观相关的石刻组合起来,使人觉得是人生追求的泰山神游。

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用几个字,就把一块石头雕塑成了一种精神,他们仿佛站在历史的源头,观山揽水,在亘古未老的山川云气之上,舒展纵观古今的高远气概,在物我不分的超凡境界里,仿佛听到了宇宙的和声。

在天人合一的氛围里,他们的整个生命都从自我狭窄的天地中涌出,随着松涛轰鸣,随着云雾升腾,随着溪流流淌。

泰山石刻主要分布在盘路两侧,所以“登”字,自然就成了历代题刻者的主题。泰山以其雄壮刚毅向上的精神,激励人们去攀登、去探索,去感悟人生价值的更高境界。

到了这里,人们就会深切地领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含义。无论人们多少次登上泰山极顶,只有到了这里才会感觉到,天路并不遥远,人生的理想并非高不可攀。

虽然是到了很高的地方,还有一个境界在后头,那就是泰山壮美,不仅给人愉悦,而且可以激励人生和启迪人生。

力道无边天做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此时此刻,人们就会从大自然中,突然发现自然的神奇。泰山哺育了人们,人们和泰山一样雄峙天东,昂首天外,以至于从心灵深处,萌发出一种阳刚之气。

面对泰山石刻这人与自然合作的精品,冥冥之中能够令人仿佛感到古人注视的目光,这时石刻和观赏石刻的人,好像都成了大自然的作品,人也就有了一个与日月山川共存的灵魂。

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曾经能把文明篆刻在石头之上,又能把凝固的文明溶化开来,并沿着无限远大而光辉的道路向前滚滚流动。

泰山在世界上没有哪座山能和她相比,究其原因,就在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存留的泰山石刻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历史之悠久、年代之连续,也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石刻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源头活水,在东方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举足轻重。从远古以来,人类前进的脚步,都能在泰山石刻上反映出踪迹。

[旁注]

香草美人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屈原在《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诗人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还有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还有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通判 古代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唐末五代,藩镇武将专权,天下动乱不已,宋初全力解决这个大问题,就是解除武将兵权之后,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同时,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

龙图阁直学士 宋代官名。宋真宗时建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图画、祥瑞之物以及属籍、世谱等。景德元年置龙图阁侍制。四年,置龙图阁学士。龙图阁学士为加官,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崇。

京兆尹 古代官名,就是管理京都的最高官员。所谓京,是极大的意思,兆则表示数量众多。定名京兆,显示出一个大国之都的气派与规模。唐开元元年,就是713年,玄宗李隆基设京兆府,第一任京兆尹是孟温礼。

龙山文化 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于铜石并用的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而得名,约有4600年至4000年历史,是我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

真草隶篆 是指汉字书写体的统称,具体可分为古文、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6种书写形式,即“古真草隶篆行”6体。只有对汉字的各个书体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才能品尝汉字书写的无穷奥秘。

铭文 铜器研究中的术语,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录铸造该器的缘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的文字。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仕宦家庭,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他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阅读链接]

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到泰山封禅,司马迁父亲作为史官,本应参加封禅,但他却因故留在了洛阳,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忧郁成疾,从此卧床不起。

司马迁外游归来与父亲相见,父亲握着他的手流着泪说:“我死之后,你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

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竟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后来,人们便用“泰山鸿毛”这两种轻重反差极大的物体来比喻轻重悬殊的两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