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天下——西岳华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120千米的华阴境内,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古称“西岳”,海拔2100多米,高度居五岳之首。
华山以险著称,悬崖绝壁,壁立千仞,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可谓独具特色。
华山是道教圣地,为道教“第四洞天”,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等美景,具有仙境般的美感。
西岳华山的历史沿革
那是在很久以前,山西境内的首阳山和十条山峦连在一起,为一条山脉。大自然的恩赐与厚爱,使这里气候温润,山下良田无际,芳草萋萋,炊烟袅袅。山上郁郁苍苍,桃花夭夭,白云缭绕。
山下有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祥和安宁的日子。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
传说在天庭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上,老寿星太上老君因孙大圣一句玩笑的话,笑得手一抖,倾倒了半盏玉浆,酿成了人间洪水泛滥的灾祸。霎时间,一条大河自西向东而来,河水奔腾怒吼,横冲直撞。
由于首阳山的阻拦,河水不能直泻东海,山脚下顿时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大地一下子变成了水乡泽国,很快淹没了良田和村庄。
主宰西土12万里天地的白帝少昊,看到人们流离失所、叫苦不迭的悲惨景象便心急如焚,他立即请求玉帝,派人治水。玉帝认为,唯有力大无穷的巨灵神可担此重任。
巨灵神名叫秦洪海,生得头如笆斗,眼似铜铃,毛发直竖,腰阔十围,貌似笨拙,行如猿猱。巨灵神自领了玉帝旨命,就踏上首阳峰头,居高临下,察看地形,为的是给洪水找一条合适的出路。
经过细心观察,巨灵神发现在首阳山和其他山峦之间有一条窄狭的峪道,于是他走进峪道,用手推着山峦的石壁,右脚蹬着首阳山的山根,使尽全身力气,大吼一声。只见迅雷劈空,电光闪耀,一声巨响,两山开裂,百丈高一般的黄浪汹涌澎湃从两山之间奔腾东流。
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好端端的最高的山峰也被他掰裂,一高一低,成了两半。高一些的就形成了后来的华山,又叫太华山,低一些的就形成了后来的少华山。
巨灵神站在波涛中,抬头看山峦,已被推进秦岭深处。他回望首阳山,已经藏在波涛的北边,看着被淹没的田地又重新露出水面,他欣慰地笑了起来。
巨灵神长舒一口气,驾彩云向西而去,给人间留下了一幅神奇无比的胜景。后来大诗人李白有“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诗句,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登华山,站在苍龙岭上,东望著名景观看到的“仙人仰卧”,就是开山导河后,仰卧入睡化为山峰的巨灵神。西峰的屈岭南端,有巨灵神观察地形时留下的足迹。首阳山根有巨灵神开山时的脚印,东峰崖壁上有五指分明的巨灵仙掌。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这山名最早出现在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和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中。也就是说,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就有这个山名了。
人类从游牧生活改变成定居的农耕生活,可能是居民点定名引起附近山川的定名。华山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地方,所以华山得名是比较早的。
有人说,华山的得名,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花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所著的《水经·渭水注》中所记载:
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西南有小华山……
所以称之为华山。也有人说,华山起名源于山顶的莲花池。后来,清代擅长写山水游记之类散文的朱耀南在他《华山记》中记载:
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
远望华山主峰状如金元宝,与周边环绕的几个小山远望形似莲荷,西峰的翠云宫前又有倒扣莲花花瓣石,称“花山”。又因为近临黄河是华夏发源地,因为人们的口音等原因,称之为“华山”。
华山一共有5座山峰,紧紧聚在一起,东、南、西、北4座山峰像4个大花瓣,中峰就像花蕊一样被包在中间,说它像一朵花,真是名副其实。
有了“华山”的名字,附近的地名也受到影响。比如华山北面的县名,就因位于华山的阴坡而取名为华阴县,在华山南坡的取名为华阳。甚至说,中华民族的得名也与华山的名字分不开。
清代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就认为:
我国民族旧居雍梁,即今陕西境内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还有人说,我国古代也叫华夏。夏是由于夏族曾居住在满目花簇的华山地带而得名。这两种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中华”或“华夏”的得名是与“华山”有关,使得华山这座名山更增添了光彩。
华山的历史衍化可以追溯到大约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那时秦岭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的侵入岩,其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10千米,面积150平方千米。
到了新生代时期,由于华山北麓渭河地堑不断陷落,秦岭山地几经抬升,形成华山主体的花岗岩出露地表,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大幅上升,加上大自然的风雨雕琢,形成险拔隽秀的山势。
华山奇险峻峭,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的勇敢探险者。
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能激发出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山川的壮美。据先秦重要古籍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记载:
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是秦岭的一个小支脉,因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华山共有5峰,即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其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
其中,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人称“天外三峰”。再加上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扼守着古代我国的心脏地区。
华山境内地理环境优越,南高北仰中部夹漕,有山有川,有塬有滩,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为农、林、牧、渔业发展及各种矿产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华山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可以看到云海;夏季雨多但转瞬即晴;秋季晴多雨少;冬季常有雾雪,山路艰险难行。
从山麓至山顶,气温成直线递减,年平均气温较低,只有6.8度,年温差也偏小,仅为18.8度。山上多风,夏季湿气较重。
华山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土壤质地良好,适宜粮棉和经济作物生长,是酥梨的生长地。
林木资源有66属,110余种。珍贵树种有华山松、白玉兰、银杏、冷杉等。名贵药材有白细辛、龟形茯苓、野生灵芝、何首乌等。
珍禽异兽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娃娃鱼、苏门羚、青羊等。农副土特产品种繁多,有黄梅等10多种水果,华山灵芝等中药材900多种。金、银、蛭石、稀土等各种矿产及地热资源25种,其中铁矿储量丰富。
花岗岩石板材远景储量数亿立方米。泉水星罗棋布,醴泉日出水量1200立方米,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为优质饮用水。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国最早的上古皇室文献《尚书》里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有诗为证:
神游百苑猎新奇,巧酿清纯炒露曦。
相约春风耕蕙圃,插根筷子发荼蘼。
后来,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的泰山并称,最早见于汉代人应勋所著的《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
后来,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的名称,并一直沿用。
据记载,最早秦昭王曾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从得名开始,大约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尚书》记载,华山是“轩辕帝会群仙之所”。汉唐以前华山虽然有名,但是由于华山太险,很少有人登临,可说是处于探险阶段。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
唐宋时代,修道求仙的隐士们开始在华山凿洞为祠,也引来了少数的诗人和画家,这是开发的初期。
到了元明时代,山上营建起楼阁殿宇代替了山洞,山路也因此得到修整,有的凿成了石级,有的加上了铁链栏杆,方便了登山的游人,这是开发的盛期。
到了清代,上山的游人不计其数,文人雅士画家来到华山的络绎不绝,极大地增强了华山的盛名。
[旁注]
太上老君 就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著有《道德经》。亦称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
白帝少昊 相传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我国远古五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共祖之一,也是我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赵、梁、萧等数百个汉族姓氏的始祖。
巨灵神 是托塔李天王帐下的一员战将,使用的兵器是件宣花板斧,舞动起沉重的宣花板斧,就像凤凰穿花,灵巧无比。他时常为先锋大将,可见其武艺与法力不同一般。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40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章太炎(1869年~1936年),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号太炎。清末思想家,史学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甚丰。
《山海经》 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 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史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尔雅》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轩辕帝 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我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传说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阅读链接]
相传有位书生刘彦昌上京赶考,闻听华山三圣母十分灵验,便去抽签问前程。他虔诚地连抽三签都是白板,无一灵验。刘彦昌气极了,题诗粉壁墙嘲笑三圣母。
三圣母闻讯用雷雨惩罚他,后又惜他才貌双全,随后与他结为夫妻。
二郎神杨戬得知妹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犯天条,便把三圣母擒来压在华山下。
三圣母生下个儿子叫沉香,长大后拜师吕洞宾学艺。神功学成,便找杨戬寻仇。经过一场生死大战,舅父杨戬败北。
沉香挥巨斧力劈华山,救出亲娘。至此,刘彦昌、三圣母和儿子沉香终得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