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发祥与兴盛历史

公元前2年的时候,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公元5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东封泰山。公元85年和124年,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祜分别祭祀泰山,将佛教传播到了泰山,于是泰山开始有了佛教。

传说那是在公元63年,人们发现了泰山佛光,这个时候正是佛教传入我国的最初阶段。佛经中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看上去是一个七彩光环,人影在光环正中,影随人动,变幻之奇,出人意料。佛家认为,佛光是救世之光,吉祥之光,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

相传最早在泰山传播佛教的是高僧朗公。351年,正是东晋初年,高僧朗公在泰山东北昆瑞山麓创建了泰山地区的第一个佛寺,就是朗公寺。

朗公寺很快成了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高僧朗公在泰山东北的昆瑞山讲经布教,很快发展到“上下诸院十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泰山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佛教的发祥地。

佛教在泰山历经魏晋南北朝近500年,寺院渐多,古迹遍布,随后创建了灵岩寺、神通寺、光华寺、普照寺及谷山玉泉寺等寺庙。

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

灵岩寺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

驻足灵岩胜景,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还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寺内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的宇寺塔,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

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通神寺位于青龙山麓,为古代名刹,也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原寺以门楼、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禅堂、法堂为中轴线,左右以伽蓝、达摩配殿及斋廊为翼,至清末庙宇尽毁,仅有数座古塔与墓塔林立于该寺遗址处。

通神寺原名郎公寺,约建于东晋初,351年,开山祖师为朗公禅师。原寺至北魏、北周时尽毁,隋唐重加修建,隋文帝因为得神通感应,而在583年,改名为神通寺。

到了金末已荒废不堪,元代由道兴禅师主持重建,后遭兵火被毁,明代重修。到了清朝,寺院逐渐衰败,成为废墟。

神通寺古时系临济道场,著名方丈有法瓒禅师。现存建筑有四门塔、龙虎塔、唐基台与墓塔林,大部为隋唐所建。

神通寺遗址是山东佛教的大本山。虽然千年的风雨斑驳了寺院的辉煌壮丽,但至今遗存的古塔旧碑、摩崖造像等,却依然焕发着熠熠光彩,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

在神通寺有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说:那还是明朝时期,一位官员因年事已高,且又不肯与当权者合流,遂愤然出家,在神通寺挂单做了和尚。

其女为了照顾老父,也毅然随父剃度,在神通寺相邻的“涌泉庵”出家做了尼姑,并一边修行,一边照顾老父。

因囿于时尚的限制,孝女给老父拆洗的衣物不能亲自送到寺庙里边,只好在寺庵交界处修造了一座石塔,定期把拆洗或缝补好的衣物寄存在塔内,由老父的弟子们取走。

同样,如老父有脏或破了的衣物,也送至塔内,由孝女取走去浆洗缝补,直至老父圆寂归天。此后,该孝女仍长期定居于涌泉庵,并成为一代住持,她就是法号为“明喜”的庵主。

神通寺在大众口碑之中,其实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四门塔。四门塔是神通寺遗址上的一座佛教建筑,和四门塔时代相近的还有三座古塔,分别是龙虎塔、皇姑塔和九顶塔。

光华寺位于徂徕山蓝溪之阳,始建于后魏,距今有1500余年,至隋朝有了光化寺之名。

北宋时寺庙殿宇堂庑尽为灰烬,1246年,元代左副元帅时珍重整寺院,尽复旧观。清朝年间,乡人皆相继增修。

走进寺内,有大雄宝殿和两厢配殿。大雄宝殿共有3间,有释迦牟尼佛像,周有十八罗汉。殿内四壁元代壁画,非常精美,但已驳蚀。

壁画多取材于民间传说,人物的身份、容貌、姿态、装束、佩饰、气质无一雷同。画的色彩浓淡适宜,体现了当时注重写实和细部描绘的手法。寺东南为墓塔林,已毁。

寺内有古松、古柏各一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柏名“三义柏”,一本三棵,轩邈竞上,笔立堆翠。古松称“蔽寺松”,亦叫“佛爷松”,松极茂,状似丹凤展翅,冠盖一亩余地。松旁有山泉流过,淙淙竟日。

清代诗人沈桂清有诗《徂徕光华寺》赞道:

僧卧峰巅阁,鹤巢松顶云。

光华寺还有百合花的美丽传说:从前有一习儒业的客人栖于寺中,夏日在寺廊中观看壁画,与一个十五六岁的白衣女子相遇。这女子美若天仙,他一见倾心,于是将女子引入一室,情感甚密。

女子走时,他赠送给她一只白玉指环。他躲在寺门楼柱的后面,目送女子离开。只见这女子步出寺门百步许,忽然不见。

他记住这女子失踪处,找到的是一棵百合苗,花白美艳。他于是刨根取回寺内。只见这百合根茎缠绕打结,拆开一看,里面竟然藏着他那只白玉指环。

在泰山经石峪和徂徕山的映佛岩,刻有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大般苦经》、《般若波罗密经》等经典梵文。

经石峪摩崖《金刚经》书体在楷、隶之间,偶尔杂有一占篆意,古拙朴茂,静谧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由于佛教的传播,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展,使佛教到了隋、唐进入了鼎盛时期,泰山相继创建了藏佛寺、资福寺、法华寺、竹林寺、无封寺等禅院。

595年,隋文帝杨坚东巡泰山时,招见泰山名僧法瓒,敕命前往京师住持胜光寺。后来,唐朝大臣、史学家李吉甫称灵岩寺为泰山佛教活动中心。

在此期间,泰山石窟造像活动达到了高峰。岱阴的玉函山及龙洞绝壁上都有隋代造像。灵岩寺方山的证明龛内有唐代释迦牟尼坐像。岱阴的神通寺千佛崖,有大小唐代造像220尊,丰满健美,慈祥和蔼。

尤为明显的是灵岩寺南端的石窟内,有唐太宗的三女、高宗的姐姐南平公主为亡父所造的“祈福”之像,面如满月,眉目含笑。

因宋真宗封泰山后,道教十分兴盛,佛教在宋朝处于低潮。在宋代以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家所吸收,这时泰山道教融入了儒学与佛教的基本内涵。

明朝永乐年间,高丽僧人满空和尚航海来到我国,于1428年登临泰山,重建竹林寺,复而又驻锡普照寺。

清康熙年间,诗僧元玉卓住锡普照寺,普照寺的影响越来越大。泰山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代有人赞道:

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

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

普照寺取“佛光普照”的意境,传为六朝时所建,后来历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了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

据清代曾任泰安府吏的聂剑光所著的《泰山道里记》所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1165年,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殿壁。

1428年,高丽僧人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明朝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录了此事。

清康熙初年,著名僧人元玉又建了石堂,并于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依照古代佛制建坛传戒。清道光年间,修建了佛阁,又名为摩松楼。1880年,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后来多次修缮。

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这座寺庙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一进山门面阔三间,门楼式建筑,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钟楼内置石柱钟架。1817年,铸有莲瓣口形铁钟。

二进山门为二院,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西拱门外有元代经幢一尊,记录了僧人法海于元贞年间,重修普照寺的情况。

沿阶而上为三院,中为大雄宝殿,五脊硬山顶三开间,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院内两棵银杏树双挺,油松对生。并有清道光年间,住持僧人明睿及弟子所造双檐盖罩铁香炉一尊。大殿东西侧有垂花门通的后院。

后院为菊林院,有松一棵,冠大如棚,袅袅婷婷。清代光绪年间何焕章游山到这里,题“一品大夫”。后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额题“菊林旧隐”曾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楹联为:

松曰好青,竹曰好绿;

天吾一砖,地吾一瓦。

菊林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达数抱,枝密盘曲四伸,树冠如盖。这里有摩松楼,可摩顶观松。松下有“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

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飞翘,四柱均有楹联。亭下有方形石桌,敲击四角和中央,发出清脆如磬的五种声音,因而取名为“五音石”。筛月亭楹联是:

曲径云深宜种竹;

空亭月朗正当楼。

中轴线东边,有禅院和石堂院。清代住持僧人元玉是位颇有成就的诗僧,别号“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他当时遍植菊花,号称“菊圃”。寺东南还有他的墓塔遗址。

佛教在泰山的痕迹很广,寺庙遍布,供奉着释迦牟尼、弥勒、药师、观音、文殊、普贤、韦驮、罗汉等。

[旁注]

刘炟(公元57年~公元88年),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他年少时宽厚有气量,好儒术,甚得父亲刘庄的器重。公元75至88年在位,历13年。年号:建初、元和、章和。死后庙号肃宗,谥号孝章皇帝,享年仅31岁。

方丈 原为道教固有的称谓,佛教传入我国后借用这一俗称。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为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映佛岩 属于泰山石刻山岩,位于泰山光化寺东,刻于570年。隶书经文刻于自然石上,上层竖刻“般若波罗蜜经主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计2行18字。中层刻“普达武平元年僧斋大众造维那慧游,”计4行15字。

金刚经 于公元前4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光明、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

造像 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在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六朝 又称六代。从3世纪初至6世纪末,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朝代先后建都于建康,因唐朝人许嵩在书中记载了这6个朝代而得名,史称六朝。

禅宗 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禅宗又名佛心宗,就是佛教第十乘,摄持一切乘。

经幢 为了保持佛经或佛像经久不毁,将之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

[阅读链接]

普照寺有一品大夫松,原名“师弟松”,是清代寺僧理修入寺时与师父共同栽植的。当时,寺院清静,游人稀少,理修天天以松为伴,在树下习文读经,天长日久,便对松树产生了依恋之情。

有一天,他坐在树下吟道:“僧载松,松荫僧,你我相度如同生,松也僧,僧也松,依佛门,论弟兄。”这首诗吟成以后,理修马上把此诗告知师父,师父听后,不禁拍手叫绝,遂把松树取名为“师弟松”。

1896年,楚仕何焕章游至普照寺,为寺里的景色所折服,赞叹不已。当时,寺里的住持和尚庆山师父陪他到西院,听到赞誉,自然欣喜无限,便邀何焕章题字,何焕章见此松袅袅婷婷,树冠如棚,状如华盖,便提笔疾书“一品大夫”4字,刻于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