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体育
辛亥革命后,教育部仿效日本学制于 1912——1913 年间颁布了“壬子—
—癸丑学制”,在其颁布的中小学“学校令”及其“施行规则”中,规定中、小学仍设体操一科,每周三学时。中学体操分普通体操、兵式体操两种,并规定:“兵式体操尤宜注重”。体操课的内容同清末没有太多区别。但由于当时的教会学校开展了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不时举行校内外体育竞赛,如 1910 和 1914 年第一、二届全运会举行,特别是 1915 年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我国上海举行,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正是大势所趋。当时的教育部迫于形势,于 1915 年颁布教育宗旨“以军国民主义教育为道德之辅⋯⋯学校教课,势难于体操一科独教学时数,凡办理学校人员, 引导学生于体育正课外,为种种有益之运动。专门以上学校体操不列正课, 尤宜组织运动部,随时练习,以免偏用脑力。每年春秋两季,宜酌开学校运动会,互相淬励⋯⋯”此后,官办学校不仅有体育正课,还有课间操与课外体育活动,逐渐组织了各种体育部和运动队。人们把当时学校既有“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谓之“双轨制体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教育科学的进展和新教育学说的流行,各国体育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总的趋势是:以培养“军国民” 和“优良士兵”为目的的体操体系逐渐衰落,而新鲜活泼的田径、球类等户外运动、游戏则成为体育的中心内容。此种变化在中国也很快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校“以兵操为主”的军国民主义体育,进一步受到进步人士的谴责。1918 年,实行兵式体操的德国军国民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使许多中国人感到军国民主义没有前途,教育界、体育界纷纷提出废除兵操的主张。有的学校如长沙雅礼学校,在 1919 年自行废止兵
操。在这种形势的冲击下,于 1919 年 10 月在太原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教育联合会”,经过调查,也认为“以操为主”的军国民体育已不合乎“世界大势”和“教育潮流”,“对于学校体育自应加以改进”,于是讨论通过一项“改革学校体育案”,其内容有减少兵操、增加体育时间、实行课间操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实行身体检查,学校体育成绩以全校学生体力如何及学生之病多寡为标准和注意女子体育等。以兵操为主的体操科,逐渐改为以普通体操、田径、球类和游戏为主要内容,有的学校还自动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1922 年 11 月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是模仿美国学制拟成的,中小学从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这一学制一直实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3 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又公布了“中小学课程纲要”。“纲要” 规定“体操”名称改为“体育”。扩大了体育实施范围,初中体育科的内容包括生理、卫生、体育三项,高级中学,体育为必修科目,内容包括卫生法、健身法和其它运动。兵操在体育中被彻底剔除。体育科与课外体育活动内容逐步统一,田径、球类等运动在中等以上学校得到较广泛的发展。由此学校体育由“双轨制”转入了西方式的学校体育。这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一大重要变革。也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随着体育教学内容的变革,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开始实行了比较
科学的“三段教授法”,即,将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段: 初段:队列练习和准备活动。
中段:主运动,包括体操、各种赛跑运动和游戏。后段:整理运动,包括走步和呼吸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受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影响,有了一些变革。
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目的,不应该再有其它目的。所以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自己的兴趣和目的出发去决定他们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只能从旁指导,不能横加干涉。与此相适应的“设计教学法”也传入中国。这种教学反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最突出的是“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是每次上课的内容,学生自己去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分成组,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后来人们把这种单纯从学生兴趣出发,教师放弃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学,称之为“放羊式”教学。这种教学 20 年代在小学出现后,流毒甚广,影响时间也很长。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甚至发展到中学、大学,遗害匪浅。体育教学中还出现了一些“设计模仿法”即教师设计打猎、捕鱼、伐木等等生产劳动动作,上课时让学生模仿。设计教学法实际上取消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是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生理特征有计划地施行体育锻炼,不具备体育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所以难以达到通过体育教学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意志的目的。
随着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锦标主义体育思想也在我国滋长泛滥。锦标主义开始是在教会学校出现的。“五·四”运动时期,随着资产阶级实用主义思想的传入与发展,学制和教育内容的改革, 体育竞赛活动增多,在“锦标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选手制”,也在学校中蔓延开来。到国民党时期,且有代替整个学校体育的趋向。“锦标主义”的表现是,学校不顾广大学生的健康,不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只注重培养少数运动选手参加校外的比赛,夺冠军、争锦标,把竞赛活动当成沽名钓誉, 为学校创牌子的手段。一些学校,还不惜用重金收买运动选手,他们平时不学习,也不参加考试,照样毕业,在比赛场上,则大打出手,连裁判先生也饷以老拳。锦标主义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