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璜

作品概览 唐璜是西班牙的一个贵族青年。他生于江边的一座小城塞维尔,那里向来以柑桔和美女闻名于世。唐璜的父亲约瑟是个放荡的骑士,母亲唐娜·伊内兹端庄严厉。父母感情并不好,不过,他们只是关起门来才闹得凶,在外人面前却总是彬彬有礼。唐璜小时是个头发卷曲的活猴子,既淘气又惹事。不久,父亲死了,连同仆从也遣散了。这时母亲才下决心管教孩子,她要把他造就得品学兼优,才德超群。因此,唐璜在师尊、母亲的监督下,寸步不离家门。唐璜天资聪 慧,很快就熟悉了各门学问,只有博物生理之学,他不甚了了,因为这是母亲禁止他阅读的。

唐璜长到 11 岁时,仪表清秀不凡;12 岁,风度翩翩;16 岁,细高个儿, 既结实又漂亮。他由小时的一匹野马,变成了温顺恬静的美少年。他母亲逢人便夸赞“她的小圣人多么少年老成”。

唐璜家有个近邻名叫唐娜·朱丽亚,这是唐璜母亲为数不多的女朋友, 还沾点亲。朱丽亚已结婚了,不过芳龄才二十三,她很美。她的魅力就像是维纳斯的腰带,爱神的弓;她的头发光泽,一卷卷环绕着她那平坦、晶莹的前额;她的眉毛又长又弯,还有一对东方的黑眼珠。丈夫名叫阿尔方索,年纪已过了半百。

朱丽亚把唐璜当作漂亮的孩子爱抚着。最初并不怀有邪意,也无伤大雅。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都变了:夫人变得冷淡,小伙子变得爱脸红。再后来,她遇见他时,虽然不再微笑了,可是她的沉郁比微笑更甜蜜,还有霎那间的偷偷的一瞥。小唐璜对自己的处境大惑不解,有时他离开家,一个劲儿在树林里散步。

夏季的一天,唐璜和朱丽亚坐在凉亭里,无意间朱丽亚的手落入了唐璜的手里,他那年轻的嘴唇对她感激的一吻,朱丽亚红了脸,但没有皱眉。她想说什么,也没有说出口。她的声音太微弱了。从此,他们成了一对情人。事情被朱丽亚的丈夫知道了。在一个昏黑的夜晚,阿尔方索率领了一帮

人到妻子房里捉奸。朱丽亚急得哭了起来,幸亏她那老练的女仆安托尼亚搭救了她,安托尼亚把被褥撩成一团,把唐璜压在被褥下,而自己装扮成陪夫人睡觉,突然被惊醒的样子。阿尔方索搜遍了壁橱、衣柜和床底下,并没有发现半个人影。朱丽亚便大哭大闹地把丈夫数落了一顿。她说:“阿尔方索, 你这么大年纪来胡闹!无缘无故地来破坏一个贞洁女人的名声,这合适吗? 呸,老糊涂,忘恩负义,口是心非的野人!”

阿尔方索沮丧地站在房里,露出一脸蠢相,朱丽亚的骂声就像是在他的头上下了一阵又急又密的暴雨。待阿尔方索退出后,朱丽亚才把憋闷得半死的唐璜,从被褥下拉出来,把他藏在壁橱里。不一会儿,阿尔方索又回转来, 他来向太太赔不是,并请求她宽恕。朱丽亚半是拒绝,半是应允,还得和他约法三章。可是这时,阿尔方索在床下踢到一双男人的鞋子。夫妇的协约破裂了。阿尔方索冲出房去取剑,朱丽亚立刻奔向壁橱,叫唐璜快跑,并交给他一把花园门的钥匙。

唐璜在走廊上,遇上了执剑跑来的阿尔方索。唐璜虽然年幼,但却有一股勇气,赤手空拳便把阿尔方索打翻在地。阿尔方索追赶来不及,气得发抖。但这事他也不能太认真,他原本是要教训教训妻子的,至于唐璜,他不好拿他怎样,因为他自己和唐璜的母亲就有不清不白的关系。

事情发生后,唐璜的母亲要儿子到意大利去旅行,一来避开街谈巷议,二来使他的道德在新环境里得到熏陶。朱丽亚则进了修道院,她给唐璜写了最后一封信,她在信中说:“我这一生是完了,只剩下余年来把耻辱和悲哀埋进心里,然而我宁可忍受这一切,而不愿弃绝我这依旧沸腾着的热情。”唐璜珍藏着朱丽亚的信出国去了。他的一位老师和 3 个仆从陪他同行。

开船那天,唐璜站在船尾上尽情眺望。初别故土的滋味十分苦涩,他在心里暗自叫道:“别了,瓜达尔奎河边的故园!别了,朱丽亚的倩影!”

半路,唐璜乘坐的海船遇上了风暴,船尾被巨浪打开了一个缺口,海水涌进了船舱,水手们一面堵塞漏洞,一面砍掉了桅杆。风越刮越猛,船已失去控制,倾斜了。人们涌向酒窖,他们想在淹死前喝个烂醉。这时唐璜挺身

而出,握着手枪,把住了酒窖的门,大声喝道:“不行!虽然我们要死,但该死得像人,别学野兽的下场!”

破裂的海船开始下沉,唐璜和他的老师挤上了一条小艇,仆从则掉进海里淹死了。小艇上塞满了 30 个人,个个神情沮丧。小艇盲目地在海上漂浮, 方向莫辨。到了第四天,仍然连块陆地的影子也见不到。他们仅有的一点食物和淡水已吃光了。到第五天,人人都饿着肚子,于是唐璜随身带的一只长耳朵小狗,便成了人们的美餐。第六天,一只只饿红的眼睛便要求把同伴当作食粮。于是他们便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谁先做牺牲品。不幸,唐璜的老师彼得利娄头一个抽中了。唐璜爱莫能助,当人们在吞吃他的老师时,他便在一旁咬嚼着竹片和铅块。

小艇仍照样漂浮。死的人却一天天增多。最后艇上只剩下 4 个活人,其中一个便是唐璜。有一天,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嶙峋高耸的海岸,可是,当他们向海岸靠拢时,又碰到了一座暗礁,小船翻了。一位伙伴被鲨鱼拖走了, 另两位不会游泳,也都葬身海底。唐璜抓到了一把桨,被海浪推到岸边,他爬上岸后,便在潮湿的沙滩上晕过去了。

当他醒过来时,他那昏眩的眼睛,似乎看到了一个 17 岁少女,她那秀脸正紧凑着他,并以她那温暖青春的手搓着他的太阳穴。随后,她倒露酒给他喝,又拿斗篷把他那近乎赤裸的身子裹严,又把他卷发上的水拧干。然后, 她和一位侍女,把唐璜抬进一个石洞里,生起了火。映着火光,这位少女变得越发美丽,她的前额挂着一列金片,在她褐色的发上闪闪发光,她的面颇像晚霞,眼睛乌黑得像死亡。她穿的是花色精美的衣料,金玉的佩戴丁当着响。唐璜在心里暗暗地思忖,这是谁家的少女,还是天仙?她们讲的话,他可一句也听不懂。

这位少女芳名叫海黛,他是个海盗的独生女。她的父亲兰勃洛一面在海上走私,一面劫商船,赚得了几百万不义的家私。后来,在这荒僻的小岛上, 盖起了一座豪华的住宅。海黛是这份家产的唯一继承人。一天黄昏,她走到海边散步,不意看到了昏迷在沙滩上的唐璜,便起了恻隐之心,她本想把他带回父亲的宅子,但又担心父亲会把他当作奴隶卖掉,这样搭救人,等于把耗子给猫送上门。因此,她和婢女商量,把唐璜暂时放在洞中安息。

唐璜躺在皮褥上,海黛脱下自己的貂皮袄给他作了卧榻,还把裙子给他作了被盖,他感到加倍的温暖,在洞中睡得像死人一样。海黛回到自己的屋子,可一夜未睡好。第二天一早,她和女仆卓依来到洞中,弯下身凝视着这个正熟睡着的饱经风险的少年。卓依在一旁为他们煎鸡蛋,煮咖啡。

唐璜睡得很香,好似婴儿酣睡在母亲的怀里,又像风和日暖的依依垂柳, 或波澜不兴的沉静的海底。他柔软得好似窠中初生的天鹅,又像盛开的玫瑰那样美丽。总之,他是个很漂亮的小伙子。后来,他醒了,瞥视一下,本来又想睡,但他看到美丽的少女,便以肘支起身子,眼睛里饱含着感激的泪水。他不懂希腊文,仍然无法和这位少女交谈。只能用目光,用手势,还有心灵。

唐璜面前堆满了美昧的食物,他不断地吃,海黛很有兴致地看着他。这以后,海黛每天都到洞中来,她父亲已出海“营生”去了,不在岛上。海黛用手指和眼睛教唐璜学希腊文。他是个不坏的学生,又有这样一位好教师, 不久,他便掌握了她们的语言。他和海黛一同在沙滩上散步,洗海水浴,看海上的日落和月亮升起。他们手挽手,踩着五光十色的贝壳和碎石,有时他们钻进被风雨侵袭的岩洞,互相依偎,好像普天之下再没有别的生命,只有

他们两人。海洋是证人,岩洞是他们新婚的卧榻。

这样甜蜜的日子,他们过得并不太久。海盗兰勃洛从海上回来了。他给女儿带回来许多好玩的礼物。虽然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但他疼爱自己的女儿,再说自他失去妻子后,便没有第二个亲人了。可是,当他接近自己的家园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从屋里传来了小提琴的靡靡之音,还有笛曲、鼓乐和哄堂大笑。他还看到仆人成队地在舞蹈,像陀螺般地旋转,厅堂里挤满了客人。兰勃洛没想到在他离家后,女儿竟这样挥金如土,不由得从心里产生一阵厌恶。但他是个不爱声张的人,这次回来,他存心给女儿一个意外,并不曾预先通知她。

事情真也凑巧,就在他回来的前几天,已经有人带来消息,说他在海上死了。海黛哭得像泪人儿一样,全家都为他举行了哀悼。随后,她接管了家业,为了使唐璜正式成为一家之主,她大宴宾客。厅堂正中正坐着唐璜和海黛,他们既得意又漂亮。一群女仆侍立左右,象牙镶嵌的桌子布置得分外堂皇。他们正在倾听流浪诗人歌唱“哀希腊”的悲歌。

海黛猛抬头看到了父亲那锐利的目光。她尖叫一声晕过去了。唐璜不知缘由,以为遇上了坏人,怒冲冲从墙上摘下剑,对准了老人的胸膛。这时海黛已醒了,她紧紧地抱住了唐璜,告诉他这是她的父亲,要他和她一同跪下。兰勃洛冷静地命令唐璜把剑收起,唐璜不肯。兰勃洛脸色发青,便从腰间拔出了手枪。海黛疯狂地扑在他们中间,请求父亲宽恕,她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愿看到他们受伤。

兰勃洛轻轻吹了一声哨子,便有 20 个海盗从门外一涌而进。唐璜砍翻了两个,但他自己也在头上和臂上吃了两剑,倒下了,幸好不曾致命。兰勃洛命令把他抬出屋子,放在一条贩卖奴隶的海船上。

海黛被关在屋子里,她的一条血管破裂了,从朱唇上流下了殷红的鲜血。使女来侍候她,她不加理睬;父亲来看望她,她把眼睛移向别的地方。她不吃、不睡、不喝,倔强得像父亲一样。就这样,她整整把自己折磨了十二昼夜,终于与世长辞了。一朵鲜艳的花朵,经不起暴风骤雨,凋谢了。

唐璜乘坐的海船向大海驶去。他已落入奴隶贩子的手中。船上被俘的有黑人,也有白人,每个人都有一段辛酸的经历。奇特的是一个意大利的演出团,他们在赴西西里岛演出途中,被班主出卖了,以廉价卖给了奴隶贩子。现在这些演员正和唐璜一样遭到厄运。海船开到土耳其京城君士坦丁堡,于是这些无辜者便被带到奴隶市场去拍卖。

唐璜和一个英国人很快被土耳其宫廷中一位黑太监巴巴买下了。那位英国人叫约翰孙,长着结实的身体,他原先投效俄国军队,在苏沃洛夫元帅部下作战。在一次战斗中被敌方俘虏了,于是被当作奴隶拍卖。黑太监把他们带到苏丹宫廷中。

土耳其宫殿建筑宏伟,但一律涂抹金漆和五颜六色,看起来很是俗艳。巴巴拿出一套女人的服装要唐璜穿上,唐璜不愿穿。巴巴一定要他穿,并暗示这对他不会有什么坏处。唐璜的头发不够长,巴巴便找来许多发辫,给他安上,并按时兴样式给他梳理,又戴上一大堆金玉头饰。唐璜原本漂亮,打扮起来更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然后,他被当作新买的宫女,带到后宫去见娘娘。

娘娘古尔佩霞懒洋洋地躺在卧榻上,看年纪也只有二十五六岁,那姿色谁见了都会神魂颠倒。巴巴领唐璜跪下了,并告诉娘娘他叫璜娜。娘娘抬起

身子,像美神维纳斯从海中跃出。巴巴要唐璜吻娘娘的脚,唐璜不愿意,巴巴便提议吻手,作为一种让步。巴巴退出后,娘娘不断地瞟着唐璜。在土耳其嫔妃如云的后宫里,她只是苏丹王的第四位王妃,今早她在赴市集途中, 看中了唐璜,便和心腹太监巴巴想出了购买唐璜作宫女的妙策。

娘娘向唐璜瞟了一眼,问她能不能爱?唐璜伫立半晌,一言不发,只是泪如泉涌,因为这勾起了他对海黛的思念。娘娘在房里走来走去,突然她转过身来,投进了唐璜的怀抱。唐璜轻轻地把她那雪白的手臂拿开,冷冷地把她扶在一旁坐好,严厉地对她说:“囚笼的鹰不肯配对,我更不能侍候一个女苏丹的色情的梦!”娘娘从来没有领教过这样的轻蔑,她正要发作。巴巴急冲冲跑来报告:苏丹驾到!娘娘只好暂息雷霆之怒,准备接驾。苏丹一副庄严神态,胡子长到眼皮底下。他一眼便瞟见了唐璜,便问古尔佩霞这是否她新买的宫女?娘娘点了点头。苏丹便不再问什么了。随后,娘娘的寝门关上了。

唐璜被宫廷老妈子领到后宫寝室。宫女们都由各地选拔进宫的,个个窈窕艳丽。在宫女中有三位最为出众。第一位叫罗拉,她像印度那样幽暗,那样热;第二位叫卡金卡,她是乔治亚人,白黑透红;第三位叫杜杜,身材高大,却娇弱,懒洋洋。宫里没有唐璜的床位,她们都争着要新来的唐璜和她们睡。宫廷老妈子把唐璜分配给杜杜,另两位便撅起嘴,不高兴。杜杜欢天喜地把唐璜领走了。

后宫的夜宁静而神秘,到处横陈着美人,像是一座奇异的花园:朵朵含苞待放的花,争奇斗艳。杜杜睡到半夜,忽然大叫一声,宫女们以为出了什么乱子,一个个袒胸露臂地跑来询问。只见唐璜还安祥地睡在杜杜身旁,似乎什么事也不曾发生。杜杜说她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她拾到一个金苹果,正当她张开嘴要去咬金苹果时,一只蜜蜂从里面飞了出来,蜇了她一口,她便惊叫了一声,醒过来了。她保证今后不再做恶梦,也不这样大惊小怪。宫女们便放心地离去了。

第二天,古尔佩霞召见了巴巴,问夜里唐璜安置在哪里?巴巴不敢隐瞒, 便说宫廷老妈子把他分配给杜杜同榻,并再三申明这不是他的过错,全是那糊涂的老妈子干的。娘娘大怒,圆睁凤目,命令巴巴赶快把唐璜和杜杜处理掉,不要留下半点话柄。巴巴遵命去了。

这时正值俄国军队和土耳其交战。俄国元帅苏沃洛夫率领 2 万重兵围困了伊斯迈城。唐璜和那位英国人约翰孙连夜从宫廷中逃出来。半途,他们落入哥萨克兵的手中,被带去见苏沃洛夫元帅。约翰孙谈起他在俄军中的一段经历,苏沃洛夫便收留他们当兵,并把他们编入攻打伊斯迈城的敢死队里。攻城战打得十分激烈,300 门炮互相轰击,几万支火枪齐发,弹丸密得

像下雹子。唐璜和约翰孙一同往前冲杀。唐璜虽说是初临战阵,但他是个血性方刚的青年,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首先攻进城里,登上城头,守城司令被 16 把刺刀同时刺穿,立即尸横血泊中。

俄国兵开始屠杀城里居民。一个 10 岁左右的女孩,想在一堆女尸中找寻个躲藏的位置,两个哥萨克兵端着刺刀向她冲去。唐璜见了,立即赶上去,一剑砍伤了一个哥萨克的屁股,又一剑劈裂了另一个的臂膀,两个兵怪叫着去找医生。唐璜把小女孩救了下来,托付给士兵照看,便随约翰孙向一座石头堡进攻。他们杀死了正在顽抗的苏丹王的 5 个儿子,最后苏丹也自杀了。战斗结束后,唐璜成了英雄。苏沃洛夫写了一份捷报,派他送交给俄国

女皇喀萨琳。于是唐璜立即坐上马车,带着被他搭救的小女孩莱拉上路了。女皇喀萨琳在彼得堡宫廷中,正和大臣们议事。这位半老的徐娘,虽说

是位悍妇,却也有端庄的身材,丰腴的体态。她发怒时,稍嫌粗俗残暴,但在高兴时,样子也够娇艳。她喜爱魁伟风流的男子。苏沃洛夫派了这样一位美少年作信使,正好对了她的胃口。最先她为俄军胜利而眉飞色舞,接着她为跪在脚前的年青中尉动了感情。这样的青春和健美,真是天下少有。女皇往下瞧,唐璜往上看,他们都往爱神的杯中呷了一口醇酒。从此,唐璜被留居宫中,倍受恩宠。

唐璜处在光荣的焦点上。他写信告诉母亲,母亲回信大大地把他夸奖了一番。可是不久,他竟生起病来,女皇派去医生,发现他脉搏急跳,苍白虚弱,这种病需要出国去疗养。刚好这时,俄国正在和英国谈判关于波罗的海的航行权问题,女皇便派唐璜作为俄国代表,出使英国。同时,也让他在国外恢复青春和力量。

唐璜带了一只猎犬、一只银鼠、一只灰雀(这些都是他在俄国喂养的心爱之物),还有小莱拉出发了。他一路风尘仆仆,途经华沙、柏林、德累斯顿,然后到达海牙,改乘海船直驶英国。

唐璜呈递了国书,他受到热烈的欢迎。对于这位漂亮的外交官,人们议论纷纷。上流社会的人都把他当作世家子弟,有人说他有不少奇遇,在情场和战场上都是好手;有人称赞他年轻、显赫,又有才学。至于英国的夫人和小姐本来就善于幻想,现在在她们的脑海里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光芒。

在社交场中,唐璜善用心智,无论跳舞和唱歌,他的姿态总是那样多愁善感,又像莫扎特的小夜曲那样柔和。闺秀们见了他会脸红,已婚的美人也显得心慌。

唐璜通常在上午忙于公务,下午进行拜访,晚上进入那灯火辉煌的社交场。有一位叫阿德玲的夫人,她高贵、富有,即使在美人窝的英国也算得上一枝花。她的丈夫亨利勋爵是个国务大臣,有着十足的英国绅士派头。唐璜由于外交事务和他有接触,这位勋爵喜欢唐璜的不苟言谈,甚至敬重他的驯良。为此,唐璜成了他府上的座上客。

英国绅士喜欢到乡间消暑或围猎,勋爵便邀唐璜一同前往。虽说唐璜对打猎一点也不内行,但他的骑术和勇敢却令人十分钦佩。在别墅的舞会上, 他成了太太小姐们的宠儿。他体态优雅,步伐轻捷,简直是个羽毛丰满的小爱神。

费兹甫尔克公爵夫人是个金发美人,爱捉弄人,她正想给唐璜一点调情的滋味。阿德玲夫人看在眼里,便怜惜起唐璜来,她认为他年轻,不谙世道, 她有权以慈母的心肠来关怀他。最初,她要丈夫提醒唐璜不要落入美人的圈套,可是她丈夫回答说,他不管这类闲事。接着,她便好心地劝告唐璜应当娶个夫人。可是他该和谁结婚呢?和贤明的书虫小姐、生硬小姐、缺陷小姐? 不然和风头小姐、暴发户小姐、男人通小姐,或金褥两姐妹?阿德玲夫人想来想去竟没有一个合适的。有一位奥罗拉小姐,论才貌、门第都该列在美人的前茅,可是在阿德玲的芳名录中,却被漏掉了。唐璜倒还中意,阿德玲却极力表示反对,甚至还带几分厌恶,这真是难解的谜!

在乡间的别墅里,唐璜想到世事无常,也为爱情感到惆怅。在那万籁俱寂的夜晚,月色溶溶,蛙声四起,他的睡意全给驱散得无影无踪。他独自打开了房门,借着月光,走进了一排幽暗沉郁的画廊。在那儿照例挂着许多勋

爵收藏的画。忽然,唐璜看到一个穿黑法衣的僧人,挂着念珠和头巾,擦过他的身旁。那黑衣僧回头一看,露着晶莹的一只眼睛。唐璜感到自己的头发根根悚立,想开口说话,却又不能张嘴。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抓起一张报纸来看,可是他的手仍然在发抖。

第二天早餐时,勋爵谈到别墅里曾发生过黑衣僧的幽灵出来作祟的事。唐璜脸色苍白了,但他怕人笑话,对昨晚的见闻保持缄默。阿德玲似乎早有预感,她对唐璜唱了一首歌,要他谨防那黑衣僧人!

晚上,唐璜正在睡觉。忽然,他的房门被打开了,昨晚见到的黑衣僧走进了他的房间,对着他默默地站着。唐璜先是恐惧,后来由恐惧转为愤怒,便从床上一跃而起。幽灵后退了,唐璜追去,恰好一堵古墙挡住了去路。唐璜伸手去抓黑衣僧,但他摸到的不是灵魂,而是肉体,黑头巾下露出一卷金发,红唇下有一排洁白如玉的牙齿,还有结实、火热的胸脯。在挣扎中,黑衣僧的袈裟和头巾都脱落了。啊,这不是幽灵,却是费兹甫尔克公爵夫人⋯⋯朋友,唐璜和费兹甫尔克夫人及阿德玲夫人的关系如何?他们间还发生

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还有他是如何离开英国的?由于我们的诗人过早的去世,他来不及描写。往后的事,就得靠读者诸君去发挥想象了。

鉴赏与分析 《唐璜》是拜仑写于 1818 年至 1823 年的一部著名长诗, 也是一部诗体小说。全诗十六章,一万六千余行。按诗人原计划打算写二十五章。他要让自己的主人公周游欧洲各国,“要他经历种种围城、交战、冒险的生涯”。但因诗人参加希腊革命及去世,长诗未终卷。从写出的篇章来看,唐璜从西班牙出发,到过希腊、土耳其、俄国,途经波兰、德国、荷兰, 最后到了英国。他在英国的故事显然也还未结束。据拜仑给出版商的一封信谈到,在英国,他还得描写唐璜如何破坏了别人家庭的幸福,惹出离婚的事件。还要写他去游意大利,在那儿他成为一个爱奉承女人的骑兵,在德国他又成了一个像少年维特一样的多愁善感的青年。最后,写他参加法国大革命。这部长诗虽未写完,但已达到惊人的成就。在写作技巧上也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这是一部超越《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可以和《浮士德》比美的作品。歌德称《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拜仑同时代著名诗人雪莱认为“英国语言中从没有过这样的作品”。

拜仑也把《唐璜》当作自己最心爱的作品。他说如果人们把他比作诗歌中的拿破仑的话,《唐璜》就是他的莫斯科战役。他在长诗第九章中得意地写道:

“这首诗我认为确是一篇杰作, 不仅正文好,连序言也精彩, 别管目前人们怎样不识货,

但总有一天,其中所含的真理, 终必显示出她最庄严的美色。”

《唐璜》是一部具有“万花筒”性质的作品。它有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的描写,和人类感情的多种体验。有航海遇险的经历,又有牧歌式爱情的描写;有烽火连天战场格杀的场面,又有苏丹后宫的奇遇;有奴隶市场拍卖的叫喊,又有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既有城市的喧嚣,又有乡村的宁静。上至

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描写周到。

作品主人公唐璜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典型。他算不算一位英雄?诗人在第一章中就表明了他的看法。他说他想写英雄,但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辈出,报刊上也连篇累牍地在宣扬,但最后却发现“算不得真英雄”。诗人力图说明:他写的并不是那矫揉造作的拔高的英雄,而是按人的天性自然发展的英雄。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诗人的美学观和英雄史观。为此,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拜仑笔下的唐璜不同于西班牙传说中的唐璜,传说中的唐璜是个淫逸腐化的花花公子,欧洲许多作家都以他为主人公,写了不少作品。拜仑笔下的唐璜并不主动干坏事,如果说他诱惑了别人,倒不如说别人和环境诱惑了他。

第二,唐璜不同于“拜仑式的英雄”,他没有该隐的孤独,也没有曼弗莱德那样的悲观绝望。他是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心地单纯而善良。

第三,唐璜是拜仑塑造的英雄,不能认为他只是诗人用来广泛反映欧洲社会生活的一个“幌子”。①虽然拜仑在作品中来不及展示唐璜最终的性格(如参加法国大革命),但就已写的部分而言,诗人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的,是个具有完整个性、有血有肉的人物。

那么,拜仑是如何来塑造这个人物的呢?

首先,诗人按现实生活和自然发展的个性去塑造他。唐璜从小接受的是脱离实际的教育:

“在人文艺术领域,至少可以说: 凡与实用最没有关系的一切,

他都已经博览无余,深入钻研, 只有邪书却没有翻看过一页。”

现实生活和书本是完全脱节的。一遇到现实生活,他便受着“自然的本性”的指引,而不是书本的指引。这是诗人塑造人物的出发点。

其次,拜仑按“十足的‘男子汉’”来塑造唐璜,他包括性格两方面: 既柔和善良,又刚烈勇敢。他的特点是:

“一个风流倜傥的血性的青年, 既能沉湎于儿女情长的欢娱,

或纵情感官(如果那一词不妥善), 也能够,假如需要的话,去杀人, 只要不乏良伴。”

小莱拉认为唐璜“心地是好的,虽然有点放纵”。他从“少年时期就历经波折,他什么都经受得起”。

诗人在开头时,就把唐璜写成具有单纯和善良品质的少年。16 岁便背井离乡,经历了海上风险,尽管他和人们一样饥饿难挨,但他决不干吃人肉的野蛮勾当,他连自己的小狗的肉也不忍吃。他有自尊心和爱好自由的意志。

① 阿尼克斯特著《英国文学史纲》第 318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当黑太监巴巴要他去亲苏丹娘娘的脚时,他不愿意,并回答说:“这事对不起,除非是教皇的脚,对任谁的鞋子他也不能弯腰。”虽然他知道在苏丹的宫廷中违抗意志,会遭到多么可悲的结果。但他还是公开对娘娘叫道:

“你这宫殿的豪华

可没有看在我眼里!你的权力

也许很大,叩头呵,屈膝呵,眼和手都得侍奉你——但这颗心可自由!”

诗人认为唐璜回答苏丹娘娘的话,有着“丈夫气概”,因为这时的唐璜已承受了许多痛苦,尝到了不自由的滋味了。他准备去接受“桩刑,或被剁成肉泥喂狗”。后来,他终于从土耳其宫廷中逃跑了。

唐璜在危急时刻和战斗中,都有不怕死的勇敢气质。在海船遇险时,他单枪匹马把住酒窖的门,不让人们去抢酒喝。在火线上,他勇往直前,把生死置之度外,成为俄军“敢死队”的一名成员,“朝炮火最密集的地方冲去”。但他又有同情弱小者的慈善心肠,在炮火下,他救了小莱拉的生命,狠狠教训了两个企图残害她的哥萨克兵。在他身上有刚烈的火性,也有儿女情长, 而没有哈洛尔德的颓丧。

然而,唐璜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展现出来的。随着环境、经历、地位的变化,他的性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爱情上,他由真诚到不真诚。开头的初恋和对海黛的爱是真诚的,尤其是他和海黛一往情深,两小无猜。可是,这美满的爱情被破坏了,遭到残酷的结局,这对他的心灵是个莫大的打击。后来,他对俄国女皇的关系,便带有逢场作戏的性质了。同样,随着环境和地位的改变,他由一个单纯的贵族青年变得虚假和圆滑起来。在交际场中,他成了这样一副模样:

“他精神奕奕,一点不疏忽, 遇到精彩的议论就露露身手, 人说到什么,他都会推波助澜, 对时兴的题目更是听个没够;

他或严肃,或轻浮,但绝不沉闷, 又只心笑而嘴不笑——这个滑头!”

他有一种“骄傲的谦卑”,既不和人争长论短,又不示弱居人之下;他善讨太太小姐们的欢心,使她们都把他看作可爱的小白脸。他出使英国时, 和“朝野两党都很有交情,就像共济会的老会友左右逢源”。

拜仑对自己主人公虽有几分讽刺,但更多的是同情,把他的行为和缺点当作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从而原谅了他成为环境的奴隶的一面。唐璜缺乏崇高的生活理想。他的行为除了在土耳其宫中的一段外,都带有随遇而安的性质。诗人在唐璜身上描绘出了当时欧洲一般贵族青年的特点:想行动,又没有目标。对于这类青年,在他们的面前摆着两条道路:一条是心满意足,继续地随遇而安下去;另一条是觉醒奋起。诗人想让唐璜走的是后者(最后他参加了法国大革命)。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说,拜仑写的的确是英雄,而不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诗人要展示的是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所经历的曲折的生活

历程。

拜仑自称《唐璜》是一部讽刺长诗。他以唐璜的游历为线索,广泛地抨击和讽刺了欧洲社会生活,表达了他的政治、哲学、美学、爱情的观点。英国著名作家司各特说:“拜仑在这首长诗里涉及了人类生活中所有的现象, 他弹着他的不同凡响的竖琴,所有的琴弦都发出最有力、最动人的音调。”

在《献辞》中,以及长诗有关章节,诗人首先抨击了“湖畔派”诗人①, 也就是那些以拜仑为敌的反动文人。他不同意人们把柯勒律治当作“诗圣”, 把骚塞的“鸭子当作天鹅”,还有对华兹华斯的肉麻的吹捧。拜仑认为柯勒律治只是只“蒙眼的鹰”,遮着头巾,“尽拿一套玄学来向国人解释”,华兹华斯是个“狂妄得不可救药”的人物。至于骚塞是“头号的叛徒”①和骗子。因为:

“欧洲依旧有奴隶、国王、军队、同盟—— 而骚塞却对它唱着拙劣的颂歌。”

这和拜仑于 1822 年所写的长诗《审判的幻影》中,对骚塞的讽刺是一致的。这些湖畔诗人只是贪图黄金和桂冠,而谄媚统治者,他们整天徘徊于湖畔,见识窄陋,诗人要求他们能迁往大海。与此同时,拜仑提出大诗人弥尔顿和他们相比,他认为弥尔顿才称得上“诗坛的巨擘”,他屹立在自己时代之巅,“博学而虔敬”,绝非酒色之徒和空喊口号的诗人,可以和他同日而语。

同时,拜仑也说明了自己和“湖畔派”诗人不同:

“至于我,我是和地上的缪斯同行, 无法和你们飞翔的神驹相比!”

从诗人对“湖畔派”的抨击,反映了诗歌创作中一个重大的问题:这就是为谁歌唱,要不要反映现实的问题,鲜明地体现了拜仑的美学思想。

长诗第一章到第四章,描写唐璜的出身和爱情生活,讽刺了西班牙的贵族教育和抨击了对待儿女婚姻上的专制主义和冷酷行为。

第五章到第六章,写唐璜在土耳其宫廷中的历险。诗人抨击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 —揭发和抨击了贩卖奴隶的非人道的行为。拜仑通过一个奴隶说:“社会本来该提倡仁爱,它反而使我们仅有的一点荡然无存⋯⋯真正的处世术就是对人冷酷。”在奴隶市场上陈列着一群群瑟缩的奴隶,有男有女, 有白人黑人,和各种国籍和年龄的人。这些被拍卖的奴隶,有被海盗捕获的无辜的人们,有战场上的俘虏,有被班主出卖的演员。在拍卖时,买主评头论足,计较价格,争吵和赌咒,正像市集上人们挑选牲口一样。有的奴隶被卖给犹太人,有的被卖做苦力,有的可能成为某位阔佬的第四位如夫人,要不就当娼妓。总之,他们成了有钱人奴役和利用的工具。诗人在长诗中愤怒

① “湖畔派”诗人指英国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43)、骚塞(1774—1843)等人,他们隐居于英国西北部山地昆布兰湖一带,作品多描写湖光山色,有逃避现实的思想。

① 骚塞曾一度激进,后反对法国大革命,于 1813 年被英国国王封为桂冠诗人。

地揭发了这一野蛮现象,指出奴役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死敌。

— —揭发和抨击了土耳其宫廷的糜烂生活。苏丹王有 1500 位妃子和宫女,50 个女儿和 4 打的儿子,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不理朝政,把国家大事交给宰相去管,而专门陪伴嫔妃宴饮作乐。那些得不到爱的满足的嫔妃, 便私下里另觅面首。诗人通过对土耳其后宫的描写,展现了另一幅奴役人的景象。

第七章到第八章,描写唐璜参加 1790 年的俄土战争。在这部分里,诗人谴责了穷兵黩武,对他国实行侵略的反动政策。抨击了沙皇及其大臣们为了野心、荣誉和掠夺,不顾人民死活,发动战争。他们血洗了土耳其城市伊斯迈,使多瑙河水也为之染红。俄国兵在城里奸淫烧杀,残忍至极。诗人认为如果用狼和熊和他们的行为相比的话,狼还比他们和善,熊也比他们开明。诗人对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苏沃洛夫元帅,给予尖锐讽刺,说他嗜血成性,有如郡长爱吸骨髓。“对于他,人命不过是一堆渣滓,全国寡妇的哭泣都是耳边风,军队的伤亡他从未放在心上。”

在这场战争中,土耳其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虽然他们失败了,但他们至死不屈。当战斗结束时,一位俄国军官在成堆死尸旁高视阔步地行走。一个濒死的回教徒便咬住他的脚后跟不放,以致这位胜利者瘸腿了。作品也讽刺了那些帮助俄国人作战的外国人,他们不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是为了猎取名誉和地位。

诗人谴责了侵略战争,但褒扬了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正义战争。认为这种“为自由而战,那才真正荣耀”,是“值得自豪”的。侵略战争尽管可以得到爵位、高官,再加上凯旋门、纪念桥,一笔年金,“但终不过是杀人犯的回光返照”。长诗中有一首声泪俱下的《哀希腊》的短歌,实际上是对侵略者的控诉,激励希腊人民起来抗争:

“别相信西方人会带来自由, 他们有一个作买卖的国王; 本土的利剑,本土的士兵, 是冲锋陷阵的唯一希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拜仑的反侵略反奴役的思想。

第九章到第十章描写唐璜在俄国的生活,着重讽刺了野心勃勃的女沙皇喀萨琳,她是“一切纠纷的可怕的祸根”,同时,又是一个爱好声色的悍妇。

第十一章到第十六章,描写唐璜在英国的生活,这是诗人最为熟悉的题材,对英国社会作了多方面的揭发和讽刺。英国曾经一度伪装友善,把自由许给了人类,现在却成了自由的敌人:

“她怎能夸称自由呢,当她自己 不过是奴隶头子?全世界的民族 都在禁锢中,管牢的又算了什么? 他顶多是个离不开牢门的狱卒。”

当唐璜一踏上英国的领土,便遇上了 4 个拦路的强盗,从而打破了他对这个“自由之邦”的幻想。在这个社会里金钱主宰着一切,正像“月亮主宰

潮汐”一样。银行家和阔佬们不仅左右国家的命运,而且也“掌握着世界的平衡”。唐璜出现在社交界时,“女儿瞟着他的服装,诚心的母亲则打听他的进项”。

诗人以讽刺的口吻、厌恶的心情,描写了勋爵家里的客人们。这里的女性是:

“怪别扭伯爵夫人,包打听夫人, 糊涂夫人;风头健小姐,爱饶舌 小姐;羽纱小姐,麦克紧身小姐, 和犹太夫人,阔银行家的老婆; 此外还有可敬的睡不醒太太,

她看来像白羊,却比黑羊还坏。”

这里的男性是:

“有位吹牛皮,那法学界的干将, 他只在议院和法庭才大打出手,⋯⋯ 还有年轻的窄韵诗人,刚刚问世, 也要作为明星在文坛照耀六周;

还有庇罗勋爵,自由思想的权威, 和约翰·海碗爵士,伟大的酒鬼。”

亨利勋爵是上流社会的代表人物。他是国务大臣,出身于一个专横傲慢的家族。他精通“宫廷的玄奥”,在国会里又是个“伟大的论客”。为了装潢门面,他收购名画;为了自身的权益,他对选民进行拉拢。他过着阔绰的寄生生活,他的妻子对人礼貌周到。为此,他们的客厅成为社会名流聚会的场所,而且还接待外宾。但是他没有几分是真诚的,其中包括他和妻子之间的貌合神离的关系。

此外,作品对英国执政的托利党、大臣卡色瑞、文学界、慈善团体、教会,莫不予以尖锐讽刺。诗人对乌烟瘴气的祖国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英国有一天能“彻底知道,她伟大的名字如何被人厌恶”。

长诗在讽刺和抨击欧洲各国社会生活时,总的打击目标是封建专制政体。这个政体由于 1816 年俄、奥、普三国在巴黎签订的“神圣同盟”而加强

了。英国虽然没有参加“神圣同盟”,但她出席了 1822 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神圣同盟”的会议,成为积极支持者之一,充当了镇压人民革命的不光彩的角色。诗人认为英国将军惠灵吞在滑铁卢侥幸打败了拿破仑,是给欧罗巴封建“正统”修理了拐杖,使风雨飘摇的君主专制政体得以生存下去。为此,惠灵吞得到了“欧洲解放者”、“各族的救星”的美誉。实际上惠灵吞只是个“杰出的刽子手”。全世界都该诅咒他的成功。诗人公开号召人民起来推翻“神圣同盟”,砸烂君主专制制度:

“关起那秃顶的暴徒亚历山大

把那‘神圣的三位’当黑奴卖掉!

要教给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问问他们当奴隶是什么味道?

把每个高贵的玩火英雄关起来,

他们吞火不收费(因为给钱太少)。”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唐璜》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杰作,不愧为一部欧洲社会生活的讽刺史诗。

长诗中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是长诗的又一成就,从而也构成作品的一大特色。这些女性上至女皇,下至民间女孩莱拉,有端庄艳丽的贵妇人, 也有纯朴痴心的海盗女儿;有情的苦闷,也有爱的欢欣;有嫉恨,也有贪欲。她们都是各自不同类型的女性。

朱丽亚是个西班牙的贵族少妇,她的爱情生活是在受压抑和缺乏欢乐中度过的。她嫁了个 50 岁而对她并不忠实的丈夫。最初,她由于喜欢小唐璜而产生她和唐璜之间的爱。后来,她曾考虑到丈夫、宗教、美德、名誉和尊严, 而当她仍然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时,她便把这些都抛开了。最后,她为爱进了修道院,断送了自己的后半生,但她并不后悔。她在写给唐璜的信中说道:

“我爱过你,现在还爱着,为了这 我丧失了天堂,名誉,自尊,地位, 但这一切损失我都不以为惜⋯⋯

我敢说,没有人比我更严于自责, 可是,若要我指出我自己的罪—— 我没有什么需要责备或求情。”

拜仑在朱丽亚身上写出了一个受封建婚姻压抑的女性的爱情悲剧。

海黛在作品中是个极为动人的女性。她生活在远离尘世的海岛,有着一颗单纯而幼稚的心。她的性格是倔强的,感情是炽热的。她把唐璜的出现当作自天而降的恩赐,是一个她可以钟情,并使她得到幸福的人。为此,她不要海誓山盟,一个字也不提忠贞。“她真纯而无知得像一只小鸟,在飞向自己的伴侣时只有快乐。”对于他们真诚的爱,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唉,想想唐璜和海黛要受的罪! 他们如漆似胶,多美好的一对! 除了我们第一对祖先,还没有

这么好的情侣甘冒永劫之危。”

海黛有摩尔人那样倔强的个性(她母亲是摩尔人),在他们看来爱情不是乐园,就是荒漠。当她的爱被专制的父亲拆散后,她并不向父亲祈求怜悯。她失去了唐璜,便以死相报。在 海黛身上,诗人写出了一个执着于爱、敢于反抗长辈意志的坚强的女性。

古尔佩霞是个高傲的女性。她有天姿国色和享不尽的富贵荣华,但她在爱情上感到苦闷,在宫廷里,一切都是专制逼出来的,其中也包括爱情。皇家气派并不能填补她心灵上的空虚,她感到有一种无形的锁链套在脖颈上, “那欢情还算得什么快乐?”虽说她当了妃子,还不如作个农良家女自由, 她为此感到惆怅。但古尔佩霞是狡猾的,终于她和心腹太监想出了“办法”, 来慰藉她那孤寂的心灵。在这方面,诗人对她是同情的:

“她理智不足,情感却强烈;她认为她丈夫的心(即使她有权占有它) 是不够的:因为他已经五十九岁, 而他的妻妾却足有一千五百位。”

拜仑通过古尔佩霞的形象揭发了在封建宫廷中,妇女的痛苦和帝王生活的腐败。然而,古尔佩霞也同样专横,在她的心目中“这世界只是为国王和王后而设”的,她不容许别人违抗她的意志,她所追求的自由,是可以牺牲别人的自由来获得的。

俄国女皇喀萨琳(即叶卡杰林娜二世)是个受嘲笑的对象。这位女皇虽然年近花甲,但仍像二八少女那样风流妖冶。她爱魁伟的男子,在朝廷中, 早引起女士们的窃笑。她刚刚埋葬了情人兰斯科(一个小白脸),便遇上了唐璜,于是她便打起了他的主意来。诗人挖苦道:

“但对这件事,堂堂的俄国女皇并不比一个女裁缝作得漂亮。”

“爱情”这个字眼,在女皇心目中就是“淫乐”,诗人毫不留情地给以讥讽。

阿德玲勋爵夫人是诗人描写最多,也写得最含蓄的一位女性。她是英国上流社会的一枝花。16 岁她就在社交界露面,不知颠倒了多少男人。她在待人接物中,有一种雍容而冷静的矜持,从不会越过防线而透露出天性所要表现的东西。她和爱捉弄人、爱调情的公爵夫人费兹甫尔克不同。她爱夫君, 但“那种爱情是她有意的努力”。她的心虽然是座华丽的大厦,但同样感到空虚。她的品行白璧无瑕,那是因为还没有什么人能占据它。自从认识唐璜后,她内心慌乱了。她的行为和主观愿望总不一致。她要慷慨无私地帮助人, 却露出了爱的私心。拜仑通过阿德玲的形象,很好地解剖了一个贵妇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了道德责任感和自由意志的冲突,揭发了英国体面人家生活的黑幕。按照情节的发展,阿德玲最终要脱下道德纯洁的外衣的。

小莱拉像一颗纯洁而有生命的珍珠,她有一双东方人的眼睛,她的举止也富于亚细亚人的沉静。她生活在白人的社会里,但始终不信奉基督教。唐璜喜欢这个被他救援的孤女,但不是肉欲的,而是“最纯净的柏拉图主义”。看来在未来的诗篇中,她的性格还将得到发展。她和唐璜均有相似的命运, 生活最容易使他们朝着一个方向走。

此外,作品中还写了唐璜的母亲阿内兹,土耳其宫女罗拉、卡金卡、杜杜,都十分生动。诗人通过以上女性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也展现了她们不同的遭遇和命运,以及她们对爱的态度。因此,这部长诗堪称为丰富的妇女形象的画廊。

《唐璜》是按八行诗体写成的(每八行构成一诗节),这在欧洲诗歌创作中是别具一格的。前六行隔行押韵,最后两行是双韵。诗歌语言流畅通俗, 尤其诗人把口语应用到诗歌创作中,灵活自如,幽默生动。

诗歌中有许多议论的穿插,诗人称它为“闲扯”。这是作品有机的构成部分,也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一种方式。正如诗人说的:

“我爱闲扯,尽自离题议论不休, 而把读者撇在一边已有多次;

但闲扯,那好比我的御前演说, 随后举行议会才能论到正事。”

这种议论多半是在每章诗的开首部分,也有穿插在中间或结尾的地方,

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为作品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