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隋唐五代金银器

隋统一全国后大量使用金银作为饰物,因此促进了隋唐金银器手工业的发展。

唐代在金银器制作工艺方面,既善于总结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又思路开阔,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中的丰富营养,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崭新文化。造型精美、结构巧妙、装饰典丽的金银器比比皆是。

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经历了分裂割据的半个世纪,但是江南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手工业得到继续发展。特别是吴越、后蜀等小国在金银制造方面还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江苏、浙江等地成为主要生产地。五代时期的金银工艺基本继承了唐代晚期的风格又有所发展。

五彩斑斓的隋唐金银器

从3世纪汉代结束至6世纪隋朝建立,随着商贸交流的日益兴旺,文化交流也逐步扩大和深入,各个民族相互融合,丝绸之路还带来了西方工匠的工艺和作品。

隋统一全国,高度繁荣的社会经济,大量使用金银作为饰物,因此促进了隋唐金银器手工业的发展。我国古代的金银器制作因此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些金银器有比较明显的外来文化的痕迹。

隋朝历史较短,因此金银器也较少,最具代表性的是陕西省西安李静训墓中的金银器,其中以嵌玛瑙蓝晶金项链最为精致。

根据墓志和有关文献得知,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

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终年才48岁,追赠豫、息、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李敏多才多艺,《隋书》中说他“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

开皇初,周宣帝宇文赟与隋文帝杨坚的长女皇后杨丽华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敏,并封为上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

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

然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天”。608年,李静训殁于宫中,年方9岁。皇太后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

李静训墓中最著名的随葬品是这件通体华光闪烁,异彩纷呈的嵌玛瑙蓝晶金项链。这条价值不菲的项链戴在小女孩颈上,可见是她生前常佩戴的一件心爱饰物。

该项链由28个镶嵌珍珠的金球穿缀而成,每个金球上嵌入10枚珍珠,金珠分左右两组,每组14个,其间用多股金丝链索相连。上端为金扣环,双钩双环,嵌刻鹿纹及方形、圆形青金石,下端为圆形和方形金饰。

项链的最中间有一颗艳红的鸡血石,鸡血石下挂着一块水滴型的蓝水晶坠饰,晶莹透明。项链的接口处由3件镶嵌青金石的金饰组成,其中一块青金石上雕刻了一只雄鹿。

大概由于墓主人是女性的缘故,该墓中有大量贵重精美的首饰,如镶嵌珠宝的金手镯、金戒指、衣饰上的金花、银指甲套等金银饰品。雕琢精细,技艺高超,反映了隋代金银细工的高水平。

除此之外,随葬品中还有波斯风格的高足金银杯和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等来自西方的物品。

618年,唐朝建立,我国进入到空前繁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兼容并蓄而又充满了自信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金银器技艺璀璨多姿的新时代。

到了唐代,首先宫廷对金银器皿的需求数量惊人。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虽不乏夸张,但也反映了唐宫廷大量使用金银器的事实。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在都城长安,这里设有官办的“金银作坊院”,是专门为宫廷打造金银器的手工业作坊。到唐宣宗大中年间,又成立了专给皇室打造金银器物的“文思院”,可能是因为“金银作坊院”的产品已难以满足皇室的需求。

唐代金银细工的工艺技巧,已颇为复杂精细,使用了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等技术。为取得最佳效果,多数产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综合运用几项不同的工艺技术。

唐代在金银器制作工艺方面,既善于总结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崭新文化,因此造型精美、结构巧妙、装饰典丽的金银器比比皆是。

其中,以陕西省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最为抢眼,共有金银器270件,器物有碗、杯、壶、盒、熏球、钗、龙等。这些金银器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生动、活泼,把动物形象、花草以及人物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空间施以鱼子地纹,使金银器更加灿烂夺目。

一些造型特殊的作品,如鎏金舞马衔杯仿皮囊银壶等,形象生动,富丽华美,体现了匠师丰富的想象力。

何家村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8.9至9.2厘米,重547克。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曾在宫中驯养舞马400匹,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时,则给这些舞马披上锦绣衣服,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

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

也有诗描写舞马完成表演后的神态:“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此壶的舞马形象正好与书中记载相互印证,是十分难得的文物珍品。

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箭形状的提梁。

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个侧面用模具冲压的奇异的舞马图,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

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绶与“寿”谐音,再现了为唐玄宗祝寿时的壮观场面。唐代许多文人曾写下很多关于舞马的诗句如“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都是形容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活动。

何家村发现的金银器皿,展现了盛唐年间的金银器风采。这一时期的金銀器皿仍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像高足杯、折棱碗和器身凸凹变化的器物很流行,而这些大多是从中亚一带流传过来的器型。纹饰风格也同样明显带有异域文化的色彩。在一只银盘的盘底中央,用浅雕手法装饰了一只纯金的熊,憨态可掬。

类似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哈达门沟发现的唐狮纹银盘,高6.7厘米,口径40厘米,盘作六曲葵花形,敞口,圆唇,浅腹,宽折沿,下有三足,呈卷叶形。

盘心捶揲行狮,狮回首怒吼,颈披长鬣,尾部上翘,腿有肘毛。折沿亦饰捶揲花卉,共六组,纹样皆鎏金。雄狮形象逼真,肌肉饱满,孔武有力,姿态威猛雄沉,极好的表现了百兽之王不可一世的气派。

盘心仅饰一狮,主题突出,仅在细部加以錾刻,分量极少,盘内除主纹外不再加饰其他纹样,这是初、盛唐时期银器装饰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中唐以后,錾刻的地位逐渐重要,纹样也更加满密,表现风格注重于体现线条的韵味,而不是以体面转折的体积感为追求。

狮原不产于中国,西汉时始由西域贡入。唐代狮纹比较写实,与后代程式化的狮纹有所不同。此盘造型、纹样风格以及制作工艺均具明显的盛唐特征,是唐代前期同类器物中的代表作。

在域外金银器工艺的启示下,我国工匠逐渐创制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精美作品。从唐代金银器来看,其在艺术造型方面颇具特色,一般的盘、杯、盒、壶等器皿,都很注意外形轮廓的变化。

如大型金花银盘,盘口的外轮廓都呈菱花形或葵花形,线条弧曲流畅,规律匀称而有变化,给人以丰润华美之感。

造型最为精巧的是熏球,即香炉,如西安市南郊唐窑藏镂空錾花银薰球,径4.5厘米,链长7.5厘米,在上下两半球上透雕精美纹饰,以便香气向外散发。

内部设有两个同心圆机环,机环有轴以承托香盂,无论球体怎样转动,香盂都仍可保持平衡,这充分显示了唐代金银匠师的高超技艺。

再如三层五足银薰炉,高3.5厘米,腰围38.5厘米,银薰炉由盖子、笼子和炉子身三部分组成,壁上有五个环状纽,各系吊环,既可放置又可悬挂。

唐代金银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纹饰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初唐时期,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朝风格,纹饰以凸棱、连珠纹及单点动物纹为常见。

另外,以纤细的缠枝忍冬、四瓣或八瓣花及线条简略的折枝花为主,花与人物相衬时结构松散。如八棱带柄杯、花银高足细柄杯、胡人像银扁壶及凸雕虎纹银壶,即是典型之器。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窑藏歌舞伎八棱金杯,高6.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4.3厘米。金杯腹以棱面为单位,各作一高浮雕男子,或歌舞、或捧物,神态自然。人物四周环以金珠,杯把作联珠圈状,指垫两侧各作高浮雕的老人头像,深鼻高目,长髯下垂,具波斯特色。

还有唐舞伎联珠柄八棱金杯,高6厘米,口径6厘米,金质。口沿外侈呈八角形,腹内收,为八棱,联珠环把,上有圆蔽遮。八棱圈足,足沿外撇。内壁素面,外壁口沿下和底沿上各饰一周联珠纹,杯身每棱饰一条联珠纹,将杯身分成8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中有一舞伎,姿态各异。

唐歌舞狩猎纹八瓣银杯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8厘米,银杯为波斯流行样式。腹部分为八面,每面在鱼子地上分刻仕女游乐和男子狩猎纹,下腹莲瓣内各饰宝相花,圈足外壁刻六般覆莲。杯内在水波纹地中刻一象头,间以游鱼和莲叶,指垫上刻一大头鹿。

中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族官僚追求享乐日盛,金银器制品增多,波斯萨珊朝风格的造型已不能满足需要,转为兼收我国传统的铜器、陶器、漆器的器型。花鸟纹盛行,缠枝花、绶带纹丰满流畅,已具有团花的格局。

另外,人们把传统的龙、凤、虎、龟、人物和新出现的宝相花、折枝花、缠枝花、鸾鸟、鹦鹉等纹样巧妙地穿插组合,用忍冬纹作边饰图案,形成活泼清新、鸟语花香的唐代新风格。

这种类型的金银器仍然以陕西省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最为典型。如刻花赤金碗,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

碗壁锤出双层莲瓣,上层莲瓣内阴刻折枝花和鸳鸯、鹦鹉、鹿、狐狸等珍禽异兽,下层刻宝相花。其余部分可飞鸟流云,花卉等,皆以鱼子纹为地。此碗制作精细,纹饰富丽,为稀世珍品。

何家村唐掐丝团花金杯设计精巧,纹饰典雅。该杯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圆形,侈口,束腰,圈足,有把。

杯内壁为素面,外壁饰大型六角掐丝团花五朵;团花之间空白处饰对称如意云头纹。把为环形,带翘尾,着杯时,食指插入圆形把内,拇指压住把尾。

何家村唐赤金龙精美、异常而生动自然,高2至2.8厘米,长4厘米,金龙呈奔走状。用纤细的阴线刻出眉毛、眼睛和颈部的毛发,通体錾刻细密的鳞纹。

陕西省西安韩森寨纬十街也发现有唐蔓草花鸟纹八棱银杯,高5.3厘米,口径5.4至6.9厘米,足径3.1厘米,镀金。八曲侈口,腹和足均作八棱形,腰略束。

腹壁棱间饰以缠枝蔓草和花鸟相间的图案各四组,圈足面饰缠枝蔓草纹,环柄上有半圆形护手,护手上饰一展翅飞翔的鸿雁,下以萱草相称。地纹皆饰鱼子纹,刻工精细,富有生机,颇具匠心。

还有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唐真身舍利宝塔地宫中发现的鎏金龟形银盒,通高13厘米,长28厘米,宽15厘米,分体焊接成型,纹饰鎏金,整个造型作龟状,引颈昂首,瞪目张口,四足外露,以背壳作盖,内焊椭圆形子口架。

龟首及四足中空,龟首与腹部先套合后焊接,尾与腹亦焊接。背部饰龟背纹,外围鳞纹一周,首与四腿饰斜方格纹,内填篦纹,下颈,胸部饰双弦纹数道,以锥点纹作衬托,腹部满饰花蕊纹。造型手法写实,纹样逼真,给人以真实的艺术魅力。

此外,晚唐时长江下游的一些地区,金银器皿的制作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足可与都城的产品媲美。晚唐时期,器型继承前期:团花纹饰已从原来的陪衬地位一跃而成为主题纹饰,这也是团花纹饰的黄金时期;缠枝花则渐趋呆板被绶带纹取代。

在江苏省丹徒县,运河上有一座古老的桥梁,传说是在古代的一个丁卯日修建的,因此就叫丁卯桥。丁卯桥只是运河上的一座普通桥梁,在丁卯桥附近发现了一些藏着金银珠宝的坛子。

如果单以数量计算,那么,江苏省镇江丁卯桥银器窖藏算得上是唐代金银器最大的发现,共有各种银器950多件。

丁卯桥的银器中有大量的银首饰,包括手镯、钗和戒指等。此外,还有140多件器物都是和饮酒有关的器物,包括烹调器、盛器、食器、饮器、令筹等成套的酒具。

丁卯桥的银器体现了唐朝中晚期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和盛唐时代的何家村金银器相比,制作技艺更加成熟,在艺术风格上也基本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型,外来文化已经基本融入中国文化,不分彼此。

如丹徒鎏金银质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通高34.2厘米,筒深22厘米,龟长24.6厘米;银镏金鹦鹉纹盒通高8.5厘米,腹径11厘米,足径9.2厘米,盖面锤出一对鹦鹉和缠枝,四周围以花瓣纹,盖及盒侧面刻菱形纹。银镏金人物小瓶高7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6.6厘米。

其中以罕见的金花银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最有特色,从器物造型到装饰纹样完全是成熟而典型的我国民族特色。

玉烛由一圆筒和龟座组成,圆筒顶盖为卷边荷叶状,盖纽做成荷花的花蕾形。筒身上阴刻缠枝卷草纹和龙凤纹样,并以细密的龟子纹做地。龙凤间有一圆筒,内刻“论语玉烛”四字。

圆筒下为昂首曲尾、四足内缩的龟形底座,龟背上有双层仰莲,上承圆筒。它竟然用了儒家经典“论语”来命名。“玉烛”两字,始见于《尔雅·释王》,四时和气,温润明照,称为“玉烛”。

龟背上负一圆筒,圆筒内盛放50枚鎏金银酒令筹,每枚酒令筹均刻有鎏金楷书令辞,上半段采用孔子《论语》的语句,下半段是酒令的具体内容。

其中有一枚令筹上刻有“闻一知十,劝玉烛录事五分”,竟为酒宴中服务的执事,饮酒五分。

丁卯桥的银器并不是贵族的家藏品,很有可能属于当地某个富裕家庭。唐朝时的江南并没有被大规模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中原地区,但是,却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江南一带的富庶。

还有陕西省耀县背阴村唐窑藏刻花“宣徽酒坊”银碗,高5.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7.8厘米,银碗腹部装饰三层十瓣仰莲,外底刻出“宣徽酒坊宇字号”7字,表明此碗为内府产品。

此外,在浙江省长兴发现了100余件金银器,它们代表了中晚唐时期南方金银器的风格,器物有杯、羽觞、汤勺、钏、钗、盒、瓶、花栉、玉烛等。

这批金银器的特点是既无波斯器物,也无仿制波斯萨珊朝金银器风格的制品,从器物造型到装饰纹样已完全是成熟而典型的我国民族特色,而又极具浓郁的江南风格。

如器物造型花口器较多,碗或盒等多做成六曲、八曲的莲花瓣、桃形等,而装饰图案则以花鸟鱼虫为主,而不见狮、象、鹿等西域游牧文化风格的图案。

我国的饮茶历史可以溯源到公元前1000多年,但直至唐朝开元以后,饮茶之风才普遍流行开来,并形成了茶道。

唐代盛行煎茶法、点茶法,茶饼被奉为上品。平时,茶饼要悬挂高处,保持干燥。因此茶笼应运而生,最初使用竹篾编成的笼子,在陆羽《茶经》中称之为“莒”,也由底和盖组成。但在皇家贵族则是由银或铜制作,因用这些材质制作的茶具,华丽又不会影响茶的真味。

唐代佛教盛行,较大的寺院将法堂西北角的鼓,称之为“茶鼓”。僧人在坐禅的间隙中,行茶四五匝,有助于提神修行,饮茶慢慢地成了僧徒生活的主要内容。

一些僧徒还把饮茶提高到“茶佛一味”、“茶禅一味”的高度。于是形成了一整套饮茶礼仪,在佛教重大节庆时,往往举行盛大的茶仪。

陆羽在《茶经》中特别强调要“制其器,定其法,”因此,在唐代逐渐将饮茶演绎成为一种闲情的艺术,一种文化的礼仪,一种人生的境界,使得饮茶器具也越来越讲究精巧。

如陕西三扶风法门寺发现的唐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茶笼子,高18.5厘米,口径15厘米,重654克,笼盖圆隆,直口,直腹,平底,有四足。

笼盖和笼身做成子母口,笼盖顶上有个圆环扣,原本通过一个个相连的一串圆环,将笼盖与笼身连在一起,现在仍能看到盖顶有两个残存的圆环,笼身两侧各有一个焊接的圆纽,连着一个圆环以连接环串与棱形的提梁。

整个笼盖、笼身、笼底通体镂空球路纹网格花纹,内外层都鎏了银,使笼子非常通透明艳。同时,球路纹盖而上錾饰15只浮雕状飞鸿,球路纹笼体外壁也錾饰24只飞鸿,均作两两相对,并列飞翔。

对沿边、四足与鸿雁都鎏了金,在银链与提梁相连的口沿上缘还饰有一周莲瓣纹,下缘饰一周上下铸对的半体海棠纹与鱼子地纹,四足与笼底边沿铆接,由3个花瓣呈倒品字组成。装饰繁缛,技艺精湛。

所谓球路纹,是一种游戏类球形的纹饰。唐代沈铨期《幸梨园亭下见打球应制》有“宛转萦香骑,飘颻拂画球”,这是有图饰的彩球。这种用球形作的纹饰,称之为“球路”。

这只法门寺银笼子是与茶具放在一起的。从其留在器物上的文字,知是唐僖宗在登基前所供奉的皇家之物,故笼子不是一般的竹编,而是用银来制作。因此,法门寺的银胎笼客观反映了持有者的身份地位的差异。

法门寺最早建于5世纪的北魏时代,东面是著名的古都西安。西安在唐代成为世界最大和最富庶的城市,而法门寺也在唐代成为规模庞宏大的皇家寺院,史书中曾记载法门寺塔下有地宫,地宫中埋藏的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舍利和无数珍宝。

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着金光闪闪的宝函。宝函一层套着一层,最外面是檀香木的已经朽烂,接下来是金、银、玉、珍珠镶嵌的各种宝函,一共套了8层。这八重宝函的精致足以让人们欣喜,其中有六件是金银制品。

第一重为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金塔高105毫米,塔顶为金质莲花朵捧托金珠顶,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

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有四扇小金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四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

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塔座为纯金方台,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仅11毫米高。

第二重为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以珍珠装武夫石磨制而成,周身以雕花金带为边,镶嵌珠宝花鸟,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

第三重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由纯金雕铸,函身镶满红宝钿、绿宝钿、翡翠、玛瑙、绿松石等各色宝石,并镶嵌宝石花朵,函盖顶面和侧面红、绿二色宝石镶嵌成大大小小的莲花,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

第四重为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宝函重1512克。函盖雕有双凤及莲蓬,盖侧有瑞鸟四只绕着中心追逐,正面为六臂如意轮观音图,左侧为药师如来图,右侧为阿弥陀佛图,背面为大日如来图,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

第五重为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钣金成形,纹饰鎏金。函件正面有如来,四周有两菩萨,四弟子,二金刚力士,二供奉童子,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

第六重为素面盝顶银宝函,通体光素无纹,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有绛黄色绫带封系。盖与函体在背后以铰链相接,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

第七重为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函体以平雕刀法刻画“护世四大天王”像,正面有一金锁扣和金匙,“盝顶”是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呈四面坡,中为四条平脊相围的平顶。以银铸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护世四大天王”像,顶面有行龙两条,为流云所围。

宝函上四天王形象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仿佛诱人追随函壁的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

第八重为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函内是一个略小的鎏金盝顶四天王宝函,用一条约50毫米宽的绛黄色的绸带十字交叉紧紧捆扎。顶面錾两条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面均錾双龙戏珠,底饰卷草;四侧立沿各錾两只迦陵频伽鸟,身侧饰以海石榴花和蔓草。

函的四侧面分别刻着四大天王图像。正面是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左面是东方提头赖咤天王,右面是西方毗卢勒叉天王,后边是南方毗娄博叉天王。

最外层是一个长、宽、高各30厘米的银棱盝顶黑漆宝函。所谓盝顶,就是函盖上棱成斜面的函。它是用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用雕花银条棱边。

八重宝函的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第一重塔状金宝函小巧玲珑,金碧辉煌。这个纯金塔的盖子揭开以后,在塔座的银柱上赫然套着一个白色的管子。这就是佛指舍利的影骨,是仿造真身舍利的一件玉器。

而真正的佛指舍利被秘密地放在地宫的一个密龛里。锈迹斑斑的铁函里套着一重宝函,这是一个鎏金的银宝函。宝函造型方厚,四壁和顶上雕刻着45尊形态各异的菩萨像。这些神异的菩萨像,按照某种秩序排列。

在梵语中,这种奇妙的形式叫做曼荼罗。简单地说,曼荼罗就是凝结佛教精华的坛场,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汇聚精华,辐射光芒。显然,这样的宝函装饰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银函的里面,有一重檀香木函和一个水晶棺椁,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一枚佛指静静地躺在玉棺里。这枚骨质的舍利就是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

为了供奉这尊世间仅有的佛指舍利,唐代皇家专门制造了一批金银法器。

如有一根长196厘米、重2.39千克的双环12轮鎏金银锡杖,杖身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

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12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其中4个大环象征四谛:苦、集、灭、道;12小环则代表12部经。杖头为双轮四股12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每股套装雕花金环3枚,股侧铭刻:

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

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锡杖经》记载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

还有一尊通体挂满珍珠璎珞的鎏金菩萨,是唐懿宗在39岁生日时,为供养佛指舍利而敬造的。她手捧象征纯洁的荷叶,荷叶上托着刻有祈愿文字的银匾。在铭文中她被称为捧真身菩萨。

菩萨主体是银质的,采用了錾刻、钣金、鎏金、铆接等多种工艺方法,是唐代同类金银器中最宏大的一个。皇室甚至还为这位菩萨专门准备了衣服。

奇特的是,法门寺的大部分丝织品都已经炭化,只有这5件蹙金绣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些金线其实是用黄金拉成的,它们平均只有0.1毫米,最细的地方仅有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

正是这些镶嵌在织物中的金线阻挡了时光的侵蚀,在1000多年后还能一睹唐代丝绸的真容。

这件微型蹙金绣衣有着短短的袖子,下摆的长度刚刚到达胸部,这是典型的唐代侍女短袖上衣。

与佛教相关的,还有甘肃省靖川县大云寺舍利石函中的金棺银椁,金棺高3.1至4.6厘米,宽2.3至3.5厘米,盖长7.5厘米,棺座长7.1厘米,宽4.6至5.4厘米,重108克,银椁高5.4至7.1厘米,宽4.9至6厘米,盖长10.7厘米,椁座长10.5厘米,宽6.7厘米至8.4厘米,重349.5克。

金棺、银椁的形制基本相同,满饰花纹,并粘贴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和珍珠、宝石、水晶等,整个棺具玲珑别致,工艺绝伦。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唐金花银盘也反映了佛教题材。盘心为两条兽首卷鼻的摩羯鱼绕一宝珠回游。“摩羯”为佛教中的一种神鱼,龙首鱼身,类似我国的河神。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记载:“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

唐代时,河南省洛阳成为另一重要都城,因此这一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器。包括钱币、佛像、首饰等。

如鎏金“开元通宝”,直径2.5厘米,重4.32克。“元”字第二笔左挑,背带月牙纹,通体鎏金。

鎏金“封泉宝”,直径2.5厘米,重4.08克。隶书钱文,“乾”字作“乹”,钱背与钱面四字对应出位四朵阴刻变体莲瓣纹,通体鎏金。

鎏金婆难陀蛇龙王铜像,高7.6厘米。面目清秀,长发披肩,项饰串珠,袒胸露腹,双手持带弄蛇,下着宽松软裤,赤足站立于莲花宝座上。

鎏金银凤钗,通长23.3厘米,重7.5克。银质,正面鎏金,钗尾饰凤鸟,山岳图案。鎏金银钗,高29.5厘米,重9.4克。银质,正面局部鎏金,饰鸿雁、卷云及蔓草纹。

河南省登封县王河村发现一件奇特的长方形黄金简,长36.2厘米,宽8厘米,重223.5克,厚0.1厘米,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铭文写道: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意思是说,大周国皇帝武曌信奉道教真神,在中岳嵩山向天地诸神递上这枚金简报到,请求诸位神仙除去武在人间的罪过,这上面自称武的人竟然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武则天。

唐代金银器往往还要刻上官衔姓名,如西安北郊发现的唐代双凤纹银盘背面錾刻有“浙东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守越东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裴肃进”字样,以后陆续还发现錾有李勉、刘赞、敬晦、田嗣莒、李杆等结衔勒名的金银器,均属向皇帝进奉之物。

[旁注]

杨坚 即隋文帝,我国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我国成为盛世之国。

唐玄宗 李隆基,世称唐明皇,他就任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唐明皇极有音乐天分,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

忍冬 古代寓意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本草纲目》云: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含义。

舍利 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后泛指僧人圆寂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舍利子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陆羽 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

柿蒂 古代寓意纹样,四瓣或五瓣,形象美观、大方、装饰性很强、线条简单明快。从柿花开落后,就留下一个相对大大的蒂,随着果实的生长,蒂一直紧紧护托着果实,直到果实的成熟都难分离。这在自然界是很少有的现象,欲示着家族、士族部落、国家等的坚实牢固、人丁兴旺、传承祥瑞。

武则天 我国古代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后自立为武周皇帝,705年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唐朝,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阅读链接]

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代金银器的制作技艺进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唐代金银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转向复杂的过程,从唐初的波斯萨珊朝风格转向我国传统风格。

前代盛行的错金银和镏金技术虽然还在使用,但不再是主体,真正意义上的金银器皿成为时代的主角。更加璀璨的金银器还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法门寺地宫的金银器中有相当多的宗教用品,但实际上到了晚唐时期,金银器已经深入社会,遍及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有食器、饮器、容器、药具、日用杂器、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