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唐启宋的书法名帖

行书《韭花帖》,属于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

《韭花帖》是杨凝式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书书写的信礼。

此帖字距、行距均拉开至极限,然而其行气纵贯而舒朗空灵。此外,在单字结体上也独出机杼,或戴高帽,或左右分离,或重心偏移,或轻头重脚,妙趣横生。然一切出于自然,并无造作之感。此帖被称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第五。

后来明朝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为此帖题跋:

略带行体,萧散有致。

杨凝式生于873年,字景度,号虚白,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

杨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朝笔法,用笔奔放奇逸。他的书法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明代董其昌曾说:

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后来书法家崔学路盛赞《韭花帖》时说:

杨凝式《韭花帖》乃五代上承晋唐下启宋元及至而下千年逸清经典之作。

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他的书法比起一代楷书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来,杨凝式的书法闲的“新不虚词”而且加以纵逸。

这位才子,势必变为怪才,甚至要以疯子的病相求得免祸存身,而他借以慰藉心灵的书法艺术也自然端庄不起来了。他的表现其精神个性的行书也可以说正是他所遭遇的这个衰乱时代在他的精神上留下的印痕。

杨凝式的创作方法与唐代的张旭、怀素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张旭、怀素是借酒作书表演给人看,杨凝式则是为了自慰和自我发泄胸中的逸气。

《韭花帖》宽疏、散朗的布白该是其最先夺人眼目的特征。此帖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大片的空白,这在行书作品中,可谓奇特之极。然而此帖字间含蓄的顾盼,又气脉贯通。

平中寓奇的结体则是《韭花帖》最为突出,也最令人叫绝之处。它把紧密与散落这一对矛盾统一于一体,却没有丝毫的牵强,反而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奇趣盎然。

通篇形态宛若一个闲雅奇士,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雅逸风流,沉静自若。散落的布白与平中寓奇的结体,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萧散闲适的心境跃然纸上。无论是从书法本身,还是文字内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这种散淡的心境。

杨凝式把矛盾引入书法创作中,并取得了空前的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这除了他超凡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之外,恐怕就是他现实心态的真实写照。

杨凝式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杨凝式从唐昭宗朝进士及第,授度支巡官,迁秘书郎、直史馆;及至五代,从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三川守到集贤殿直学士、考功员外郎,又从笔部郎中、知制诰、右常侍、工户二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直至最后的左仆射、太子太保,死后诏赠太子太傅,历仕五代。

在他六朝为官的过程之中,杨凝式曾经几次寻病辞官,又几次入朝为官。从唐代末年至五代,这期间短短的几十年,朝代数次更迭,战乱连年,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可以说社会动荡贯穿了杨凝式的一生,注定了他的生活起伏跌宕、波澜不尽。

在这种社会王朝频频变革的大环境下,杨凝式是无法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的。他的心中是那么的希望国泰民安,正是因为这个想法,他曾经凭借着自己的才俊几次积极入世。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是在唐、宋两代的书法艺术高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就书法艺术的发展而言,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唐人以楷书相尚,宋人以行草争胜。

杨凝式处在这样两个时代中间,他早年师法欧阳询、颜真卿、怀素和柳公权,再上溯二王,积其功而弃其体,得其神而遗其貌,以无所顾忌,无所牵累的心态抒写自己的心灵。不期自然而然地走出了唐人书法的境界而自见一片新天地。

杨凝式对于宋代及其以后的书法的深刻影响,可以从宋人及其以后的有关评价中看出。对于唐代书法苏东坡曾说:

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绪,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汨没者也。

黄庭坚更是将杨凝式称之为“散僧入圣”,他认为自魏晋以来,书法能够像二王一样脱尽风尘气的,只有颜真卿和杨凝式与王献之相仿佛。

米芾在《书史》记载:

杨凝式草书,天真烂漫,纵逸类颜鲁公争座位帖。

米芾形容杨凝式的草书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而由于时代的贴近,他们每一个都可以说追摹过杨凝式的作品。宋代人欣赏他的心灵自由,个性张扬,所以也特别推崇他的如《韭花帖》一类的作品。

这只要看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有关作品就会了然,但是,宋人能够学到杨凝式的行楷书,却难以学好他的“颠草”。而真正能够代表杨凝式书法艺术的独特之作,乃是他的“颠草”。这种“颠草”绝非是仅凭用功就能够追摹得到的。纵观宋代,只有米芾一人的行草书偶然能够学像杨凝式,他的为人也因此被称为了“米颠”。

杨凝式承前启后,为唐人尚法向宋人尚意过渡起了至关重要的传承作用,后人对他有着非常高的评价:

宋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王钦若说:

凝式墨迹一纸,宇画奇古,笔势飞动,天地间尤物也。公字与颜公一等,俱称绝异,然公素不喜作尺牍,后人罕能见之,益可宝也。

宋代黄庭坚道:

余曩至洛师,遍观僧壁间杨少帅书,无一不造微人妙,当与吴生画为洛中二绝。又云,见颜鲁公书,则知欧虞禇薛米入右军之室,见杨少师书,然后知徐沈有尘埃气。

又云,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帅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又云,凝式如散僧入圣。又诗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宋徽宗制定的《宣和书谱》中记载:

凝式喜作字,尤工颠草,笔迹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

清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刘墉称赞:

绝爱杨风草法奇,西台晚出尚追随。

相门华组甘抛却,五代完人更首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明清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书籍:例如赵秉文、书槩、李瑞清、康有为《艺舟双楫》、等都对杨凝式的书法赞不绝口,可见杨凝式的作品影响之深远。

[旁注]

十大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柳公权《蒙诏帖》,欧阳询《张翰思鲈帖》,米芾《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李建中《土母帖》。

少师 春秋时楚国设置,为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少师是专门负责辅导太子的宫官,北朝魏齐及隋以后历代沿置。明、清以朝臣兼任,为虚衔。

宋 是我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宋朝历经320年,是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是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张旭(675年~750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传世之作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怀素(725年~785年),唐朝人,僧名怀素。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传世书迹《自叙帖》等。

布白 我国的书法术语。指安排字的点划间架和布置字、行之间空白关系的方法。字的点划与空白均有繁简、短长,结体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书写时必须因字生势,灵活多变。布白得当,即能使字和字之间产生错落参差而又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又对整幅作品行与行之间的安排也称“布白”。

诏 本意是告诉,告诫。后来演变为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开始于我国“千古一帝”秦始皇,终止于清朝,是一种命令式的文体。

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

颠草 唐朝著名书法家“草圣”张旭被人称为“颠张”,因为他善于书写草书,所以后来人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草书称之为“颠草”。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后来也泛指纵横奔放的狂草。

宋人尚意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王钦若(962年~1025年),北宋初期的书法家、政治家。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属于当时主和派的势力。他因为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吴生(约680年~759年),又名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阳翟也就是后来的河南禹州人。我国书画史上尊称他为吴生,曾被唐玄宗赐名道玄,是唐文宗御封三绝之一。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刘墉(1719年~1804年),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工书法,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清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峭直敢谏闻名于世。其书法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浓墨宰相”,时称“刘罗锅”。

《艺舟双楫》清代书法理论著作。包世臣著。该书内容包括论述作文、作书两部分,是《安吴四种》之一,对我国近代书坛影响很大。其书法理论的立足与方法,都与前人有所不同。

[阅读链接]

《神仙起居法帖》系草书,是杨凝式书法的另一个代表作。此帖恣肆散逸,恍惚变幻,可以说是展现了他的貌似狂放与怪诞实则清醒颖悟的精神状态。

《神仙起居法帖》全篇初看粗头乱服,似不经意,其实用笔时缓时疾,一气呵成,显示出杨凝式控制节奏韵律的高超技艺。

该帖纵肆狂放而错落有致,其笔调如音乐中的自由至极之长音,声调跳转回旋,你越是循着笔路深入下去,就越觉得它概括了技法上的一切,是任情恣性的典范,写得纵逸而放荡,有晋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