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提问的七条标准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所使用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总是辅之以必要的提问,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的,如果运用得当,就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的概念体系和新获得的信息的统一过程中,在变化着的客观世界与思维着的主观世界的矛盾统一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前进的。实际上,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就是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思维解决的过程。对学生缺乏科学的提问,不但不会启发学生,反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
那么,什么是比较科学的提问,它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问题的整体性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没有事物整体上的感知,也就无法深刻认识事物本身。课堂教学是一个大系统,而这个大系统又是由许多小系统组成的。我们的教学,或者以单元、或者以一篇课文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在教学中,设计提问时,要有一个整体的考虑。例如在教《一夜的工作》这课时,如果不是在“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夜的工作和怎样写一夜的工作”这个大问题上进行提问的整体设计,而是只就一些枝节的东西提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就得不到完整的印象,所学的不过是些零碎的东西。
2.问题的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例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授课时先出示一幅未完成的浙江双龙洞导游图,说:“我们现在学习课文,根据内容把这张游览图画好, 看哪些同学画得正确,画得最好?”这一下,学生兴趣盎然,一边学文,一边画起图来。实践表明,在提问中,如果把未知的因素混杂于一些熟知的因
素中,必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3.问题的激发性
心理学认为,增强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文中往往有些内容不被学生所注意,但却是应该着重理解的。教师可抓住这些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增强这些内容对学生大脑刺激的强度,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如《将相和》的开篇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写与不写有什么两样?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 让学生思考:它与“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有什么关系?与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表现有什么关系?与“将相和”又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后内容深入思考,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在联系。
- 问题的争论性
这里所说的问题的争论性同上面的问题激发性是不同的。激发性问题是教师根据学生易忽略的问题,把已学或未学的内容变成能激起争议的问题, 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争论性问题是问题本身就已具备了争论的焦点,教师只需抓住这个焦点,设计有关问题,以增强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便能更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太阳》一课时,讲读全文,布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开头引用传说是为了说明什么?请在下面答案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①说明后羿的箭法好;② 说明太阳很热;③引出太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布置以后,有的说①对,有的说②对,有的说
③对。这时,就每一种情况抽出一人,让这三人进行辩论,最后通过总结, 得出结论,使学生思维达到认同。
- 问题的比较性
这类问题是在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同时,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如《寓言三则》教完后提问:“这三则寓言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学生纷纷打开思维之门。相同点:①它们的体裁相同、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而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②它们的题目都是一个成语。③在叙述过程中都是先交代起因,后交代结果。不同点:①三则寓言讽刺的对象不同。②它们的写法不同;《滥竽充数》重点写人物的神情、动作。《画蛇添足》重点写人物的心理和动作。《买椟还珠》仅写了事情的的过程,没有对人物的表现做直接描写。③《买椟还珠》还有议论性的结尾。这样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的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也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 问题的明确性
不明确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定向,失去目的性,而造成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提问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二是要问题措词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至于产生歧义。例如一位教师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师在总结全篇,深入主题时问学生: “蟋蟀以那样柔弱的工具建造这样精美的住宅,靠什么呢?”这一提问的目的是让学体会到蟋蟀的勤劳和顽强的毅力。由于问题表达不明确,学生的思路就歪了。教师见机改为“以柔弱的工具建造如此精美的住宅,说明蟋蟀具有什么精神?”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主题。
思维心理学认为,启发是一种联想活动。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如有位老师教完《穷人》这一课后,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结尾桑娜拉开帐
子以后,渔夫会说些什么?桑娜会说些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高涨。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无形之中就得到了训练。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每位教师理应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