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讲授法课堂操作新探索

讲授法是“多灾多难”的。从它问世以来(国外 17 世纪、我国 19 世纪后期),直至今天,对它的批评、谴责,关于它的争论,从来没有终止过,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历史上的讲授法确曾存在过严重的缺陷和过失(如“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这也使得它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地改进自己。另一方面,讲授法从过去到现在,始终保持着应用广泛、盛行不衰的势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历史条件起作用外,讲授法自身固有的一些特征,是它赖以生存发展的主因。讲授法是优劣并存、瑜瑕互见的教学方法。

  1. 讲授的课堂操作

仅仅明了讲授法的利弊是不够的,还要恰切地确定讲授内容,否则,讲授教学还会发生偏差。

各学科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这个“体”是由若干“点”“线”“面” 构成的,正所谓“竖成线,横成片”,如同一个立体几何形体。

点,即知识的基本单位。如: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线,即点与点的联系。如教材中的主线、副线和多线交织。

面,即若干点与线的集合。如教材中的章、单元、课、节和段。

大家知道,面面俱到、四面出击的讲授,乃是教学的大忌;而以点带面、以简驭繁,方能达到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为此,讲授教学要着意处理好以下“三点”:

  1. 教学重点。依据知识的重要程度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可把基础知识分为主要、必要和一般三类。

主要基础知识,又称基本知识。它们在教材中经常出现,是目前和今后非常有用的知识,学生如不能很好理解,将后患无穷,所以这类知识当然应当成为教学重点。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前者比较,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其重要性与要求程度要低一些,所以有的也可能成为教学重点。一般基础知识, 对前两类知识来说,是辅助性知识,一般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能成为教学重点。

所谓教学重点,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指的是教材重点内容,如教材的重点章、重点单元、重点课、重点节和重点段。

由此可知,所谓重点是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某项重点

知识和内容,对它的上一级层面而言,就是一个“点”;反之,对下一级层面来说,它又是一个“面”。

  1. 教学难点(包括疑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某些知识和内容。难点的形成,一是教材的原因,二是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的限制。

教材之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又没有提供足够的感性知识,有的内容比较艰深,没有用浅易的知识搭桥过渡,教学时需要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有的内容比较复杂,教学时如不采取分解、化简和分散处理的方法就难以把握。此外,有的教学难点,同时又是教学重点。

  1. 教学关键点。所谓关键点,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和内容,学生掌握了它,其它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就能比较顺利地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教学关键点,存在两种情形:有助于解决重点的关键点,突破了它,突出重点的教学目的容易达到;有助于解决难点的关键点,突破了它,难点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牵牛要牵牛鼻子,作战要选择攻击点和突破口,做工作要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做人的思想工作要善于“开锁”,讲授内容的确定亦应如此。

  1. 讲授方法

讲授内容确定后,还要考虑选用适合的讲授方法。

各种教育学著作认为,讲授方法包括讲解法、讲述法和演讲法三种。各学科教学法著作,肯定并沿用了讲解法和讲述法。现在看来,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讲授方法有待增补。因为,讲授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需要这样做。

  1. 讲解法。是教师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和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讲解法是讲授的基本方法。

教师的讲解,要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要求,应避免出现知识性或观点性的错误。讲解的步骤安排要合理,应该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切忌思路混乱,致使学生不得要领。教师的讲解,应力求做到要言不繁,富于启发性, 不可把话说尽,更不得信口开河。

  1. 讲述法。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和概述所要讲的知识内容。如,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描述事态情境;有声有色地讲述人、物、事、理;在教学之中,穿插使用某些政、文、史、音、美等百科知识;恰当地使用比喻、成语、名言警句等。

讲述法能够增强讲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学生听课津津有味,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讲解法和讲述法,是两种互补互利的讲授方法。前者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理智信念;后者能牵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增添融洽愉悦气氛。所以,它们在教学中,常常被交替运用或结合使用。学生听这样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快,少有疲乏感。

  1. 引导法。是教师运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指导提示、启发诱导的讲授方法。引导法是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引导法的用处在于:诱发求知欲望、指引学习门径、活跃思维气氛、提示钻研线索、等等。

做父母的都会遇到这样的教育现象:小孩子遇事总爱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智慧火花”不理不睬,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也有另外一种情形,有的父母愿意回答孩子的发问,但往往解答过细,帮助

过分,结果抑制了孩子的求知热情,使之丧失了探索的机会和发现的乐趣。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父母用引导的力法,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1. 点拨法。是教师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教指点、告诫订正的讲授方法,点拨法也是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当学生求通未得的时候、浅尝辄止的时候、遇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适时予以指点订正,最能发挥讲授法的功效。

点拨法与球类比赛的场外指导法很相似。球队参赛,教练的“临场指挥” “面授机宜”十分重要,有时一个正确的部署,能立刻扭转比赛的局面。比赛规定的暂停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练讲话不能过多,要击中要害。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引导法和点拨法,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新方法,它们是广大小学教师创造的两种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的自学、练习、评改和复习等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被采用。所以,应该赋予它们正式的讲授方法的地位,使之恰到好处地应用在新知识教学之中。

  1. 适用范围
  1. 宜于传授基础知识。小学生要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这些前人的间接经验,虽不排除某种创造性,但应以接受为主。学习的途径,一是听教师讲授,二是课内外的自学。综观小学各学科和各年段的教学,不能不确认,听讲是第一位的,自学是第二位的。学生听教师讲授,即进行传授

——接受式学习,是他们重要的学习门径。

  1. 适于班级教学。纵观中外教育史,班级上课制,长期以来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展望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将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而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只是它的补充形式。进行班级教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去讲授,不但节省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2. 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肩负着教学的计划、设计、组织、讲授、辅导、批改和考查等项责任。这些工作都与教学质量的高低相联系。不过,其中有的在课外进行,有的并不多占课堂时间。而教师的讲授则不同,它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析、思维启迪、思想教育、情绪感染、方法和语言的示范,因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讲授法存在以下局限:

①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而讲授法只是师生间的单向信息传递。

②讲授不能替代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必将挤占自学和练习时间,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③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原则难以得到实施。

上述事实表明,讲授法的特质和局限,即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二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使用讲授法,就要把握它们之间的临界和时限,防范误入歧途,乃致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