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这一设计是由饶平师范附小张守仁老师首先提出并论述的。

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它将用整体方法揭示出教与学的联系,把“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考虑, 克服把教与学肢解的现象,排除阻碍智能发展的因素,以实现优化教学的总目标。

  1. 教学过程结构

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把一节课教学过程运用的各种教法、手段,以及学生的学、知识的反馈等,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探索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步骤、各种教法之间互相联系和渗透,使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构成一种最优化的组合,从而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两个作用。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是围绕着这一目标,使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 图1

如图所示,它是由教法系统与学法系统形成的整体结构而且把教法与学法放在不同等级的位置,简单地说,教法系统是通过学法系统来实现价值的。在整体设计中、各尽其能,各尽其责,克服教师满堂灌的倾向,让学生在整体的教与学中主动学习。

  1. 课堂教学系统

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不同班级、教材、教具的特点来确定,以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一堂课的好坏决定教学全过程,而教学过程是信息传输、储存、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在实施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法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还应遵循教学规律对教学系统进行总体的调制,通过反馈信息,使教与学呈现出高度的协调、和谐。

启发教学整体设计的课堂教学系统如下表:

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 图2

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各类型课的启发教学课堂结构。如可设计“以

读议为主的启发教学”课堂教学五个步骤:

  1. 激趣引学。一般为 5 分钟,属于思维的启动阶段。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使大脑处于积极思维最佳的接收状态;

  2. 阅读思考。一般为 5 分钟,这属于思维最佳状态。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根据提纲或思考题目,自己动脑学习;

  3. 小组讨论。一般为 5 分钟,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

  4. 师生共议。一般为 10 分钟,属于思维调整阶段。因为最佳思维阶段过后,思维出现疲劳现象,在这时就变换方式,改变方法,采用讨论讲评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一切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参加课堂活动,从而延续了学习兴趣,出现课堂的第二次积极思维高潮;

  5. 练习巩固。约 15 分钟左右,通过适当练习、应用,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展。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中,纠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练习中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进行指导、纠正、肯定和赞扬,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结构的模式不是僵化的,而宜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像“以练习为主的启发教学”结构,是采用启导对比、议论交流、整理归类、答疑小结等多种多样形式进行巩固性的练习或复习。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应保证给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一般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不少于 1/2。当然,不同类型的课,师生双边活动的时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启发教学整体设计是由多种手段合成的,它成了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各局部衔接密切,过渡合理,层次清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1. 教学实施

启发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基本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表现在:①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②启发

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合理运用教学手段;④精讲多练;⑤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①学生认真阅读教材;②学生能大胆质疑、敢

于发问;③学生能使用学具;④学生能努力完成习题和思考题;⑤学生能表达出学习结果。

为使学生在各种启发式的诱导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做到:

  1. 激发学生多思。学生思维是遇到问题才产生的,因此,实行启发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多思。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教师拿出一个用纸剪好的圆,问:谁能又准又快地找到这个圆的圆心呢?这样,学生就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思维活跃起来了,对圆的认识也深化了,这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2. 启发学生多问。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遇事都爱问个“为什么”。在启发教学中要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创造发问的机会,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例如教了“比较分数的大小”,有的学生就发问,提出“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 能不能比较大小呢?如果能,又怎样比较呢?”这个问题在这时提出来,说明学生是“疑”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他们的思维是主动、活跃的。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让学生讨论,或给予适当的启发、诱导、指导思路, 然后议一议,总之,老师不要包办代替。

  3. 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好动,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针对这种心理特点,在启发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际操作,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想想、做做、拼拼、量量、算算、说说中掌握知识、发现规律、获得能力。如教“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用硬纸片围粘成的圆柱侧面,要求学生剪开,只要剪缝笔直,怎么剪都可以,剪好后观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剪开后,看到侧面展开是个长方形;或是个平行四边形。由此推出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内涵和实质加深了认识,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