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的人生

随着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一个新的竞争法则, 打折在商品营销中越来越常见了。九五折、八折,这样小小的让利,竟真的启动了人们的购买心理,实现了商家多销的目标。精明的商家,也在打折上翻新花样,推出可以用来打折的优惠卡、贵宾卡,人们更是趋之若鹜。

我有时弄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享受所谓的打折其实得不了多少便宜,可购买欲望还是被高高提了起来。大学时,常有一些书店到我们学校销售堆在书库里卖不出去的书,提出的条件就是七折或八折。同学们都兴奋不已,一会儿就挑了一叠。现在想起来,觉得十分好笑,那些书本就不贵, 所以打折更是便宜不了几个钱,但每次有这样的书卖,都要去买,真像被书店老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可怜玩物。看来,打折的确是一个很妙的商业法则。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但它不像买东西的折扣那样受欢迎。一位朋友曾满腹牢骚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努力奋斗争取的东西,与原先的目标相比,总要差一截,一点也不完美。比如,凭自己的实力,初中毕业完全可以考上省重点高中,但结果只上了市重点;高中时,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是考北大的料,结果却只考上一般的重点大学。”

我对这位朋友的话,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是一个常被打折扣的人。例如读书时的每一场考试,都是本可以考 90 分的,但交卷后,总莫名其妙地被这

儿扣一分,那儿扣一分,最后只剩 80 分。我的另一位同学却不然,他的成绩

本不如我,但他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每次都能超常发挥,结果只能考 80

分的他,却莫名其妙地考了 90 分。所以我总不服气。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却一点也不同情我,他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很让我生气的话:“你应该想想,你是不是真的能考 90 分,我怀疑你说能考 90 分只不过是你的错觉。”我为这话生气了好几年,直到现在才发现他说的其实有道理。人们总是这样,对世界抱着美好的幻想,觉得事实应该怎样怎样,却很少想到世界是一点也不会因为这些想法而稍作改变的。好像你觉得地球应该向西转,但它就是不听你的。这是一个永远都让人无奈的悲哀。

金庸的小说里,经常有世界太强大而个人太渺小的感叹(我觉得这正是他的小说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杨过不只一次地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他发现,人生常被打折,只有十之一二能够兑现。另外一句同样悲观,我忘了是在什么地方看的,大意是:人力有时而穷,心中所想之事,十九不能做到。由此看来,世间很多事,只能想想,不能当真,否则就会失望,因为它们是要大打折扣的。

读魏晋时期的诗,也感到这种被打折扣的深深无奈。那时有一个反复吟诵的主题,就是宇宙无穷,人生有限。所谓“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慷慨惟平生,惜逝忽若浮”⋯⋯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其实就是不敢对人事抱太高奢望的痛楚。看来,这些古代文人的一生,也是常被打折的。

有一句很通俗的话,经常被用来劝奉别人,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希望越大,被打的折扣就肯定越大。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常被打折的原因: 理想太高。

所以,若是不想被打折,最好是不要有太高的理想,甚至不要有理想,

得过且过,就像苏轼老先生那样不对万物有所待,所谓“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但这观点太消极。实际上,苏轼本人也并非真的按此行事,他的一生总的来说还是很积极的。他出此言,只不过是贬官黄州,忧愤难平而发出的牢骚。

于是顺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很自然地得出结论:设计理想要实事求是,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却相当困难。且不说真正弄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多难(西方自古以来,就有“认识你自己”的梦想),就是弄清之后,怎样规定它与理想之间的兑换标准更加难以知道。所以最保险的办法似乎是,尽可能把理想定低一点,去收获意外的惊喜。就像执行一个本不太难的计划,最后总有超额或者提前完成的喜悦。

我是极力主张不妨把理想定高一点的,那样永远不会使人满足。我还以为打折是很正常的,而且打得越多,说明人生更积极。那种怨恨打折的人, 是太重结果,太把成功当一回事了。

翻阅近现代西方哲学著作,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家是很注重人生的过程, 而不注重结果的。所以那些著作虽然充满一种让人无奈的灰色,却有一种能打动人的悲剧深度。

被打折扣不是遗憾,没有打折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遗憾。我喜欢那种一生都壮志未酬的感觉,它能永远激发人们奋起的冲动。我喜欢打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