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学艺术
唐、五代吟诗成为风气,也影响到辽朝。辽初,皇子倍有“小山压大山” 诗流传。圣宗以后,随着汉文化的传布,契丹贵族多学作诗赋。史载圣宗喜吟诗,曾作曲百余首。道宗多作诗赋,并由耶律良编为《清宁集》。道宗宣懿后,天祚帝文妃(渤海人)也都有诗歌流传。经辽朝皇帝的提倡,贵族文人也多作诗编集。如皇族耶律隆先有诗集《阆苑集》。萧柳作诗千篇,编为
《岁寒集》。耶律良有《庆会集》等等。这些诗集都不再流传,大抵内容平泛,被淘汰是自然的。元人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收有《醉义歌》一首, 自序说是“辽朝寺公大师”所作,原作为契丹字,楚材在西域遇到西辽前郡王李世昌,学习契丹字,乃译此歌。寺公大师不知何许人,诗中称“病窜” “斥逐”,与南村农丈人饮叙。大约是得罪被黜的契丹官员或失意文人,流寓乡间,以表面的豁达掩盖内心的愤闷。诗中有“村家不弃来相陪”,“黍
稷馨香栖畎亩”,“老母自供山果醋”等农村景色,与辽朝帝后的庙堂酬唱, 旨趣不同。诗体似乐府歌行,长达一百二十句,是仅存的辽人长篇。《醉义歌》原作不存,现在只有耶律楚材的这一译本。契丹语与汉语语序结构不同。宋人洪迈《夷坚丙志》曾记契丹人学汉诗,如“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读作“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醉义歌》百余句一气呵成,诗中多用汉人史事掌故,全篇依汉语用韵,也颇工整。如开头四句: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耶律楚材称赞为“可与苏(轼)、黄(庭坚)并驱争先”。如果不是经过耶律楚材改作,失传的原作当也是模拟汉诗。
现存辽朝帝后的一些片断诗句,大多不出宫闱享乐或劝谏之类,没有什么文艺价值可说。它只是显示了汉文化对契丹的深刻影响。唐诗中影响最大的是白居易的作品。辽圣宗曾以契丹字译白居易讽谏集。《古今诗话》载圣宗佚句“乐天诗集是吾师”,想见白诗在辽朝流传甚广。白居易曾自记:自长安到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旅店、行舟之中,往往题我诗句。元稹也说,元、白诗的手抄本、摹勒本在市上贩卖,用来交换茶酒,处处都有。白诗不仅在汉族,而且也在兄弟民族中得到传播,原因是他的某些诗篇反映了一些人民的呼声,诗句也明白易懂,比李、杜诗更加接近民间的口语。宋朝苏轼的诗也在辽流传。苏辙奉使到辽朝,回来向宋朝报告说,本朝民间开版印行的文字,北方无所不有。我初到燕京,就有人告我:令兄(苏轼)的
《眉山集》已到此多时。另一使辽的使臣,听说辽燕京书肆自己刻印苏轼诗, 叫做《大苏集》(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苏辙使辽,有诗说“谁将家集过燕都,每被行人问大苏”。耶律楚材称赞寺公《醉义歌》,可与苏、黄并驱,也正说明辽诗受到了苏诗的影响。
辽初,耶律倍善绘画,以契丹人物和骑猎为体裁,受到人们的重视。《宣和画谱》著录耶律倍画十五幅,为宋朝所珍藏。元时黄溍还曾见过耶律倍《猎骑图》一幅,写有跋文,但元朝以后,不再见著录。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辽兴宗以五幅缣画千角鹿图赠宋仁宗,宋仁宗曾作飞白书回赠。辽宁巴林左旗林东辽庆陵有壁画保存,画中有契丹服装和汉服的人物,四时山水鸟兽和鹿等写实景色。一九七二年,吉林库伦旗发现道宗时辽墓,墓中门洞及天井有巨幅彩绘壁画。墓道长二十多米,左壁绘出行,右壁绘归来景象,构成一条地下画廊。画中有契丹贵族和汉族官员等人物,也有被奴役的契丹、汉族人民的形象。有山水花鸟,也有车马及日常用具等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多种景物。精美的画面显示出辽代无名画工们的艺术才能,与陕西乾县唐章怀、懿德两太子墓壁画,同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但内容局限于贵族生活范围,境界是狭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