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三大流派齐头并进

湘剧流行于湖南,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它包括长沙湘剧、桂阳湘剧、衡阳湘剧3个流派。

长沙湘剧多用长沙官话演唱,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后来逐步向善化、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茶陵、湘阴诸县发展。

在这以后,长沙湘剧班社层出不穷,其中,以伍云科班和同春戏班影响最大。这些班社的流派各不相同,如福秀班以唱高腔为主,大普庆班以唱昆腔为主。

长沙湘剧的腔调有的粗犷、奔放,有的委婉、流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腔调最初以高腔和低牌子为主,后加入了弹腔及部分民间小调,形成高腔、低牌子、昆曲3大声腔。

长沙湘剧高腔的唱念用中州韵结合长沙方言六声字调,后来受安徽青阳腔以及乱弹腔影响,滚白、滚唱,曲调接近口语,唱词通俗易懂,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长沙湘剧高腔共有三百多支曲牌,如《汉腔》、《四朝元》、《山坡羊》、《金莲子》、《锁南枝》等,其中以徵调式为多,宫调式较少。曲调进行大跳与级进相结合,因而有高亢爽朗、流丽甜美的特色。

长沙湘剧有传统剧目600多个,其中乱弹剧目500多个,高腔剧目100余个。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较早、保留较长的代表性剧目。其中,许多剧目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故事多取历史演义、通俗话本和民间传奇。

长沙湘剧从剧目的长短来划分,则有连散折戏、整本戏、台本戏之分。

散折戏,或称单折戏,为戏班常演的精彩折子戏。演出时间每折一小时左右。

散折戏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盛演不衰的散折戏主要有《醉打山门》、《打碑杀庙》、《昭君和番》、《佳期拷红》、《游街坠马》、《思凡》、《描容上京》、《八戒闹庄》、《打鼓骂曹》、《杨滚教枪》、《骂府生祭》、《打龙棚》、《雁门提潘》、《高旺进表》、《攀良起解》等。

整本戏又称为正本戏,每本演出时间多在5个小时左右,故事内容独立完整。

连台本戏是多在酬神活动频繁的秋冬之时连台演出,每天演一本,演唱时用大鼓大锣伴奏,因而又称大鼓戏,主要有《目连传》、《封神传》、《岳飞传》、《西游记》、《混元盒》等。

桂阳是湘南的重镇,是湖南昆曲的发祥地。湖南昆曲与江苏昆曲同源,因艺人和班主出自桂阳,便有“桂阳昆班”之称,因此桂阳湘剧也叫做桂阳昆班。

据《桂阳直隶州志》载,明嘉靖年间,桂阳一带已有戏曲活动。至明代万历年间,有桂阳籍的苏州官员带来戏班,自此昆曲流入桂阳,与当地土语、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桂阳地方化的戏曲语言声腔,也就是后来的“桂阳湘剧”。如今,桂阳仍保留有80多座较完整的古戏台。

常德文人龙膺在家乡写的《诗谑》中,就有“腔按昆山磨嗓管”的句子。他曾著有《蓝桥记》、《金门记》等传奇,由家班用昆曲演唱。

桂阳湘剧文辞典雅,曲调清俊婉转,舞姿优美,武功技艺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将诗、乐、舞、戏溶于一炉。桂阳湘剧装饰音少,朴实高亢,不如苏昆细腻柔丽,但节奏紧凑,形成了湖南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谱。

桂阳湘剧为满足多扎根农村,所演剧目多为故事情节完整的明清传奇。剧本说白采用湖南方言,这是昆曲在湖南走向通俗化的一个特点。

桂阳湘剧职业班社最早出现在清代初年,当时桂阳一带昆腔多用“秀”字命名。1791年,广东梨园会馆的会碑记上,就记载有湖南集秀班的班名,说明最晚在清乾隆年间,桂阳湘剧已经有了职业班社。

清末,桂阳等地相继有昆文秀班、老昆文秀班、福昆文秀、胜昆文秀、昆美秀、昆文明等15个湘剧班社。因此,当地群众习惯将桂阳湘剧称为“文秀班”。

衡阳湘剧的戏剧演出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明代时的1274年,文天祥路经衡阳,为其时歌舞戏曲之盛所感,写有《衡州上元记》,详细记载了那年他所见到的正月十五,衡阳人民“为百戏之舞”的盛况。

衡阳湘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1000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

经演出实践的消长更迭,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100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的有200多折,但独立单出的则为数不多,昆腔及杂曲小调剧目亦少。

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主要有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的风格;高腔戏动作古朴,泥土气息浓,唱、念多的风格以及弹腔戏动作规范化程度高,多用程式、大段板式变化的唱腔或整段念白手段刻画人物的风格。

衡阳湘剧现行的角色行当分为生、花、旦三大行。其中生行又分老生、正生、小生,花行又分大花、二花、三花,旦行又分正旦、老旦、小旦,共9个行当故称“九人头”。

老生偏重靠把戏和拐杖戏。靠把戏多扮演年高位重人物,重功架气度,以扎靠和把子功见长;拐杖戏表现年老体衰、老态龙钟的人物,戴白胡子,拄拐杖,唱做并兼,尤重白口。正生戏路较广,偏重唱功做功。小生行多扮演儒生及青年文官武将等人物,演唱时本嗓和假嗓交替运用,唱,做,念、打,缺一不可。

大花行多扮演忠臣良将、草莽英雄、奸臣、小人,唱念运用霸音、虎音、炸音。二花行多饰演性格豪爽、勇猛、憨直、机趣或凶残的人物,重武功身法,以配戏为主。三花行道白以衡阳方言为主,还有苏白、山西白、京白和湖北话等多种地方语言。

正旦多扮演贞妇、烈女,表演端庄稳重,小旦戏路较宽,角色身份、年龄不一,要求唱、做、念、打俱全。老旦以配戏为主,角色有贫富之分。这些行当虽然严谨规范,但历代的衡阳湘剧艺术家,却可以利用行当的表演程式,表现不同人物的情感,刻画不同人物的个性。

衡阳湘剧著名的有5大本高昆混合演唱的剧目,即青、红、绿、白、黄。青即《青梅会》,表现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红即《红梅阁》,讲述李慧娘的故事;绿即《绿袍相》,讲述刘湛与徐月娘的故事;白即《白兔记》,讲述刘智远的故事;黄即《黄金印》,讲述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

衡阳湘剧的传统表演艺术,既有丰富的程式,又能突破程式;既有角色分行,又不受行当的局限;而是从生活出发,塑造出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

【旁注】

流派 原指水的支流,后主要指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独特风格的派别。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有表现主义流派及新古典主义流派等。音乐的流派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式,这些分类方法通常是有争议的。许多相类似的风格会重叠。

《锁南枝》 曲牌名。是一出著名的民间小调,属南曲双调,早在明代中期已流行。可用作小令,或用作过曲。《九宫大成谱》中字数定格为9句35字。有两种调子:一种字句短而较零碎,一种长短夹杂。歌声不同。

杂剧 最早见于唐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

《思凡》 是川剧传统经典折子戏,说的是小尼姑色空不堪空门寂寞之苦,向往人间生活,有一次趁庵中无人,脱掉袈裟,悄悄逃下山去的故事。是川剧名家竞华、沈铁梅的看家戏,其中“下得山来好快活”唱段,是川剧名段,广为传唱。该剧是川剧高腔的典剧目,其唱腔是一大看点。

龙膺 字君御,武陵人。明朝人,官至南京太常寺卿,膺所作诗赋颇多,兄襄为之选,取卷首有《九芝赋》,名曰《九芝集选》凡12卷。《四库总目》又工曲,有《蓝桥记》传奇一本,《曲录》并传于世。

传奇 文体之一。多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14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从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发展与丰富起来的我国戏曲艺术。剧本体制有许多新的创造,表演艺术在明代中期以后达到了高峰,从而构成了我国戏曲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水浒》 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京白 京剧中比较常见的念白方式,花旦、丑角用的较多,其他行当搀杂着有一些。“京白”,不是普通说话,里面的技巧也不少。京白运用语言的技巧很高,表演讲节奏、有张力,让人耐听。梅兰芳、荀慧生的念白都非常著名。

【阅读链接】

湘剧是唯一的“湘”字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600年历史。汪辉便是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

汪辉声音洪亮、粗犷,善演老生,也可唱花脸;而他演小品的经历,使得表演更是炉火纯青、惟妙惟肖,尤其在现代剧中,把小品表演中诙谐和生活化的细节加入其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999年,他接任市湘剧院演出长沙湘剧团团长,在自己轻车熟路的“小品”中有机地揉入湘剧,打开了演艺市场,扩大了湘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