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昆腔一枝花的湘昆

湘昆是湖南的地方戏剧种之一,是湖南昆曲的简称,与我国南方的苏昆、北方的北昆同源。因流行于湖南省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地,并以桂阳为其发展和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昆山腔便传入湖南,对湖南地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湖南省的湘剧、祁剧、巴陵戏、辰河戏、荆河戏、武陵戏等地方大戏剧种中,还保留了不少昆腔剧目和曲牌。昆腔已经成为了我国戏曲的主要声腔之一。

有传说在明末清初,苏州的昆曲艺人为避战乱,来到湖南的桂阳传艺,因此昆曲流入了桂阳。也有人说,是在清咸丰年间,桂阳一批在外地做官的人喜欢昆曲,从苏州请来昆曲艺人教授昆曲,使桂阳的昆曲得到更快的发展。还有人说,清乾隆年间,一位名叫李昆山的苏州人,在广东当兵,开小差回家,路经湘南,教了一个弹腔戏班几出昆曲戏,引起了当地观众的兴趣,故而流传开来。

桂阳最早的昆曲戏班是“集秀班”,清乾隆年间曾到广东演出。1798年,在离桂阳城30余里的隔水村,建了一座戏台,上演了许多湘昆剧目。

清末,昆曲在各地普遍衰落,而在湘南的桂阳一带,湘昆仍然受到观众的欢迎。

在音乐方面,湘昆属曲牌联套体,南曲北曲,各有特色,保留了400多支曲牌,演唱上受祁剧和地方语言音调的影响较大,显得朴实自然。

湘昆的吐字行腔,以郴州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声腔不如苏昆细腻柔丽,也不及北昆豪放壮阔,但声调高亢,吐字有力,再加上紧缩节奏,加滚加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谱”。

湘昆的唱腔中,还吸收了不少湘南的民歌小调和俚俗的叫卖之声,体现出相当浓郁的地方风格。在伴奏上,湘昆参用了一些祁剧的锣鼓和节奏。唱腔伴奏以雌雄笛为主。小生、小旦的唱腔,用管体圈套、声音沉郁的雄笛伴奏。

在表演艺术方面,湘昆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豪放粗犷的地方特色。

在历史发展中,湘昆与祁剧、衡阳湘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联系紧密,从中吸取养分,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特点和民情风俗,创造了许多特别的表演程式。

明万历年间的1573年,昆曲戏班从安徽、江西进入湖南,设主要据点于长沙、武陵,再沿湘江经衡阳至郴州。清初,昆曲在郴州区内盛行。清嘉庆年间,郴州集秀昆班远赴穗演出,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刻文加以记叙。

从清咸丰年间到清同治年间,郴州区内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道具等均相当讲究,渐成体系。

当时郴州名旦何亚莲的昆曲表演,被杨恩寿在其同治元年所作的《坦园日记》中,高度赞誉道:

声容凉楚,唯尽其妙

从18世纪后期,我国剧坛出现了受昆曲重大影响而形成的京剧、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的“花部”与昆山腔的“雅部”之争,导致了昆曲在国内衰退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郴州区内却奇迹发生,昆曲活动呈上升之势,昆班林立,昆曲新的人才辈出。湖南昆曲大本营南移郴州,郴州成了引人瞩目的昆曲艺术在湘新的根据地。

从清同治年间的1874年起至20世纪20年代,郴州区内的桂阳县相继成立的昆班就有“昆文秀班”、“新昆文秀班”、“胜昆文秀班”、“吉昆文秀班”、“昆美园”、“昆世园”、“昆舞台”等。

昆曲进入湖南后,长期受地方语言、民间音乐及湘剧、祁剧、民俗风情的影响,为迎合观众需求,经艺人长期实践,将在湘的昆曲逐渐改良成既保持传统昆曲艺术精华,又别具楚湘文化乡土气息,富有湖南地方特色,程式独特、完整、规范的昆曲派系。

湘昆是改良后的湖南昆曲艺术,力求改变剧本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将剧本大胆删节、紧缩、压实。

湘昆的白口更趋生动、活泼,音乐配器加进富有特色的怀鼓,声腔字格、句格、旋法对四声的要求放宽,对过于哀怨、悲凉、惆怅、缠绵的风格加以节制、紧缩,慎重处置。

湘昆音调熔湖南地方特色音乐和昆腔于一炉,加以提炼。音乐节奏的三眼一板,二眼一板,处理加速,使音乐布局更多变化,突出市民需求的特点。

湘昆在表演上丑角改用湖南郴州官话,生活气息浓厚。道具的采纳和使用,改用湖南常用和惯用的熟悉物件加以地方戏剧化处理。

湖南昆剧的音乐、表演艺术在继承前代昆曲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专家吴新雷高度评价道:

变苏昆而为湘昆,这种突破性发展,在中国戏剧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表演专业昆曲的新型表演团体“浙江昆剧团”成立,1956年该团所整理演出的传统昆剧《十五贯》,以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艺术性轰动全国,产生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奇迹,成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

昆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昆剧团纷纷成立。从此昆曲艺术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古老的昆曲重新焕发出自身的青春和活力。

郴州区内的嘉禾县在县文教科的组织下挖掘、整理演出的昆曲《三闯负荆》,受到湖南省各界人士关注。

艺术大师梅兰芳在长沙认真听取了发掘昆曲专题汇报,表示赞赏、支持。1957年8月,郴州昆曲名艺人匡升平、刘国卿主演的《武松杀嫂》在省会长沙汇演中获得成功。

1966年3月16日,昆曲专业表演团体“湖南省昆剧团”组建。湖南省的昆曲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湖南省昆剧团在建团后,开创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不断吸取昆剧其他流派艺术精华,充实自身”的办团风格。在建团早期,涌现出了唐湘音、雷子文、宋信忠、文菊林、郭静蓉、孙金云等昆曲界有影响的新型昆曲艺术家。

湖南省昆剧团首次晋京,著名戏剧家、原全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誉称:

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后来昆剧团旧貌换新颜,纵横四方,多次晋京、赴港台参加重大演出活动。所演剧目准确地诠释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昆剧作品内涵,突显了朴实高雅、豪放细腻的独特艺术风格。

不少演出的传统和新编大戏如《荆钗记》、《苏仙岭传奇》、《一天太守》、《雾失楼台》等,频频在省、国家汇演中获得大奖,久经磨砺雕镂的折子戏如《武松杀嫂》、《醉打山门》、《昭君出塞》、《送京娘》、《议剑》、《见娘》、《抢棍》、《摘梅》、《猜寄》、《拾柴》、《寻梦》、《挡马》、《痴梦》、《埋玉》等成为昆剧表演精品。

【旁注】

北昆 是指现在河北省中部各县的昆曲艺术流派,北昆多在农村里演唱。农村的野台子,剧场不扰音,更因为受高腔的影响,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犷气派很浓重。另外,北昆演员多是冀中人,在吐字发音带有河北农村语音。

荆河戏 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荆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抗战期间又曾被叫做楚剧、汉剧、湘剧,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

雌雄笛 吹孔气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独奏曲目有《鹧鸪飞》、《妆台秋思》、《柳摇金》等,琴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知事 主管执掌事务。多用于官职、管理职任的职称,如掌管僧院事务的住持原来叫知事,用于官职名是源自中国古代的知府、知县,当时又称“知某州事”和“知某县事”,因此被简称为“知事”。

杨恩寿(1835~1891),字鹤俦,名坦园,号蓬海、朋海、颉父,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清代晚期著名诗人、书画理论家、戏曲家及戏曲理论家。杨恩寿一生著述颇富,代表作《词余丛话》及《续词余丛话》被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吴新雷 生于1933年10月,1955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3月晋升为教授。研究方向:我国古典戏曲史、文学史、红学、昆剧学。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著有《中国戏曲史论》、《两宋文学史》等。

《十五贯》 是著名昆剧剧目,属于“江湖十八本”的剧目。其故事收录于明末冯梦龙《醒世恒言》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传奇《双熊梦》,后来被多番改编为京剧、粤剧、秦腔及河洛歌仔戏的剧目。

唐湘音 湘昆武生名角。祖籍湖南祁阳,生于嘉禾。1957年考入郴州地区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除师承湘昆著名老艺人萧剑昆、匡升平、萧云峰外,1961年冬经田汉介绍,拜北昆著名武生侯永奎为师,颇得真传,所演《刀会》、《夜奔》,很有侯派风度。

昭君出塞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后来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先后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等艺术作品。

【阅读链接】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魏良辅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他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