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的六大流派

湖南花鼓戏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6个流派之分。诸路花鼓戏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期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弦子腔”。“弦子腔”同样受汉调皮黄影响,逐渐靠近板腔音乐,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类,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哀史》、《白蛇传》、《菜园会》、《讨学钱》、《芦林会》等。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小丑、小旦的“两小”到小丑、小旦加小生“三小”,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长沙花鼓戏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连缀体”,连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画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

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折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大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

在原长沙府地区内,长沙花鼓戏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

其中的宁乡路以“学钱调”为代表,多演《书房调叔》等风流小戏;益阳、西湖路以“八同牌子”、“西湖调”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剧;长沙路因出入城乡,因而不得不致力于声腔音乐的创新,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并发展了弦乐伴奏。

经过近百年来的艺术交流,各路花鼓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较完整的长沙花鼓戏体系。

岳阳花鼓戏源于临湘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湖北通城、崇阳等地。清代嘉庆年间的《巴陵县志》中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一字调”等。

岳阳花鼓戏的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

“琴腔”受汉调影响是很明显的。岳阳花鼓戏有许多剧目都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流传到鄂南的通城、崇阳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逐步形成了一个当地的新剧种,称其为“提琴戏”。

岳阳花鼓戏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

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

岳阳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的第三种声腔叫“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

岳阳花鼓戏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作为过门、过场音乐。

岳阳花鼓戏作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戏,即一旦一生,还有“三小”戏,即一旦一生一丑,多用当地小调。

后来岳阳花鼓戏受湖北汉剧和其他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

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

常德花鼓戏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日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

以前有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拣菌子》、《双下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

衡阳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和花鼓戏,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20世纪50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现在的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

邵阳花鼓戏以花灯戏为基础吸收了师道戏、赛神扎故事和地方传统歌舞之精华,后来吸收了祁剧的某些舞台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丰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艺术更具特色。

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发达,歌舞兴盛。邵阳花鼓戏便是在当地民间歌舞“打对子”、“车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打对子”,即“对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

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

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

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早期的邵阳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之类的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即临时邀集,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

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性的班社,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在农忙务农,农闲时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也多在县郊及乡镇。有些职业班社,终年奔波,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醴陵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南醴陵地区的花鼓戏,深受醴陵地区人们的喜爱,受到周边戏曲的影响,成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花鼓戏剧种。

上述各地花鼓戏,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旁注】

丝竹 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出自于《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

《祭塔》 见《雷峰塔》选段。又叫《状元祭塔》,最早起源于宋代,类型为传统戏。剧情为白素贞被压入雷峰塔下,其子许仕林长成,得中状元,衣锦还乡,知母亲事,乃至雷峰塔前哭祭,白素贞出见,哭诉往事,终于忍痛分别。

山歌 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我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刘海砍樵》 湖南花鼓戏名篇,我国自古即有“刘海戏金蟾、刘海撒钱”等传说,刘海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财神和送子神。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和《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

二胡 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在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既能表现深沉、凄惨的内容,也能描绘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3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

提琴戏 是通城、崇阳两县人民群众最感亲切的家乡戏。提琴戏源于湖南临湘花鼓戏今岳阳花鼓戏,是以岳阳花鼓戏“琴腔”为主旋律,融合湖南长沙花鼓戏部分腔调和曲牌以及通城,崇阳本地山歌、夜歌、民间道教音乐。

《牛郎织女》 是我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七夕,现代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采茶灯 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采茶灯的歌舞源于劳动人民采茶活动,表现人们上山采茶过程中欢乐的心情及与茶园、花蝶等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流行。

马灯 “马灯”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民间驱除疫鬼的活动。其渊源可追溯至《诗经》所记载的“祃祭”,即出师前祈祷胜利的“出师祭”。雉城镇下箬民间马灯,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留传至今。

师道戏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西部和沅江、澧水流域,汉、苗、侗、瑶等民族各用其民族语言演唱。因为是巫师“还傩愿”的宗教活动发展而成,故名。在湖南南部,巫师演出时,戴面具,故名“师公脸壳戏”。

巫师 是会施魔法的男巫的通称;或专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出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皇后》“有言后与朱共挟巫蛊道。”

社火 民间传统庆典,是我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

黔 贵州简称,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难分,故也写为“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州。辖区的东北部秦代时属黔中郡,唐代时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

【阅读链接】

《湖南花鼓戏名剧名段选(续集)》是欧阳觉文与刘赵黔合著的又一权威著作,是《湖南花鼓戏名剧名段选》的第二集,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该集共收入湖南花鼓戏唱段40首,包括《野鸭洲》、《贫富上寿》、《韩湘子化斋》、《商林升天》、《戒洋烟》、《牛多喜坐轿》、《张三吃醋》、《吴三宝游春》、《张古董磨豆腐》、《蔡坤山犁田》、《书房调叔》、《喜脉案》、《扯罗卜菜》、《王婆婆骂鸡》、《李三娘过江》、《蔡鸣凤辞店》、《四姐下凡》、《柳毅传书》、《花鼓小调》、《花鼓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