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奇葩——常德汉剧

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以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西南部和贵州东部地区。

常德汉剧兼有高腔、弹腔、昆曲3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其伴奏音乐重唢呐吹功,曲调处理使用多种变奏、转调、移位的手法发展乐曲,变化丰富,称“内五外八调”;角色有生、旦、净、丑4大行;剧种剧目据已抄录的剧本统计,传统剧目有450余个,弹腔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历史悠久的常德汉剧

明万历年间,在常德地区有一个名叫赵飞龙的艺人,身怀祖传的大花脸绝技,他没事就喜欢给周围的邻居唱两段。只要一有闲暇的时候,赵飞龙都会被同伴请出来给大家表演一段戏曲。

赵飞龙为邻居演唱,不仅自己过了戏瘾,也使得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有了娱乐的机会,娱乐与生活两不耽误。

渐渐地,赵飞龙开始不满足于这种单人的表演,既没有乐器的伴奏,也少了其他人的帮衬。这让他感觉非常孤独,有强烈的空虚和不甘的感觉。

有一年端午节,赵飞龙在游神庆祝活动中漫步于大街上。走着走着,他发现在大街的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有两个中年男子在表演戏曲。两个人一个是伴奏的乐师,一个是演唱的艺人。

赵飞龙一看这他们的表演就知道,这两个艺人是有真本事的。乐师的二胡拉得非常到位,完全可以比拟当时那些专业戏班的乐师。戏子的唱腔更是有特点,赵飞龙发现,他的唱腔与自己擅长的弋阳腔不同,那是来自南方的唱腔,非常具有感染力。

赵飞龙看到这里,就走近前仔细观看。这时,眼前的两个人开始表演《目连救母》的段子,这个段子流传了很久,是被许多戏种传唱的经典剧目,赵飞龙自然非常熟悉。

在二胡伴奏之中,赵飞龙跟着进入了剧情,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场地中央,与那个唱戏的艺人一起演唱起来。几个人都是功底扎实的艺人,所以配合起来十分默契,表演也渐入佳境,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声。

天色渐渐黑了,赵飞龙与两个艺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赵飞龙就带他们来到自己家中交谈。经过一夜的长谈,他们决定筹办戏班,赵飞龙负责戏班的用具,另外两人负责在四处表演的时候寻找同行。几个人就这样说定了。

几年后,赵飞龙他们组织起来了自己的戏班,他们游走于常德周边地区进行表演,每逢节日或者是民间红白喜事,总会出现赵飞龙戏班的身影。

其实,明万历年间常德地区的戏曲活动已颇兴盛,赵飞龙组织的戏班只是常德地区众多民间戏班中的一个。与此同时,当时常德地区已经有弋阳腔传入,据袁中道《游居柿录》和龙膺《答中原音韵问》等文记载,除弋阳腔外,并有昆山腔、青阳腔、楚调流行。明万历年间的楚调,即指由弋阳腔演化而来的高腔。

从历史发展上看,常德汉剧以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西南部和贵州东部地区。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常德汉剧兼有高腔、弹腔、昆曲3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它与荆河戏、巴陵戏的声腔、剧目及表演风格大体相近。

清康熙年间,随着大清王朝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变得安定,常德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足起来。这时又有秦腔、苏腔、徽调等传入常德一带,使汉剧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原本难以维系生机的梨园艺人终于不用在为生计发愁,开始将更多的精力从劳动生产中转移到戏曲艺术之中。

后来到了清乾隆、嘉庆年间,弹腔强势崛起,取代了昆腔,逐渐成为常德汉剧的主要声腔。

1910年前后,弹腔更是占优势,高腔也渐渐衰落。这个时期,常德地区先后出现天元、瑞凝、文华、同乐4大名班。

1949年以前,戏迷一般称常德汉剧为“常德班”、“沅河戏”,也有叫“汉戏”的,汉戏这个名称是由于后期的弹腔受湖北汉剧影响之故而得名。

常德汉剧的弹腔与汉剧的唱腔及板式大同小异,但北路西皮仍保留有生、旦分腔以前的情况。弹腔也叫“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

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二黄又称“南路”,同西皮称为“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清初,西皮是汉调的主要唱腔,二黄是徽调的主要唱腔。清中期西皮、二黄开始合流。

常德汉剧继承了汉剧高腔,演唱的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以及杂腔小调。目前,常德汉剧以弹腔为主,高腔次之。

【旁注】

花脸 又称“净”。在京剧中,主要表现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其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相貌特征,是借以特定的脸谱来表示的。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为国捐躯,也同时成了我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二胡 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袁中道(1575~1630),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汉族,湖广公安人。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游记文能直抒胸臆,文笔明畅;日记多有精粹文笔,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

汉戏 起源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古汉族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以敲击乐为背景音乐,集合宗教学、心理学、物理学、声学、飘悬术元素为一体的半动态人物“童男童女”表现的形式。

徽剧 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一带,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黄腔。二黄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小调 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

【阅读链接】

汉剧是我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期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4支流派,俗称路子。汉剧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受到了湖北汉剧的影响,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