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沅水流域的辰河戏

辰河戏因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是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

辰河戏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域,包括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的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阳、秀山,湖北省的来凤、咸丰等县。

辰河戏剧种的形成,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发展。明王朝建立之初,不少江西移民来到辰河地域开垦荒地,经营新区。迁徙、劳作、经营之时,也将当地的戏曲声腔弋阳腔,带到了新的家园。

弋阳腔传入辰河地域之后,与当地语言、民歌、号子、傩腔以及宗教音乐结合,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辰河高腔。早期的辰河高腔,多演唱连台本戏《目连传》,这种艺术传统,一直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

在辰河高腔的形成过程中,青阳腔也有一定作用,《金盆捞月》等早期青阳腔剧目,还保留在辰河高腔的演出剧目中。

清乾隆、嘉庆年间,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活动,已极为盛行。各种祭祀酬神活动中,演唱辰河高腔戏,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一时期,沅水也是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等国往来的交通要道,外事交往中,亦常有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动。

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区,以及周边的苗区、侗区,都有辰河高腔的流布。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城镇盛行的同时,也向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辰河戏在演出形式方面,辰河高腔除了高台演出之外,还有“矮台班”木偶演出。“矮台班”多由半职业艺人组成,剧目、音乐、排场与高台班相同。有时两种演出形式还同时在民间的祭祀娱乐活动中出现。

“打围鼓”也是辰河高腔的一种重要的演出形式。城乡间喜唱辰河高腔的人们,在邻家喜庆之日,一起到他家唱高腔戏,不化妆。当时不少政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欢参加这种演出活动。

辰河戏的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表演舞台演唱的“高台戏”、表演木偶戏的“低台戏”,以及坐唱的“围鼓堂”3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4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

辰河戏是源于地方巫、傩、道的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的“活化石”。系曲牌联套体,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

曲牌用“犯腔”转调,手法多变,与其他高腔不同的是用唢呐帮腔。辰河戏在表演武戏的过程中,融合了湘西民间拳术的招式,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山区的开发,艺术交流增多,辰河戏吸取汉剧和其他剧种的长处,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

辰河戏以高腔为主,兼有低腔、昆腔、弹腔。旧时称“高腔班”。19世纪引进弹腔,后又受常德汉戏影响,加入了汉剧艺人和剧目。声腔以高腔和弹腔为主,传统剧目中有许多整本高腔戏。

辰河高腔源于弋阳腔,融入湘西民歌、号子、傩腔而成,音乐为曲牌连缀体。早期演唱时,一人启口,众人帮和,其节以鼓,不托管弦,辰河戏高腔颇有特色。它以唢呐代替人声帮腔,即高亢、粗犷,又饱和、浓郁,起到人声难尽的妙处。

辰河戏表演化妆简单,无成套武功。至今乐师仍保留着古老的“圈腔点板”记谱法。角色行当分生角、小生、旦角、花脸、丑角5大行当。

辰河戏中,还包含有辰河昆腔、低腔和弹腔。辰河昆腔源于昆山腔。大约在明代中期,昆山腔传入辰河地域。辰河低腔在唱腔上与昆腔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昆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用唢呐伴奏。

清道光、咸丰后,洪江成为经济繁荣的商业口岸,会馆林立,戏班云集。清同治、光绪年间,荆河弹腔艺人周双福、周松贵兄弟先后来到洪江,参加辰河戏班的演出,为辰河戏带来了弹腔艺术,不少辰河艺人赶来学艺。

另外,毗连地区祁剧的影响,也促进了辰河弹腔的形成。至此,辰河戏逐步发展成为以高腔为主,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的多声腔剧种。

辰河高腔的舞台语言是在湘西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成,宗法中州音韵。高腔音乐系曲牌连缀体,现存曲牌200余支,音调高亢、风格粗犷,旋律婉转悠扬,与山歌、号子相融,常用人声帮腔和唢呐帮腔,很有湘西地方特色。昆腔现存曲牌162支。低腔现存曲牌300多支。

辰河戏之中昆腔存世曲牌162支,低腔存世曲牌300多支。演唱时,昆腔较为典雅、文静、清新、优美,用竹笛伴奏;低腔较为奔放、热烈、有气势,用唢呐伴奏。弹腔的舞台语言与高腔不同,沅水中、上游沿岸市镇,多采用常德官话。其音乐由北路和南路组成,有多种板式连缀的成套唱腔,表现力丰富。

辰河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备子、京胡、二胡、三弦和大鼓、小锣、云锣、钹、小鼓、大桶鼓、旗子鼓、课子、尺板等。当地特制的高腔唢呐,声音高亢,发音柔和,音色优美,近似于女高音,能与唱腔融为一体,在帮腔和伴奏中作用重要,特色浓郁。

辰河戏发展早期,辰河高腔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外、副、末、贴8行。清末之后变为生、旦、净、丑4行。生角分正生、老生、红生、小生。旦角分正旦、小旦、摇旦、老旦。

辰河一带旧称职业戏班为江湖班,其演出可分为大愿戏、小愿戏、神会戏、堂戏、卖戏5种。

大愿戏是地方为祈祷上苍、保民平安的酬神演唱,必演《目连传》,一般在旷野空坪搭草台演出;小愿戏由某家、某村或数村联合举办,目的是为祈求家人、村坊清泰、丰收,多在村坊中祠堂的固定戏台演出;神会戏即各地神庙、同乡会馆、行业会馆,为所供奉之神的生、忌日而举行的娱神演唱;堂戏则是官绅、富户为红白喜事举办的演唱活动;卖戏则是人们常见的售票演出,一般在城镇、乡村的剧场演出。后者已成为辰河戏演出的主要形式。

辰河戏表演艺术分下河路子、中河路子、上河路子、白河路子4个流派。

下河路子,以泸溪县浦市为中心,包括沅陵、辰溪等地,由于那里围鼓堂盛行,不少艺人是由唱围鼓堂开始,走上高台唱戏的,形成了讲究唱功,多唱传奇本高腔,擅演《目连传》的特点。

中河路子,以溆浦为中心,艺人多是由木偶班走向舞台,表演艺术粗犷、诙谐,且保留了一些木偶表演的痕迹,除演出整本高腔外,还将一些矮台班的高腔剧目搬上了舞台,演出时,随意性较大。

上河路子,以洪江为中心,包括黔阳、芷江、铜仁等地,艺人多出自清末民初洪江等各地科班,表演艺术严谨规范,上演的剧目高腔、弹腔并重,因与来自常德和荆河的弹戏艺人长期同台演出,交流技艺,对辰河弹腔的形成与发展有较大贡献。

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包括永顺、古丈、龙山等地,艺人们多兼演木偶戏,戏班有舞台演出和木偶表演两套用具,唱腔、道白多用当地的方言。

辰河戏剧目丰富,已存高腔剧目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47个,散折戏57个,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条纲戏71个,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

新中国建立之后,辰河戏恢复了生机,建立了一批职业剧团,民间的业余剧团多达200多个,1955年正式定名辰河戏。党和政府重视对这一古老剧种艺术遗产的挖掘和整理,一批有特色的剧目重新搬上舞台。

其中泸溪县辰河戏高腔剧团,每年都要排演两三部大戏,他们排演的现代剧、历史剧、优秀传统剧目,均受到观众欢迎。使得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的辰河戏这一古老戏剧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旁注】

苗族 是一个发源于我国的国际性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以及贵州、重庆地。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侗族 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百越、干越。

排场 是戏曲名词,指的是戏曲演出的场次安排和舞台调度。比如说主帅升帐,先由众将“起霸”,造成声势,然后主帅在一片吹吹打打中“四记头”出场,念大“引子”,归座,“自报家门”。

娱神 指人们通过祭祀、舞蹈、声乐等取悦神灵,向神灵祈福的行为。类似于酬神,但酬神只是指答谢神灵,而娱神既可以是祈福,也可以是致谢。如楚辞中就有很多关于娱神活动的描述。

弋阳腔 戏曲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

弹腔 又称乱弹,是赣剧三大声腔之一。赣剧三大声腔是指:高腔、昆腔、弹腔。弹腔是二凡、西皮、秦腔、老拨子、浙调、蒲江调、梆子、文南词的总称。如《步步娇》、《琵琶序》等。

中州 北宋都城汴京的代称。即东京,东都,我国历史上驰名中外的七朝古都,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云锣 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族、藏族、蒙古族、满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民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祠堂 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木偶 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方言 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阅读链接】

辰河地区民间祭祀的风俗非常兴盛。每当在祭祀的时候,人们就会安排很多的演戏活动,这些演出活动都是围绕着祭祀活动而举行。祭祀活动的对象大抵两个方面:一是姓氏宗族祖先;一是村社的社神俗称“地头神”以及其他各类神明。

辰河戏有他特有的人文特点,自古以来一直是“聚族而居”,所以在辰河戏宗祠和神庙星罗棋布,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同时祭祀活动也很有组织。宋元两代以前每逢祭祀须“奏音声、以谢神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