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组建政党 热心政治

1945 年初,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已经在望,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也即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司徒美堂对抗战胜利后国内的政治前途问题,也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他认为,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夕,海外华侨应该有一个类似政党的组织,以团结广大的海外华侨,参加战后的祖国重建工作。考虑到洪门致公堂成员的众多以及影响的广泛,长期以来一直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故而他主张将致公堂改为致公党,这样当会事半功倍。他的这一建议提出后,立即得到了洪门内上上下下的附和。不长的时间内, 一切准备工作就已筹划完毕。这年 3 月 12 日,“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美国纽约如期举行。加拿大、美国、古巴、墨西哥、巴拿马、巴西、秘鲁、牙买加等九国的洪门致公堂组织,均派出代表出席。会议结果,洪门致公堂改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美堂被选为该党全美总部的主席。大会还通过了党纲和对时局的宣言,表示要“以华侨资本和人力,参加中国的建设”。洪门人士主持的报纸,如美国的《五洲公报》、加拿大的《大汉公报》、《洪钟时报》、古巴的《开明公报》、《民声日报》以及秘鲁的《公言报》等,联合其它爱国华侨报纸,发出《十报宣言》,号召“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稍后,各国致公堂都纷纷改为致公党,致公堂的堂员也就成为致公党的当然党员。

同年 4 月,联合国筹备会议在美国举行。由于司徒美堂长期以来对中国抗战事业所作出的卓著贡献,加之他在美洲华侨界所享有的崇高威望,他遂被聘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华侨顾问。

经历了 8 年之久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海外华侨扬眉吐气,欢欣鼓舞。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司徒美堂,此时对祖国政治的兴趣,更是与日俱增。1946 年初,致公党作出决定:各地派出代表,由司徒美堂率领回上海,召开“五洲洪门恳亲大会”,一来能让广大海外华侨亲眼看看战后国内重建工作的真实情况,二来也希望在将来的国内

政治生活中,能有海外华侨的相应地位。临回国前,司徒美堂分别致电中共、民盟和蒋介石。中共和民盟均表示热烈欢迎,唯独蒋介石不予答复。国民党最高当局如此暧昧的态度,使他的内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这年 4 月,司徒美堂率领美洲各地洪门代表回国参加“五洲洪门代表大会”。这些离国多年的老华侨,本着一腔爱国之情,满以为美洲致公堂曾为辛亥革命和 8 年抗战作出过重大贡献,实有功于国家与民族,因此,此番回国,一定会得到政府的热情接待。然而,叫他们痛心的是,一切都是事与愿违。当时,“四大家族”在忙于接收的同时,正磨刀霍霍准备反动内战,因此,根本就不把这批“金山伯”放在眼里。6 月 21 日,在上海市市长吴铁诚的陪同下,司徒美堂前往南京与蒋介石面谈。言谈之中,蒋介石对他在美洲“私自”组党大为不满,并对他主张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还政于民,

建立民主政府”等言论极为恼火。由于话不投机,会谈不欢而散。

与同蒋介石的会谈相比,司徒美堂在南京与中共代表的会谈,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形。就在他与蒋介石不欢而散的第三天,他们一行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等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其间,周恩来向他介绍了抗战胜利后祖国的形势、解放区的民主气氛、大生产运动的辉煌成果等情况。7 月底,他还不顾国民党右派的重重阻挠,准时出席了中共代表陆定一和上海各界民主人士马叙伦、黄炎培、陶行知、郭沫若、沙千里等人为他所举行的茶会。会上,双方再次交换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主张与意见。这个茶会,对他的思想引起了很大的触动,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茶会之后,周恩来代表中共再次亲赴司徒美堂在南京的下榻之处,与他促膝交谈。他们从国际与国内的形势,谈到中共对于中国前途的具体主张, 再谈到抗战胜利以后国共双方不时发生摩擦的本质和真相。如果说在这之 前,司徒美堂对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还抱有某种幻想的话,那么,经过这次回国后的亲身经历,特别是经过与中共代表和各界民主人士的多次交谈,他已基本上认清了事实。自此,他感情的钟摆,已基本上定在了为谋求国家与民族和平、幸福、发展、强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