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要求隐居山林

吴王夫差继位后,虽能继承父业,争当霸主,但其生活极其奢侈、腐化。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在朝政上也逐渐变得独断专横、自以为是。

夫差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嚭。

伯嚭收受了越国的巨额贿赂,充分利用受到夫差宠信的合法身份和手中掌握的权力,离间夫差和孙武、伍子胥等忠臣贤士的关系,结党营私,借刀杀人。

夫差的狂妄孤行,伯嚭的贪婪祸国,吴国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倾轧争斗,这一切孙武看得十分清楚。

孙武机敏地觉察到吴王夫差在奸臣的诱惑下,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执行了极其错误的战略方针,已经不可救药,无法扭转。

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他不愿重蹈叔父田穰苴的覆辙。

所以孙武最终在吴楚战争结束的时候自己就急流勇退了,他知道著述兵法以教后人才是自己的选择。

不过,现在的吴国京城也不能再呆下去了,这是一个是非场、名利场,不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

孙武向夫差正式提出了离开京城、归隐山林的打算。

夫差让伍子胥再三挽留孙武,但孙武此时已是去意已决,不可动摇。临别之时,孙武与伍子胥进行了深谈。

孙武暗地里再次劝好友伍子胥:“你知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吗?自古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

见好友并有多少反应,孙武只好向伍子胥直接说明。他说:“吴王夫差现在自恃强盛,四境平安,就奢侈无度,荒废朝政。如果我们功成名就还不懂得隐退,哪将来必定会有后患的。我并不是只想自保,也是想着保全自己的家小啊!”

可是,伍子胥听了以后,非常不以为然。不过他看孙武的去意已定,已经没有回旋调和的余地,只得向吴王夫差禀报。

夫差与孙武没有多少感情,只是因为他是老臣,才出言挽留,并没有多少真正挽留的意思,所以也没多说。

不过,为了酬答孙武在奠定吴国基础和伐楚争霸大业中所建立的殊勋,夫差把邻近越国的一个叫做富春的地方赠送给他,做为他世居的领地。

同时,吴王夫差念孙武战功卓越,临别赠送了金帛数车。但是孙武沿路全部散发给了贫困百姓,潇潇洒洒地走了。

孙武走后,伍子胥未听从孙武的劝告,在越国的问题上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夫差进谏。

伍子胥的苦谏,夫差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厌恶反感,日久就疏远他,咒骂他。

后来,夫差在伯嚭的挑拔下,借口伐齐前伍子胥偷偷地把自己的儿子送往齐国怀有二心,是对自己不忠,于是派人送属镂之剑,赐伍子胥自刎。

伍子胥死后,吴王不予安葬,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

伍子胥不听孙武忠告,只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同样落得凄惨下场的还有重用谗臣、错杀忠良的吴王夫差。

公元前482年,经过十年生聚、国力大增的越国,趁吴国大军在外、国内空虚的时机,突然起兵袭击吴国。

越王勾践亲自带领越国大军,采取从后方袭击的作战方式,沿海北上,然后逆淮水向西,以堵截吴国大军的回路,再分兵南下,直插吴都。

这一次越军攻入吴都,使吴国损失惨重,加上连年征战,兵力消耗,生产荒废,民力凋敝,吴国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年冬,吴国要求与越国媾和。此后,在夫差十八年、二十一年,越国又先后两次攻伐吴国。

夫差二十三年,越军在勾践的率领下,先败吴军于笠泽,又困吴军于都城,最后攻陷吴都。

吴王夫差被迫弃都逃到余杭山,即今吴县西部阳山一带。

越王勾践率军穷追不舍,夫差进退无路,愧恨交加,在勾践的逼迫之下,自缢身亡。强大的吴国最终被越国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