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钻研太公六韬
《太公六韬》简称《六韬》,相传是周文王的老师姜子牙所作。简书以姜子牙答周文王、周武王父子问的形式写成,全面反映了姜太公的军事韬略思想。
简书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等六个部分,故称《六韬》。
太公《六韬》从战略、战术等方面对军事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是成书较早、较完整的一部古代兵书。
理所当然,《六韬》也就成了孙武爱不释手、并且重点研读的军事著作。
孙武自小就喜欢《六韬》。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祖父偌大的书房时的情景,当时,孙武被屋内堆积如山的简书惊呆了。
孙武看看这些,又摸摸那些,反来复去摆弄着这些竹简,翻看着里面的内容。
祖父孙书见孙武如此喜欢简书,为了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是希望孙武将来能够继承家学,把尚武家风发扬光大,就送给孙武了一套简书,那正是姜太公的《六韬》。从此孙武便与这套简书日夜相伴,形影不离。
由于《六韬》的内容过于庞大繁杂,刚开始看时,孙武只拣里面关于战争的篇目翻看,理解的也很肤浅,并没有觉得这部书有多么了不起。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孙武不再这样认为,他感觉《六韬》里面讲的东西非常深刻,看来非常朴素的理论,其实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因此孙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特别是这次孙武周游列国回家后,再次捧起这套伴随他二十多年的兵书,感觉与以前阅读的时候,有了很多差别,他从头到尾进行了细细研读,感想颇多,收获颇大。
《六韬》虽然是兵书,但并非单纯论兵、讲武,而是“尚文韬”“重文伐”,强调文武兼备,先文后武。
《六韬》非常重视韬略,讲究不战而胜的智谋。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全军没有伤亡而取得胜利,如此神奇的用兵之道深深扎根在孙武的脑海里。这也成为孙武以后谈兵论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其军事思想的主线。
孙武深刻认识到,两军交战,战胜敌人,夺取胜利,必须知彼知己。然而自己的力量容易弄清楚,敌手的力量就不是一看便知道的了。
孙武对《六韬》中的奇正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六韬》指出,用兵的方法,指挥军队的策略,一定要有奇正、分合的变化。
要想制服敌人,就要采用韬略奇谋,迷惑对手,让敌人麻痹大意,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六韬》中关于赏罚分明,令行禁止的论述引起了孙武的共鸣。孙武从小就喜欢听叔叔田穰苴斩庄贾立军威、以法治军的故事,所以对以法治军十分赞同。
孙武认识到,将军元帅治理军队,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树立威信,严明军纪,做到上下一致,令行禁止,这样才能管理好军队,打造铁军。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做到攻必克,战必胜。
另外,《六韬》中关于五行相生相克,阴阳相互转化的理论,使孙武学到了更多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成功运用到自己的兵书写作当中,使他的兵学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