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遥远的晋国

孙武游历了齐鲁山川,考察了乾时、长勺等古战场后,感觉还需要再到另外一个国家看看,到那个国家呢?

思来想去,孙武决心去晋国看一看。

对于晋国,孙武还是比较熟悉的,特别是晋国在城濮战役中一战成名,令各国为之侧目。孙武对这段战争故事当然非常清楚。

城濮之战发生于鲁僖公二十八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

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方针,从而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从而雄霸中原。

另外,孙武对晋国的国内形势,也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给他讲过曾祖父田桓子出使晋国的故事。

而且晋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非常强大,晋文公还曾经继齐桓公之后,成为让各国敬仰的春秋霸主。

不过,曾祖父的时代离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了,不知道晋国现在的情况变得怎么样了?

孙武怀着急切的心情,打点好行装,跟上齐国的商队,踏上了去晋国的路程。

晋国可要比鲁国远多了,对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走到的。

孙武和那些能吃苦的商人的一样,横渡黄河,翻越太行,一步步走到了晋国。

晋国是周王室的北邻,它是周王灭掉唐国后建立的一个侯国,始封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

孙武小时候就听长辈讲过“桐叶封弟”的故事,当时,周成王亲政当天子时,叔虞还小。

一天,成王同这个小弟弟玩耍,把一片桐树叶剪成一个圭形送给叔虞,并开玩笑说:“我就以这个封你为诸侯吧!”这句话被周公听见,就要求真正兑现。

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的。”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

于是成王就封叔虞于唐,建立了唐国。叔虞的儿子燮父把都城迁到晋水旁,改国号为晋,这就是后来称霸的晋国。

晋国是继齐国之后第二个称霸的大国。公元前636年,重耳当上晋国国君以后,安定周王室,扩充军队,把原来的两路大军扩大到三军。

同时,晋国确立了军中元帅的建制,由元帅统领三军。此外,采取尚贤任能的用人方针,晋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晋国的军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队。

其后,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先后进行了晋秦崤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和晋齐鞌之战,通过这些大的战役,晋国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并最终成为春秋霸主。

孙武以齐国盐商的身份,每天穿行于市井街头,时间不长,便了解了晋国的许多情况。

在军事方面,晋国虽然表面上很强大,有兵车4900乘,但是战斗力却不强。

晋军的卿不率领车队,王室的车乘也配不齐甲士,军队行列没有长官,兵车组织基本瘫痪。

在政治方面,晋国也同鲁国一样,君主权力衰落。晋国的大权被韩、赵、魏、范、中行、智等六卿掌握。

六卿之间为争夺公室权力,互相残杀,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孙武还了解到晋国六卿各自制定了自己的田亩制度和税收制度。孙武把晋国六卿的情况做了认真地比较分析,并进行了大胆地预测。

孙武认为,晋国六卿中,范氏、中行氏的亩制小,税收重,士卒众多,贵族非常富有,但是互相争权夺利,战事频繁,所以,如果灭亡的话,他们肯定首当其冲。

在范氏、中行氏之后,依次灭亡的应该是智氏、韩氏和魏氏,因为这些国家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纷争,但是他们都缺乏一种上进心。

通过分析,孙武得出,晋国六卿中只有赵氏能够实现富国强兵,成为未来的大国。

因为赵氏田亩大,而且免征赋税,百姓富裕,赵氏自身相对俭约,虽然养得武士少,但是农民非常富裕,全国上下同心,从这点说,将来晋国一定是赵氏。

孙武之所以对晋国六卿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根本的是他认为,君王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子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民心,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国强兵。孙武这次晋国之行,长了很多见识,感触很深,不久,他就返回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