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著述

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钻研治世名著管子

孙武在长时间的外出游历之后,回到了自己在乐安城的家中,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孙武一直有创作一部军事著作的想法,不过一直没有能够实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孙武感觉可以着手准备工作了。

在进行编写之前,孙武决定首先对一些重要的书目进行研究性的阅读。

在这众多的书目中,前代名相管仲的名著《管子》是不可越过的高山,必须先对这部书进行研究。

管子姓管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故而得别号敬仲。齐桓公尊贤纳谏,不计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尊称仲父。

管仲辅佐齐桓公40年,把一个原本贫穷动荡的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孙武从小就了解到,管仲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孙武最感兴趣的是管仲关于军事制度的改革。

管仲根据春秋时期列国形势和齐国的实际情况,从行政组织与军事编制上进行了适合于当时情况的体制改革。

管仲把齐国分为国和鄙,国就是指的国都城郭以内,鄙指的是城郭以外的地方。

又把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六个乡从事工商业,免除徭役、兵役,集中发展经济。

另外15个乡实行兵农合一,平时耕种,闲时练兵,如果发生了战争,立即集合成强大的军队。

管仲的军事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当时军事上的头等强国,为称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经过不断努力,管仲辅佐桓公挑起尊王攘夷大旗,经过九合诸侯,最后一匡天下,成为天下霸主。

孙武家中保存有完整的《管子》竹简抄本,孙武从小已经读了不下十遍,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没能全部把握。

这些简书是史官对管仲思想言行的真实记录,后被广泛传抄,并加以整理,辑录成《管子》简书。孙武家所收藏的,就是众多抄本之一。

《管子》内容十分庞杂和丰富,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军事思想贯穿于《管子》全书的始终,为《管子》的主线。

《管子》之所以用军事作为为主线,这是因为受当时周王室衰微,天下动荡,诸侯争雄的天下局势的影响,使得管仲的思想融入了较多的军事成份。

《管子》的主要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军政一体、先计后计和以人为本。

孙武逐篇对《管子》进行了细致、认真的研究,结合自己游历齐国各地和鲁、晋两国的心得体会,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有些理论,孙武找到祖父、父亲进行商讨。孙武还乘去临淄的机会,专门找叔叔田穰苴讨教一些问题。

田穰苴看到孙武的进步,喜在心里,对孙武的讨教当然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但是有的问题,这位叔叔也深感非自己能力所及,在与孙武的讨论中,越来越感觉吃力。

但是,田穰苴还是教育孙武,战场上的局势千变万化。一个合格的将帅要善于在战场上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千万不可读死书,切忌纸上谈兵。

孙武深深牢记叔叔的谆谆教导,从此,遇到问题多作假设,多作设想,充分考虑战场上可能存在的种种情况,再列举出种种应对之策。

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孙武掌握的军事知识越来越丰富了。

同时,孙武对军事理论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对军事理论的把握也更加灵活了,这为孙武编写军事理论著作奠定了良好基础。